泰山学院本校地址:谈历史新课程文化史的有效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2:17:09

谈历史新课程文化史的有效教学

黄牧航

在旧课程中,文化史所占的比例不大,而在新课程中,文化史占了必修课内容的三分之一。如何处理文化史的内容,成为了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听课中,我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害怕文化史的内容,认为大量的知识自己都没有学过,心中没底气;二是认为文化史的内容非常处理容易,因为文化史的资料很容易找到。这两个极端都会导致我们教学的无效性。

第一个极端比较容易解决,加强学习进修就是了。这里主要分析一下第二个极端带来的问题。

那些认为文化史的课容易上的教师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消化材料,而且很容易把“文化史”的课上成“文化课”。例如,讲述“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不是讲中国古代美术的历史,而是讲怎样欣赏美术作品;讲述“19世纪以来的美术、音乐史”也是上成了世界美术鉴赏课、世界音乐欣赏课。这些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资料的收集上,然后制作成精美的课件,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像是历史课。

广东省的历史教研员魏恤民老师曾经听过一节题为“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的文化史课,该教师花了近15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上网的利弊,这其实就是给学生上思想教育课,变相地给政治老师打工。深圳福田区的历史教研员嵇成中老师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成为“误种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同样的道理,把“文化史”的课上成“文化课”,我们事实上就是用了历史课的时间给语老师、美术老师、音老师打工,历史课该做的事情反而没有去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错位导致了教学的无效性。

要把文化史的课真正上出历史的味道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对史料的占有,更需要教师自身对历史有深刻的感悟。我个人目前收集到的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所以也很难总结出规律来,下面试举一较好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课是很多教师乐于上的,因为材料好找而且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上影视艺术的欣赏课容易,真正能够突出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却很难。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需要我们在设计上花点功夫。一位教师的设计思路如下:

1.按照范例教学的思想,以电视剧代表影视艺术,整堂课的线索就是“近二十五年来中国人看了哪些电视剧”?

2.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把期间最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猜是哪一部电视剧,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个时期能够流行这样的电视剧?它反映了影视艺术的什么特点?

3.1980到1985年间,流行《上海滩》(香港)、《血疑》(日本)、《加里森敢死队》(美国)。分析:海内外电视剧的引进,是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电视剧的内容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4.1986到1990年间,流行《红楼梦》、《西游记》。分析: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作品,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摄影、服饰等艺术于一身。结论:电视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鉴赏性。

5.1991到1995年间,流行《公关小姐》、《外来妹》。分析:这是邓小平南巡后热播的电视剧。结论:电视是大众易于接受的传播媒体,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6.1996到2000年间,流行《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分析:电视剧“戏说”的风气较浓,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结论:电视剧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因此不能把电视剧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内容混淆在一起。

7.2001到2005年间,流行《康熙帝国》、《激情燃烧的岁月》、《兄弟连》、《大长今》。

分析:电视剧的内容极其丰富,人们可以第一时间欣赏到国内外优秀的电视剧。结论: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8.总结: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80年代初电视给人们所带来的冲击,但是,电视却一如既往地、甚至是越来越严重地改变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9.课后思考:本节课我们讲了电视剧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五个方面的影响,那么电影是否也具有这五方面的影响?列举你所熟悉的电影加以论证。

这个设计的优点在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影视艺术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而不是放在如何欣赏影视作品。自己的田耕得如何要看自己的功夫,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田给撂荒了,而去给别人种地。

 

 

从教学技能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夏辉辉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且不谈教学目标和育人目的,单从教学技能方面着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师的极大考验。

教学内容难度与深度的确定是保障课堂有效性的第一步,就象量身做衣一样,大小不合,再好看也没用。这不但有赖于教师本身的史学功底,更主要是的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课是不是讲得越深越好?拓展得越宽越好?曾有人说,超纲不是本领,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才是本事。这个“螺丝壳”不只是教材与课堂,更是学生的思维程度。

比如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课,涉及了很多经济学名词,要在一堂课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如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高一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便是功夫了。有的教师在课堂中讲了一大堆术语,便以为挖深了教材,拓展了思维,但学生是否收获却全然不顾,生吞活剥了事。现在资讯条件非常好,老师们为了备好一课,一般都找来大量资料做参考,以史学研究的态势把课标和教材认真解读,不知不觉中混淆了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区别,深入之后无法浅出,把书读厚了却没有再次读薄,把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不但没有缩短反而拉大。比如有的老师在学案中明确提出了要解决如下问题: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和各国侧重点及影响,人民资本主义的概念,什么叫股份公司,什么叫股票,人民资本主义等于资本主义“人民化”吗、经营者革命的含义、经营者革命的实质,新中间阶层的含义,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及特点、影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是本课所涉及、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放到经济学和经济史的大范围来看,每一个概念后面都有大学问,不能指望一节课都清晰明了之,即便努力而为之也会是蜻蜓点水,浅尝而止。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应该有二,一是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个目标决定了中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应该掌握多少,尤其是高一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理解太多的理论,没有其他相关历史知识做铺垫更是如此。二是学情,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是确定难点的重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难点绝不一样。如果在公开课上借班上课,更是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大致的揣摩,如果把学生水平估计得过高,一定会出现答非所问、不知所云的现象,教与学的脱节就会非常严重;如果适当把学生的水平预计得比较实际要低一些,可能会出现把已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当成新知识新能力来学习,会造成重复与低效,但作为一种巩固与复习又未尝不可,而且,能力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来自于教师的语言和教师对教学的组织,提问、停顿、讲解、评论、转引、关注、表扬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细节。比如有的老师给一段材料让学生读,之后便问:“你怎么看?”这是多么抽象的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无从答起,也可能天花乱缀、天马行空,占用了答问的机会与课堂时间,却不能解决与这堂课有关的思维问题。“怎么看”三个字里可以包括对材料的内容的理解(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表面信息与隐含信息等),也可以是评价与认识(包括积极与消极,继承与发展,启发等)。

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重要,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课听着让人想睡?也有的老师给出一段材料,甩下一句话:现在开始小组讨论!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无可奈何地进行所谓的讨论,探究往往不得其果,要么照本宣科。能激发学习欲望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在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课中,有的老师上来啥也不说,摆上一个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表,便问学生:“从表一当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既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知识储备,在师生关系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学生勉强进入学习状态,此后课堂一直沉闷。还有的老师提问不着学生实际,比如在讲到福利制度中提问:“我们的城市给了外来工哪些福利?应该给他们哪些福利?”在没有充分材料的情况下,不要说学生不知道,这样专业领域的知识,连教师也不一定全知道,学生吱唔了半天。我们在课堂上常说要尊重学生,如何尊重?不批评指责就是尊重?让他们按您的要求划书本就是尊重?窃以为,尊重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常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就是一种尊重,你自己都觉得没趣都无法理解,怎能让学生假装兴趣盎然的样子?

综上种种,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