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曹月坤情人:《二水居士太极体悟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17:03

《二居士太极体悟录》

 

作者:二居士 

制作:万国武术网

 

 

目录

 

1、 无极而生

2、 动静之机

3、 人身一太极

4、 分合应对

5、 神明之路

6、 松腰落胯

7、 含胸拔背

8、 虚灵顶劲

9、 中正安舒

10、舌抵上颚

11、肩肘腕指

12、阴阳虚实

13、折叠顾盼

14、松、固、凝

15、三节与三窍

16、逢转必沉

17、起承转合

18、美人手

19、鲜活流转,任运随缘

20、丹田种种

21、“桩”与“橦”

22、活人推手桩

23、内家拳的魅力  

24、意在形外

25、拳不接手

26、“丰”字狼毫

27、米字架

28、永字八法

29、临贴的技巧

30、隶书与结构

31、拳中金石味

32、拳中刀味

33、拳中剑味

34、拳中棍棒枪杆劲

35、听问欺吃

36、骨头劲

37、用地球打人

38、肘尖长眼睛

39、向孩儿讨教听劲

40、欣赏别人打拳

41、神分阴阳

42、大块文章

43、奇经八脉 

44、顾盼有序

45、鼓荡无常

46、圈内圈外

47、情景与气氛

48、手舞足蹈

49、前赴后仰

50、顾此失彼

51、神不守舍

52、一气呵成

53、懒扎衣一说

54、有关云手

55、长江黄河

56、解钮扣

57、“闪赚”杂论

58、“闪赚”之后

59、《浮生六记》太极之迷

60、金师回乡偶记 

61、雪霁遇师

62、打不动的腹部

63、文人与刀

64、荷叶承露

65、“断接俯仰”试译

66、“车轮两命门”解

67、动静这只鸡

68、攝尻如攝政

69、荷葉承露

70、體悟四平勢

71、燒火棒

72、前手和後手

73、太極拳的“榫頭”

74、《談談我的推手體會 》的體會

75、命门种种

76、“泻其子”与“补其母”

77、太极拳是用哪只手打人?

78、拳之“用神”

79、膻中穴

80、“逢转必沉”之“转”

81、凉台捞物

82、“听筒探胸”与“贴壁避让”

83、“车轮轮, 命门一”

84、“乃文乃武”与“允文允武”

85、意守丹田、气沉丹田与气沉脚根

86、文人与剑

87、辅助练功法

后记

 

1、无极而生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明旨,阐明太极大道,云:“太极者,无极而生”。

望文生义,“太”有两义:一,太者,大点也。意即比“大”还大一“点”,可谓至大无边也;其二,太者,点大也。意即只有一“点”“大”,至小无内也。

“极”者,端也。洪荒八极者也。

用形象的譬如,太极就象是数字“0”。0=0+0 ,0=1+(-1) ,0=2+(-2)......

乃至0=∞+(-∞)。零的内涵如此的丰富,可谓“至大无边,至小无内”。可见太极是讲求不着形相的了。

无极者,浑沌也!《庄子》里有关“浑沌”的寓言,有助于理解“无极”的实质。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儵”与“忽”在寓言里,可以代表空间与时间,在方位上可以代表南方与北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阴与阳。在其他的一些考证资料里,有说浑沌有两子,即儵与忽。就象太极有一子一女,即阴与阳(“太极者,阴阳之母也”)。这大概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的体现了。

简文帝曾说:儵、忽以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喻“有为”,合和譬喻“无为”。在简文帝眼里,儵、忽与浑沌代表了两种治理方式。浑沌以无为、合和为原则通领洪荒。儵与忽以时机的把握和空间的丈量治理八极之所。一则“无为无不为”,一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便是无极与太极的区别。

可见,时机的把握和空间的丈量,便是太极拳所强调的“得机得势”。 也是太极拳的灵魂所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取决于“神速”之中“机”的把握与“势”的运用。

 

2、动静之机

 

《阴符经》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徐灵胎云:“人者,天之所生。天,性无可见,生人而性即存乎人身矣。故人性乃天性之所寄也。”这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人有心,当其未动,全无所见;一有感触,而心即于此见端矣,所谓机也。”

可见,“机”是天地万物动静(阴阳生息为动静)之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反映于人心的一种感触。 “机”,是万物萌动状态的端倪。“机”,是人心对万物动静的观照和感触。

邵康节云:“一阳初发动,万物未生时。”说的就是阴阳消长的“机”。

此般理解《太极拳论》,便可直指人心了。太极拳练的就是人心观照天地万物动静之将发未发端倪的感触。

所以说,太极拳是练心智的拳,练敏感的拳,练轻灵的拳,练把握动静端倪的拳。

《太极拳论》便阐明了太极拳的圭旨:“太极者......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陈鑫云:“拳者,权也。”古时的“权”即是现在的“杆称”。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天平”!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生息的过程。《易经》诸象数所阐述的,其实便是这一动静变化过程中,阴阳消长的规律!因而,把握了阴阳消长规律,也就能够明白太极之理。

如果说,太极拳是一把称,阴阳便是称上的准星!

 

3、人身一太极

 

根据传统“天人合一”的理论,天地一太极,人身一太极。人身的太极,也必然遵循天地一太极的运行规律。

细细体悟己身“气血”与“劲路”的运行路线,发现己身原本就是一个太极图:

劲,属阳,从两足生,沿腿外侧足三阳上,走丹田,对穿至命门,顺督脉过玉枕,一路沿手三阳贯于手指,另一路虚领顶劲,直达百会。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指的就是属阳的劲路。

气,属阴,一路由百会过人中下行(自身的劲化为气血),另一路来自两手心劳宫穴(对敌时,对手的劲可转化为自身气血),两路气血沿手三阴至膻中,通过含胸拔背,走任脉,气沉丹田,对穿至命门,沉至会阴,然后沿两腿内侧足三阴,沉至涌泉入地。所谓“浊气下降”指的便是气血。

太极由“神”而分“精”“气”,“精”“气”由“神”而合三为一。“精”“气”这阴阳动静的路线,在“神”的指引下,在周身走一“8”字形,便是太极图中两尾生生不息的阴阳鱼。“人身一太极”讲的便是“精”“气”“神”的运行变化。阴阳者,气血与劲路也。

由此可见,太极拳是通过体察自己与对手的阴阳变化,来把握动静端倪的一门艺术。

 

4、分合应对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在拳论中,被引用的最多,误解的也最多。误解的原因在于不熟悉古代文人的行文习惯。

许多拳家、拳理家,都只是将“动”与“分”、“静”与“合”简单的对应起来,有的甚至将该语简化为“动则分、静则合”。

其实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譬如“打情骂俏”、“翻手为云,覆手为雾”等等,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情则打、俏则骂”,或“翻为云、覆成雨”。而应理解成:“打骂情俏”或“手的翻覆,辄成云雨”。

同样,“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句,也应该理解为“动静则分合”。

熟悉了这一语法特点,结合拳论,我们不难理解这一“秘诀”的真实内涵了。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一段,阐明了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天平”!那么“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应理解为,当我们一旦称得对手动静端倪时,如何以分合之道应对之。

太极拳如何应对动静变化呢?无他!“分合”而已!

孙禄堂先生将太极拳称之为“开合太极”,着实体悟了“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深刻内涵。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因而,应对对手的阴阳变化,或分或合,全凭“准称”对手阴阳消长的个中消息。

“内开外合”讲的就是分合的基本原则。

 

5、神明之路

 

《拳经》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这句话不但指明了太极拳的方向,更为我们提供了习练太极拳的思维模式。

“招熟”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习练者通过刻苦的描红,熟悉太极十三势的每一动、每一招的劲路变化,轻扶“米字架”,用自身的“丰”字狼毫,在米字架中行功走架。这一阶段靠的主要是勤奋。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渐悟”的过程。所谓“渐悟”,一方面是指需化费一段漫长的时间,另一方面除了自身的身体力行、刻苦训练外,还需时时用脑、刻刻用意。这更需要一个人的智慧。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时间概念。但与渐悟不同的是:“渐悟”是一种模糊思维,而“阶及”却有了一条明确的路径。只是这条路径在我们看来,犹如一架天梯。目标虽然明确,方向犹在前面,不再迷途,却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通天长梯。欲到达“神明”境界,除了勤奋和智慧,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古人说,太极拳不是单纯的武艺,而是一种道艺。如果不注重自身人格的修为,“阶及神明”之路只能是神话中的一架“天梯”。

可见,太极拳不但要练心智、练敏感、练轻灵,还必须修为人格,磨练境界。

 

二水案:以上五则是二水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总体把握和理解。旨在了明二水心中太极拳究竟是何等的模样。所谓“明理”者也。理不明,举动有失平准,行功也无纲领,是非皆无准则。、无极而生

 

6、松腰落胯

 

古人腰胯不分,以“腰隙”、“腰间”或“腰膝”通概之,后学者不明要害,不明腰与胯的分别,只会摇腰,不知转胯,贻误殊多。腰不宜摇动,摇腰则中轴易断,脚也不得灵便。

“落胯”之“落”,系“落实政策”之“落”。腰宜松塌,胯便找着了固有位置。胯一旦落实了政策,就象知识分子摘了右派的帽子。无须拧动膝盖,中轴自会灵动。膝盖宜上下活动,胯宜左右运动 。拧动膝盖,则不得要领,髌骨容易受伤。

收臀、敛胯、提肛,目的是盆骨摆正,命门突出。如此,下丹田成矣。

田者,基也。基者,灶也。有了灶,盆骨摆正了,方能炼丹。此为下盘功夫。

 

7、含胸拔背

 

胸宜左右开展、日久胸隔肌隆起,膻中穴气门自然封闭。胸内如掏空状,两肩里根便自然舒展。气血得以畅通下行。背则上下拔伸(拔伸状犹如小孩脱紧身毛衣),劲路得以贴背而行。神道穴日久自能蓄劲。灵机得以随意发动。十字中心点在胸为膻中,在背为神道。此为中丹田。

膻中自闭,任脉方能总“任”全身阴脉。神道蓄劲,督脉方可总“督”周身劲路。此为文武二火。(武学之任督与气功之任督稍有不同,学者慎之。)

任督两脉通领全身气血与劲路,全身手足阴面皆宜如胸涵空,全身手足阳面也宜如背拔伸。如此方得含胸拔背要义。

 

8、虚灵顶劲

 

神贯于顶,自有灵趣在其中。

虚:若有意若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虚,则万物悄无声息。

灵,也作领,通领全身之意。领了方见灵。灵,则一阳易于发动。

一气真阳,如春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顶劲在百会与聪门之间。颈部轻贴后领子,微收颌,使喉头不抛。

全身精神领起,神贯于顶 ,足便有根,脚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便利其身,犹如一袭空衣挂于树梢,如此方见上丹田的功夫。

 

二水案:以上三则,概述三丹田要义。

 

9、中正安舒

 

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满身便利。

中正二字,各有深意。三丹田由一中轴贯穿,如“丰”字狼毫。便能泼墨挥洒,洋洋得意。 是为“中”。“正”,则准星对齐,目标明确。所谓“尾闾如行舟之舵。”

三丹田的一分一合,生息八卦劲路。

六断:眼球、乳头、肾。指的是阴面气血通畅过程中三关的“开”。所谓“坤六断”者也。

三连:肩圈、胯圈、膝盖圈。指的是劲路在阳面经过此三圈时的“合”。 三关一竖、三关一长、三关前长、三关后撤...凡此中轴如莽涌动,气象顿生。 所谓“乾三连”者也。

中轴变换,在阴为“脚踵--会阴--百会”一线,在阳为“涌泉--会阴--聪门”一线。两线变换,如双龙戏珠。珠者,拳势所致,身外鹄星一闪,如呼云邀月。情景所致,气氛浓烈,一问一答,感人感己。

 

二水案:三田合一之后,阴阳两脉各行其道。久之,分合自如,所谓“人身何处不丹田”者也。

 

 

10、舌抵上颚

 

阴阳两脉,在上交会于口腔,在下交会于会阴。舌尖轻抵上颚,谷道微敛,鹊桥相连,阴阳交泰,津液自生,此为“金津玉液”。

津液内含消化酶、溶菌酶,有助消化。宜分口咽下。否则,如空锅煮火,口干舌燥。

如此方可炼丹修为。此为内家通学。

 

11、肩肘腕指

 

要求为:开肩、沉肘、立腕、腆掌、舒指, 目的是劲路畅通。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同时,气血也随之下行。气血布于全身,劲路达于四梢。

开肩旨在含胸,劲路达于肘尖;沉肘旨在开肩,劲路达于手腕;立腕旨在沉肘,劲路得以贯穿掌跟;腆掌旨在立腕,劲路达于指尖;舒指旨在牵动鹄星,将中轴引回“脚踵--会阴--百会”一线,意念随之达于对手中轴后若干距离之一点,如呼云邀月。自劳宫沿手三阴至任脉至足三阴的气血,也自然随“脚踵--会阴--百会”一线的牵回而自然顺畅。如此始得“完整一气”要旨。

 

12、阴阳虚实

 

虚实、开合、沉拔、提纵、吞吐皆为阴阳。

身上、手上、脚上、每寸肌肤皆宜分清阴阳。

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预动而未动、待发而未发之势,谓之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有上提之意。两足任何时候都不要全然占煞,也应该分清虚实,旋转轻灵。

脚步变换,在脚踵与涌泉之间。

内扣脚尖,以胯带身,便能便利其身。

劲路为阳,气血为阴。

神复分阴阳。“敷、盖、对、吞”得神之阳,“灵、敛、静、整”得神之阴。

 

 

13、折叠顾盼

 

在劲为折叠,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欲向上,即寓欲向下意,意欲向下,即寓欲向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拳论云:“如意欲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在神为“顾盼”,拳的劲路转换,上下、前后、左右须有顾盼意,方见灵便,对手意气也随之左右。

 

14、松、固、凝

 

体松:肌肤放松,为初学太极第一要着。肌肤松柔,血脉畅通,拙力收敛入骨,劲始蓄于筋络间。全身始有泥牛入海的沉劲。沉则与地气贯通,能借地心之反馈。此为易筋要旨。筋者,精也。

气固:体松而气不散漫,始能节节拔伸,周身才能完整一体。阴气下沉,不浮于胸间,劲路方能沿筋络达于全身。肢体百骸之间,有内在的联络照应。此为敛气要旨,为太极第二步功夫。

神凝: 凝则内外相合。所谓内外相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谓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内三合。能凝则体松气固,能心之所到,即身之所到。唯内外相合,然心身一气。凝为练神还虚的功夫,是为太极拳第三步功夫。

易筋、敛气、凝神,精、气、神,三要俱矣,行拳走架方能绵绵不断,周而复始。

 

15、三节与三窍

 

欲通三节,必开三窍。三窍松开,三节自然融通,节节贯穿如流。

“膻中穴”,为三大节“身节”之中窍。古人有“掏心掏肝”之说。二水喜欢用“挖空心思”一词。

肩井为三大节“手节”之根窍。田兆麟师有“轱辘沉”一说,二水常以“作揖打恭”来松开手节根窍。

“松胯”一词,常有误解,二水喜欢用“松腰落胯”一词,“落”为“落实政策”的落。意思是胯有找到固有位置的感觉。类似浪子回家。关键在于松开“环跳穴”。环跳为三大节“足节”之根窍。孩儿遇扎针,环跳紧张,成“凹”状,足节就不通畅。

再谈谈“尾闾”:对尾闾的要求,各门各派有不同的说法,有“尾闾”下插,成为第三只脚之说,有“尾闾”前翘或前扣,如枪指使之说,有“尾闾”如撑船之篙一说。叶大密师在考证种种说法后,提出“尾闾是行舟之舵”(《柔克斋太极传心录》由金仁霖师整理校注)。二水以为,这种“舵”相当于南方运河中通行的“挂桨”,是一种方向。而不是一种动力。或“篙”或“柁”或“三只脚”或“翘扣如枪”,都有动力之嫌。失之于僵硬。叶大密师惜墨如金,只此一“舵”字,胜千卷赘述,我等当悉心体悟。

眉冲为三大节“身节”之梢窍,比较难松开,弄不好会出偏,二水喜欢选择“人中”之窍。

曲池为“手节”之中窍,曲池松开,不丢不顶,迎来送往,便利自在。所谓“肘化一大片,肘打一大片”者也。

劳宫为“手节”之梢窍,松开劳宫,直达指梢,郑曼青先生所谓“美人手”者也。

其他不一例举。

 

二水案:以上十则,旨在理顺拳学各阶段,精、气、神的不同要求。所谓“十大要领”者也。也是太极拳举动的“平准”与行功纲领。

 

16、逢转必沉

 

“逢转必沉”是叶门授拳口诀,用文字表达实属不易.曹树伟师有详尽的阐述。

此处的“沉”,二水理解为两肩里根、两胯里根往外扩张,身躯随其自重沉下。犹如小孩脱毛衣,两手扯住毛衣下端,无力上拉,却靠身体本能的下坠来将毛衣脱去。

金仁霖师形象的比喻为,象老式的洋囡囡,两手足系着松紧带,将手足暂且固定,在其头部略加一些力,其身躯部位整体下沉。

之所以“逢转”必沉,正象林兄所说“沉者,可取其虚,可助其势.”拳势在“起承转合”过程中,“转”是身体内部阴阳生息的关键,两足的虚实、两手的走化都有赖一“沉”时,肩胯里根的松展,同时为“合”铺垫了基础。

 

 

17、起承转合

 

起须五心相应,承应中节相随,转必松沉流连,合则根追能留。

行拳走架,摸手喂劲,每一式势起,两手心、足心及头顶心(五心,全身梢节之至阴者也,阴极,则阳生。)须有呼应,劲路便有根底。构园作画强调“山无脚,水有源”也理同。山有脚则生硬,情趣全无;水无源则厉竭,灵机顿失。呼应忌生硬、忌断续、忌凸凹,一呼一应宜犹蜻蜓点水,一沾而起。所谓“肥不臃肿”者也;

拳势既起,一阳自海底生发,须有肘、背、膝三中节相随,劲路得以贯之。内中存一“提”一“拔”一“牵引”。如运笔泼墨,细微小节处,须凝神静气,不敢草率。行拳能举轻若重,摸手则举重若轻。所谓“瘦无纤弱”者也;

一呼应一牵引,倘以对手的半个阴阳圈相合,即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阴阳图。而在行拳走架时,还只是半个“8”字。此时为己身阴阳生息之机,当刻刻留意。稍有不慎,或过或不及。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滋。两脚的虚实、两手的走化全系于此机的把握。书法至此,常用“按”、“颤”法,笔锋铺开,或“按”或“颤”,复以中锋行笔,方能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拳势至此,须松开两肩、两胯里根,自然沉着,拳势也流连无涩。所谓“其流自畅,其势则疾”者也;

拳势自梢节而起,中节相随,至转沉引化,“合”成破竹之势。转合之间,内含一迎一送。“迎来送往”须与对手节拍相合,方不失人情世故;又不能庸落世俗客套,方显待客之道。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者,关键在于要恰如其分的牵动对手的四两劲。不足“四两”,则待客不周,难以牵动对手;过于盛情,对手长驱直入,反客为主,也难以承当东道之宜。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也。拳势至此,根节自然成“追敌”之势,剩勇则留,莫作穷寇之追。对待穷寇,兵书有“黄金铺道”,讲的就是送客之理。书法至此,则有“顿”“挫”用笔,藏锋逆收,所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者也。

拳势有“起承转合”,拙中藏巧,巧中又寓拙,便无赳赳武夫气,书卷味飘然逸出。

 

二水案:“逢转必沉”,阐述了拳势在“起承转合”过程中,“转”的要义。曹树伟师对此多有发微处。武式说拳喜谈“起承转合”,开借艺说拳之先河,然其义仅概指招式的完整性。后至郝为桢,演变为“起承开合”,始涉劲路态势递变。二水不揣浅陋,旨在说明拳势的“起承转合”以及四个阶段中各不相同的要求。

 

18、美人手

 

郑曼青先生以“美人手”喻太极之手。先生以“五绝老人”著称台湾。他的画便是其中一绝。先生善画唐朝仕女图,几可乱真。(据说,美国一些博物馆或私家藏品中,许些唐朝作品就出自郑曼青先生之手。后来,美国人有被愚弄的意思,也从此不欢迎郑曼青先生访美。)

“美人手”大概是指唐朝仕女图中仕女的手部特征。很难作准确的描述,多看看国画中的仕女图,或有所悟。二水理解为:手心、手背宜分开,所谓“含胸拔背”者,手心是“胸”,手背便是“背”。手心有些须内涵意,手背有些须达于指梢的感觉。

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将劳宫穴松开,腕部也自然放松了。

 

二水案:二水在网上回答网友帖子,解释“美人手”一说,引起不少郑子门人的不满。据说,台湾的郑子门人,对先生的师承忌讳至深,几乎无人知晓先生从学叶大密老师这段历史。当然触及先生制作唐人膺品一节,惟恐耻莫能遮的。二水以为,评价一个大师的拳艺,不以人毁文,也自不以人誉艺。这才是客观的、科学的态度。

 

19、鲜活流转,任运随缘

 

太极拳论从“一动无有不动”,发展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变动,旨在将“轻灵”作为运动纲领。力矫粘滞于空境,将太极拳推向了“灵机活趣”的境界。

武当杨式叶家拳更是注重这“轻灵”二字,将“灵机活趣”推向了极至。

“轻灵”不只是对步法的要求,也不只是对身法的要求。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全身便完整一气,了无挂碍。不留驻于圣境、不粘滞于悟境,而要从圣境、悟境里超越出来,展开现象界的一系列活动,生发出鲜活流转、任运随缘的天机活趣。看重鲜活永动的生命之流,知空而不住空,从空境灵境中返身下来,将一己之我转化为宇宙之我,将“满目青山起白云”作为家风,随缘任运,洒脱无拘,使个体的生命与宇宙生命合而为一,时间与空间矪成一体,至真至美,无拘无束。所谓“天人合一”者也。

“秋来黄叶落,春到便开花。”这便忘却了一己之小我,体现了至大至全的我,因而也具备至醇至美的道。至此,既有宁静淡远,繁华落尽的静谧之美,又有鸢飞鱼跃,生机勃发的流动之美。鲜活流转、开合洒脱。

只要任运随缘,开放心怀,即可尽情品味拳艺拳道:

“孤峰迥秀,不挂烟萝。片月行空,白云自在。”何等孤高峻洁!

拳至此般境界,有了“树带沧浪色,山横一抹青” 的宁静恬寂,也有“山峻水流急,三冬发异花”的溢彩流光,有“日出连山,月圆当户”的灿烂光华,也有“随处得自在” 的随缘任运。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也便具有“来时无一物,去亦任从伊”的从容自在。弥漫着洒脱无拘的主体性,高蹈着自由骏发的意志。

 

二水案:太极拳论从 “一动无有不动”,发展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是杨家的贡献。杨镜湖老先生“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一则,从根本上确立了“轻灵”作为太极拳的运动纲领。此篇权作《轻灵赋》,一粲

 

20、丹田种种

 

针灸学上的丹田,指腹部脐下的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别名丹田。

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 “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阳,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主管意识活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通过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中丹田在胸部,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通过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延年益寿起重要作用。

下丹田的座标所在是:横座标线为脐与命门联线。纵座标线为百会和涌泉连线。脐后约一寸三分处,前三后七之地,此为两线交结点。正如《丹经》所云:“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黄金鼎。”《脉望》亦云“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处,盖仰面而取之也。”

了解了道家传统升汞(轻粉)的提炼过程,就容易明白这个道理。轻粉以水银为母材,注水银入坩锅中,坩锅口复一底部粗糙的陶碗,四周以泥封固,坩锅下加以武文二火,反复烹炼,锅内水银升华。精华凝结于陶碗底部,结霜为粉,可入药、可养颜。此为外丹。喻之人体,则会阴为炉,耻骨上小腹区为坩锅,盆骨构形,犹似半边锅状,《丹经》云:“半边锅里煮江山”,即指此意。脐后一寸三分处的神气穴,拟似复于坩锅之上的陶碗粗底部,鼎者,顶也。此字的偕音何其玄妙!此处乃精气神精华凝结之所在,下丹田的秘密就在于此。此为内丹。

丹田这一名称,一方面是因为脐腹腰圆周走向之带脉,构成田字之外廓,而中脉与脐和命门之连线构成十字,其状似汉字“田”字,故名丹田。

 

二水案:此文根据网上资料编撰。种种说法,有助于不同层次练功者的理解。丹田,古人称之为结丹之地,也称筑基,田者,基也。基,灶也。既筑基,方能炼丹。具体练法,可以参见“松腰落胯”、“含胸拔背”、“虚灵顶劲”三则。

 

21、“桩”与“橦”

 

有人认为,太极不言“桩”,老拳论讲的是“橦”。

沈寿编《太极拳谱》对其列于《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俗名站橦”的条目解释为:

“此四字原系旁注。橦,音床,旗杆;又同‘幢’,则为古代旗子一类的东西,如幡幢。说明‘站橦’一词,原来可能是‘站桩’的异称。而本篇所述‘站橦’,似与站桩稍有不同,虽然两者都要求练出‘强似不倒翁’的腰腿功夫,但本篇中的‘站橦’一般指的是属于动功活桩性质,而不是专指静功。<太极圈>歌诀中所说的‘此为动功非站定’以及‘太极平准腰顶解’所说的‘一纛摇又转’,都可以作为‘站橦’的注脚。”云云。二水不敢苟同。

“橦”,音 tong (二声), 树名。

古时,橦树与梓树同为村口吉祥树。因而,梓橦两字常来用来比喻故乡。川西有一年一度的“梓橦会”,大凡是一种集市。川北有地名曰“梓橦县”,、巴州有梓橦乡。大概四川一带“橦”木较多。

另有民间传说“二月初三”, 文昌公生日,。 文昌公,即文昌帝君,又称梓橦帝君,乃文教之守护神,读书人祀之。关于文昌帝君的来历,一说是主宰富贵功名的星宿,一说系唐朝时人张亚,居四川省梓橦县。大概还是与橦木有关。

王夫子谈戏剧有云:“以小说杂剧之所演,游髠妖巫之所假说者为鬼神。如锺馗,斧首也,而谓为唐进士,张仟,孟昶像也,而谓求嗣之神;文昌,星也,而谓之梓橦;玄武,龟蛇也,而调修行于武当,皆小说猥谈。涂关壮缪之面以朱,绘雷霆之啄以鸟,皆优人杂剧倡之。而鬼神乱于幽,礼乐乱于明,诚为可恶。乃名山大川,仅供游玩,行歌互叫,自适情欲,取野人不容昧之情而澌减之,则忠孝皆赘疣,不如金粟之切于日用,久矣。”文昌,说的就是梓橦君。大凡也是我等念过几年书的人的偶像了。

将“橦”字通解为“栋”或“幢”,二水以为,是别字一种。这些人,大概是不太祭拜梓橦君的缘故。

 

22、活人推手桩

 

取名活人推手桩是为了纪念咏春拳叶问大师“黏手是活木人樁法”的理论。

练太极的都知道,太极拳发展到了今天,拳架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拆架”作用。如今谁也不会拿一式“单鞭”去对敌实战了。

那么,拳架的作用,也逐渐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站桩”。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太极拳越练越慢了。因为,行拳走架的目的是在寻找自身太极的感觉,寻求自身与天地万物间太极的感觉。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太极拳要求的是“大松大柔”而不再是“刚柔相济”。因为,只有“大松大柔”,才能寻求浑身轻灵意,才能得到活泼泼的太极灵机。

拳论有云:“有人若无人,无人若有人”、“两个人打拳,一个人对手”等等,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打拳便是推手,推手便是打拳。打拳时,你要处处感觉前面有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你推手,你必须象平时推手般的打拳;推手时,你必须求得自身的中正安舒,忘却对手的存在。你心里不要存想发人,你只想与大自然间的一片“虚空”说话。你只管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去寻求你的立身中正、支撑八面。

可见,打拳便是站桩,推手也是站桩。

在站活人推手桩时,你要旁若无人,你要忘却自身的存在。你是广袤自然中的一棵小草,任凭风雨顿骤,你只管舒展你的个性化舞姿;你是普通平凡的一块石头,你只管亲近宽广的大地,任凭飓风海啸,我与大地共存亡;你甚至是一位超凡脱俗的老者,你只管与你的白云对话,与你的大地对话,与你周身的虚空对话,你只管自在的去聆听大自然悠扬的箫声。

推手只是一种训练,你倘若如此,忘却了对手的存在,也忘却了自身的存在,你才能真正忘却输赢为何物。

你有亲近自然的心,道法自然的太极便在你的心中了。

 

二水案:有习拳不站桩者,在网上反驳二水站桩的言辞。此两帖,旨在说明太极拳无处不桩。所谓“百练不如一站”,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者,站桩何等重要。

 

 

23、内家拳的魅力  

 

《娥眉拳谱。心解》:“尔以丹田,我以涌泉;尔以根摧,我以梢牵;尔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无影无形。”谈些对以上口诀的参悟:

这几句话,从语意上分析,应该是完整一体的一个流程。从习练太极拳的角度理解,似乎揭示了内家功法的训练过程。即:从整劲--气血--意念--浑元的过程。

从技击角度分析,是破招。你用整劲,我用气血引化;你用地心反馈力打我,我“一接四梢空”,用意念牵罩;你用意念敷罩,我整体一个浑元,在自然中找生机。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尔以丹田,我以涌泉。”中的丹田我理解为“前有丹田,后有命门”的下丹田。也是太极拳论所云“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所在。大凡练整劲者,须时时加以注意的也是这一位置。说白了,就是敛胯、尾闾前翘、提肛所要求的,目的是让盆骨摆正。命门是整劲的“中场发动机”(照何基洪师说法,譬如汽车的缸,发动机八缸的汽车自然比双缸的马力大。)。整劲一旦发动,其势不可挡。内家的魅力之一便是整劲了。

整劲一旦发动,唯一能够破解的方式便是老拳谱所谓的“铁牛沉海”。涌泉无疑是气海的入口处。从现代语言来分析,就是用自己的气血下沉涌泉,将对手的劲力化入地心。同时通过地球的反馈力还给对手。这便是太极拳所说的“借力打力”了。内家拳魅力之二就在于“借力”。

不让对手发动整劲、不让对手借用地心反馈力的唯一方法,便是用意念敷罩对手。意念的发动离不开四梢。许多内家拳描述的毛孔张开、头发、汗毛根根如剑、身上四肢百骸如长眼睛云云,都是对大师们用意念敷罩时的情形。太极拳形象的描述为“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意念的发动,威势具来,对手难免有恐惧心理。一有恐惧,高手打的便是你刹那的感觉。内家魅力之三便是“用意”。

破解意念的唯一方法便是“用神”。神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只有到了“神明”境界的人,“无为无不为”矣。也就“自然功成,无影无形”了。可见“神明”的境界是内家拳习练者一生的目标。

 

24、意在形外

 

《娥眉拳谱。心解》中“意在形外,其体自松,其气自盈,其道自通,内劲通灵,玄妙自生。”一节,详细分析了内家用“意”法则。

大家都知道另一句口诀,叫“意守丹田”。不知是哪门哪派的秘诀。我找遍太极拳论,都没发现这句话。可是,一些太极拳师却将它奉若至宝,最后一个个练得大腹便便。所以,我觉得从太极角度解释“意在形外”十分必要。

有关“意”:

“意”的概念纷繁复杂,我们不想做无谓的论争。只是为了将问题说明白,我还是简单定义一下,纯属个人看法而已。“意”,是一个人,在肌体松静状态下,高度集中的内心活动。当然,这一内心活动,必须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对手的接触产生交流。而此时的肢体也理应是松静的。一旦僵硬,“意”便会中断。而一旦“意”的中断,便会被对手以可乘之“机”。得机者,也自然容易得“势”。

“意”的作用:

“用意念打人”,说的是一种境界,比较笼统,容易产生误解。准确的说,意念的作用是为打击对手寻找“机”会。高手之间,意念的腾拿闪赚,旨在让对手产生“顶撞”、“丢躲”、“滞疑”。对手的上述表现,即便是极其微弱,高手也是“心如明镜”。他期待的便是你内心一丝丝的微妙变化。高手也便在这一微妙之间,得他的“机”,发动他的“势”,整他的形。

简单的说,意念的作用是寻找“战机”。

为何要“意在形外”:

一、倘若我们意守自己的丹田,对手只是感觉我们完整一气,象一个大球。即便这个球很大、很浑厚,只要对手找到一个支点,球体自然会被移动。

二、倘若我们意守丹田,我们的意念就不会“轻灵灵、活泼泼”,我们的脚便会少了许些变化。

三、倘若我们的意念守着丹田,我们一旦发劲,身体内的劲力在意念的带动下,向外传导,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时,劲路一旦在发动前被对手听住,容易被“盖”,在发动中被对手察觉,容易被对手“敷”,在发动到自己的手臂之前位时,容易被“吞”,一旦到了手腕位置,容易被对手“对”。

“意”应在哪?

我个人体会,在推手中,将自己的意念分成几个部分。其一,在顶,由头顶百会无限向上张扬;其二,粘住对手的一手,随对手劲路无限放远;其三,空出一手,一方面防止对手的“肘、靠”,另一方面,一旦得“机”,可以立即造势;其四,通过自己的眼睛与耳朵,将意念管住对手命门或其他“点”。

“意”的常用变化:

腾拿:以上几方面的意念,在形体不动的情况下,相互之间串通一下,上下一拔、一沉、一张、一驰。

闪赚:以上几方面意念,在形体不动的情况下,相互之间串通一下,左右一顾、一盼、一开、一合。

 

25、拳不接手

 

《娥眉拳谱。心解》开卷明旨,云:“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方为蛾眉。”可见,“拳不接手”是拳法的关键所在。

如何理解语意简单,寓意深刻的四个字呢?本人试图从太极拳角度谈些看法。

解“字”:

拳:不是“拳头”“直拳”“勾拳”的拳,而是“太极拳”“内家拳”的拳。指的不是作为招术的“拳”,而是一个体系,一种方法。我个人将它理解为“拳法”。

手:不是“对手”“拳手”的手,而是“一手一太极”“无形手”的手。指的不是整体的敌对一方,而是敌对一方的具体招数。

拳不接手:作为一种奇特的拳法,对敌时,你不要为对手的具体招数所迷惑,不要“以手打手”,不能“以招对招”。必须寻找更好的破招之法。

“拳不接手”所倡导的“破招之术”便是太极拳讲究的是“用中”、“打中”。

“中”是什么?对“中”的理解,每一门派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意见,所谓的“中”便是“百会--会阴--两涌泉中心点”之间的连线。那是无形的、用意念能够体会得到的东西。而且,一旦体会到了这一中线的存在,日久天长,这一中线会慢慢变粗、变长。最后,又能够随你的意念随意变动,或细如游丝,或动若巨蟒。

如何“用中”、“打中”?每一门派也各有心得。形意习惯于“中如枪游”,八卦喜欢将对手的身躯作为自己的“中”,“玩中于五行掌间、走中于八卦步内”。

其实,娥眉拳谱里,已经将用中的内涵讲的十分清晰了。“尔以丹田,我以涌泉;尔以根摧,我以梢牵;尔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无影无形。”便是中线在“劲”、“气”“意”“神”的控制下不同的表现形式。

与外家对手时,许多太极拳手,往往看到对手速度与力量结合的“快手”,而无所适从。被对手眼花缭乱的招数所迷惑。吃亏是难免的了。不妨学学娥眉的“拳不接手”,我想会有所悟。

 

二水案:在网上初见《娥眉拳谱》,幸喜不能名状。二水以为,此篇拳谱可与王宗岳《太极拳论》作等量齐观,当细细体悟。以上三则,权作《娥眉拳谱》太极解。二水在网上发帖后,遭来种种非议,以为二水在为原本是“豆腐架”的太极拳吹牛。从此不怀好意者赐余“二水妖术”的雅号!二水以“最美的琴声也难盛产牛奶”应对之。可见二水在网络里也犯一“顶”字。

 

26、“丰”字狼毫

 

人身气血运动路线有三个关卡。道家称之为“三桥”。

其一,劲自两足上行至丹田时,难以对穿至命门,气血自任脉下行至丹田时,也难以对穿至命门。《黄庭经》云:“前有丹田,后有命门”,可见这一关卡历来是练“精”“气”者的困难所在。过这一关卡的要领便是“敛胯、收臀、提肛”。历代练家都对此有精辟的描述。“如沿椅角”、“如坐马桶”、“如任便状”等等。过了这一关卡,便是下丹田的工夫了。脚便生跟,整劲由此而来。

其二,胸前两乳间膻中,背后两脊间神道,也会阻滞气血和劲路的通畅。过不了这一关,上行的劲难以分为两路,两路气血也难以汇集下行。克服这一关的动作要领便是“含胸拔背”。含胸使气血下行,拔背使劲路上行。含胸和拔背不是两个动作要求,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是同时完成的一个要求。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中丹田的工夫了,柔化、卸力都由此而生。

其三,前人中后神府(两风池穴中),是“神”之所藏,是指导精气互生互化的总指挥部,俗称“上丹田”。过这一关的动作要领是“虚领顶劲”、“收颌”、“猴头永不抛”。做到这一点便能以意领气,以意补劲了。

而贯穿三个丹田的却是上至百会,下至会阴,由涌泉入地的一根虚拟中轴。这根虚拟的中轴,贯穿上、中、下三个丹田,恰似象形的“丰”字。这便是拳家所谓的“三田合一”。做到了“三田合一”,便是大周天的工夫了,也就具备了学练太极拳的基本条件了。正象练书法,有了一根运用自如的“丰”字狼毫了。

 

二水案:有资料称,张真人其人有二:其一为善于阴阳采战的道人,名“三峰”。概取采战女性“唇、乳、阴”三峰意;其二为太极张三丰,三丰者,意取修炼上、中、下三丹之意。三田合一,犹如“丰”字。有人以此确证太极拳起源自张三丰真人,二水以为牵强附会。但细细体悟“丰”字狼毫,不无裨益处。

 

27、米字架

 

学练书法,“米字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对习拳者而言,太极拳是立体的书法艺术。学拳时我们不能只靠一个平面的“米字格”,而是需要寻找一个“米字架”,一个有脚踝外展,腰胯外展,肩肘腕指外展的三个“米字格”搭建而成的一个“米字架”。当然,这也是一个虚拟的架子。所谓“盘架子”,行拳时盘的架子,便是这个虚拟的架子“米字架”。历代练家虽没能明示这一“米字架”的存在,但都对此有许多生动的描述,如“立牌位”、“搬马桶”、“扶八方线”等等。

明师教拳,从不主张学生跟在他背后比划。而是三两天一招、三两天一式地教,而且手把手的讲解每一动、每一招的动作要领和劲路走向。并且特别注重腰胯如何带动四肢在三个平面“米字格”上的“点横撇捺”,甚至将每一劲路的“起承转合”都一一讲透。与此同时,还必须通过“喂劲”来导引学生对劲路的了解。

时下,公园中,我们常见许多拳师带领一大帮人比划太极拳,往往不得要领,就象没有掌握运笔技巧,不懂“点横撇捺”时毛笔的起、提、顿、收,就去临贴写碑,那时一辈子学不到真工夫的。

初学者切忌贪多,宁精勿滥,力求认真地将老师的身形变化在自身的米字架中一一临摹,力求做到每一动每一招都将老师的“喂劲”吃下。细细消化了,便是自身的工夫了。所以说“师父领进门”,师父的责职并非只是领路人,而更象喂孩子吃饭的“奶妈”。

 

 

28、永字八法

 

习练书法的人都知道,一个“永”字包含了书法中八种基本笔画。所以时时习练“永字八法”,能事半功倍。同样,太极拳中一招“揽雀尾”,也包含了太极十三势中不开步的八种劲别。太极拳基本劲法就是手八法、腿四法、身形一法(中定)。这十三势相互组合,便可演绎无数招法。所谓太极无招无式,便是指在熟练十三势的基础上,根据对手劲别变化而随心所欲的发挥。因此,初学者必须认真在米字架中去细心揣摩太极的“永字八法”,去揣摩“掤、履、挤、按、采、列、肘、靠”的劲路走向。

譬如“掤劲”,可理解为由米字架中心点向四周荡开去的膨胀劲,即由里往外的劲。“履劲”是米字架中上一层面米字格的东北角,向下一层面米字格西南角的劲,或上米字格西北角向下米字格东南角的劲等等。只要细细揣摩太极拳中的“永字八法”,不费时日,便能“招熟”。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里的“招熟”并非单指全套的太极拳套路,而是指你对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劲路是否烂熟于心。

 

 

29、临贴的技巧

 

临贴的目的,并非跟那位老师学习何种风格。而是扩大视野,欣赏别人的风格特点,以便为自身定位。同样,习练太极拳,“招熟”之后,具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也应有一个扩大视野,与别家别派拳师良友切磋的过程。故步自封、囿于一家之言,无异于坐井观天。但是临贴又不是广收并蓄。广收并蓄的结果是失去个性,迷失自己。可见,如何临贴是十分重要的。

 

30、隶书与结构

 

初学拳者,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会有云里雾里、神乎陶陶的良好感觉。其实,这正是拳架走样、劲路走偏的时候了。每一动、每一招时过、时不及,而自我感觉却十分良好,以为自己天天神速提高。这时,如果没人及时提醒,或旁人提醒了,自己依然陶然期间,不肯醒悟,那么便会产生各种太极之病,所谓“过犹不及”、所谓“顶匾丢抗”等等。拳论云:“斯技旁门甚多”,无外乎由此步入歧途。可见,初学者不可不慎。

究其原因,是“米字架”肩、胯、踝三圈不协调所致。拳家所称“外三合”指的便是拳的结构问题,也便是三个米字格的内在调和问题。而许多孤家寡练者、闭门造车者往往会犯这种错误。

我跟蔡光圻师学拳一年后,由于工作的原因,去黄山一年有余。期间闭门造车,而自我感觉又特别的好,以为得了太极真谛。而事实上,自己的劲路已经走形。后来重回先生身边,一招一式的矫正。拳家云:“学拳容易,改拳难”啊!

好在矫正劲路,重改拳架的过程中,我又想到了习练书法。传统习练书法者,为了掌握字的结构,点、横、撇、捺的相互协调和字的重心,常会去练隶书。隶书的特点便是结构中正,波磔鲜明,运笔时起、提、顿、收,来龙去脉清晰。因而,矫正拳架也必须象学练书法隶书一样,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然后放慢拳速,力求每招每式的起、承、转、合交代清楚。每一定式,可稍作停滞,所谓“劲断意不断”。

 

31、拳中金石味

 

近代书法名家对碑刻情有独钟,原因是书法的金石味须从碑拓中来。书法家通过对碑拓的点、画、方截形态的临摹,让自己的线条、质地,透出筋、肉、骨、气的生命现象。这便是书法中的金石味。书法如此,太极拳更如此。

我常有一种幼稚的念头,以为太极拳并非某一古人创造的。而是历代武士、将领年老体衰后,偶尔“老夫聊发少年狂”,徒手轻松的操练刀、剑、棍、棒、枪、杆,而无意中形成的。陈式中的“搬拦肘”便是徒手掷棒的动作;杨式的闪通背、白鹤亮翅、上步七星、退步跨虎等都是徒手抄刀的动作;手挥琵琶、提手上势等便是徒手使剑的动作。

我在行功走架时,时常意想自己手中时而有刀、时而有剑、时而为棍、时而为棒。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可见书法中的金石味,便是太极拳中的刀剑棍棒味。武当叶家拳的形成,便是创始人叶大密老师,将剑仙李景林的武当对剑捷用法,融于杨式太极拳的结果。

太极拳是一个大熔炉,手中无刀,无刀胜有刀;手中无剑,无剑胜有剑;手中无棍棒枪杆,而身上无处不显见棍棒枪杆。个中奇妙,只有习练者细细揣摸,方能一一得来。

潘天寿先生有言:“偶然落笔,辄思古人‘屋漏痕’、‘折钗股’、‘石积太古雪’、‘树飞铁铸青’者,不胜涓涓。”这是对书法金石味的参悟,也是太极拳刀剑棍棒味的写照。

习练太极拳者,只有领悟了拳中的刀剑棍棒味后,才称得上“懂劲”。所谓“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懂劲只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你懂劲了,你方入了太极拳之门。而登堂入室,还有无数路要走。

 

32、拳中刀味

 

刀以劈、扎、撩、砍、剁、缠、削为特征。藏头裹脑,撩反刺采并用。体现在身上主要是腰胯劲为主,练的是虎背熊腰,俗称“刀背劲”。与人对敌,若发现对手中轴稳固如山,又游动如莽时,那便是刀背劲。

 

33、拳中剑味

 

剑以抽、带、提、格、抹、挑、点、洗为特征,讲究的是轻灵潇洒,游龙、蛟尾、射燕并施。体现在身上主要是以腕指劲为主。练的是神态和意气,俗称“剑指劲”。如将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以徒手扶剑的意识行功走架,便会练就飘逸的“剑指劲”。与人对敌,若发现对手沉拔自如,拎称洒脱,吞吐无常,那便是剑指劲。

 

34、拳中棍棒枪杆劲

 

棍棒枪杆以开合、点、崩、拨、撩、掷、截为特征。风扫梅花、点蛇弄蛟并用。采、列、肘、靠,均系棍棒枪杆的常用手法。在身上主要体现的为“肩臂劲”,俗称“棍臂劲”。与人对敌,见对手横扫千马,采列肘靠,雄健奇纵,开合八面,气宇轩昂,那便是“棍臂劲”。

二水案:以上九则,原系拙作《大象无形》一文的段落,二水旨在从书法中找寻学练太极拳的内在规律。权作太极拳书法解。

 

35、听问欺吃

 

这大概是太极推手中最常听到的俗语了。不理解时,如入雾里云里,理解后,天朗月明。我为这几个简单的汉字,煞费了一番苦心。

听:实则为肌肤神经末梢的感知能力。听了方能懂。可见,听劲,是懂劲的基础。

其一,听劲源;其二,听劲路方向;其三,听劲力大小、厚薄;其四,听对手劲的目的。

问:进一步探知对手的虚实阴阳变化。听了没懂,不能不懂装懂,吃亏在于己。不懂则“问”。

一问对手中轴藏否;二问对手劲的真假;三问对手听劲如何;四问对手功力大小。

欺:施以假象,引对手失势。听了,懂了,方有所作为。太极者,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一用指欺、二用肘欺、三用肩欺、四用身欺。

吃:得机得势,全盘照收。“开”吃、“沉”吃、“提”吃、“引”吃。

个中滋味,还得靠自己在推手中摸索。

 

36、骨头劲

 

上海的一些老拳师,常常会说一句话,便是“你有骨头劲!硬了!”

一开始,我总不服气,我便放松整条手臂,想推他个措手不及。没想到我被轻飘飘的打飞了。他还是扔下一句话“你有骨头劲!硬了!”近有大半年时间,我常常体会着被他打飞的感觉,也常常想起他的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在与师兄弟的推手过程中,我突然领悟了这一点。奇怪得很,我发现我的太极上了一个台阶。象是禅宗所说的顿悟吧。现将我当时的理解与感觉陈述如下:

其实,老拳师所说的有骨头劲,意思是,我的劲是透过骨头传出的,给对手有硬的感觉。对手随时能感受我将发未至的端倪。因而,对手能听住我的劲源,将我打飞。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所谓的“骨头劲”呢?

初练太极者,一出手便是整条手,作为一体的手。而实际上,太极要求的手,不能这样。太极手应该是分清手心与手背。手心与手背中间便是骨头。

倘若,与人推手,我是用手心敷着对手的手腕或肘,我的劲不能用手心和掌上的劲。因为,劲走阳面,手背上的劲一旦透过骨头传到手心与掌面,劲便出了骨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涵空手心,通过舒指,将劲从手指背渗透到对手的背后或脚跟,乃至对手命门后远处的某一点。这样的劲,就不会出骨头。

反之,倘若,我用手背粘听对手的手腕,我也不能直接用手背劲打对手,因为,我粘着的是对手的手腕阳面,对手也会将劲自然反弹出来,这便是推手中的双重。正确的做法,也是分清自己手的阴阳两面,涵空手心,一旦对手发劲,一方面可以用意念直入地心,地心反馈劲通过手背直接反弹(对手劲不厚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指或通过肘尖,将对手的劲路引空(要看对手的劲的方向而定)。这样,避免了我用骨头去顶碰了。劲也不出骨头了。

后来,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细腻。身体各处,我皆能将骨肉“分离”了。劲与气血的感觉,也逐渐分细。听劲也随之提高。

 

37、用地球打人

 

老拳师高兴时,会让你摸摸他身上的“唛士”,还会“纵恿”你用尽全身力气推他。当我真用全力推他时,发现他象一座大山一般,纹丝不动。而在我不经意之间,却被他打飞了。只见他笑哈哈的样子,似乎什么也没动呀。常让我摸不着头脑。而他却诙谐的对我说“我用地球打你”!

“用地球打人”是在我初学太极拳一年时听说的。我当时觉得,太极拳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此了。而他唯一的解释,便是神秘兮兮的“我用地球打你”!

过了三年多时间,我的“骨头劲”悟透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师弟练太极整劲时,我突然领悟了“用地球打人”的道理。

当时的感受与体会如下:

两人弓步相对,左脚在后,右脚攻前,我的右手在前,手背朝上,敷住师弟的左手肘窝。左手在后,手心朝下,扶住他的肘窝。他的动作也如此。我用整劲推他,他用整劲推我。形似顶牛。

突然之间,我发现,我只要立身中正,手脚的阴阳分开了,我不用力,不用整劲,我师弟的所有整劲都被我“吃掉了”,如石沉大海。

师弟也觉得神奇,发现我根本没有用整劲,而他无论如何也推我不动了。我想起了那位瘦小的师傅说的话,我也神秘兮兮的说:“我用地球打你”!

仔细想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气血下沉,将对手的劲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蛮力去推对手。接触对手的触点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与背),而不单只是胸和背。

脚底平韬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尽量让脚底板与地面的触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涵空脚底心,理论上是分清了脚的阴阳虚实。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发动地心的反馈力。意思是脚上也要“含胸拔背”

发动地心反馈劲力前应虚领顶劲,目的是让地心的反馈力放长、放远、放松、放透。

悟透这个道理后,我发现,根本无须用弓步将重心放低。平时随意一站,也能做到这一点。

后来,由此引发我独脚站立,发动地心反馈力的念头。

在此感谢与二水只有两面之缘的上海中山公园里的老师、老师。

 

38、肘尖长眼睛

 

双推手或烂采花中,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

如何做好“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呢?老拳师会形象的告诉你:“肘尖得长眼睛”!

初听这句话,我还以为是句玩笑。人们都说“拳头不长眼睛”,那么肘尖又如何长得了眼睛呢?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双推手中,我发现倘若将自己的双手变成“两扇门”,开合自如,不但手指上,你得用眼神顾及,肘尖确实得长上“眼睛”(两只肘尖各长一只眼睛)。

肘尖长眼睛的感受与体会:

肘是最容易被对手拿住劲路也是最容易化却劲路的所在。必须刻刻留意。

一旦能够开肩,肘的活动范围是最广的,也最善于欺骗对手的劲路,留意于肘尖,便能随时引诱对手粘随你的肘尖,不肯放松。

你用肘尖的“眼睛”注视对手的面门(如右手腕粘住对手的右手腕时,稍右侧身,略抬肘,有用肘尖击打对手面门的意念,你非真打),对手会惊慌失措。同时,你的神贯穿对手的命门,两肩肘一抖嗦,便将对手打发出去。

倘若对手粘住了你的左肘,你只要用肘尖的“眼睛”注视对手的面门,便会反粘住对手的左手掌,这是,你的右手只要轻轻拈拿对手左手的其中两点,用神贯穿对手左肩胛,象手握剑般的,将对手的整条手臂当成是你的剑,对手的左肩胛便是你的剑尖,用对手的手臂之剑点发对手(我将它称之为:拿两点打第三点)。

只要领悟了“肘尖长眼睛”的道理,一切会变得轻灵自如。

 

39、向孩儿讨教听劲

 

我是在女儿出世一个星期,开始学习太极推手的。在与女儿的玩耍过程中,着实领悟了许多太极道理。“向孩儿讨教听劲”便是其中之一。

与孩子玩耍时,用手心轻轻敷住他(她)的小手,小手动,大手便跟,手随小手的动而动。

小手不动,大手逗他(她)动,动急则急随,动缓则随缓。

大手不要脱离小手。

千万别弄疼小孩。敷住小手时,其实练的是脑子的功夫,必须心存吝惜,心细如丝,听劲也自然提高了。

我女儿常调侃说:“老爸的功夫是我教的!”

 

 

40、欣赏别人打拳

 

学会欣赏别人打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也就尊重自己。不管别人拳打得如何,一有机会你应静静地看完他的行功走架。我为此交了许多各门各派的朋友。其二,看别人的优点,也看别人的缺点。陈、杨、孙、武、吴、赵堡各家,家家皆有优点;少林、武当、八卦、心意各派,派派皆有缺点。对具体习练者而言,人人皆有优点,人人皆有缺点。学会优缺点一同欣赏法,会提高你的太极意识,增强你的太极听劲。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理故在此。

要做到这两点,你得抛弃囿于自家门派的有色眼镜。一个胸怀若谷的人,才能进入太极殿堂。

怎样欣赏呢?首先看别人行功走架时,米字架的三个平面,在一招一式间是否协调一致。这是“外三合”的功夫了;其次看别人“丰”字狼毫这根中轴是否形成,这虚拟的中轴是粗是细,还是顶天立地的伸拉舒展;第三,看他一招一式间,气血与劲路的生息转化是否自然、安舒。第四,看他是否神内敛、意外扬。神内敛、意气外扬,是高层次的功夫。

 

41、神分阴阳

 

“精”属阳,“气”属阴,而统帅“精、气”的“神”,又分阴阳。

属阳的神是意气奋发的。若见高人,一式站桩,他的意气便张扬四周,似乎周身皆属他的领地,所谓“气压天风吞海雨”,使得旁人无法近身,这便是属阳的神。武禹襄《太极四字不传秘诀》所称:“敷、盖、对、吞”得神之阳。

属阴的神,是指收敛入骨、神情内敛、眼神内聚的神。见高人行功走架,所谓“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所谓“端凝拙朴的古佛之容,欹正收放的自然之态”指的便是这种属阴的神。李亦畲《撒放秘诀》中的“灵、敛、静、整”得神之阴。

“敛神听细雨,满身轻灵意”何等境地!!

 

42、大块文章

 

前些年游黄山,见黄山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幽不能笔、雄无可比、奇不能状之时,刹那,眼前一亮,见一摹崖巨石,上写“大块文章”四个苍劲大字,我由衷快感,一并喷发。而同为天下美景,桂林就少了这种意味。初到桂林,心中为之一惊。半小时过后,眼睛开始有些疲倦。看厌了,几乎象是民国期间,南京中央电台的女播音员的语调,同样的频率、同样的语气、不分句读的念读文章。

走边了名山大川,我开始感悟到,太极拳何尝不是象黄山一般的“大块文章”呢?  

看太极高手行拳走架,就如同登游黄山,欣赏一篇“大块文章”!

文章有段落,太极拳也同样如此;文章有句读,太极拳也复有句读;文章有情有景,行拳走架何尝不是如此!文章气势磅礴,太极拳亦如浩浩长江。文章有问有答,行拳走架也应与天地、白云、花草相呼相应......

初学太极拳,师父总说要“绵绵不断”“一气呵成”,其实,这是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练拳三五年后,就应该开始注意“大块文章”的段落、句读、层次、意境....

倘若,我们还是象小学生一般的“绵绵不断”“一气呵成”,那么,我们只是练了一个动作,而不是一套拳,我们只是讲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长句子,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太极拳分三节,就想文章有三个段落。每一段落,均是另起一行,空两格行文。行拳走架也复如此。每一段落结束,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不能“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下去。神情向谁交代?向天地、白云、花草交代。你应该舒展你的意气,再开始你的第二段行文。

每一段落,有十几句、乃至几十句话组成。每一句话的结束要么是句号,要么是问号,要么是感叹号。太极拳的每一节中,也有不同的式组成。每一式的结束,你的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劲路略作停顿,意念无限放长。每一个意念都能表达你对拳的理解。

一句完整的话,有时有几个逗号,也不能“一气呵成”。行拳走架也同样如此。太极拳中的每一式中,有几动或十几动。每一动之间,要有“折叠”劲,要有“顾盼”意。所谓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上提寓下意,下沉上拔劲。左顾听右,右盼思左。

如此行拳走架,你会觉得太极拳太难。我打拳十年,没有一遍是我满意的。正象我的文章,写了之后,不再有看的勇气。

我想,太极拳的魅力也在于此吧。文章千古事,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

 

 

43、奇经八脉

 

一般而言,奇经八脉的畅通是有次序的,首先打通的应该是任脉,其次是督脉,任督两脉一旦畅通,鹊桥生津,会阴微有内敛感(所谓提肛,或忍便状等等,其实是对会阴的要求,以至一些一知半解的拳师要求学生练拳时要忍大小便云云,害人不浅。),阴阳交泰,俗称“小周天”。

久而久之,脚间带脉畅通,两腰眼原先软档处日见饱满,俗称“丹田上手”。

其实,此时的丹田只是下丹田的功夫,贪婪此处,会一叶彰目。许多练家,定顿在此处,还喜欢以丹田劲炫人。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引李奎元论形意拳云:“或有练者,手足动作亦整齐,内外之气亦合的住,以旁人观之,周身之力量,看着亦极大无穷,自觉亦复如是,惟是与人相较,放在人家之身上,不觉有力,知者云:是被拘魔所捆也。因两肩根、两胯里根不舒展,不知内开外合之故也,如此虽练一生,身体不能如羽毛之轻灵也。”语重心长。可见,内开外合侧重的是练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四脉。四脉通常,身体才能如羽毛之轻灵。

金仁霖老师讲拳,侧重于“里开外合”,他说,里开外合,实质上是通“大周天”的功夫。有一些人闻名找老师学推手,老师却要求他们“里开”,这些人便说,老师不会教推手,只会说“里开”“里开”的,可见琴声再美,也产不出更多的牛奶来。

只有以上七脉畅通了,冲脉才有可能畅通。奇经八脉中,冲脉是直接由涌泉升到百会,再由百会往四周散发,回复涌泉的。有点象放烟火一般的。但不是所有的练功者都会有这种现象的。

而这等次序的逐渐畅通,必须建立在日久天长的拳架为基础。少了拳架,正象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看来只好去找神仙来帮忙了。这也许是李时珍为喜欢玄之又玄的人开的玩笑,其实他在脉考中业已讲清了正脉与奇经的关系:“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大凡是“小河流水大河满”的道理,一点都不玄乎了。

 

44、顾盼有序

 

顾盼二字理解容易,体悟实难。以前每见何基洪老师行拳,动则如灵猫捕鼠,印象之深,而始终不得要领。黄山回来,我发现拳中一切灵机全在“顾盼”二字。从呆若木鸡到灵猫捕鼠,关键在于是否领悟“顾盼”二字。 

顾盼在上下相随、左右折叠、前进后退间,顾盼在每一动的转换间,顾盼在每一式的变化间,顾盼在动静之间,顾盼在劲断意连间。有顾盼,拳始有灵性,有顾盼,拳便生发气势。 

顾盼二字,虽只是对眼神的描述,其实全在耳朵与眼睛的相互转化之间。 

何基洪老师说,每见行拳数十年,不知耳朵在拳中的妙用者,无法入门。苦口婆心矣。

 

45、鼓荡无常

 

“鼓”是一种古军乐。《周礼·鼓人》中载:“以金淳(三点水改为金字旁)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

鼓,历来在战场上充当号令。《春秋繁露》曰:“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也...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此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

后来也演变为演奏乐器的动作。《小雅·鹿鸣》云:“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荡”古有两字:其一,是上汤(繁体)下皿,意思是水在器皿上煮沸的状态。其二,草头下一繁体的汤。意思是生满水草的池塘或浅水湖泊。这儿取上汤(繁体)下皿的荡。意思是平静的水面,在某种作用力之下,产生向四周、上下翻腾、荡漾的状态。 

可见,鼓是鼓,荡是荡。不能鼓荡不分。鼓荡两字连在一起,用来解释太极拳理,原本是十分形象的,而今误解甚多。在黄山,听何基洪师讲解演示拳架中的几个常见动作,我似有所得。然一时也茫然不知其要。这些天,反复重现他的行架神情,我发现问题的关键是“鼓”“荡”二字。 

鼓是演奏,荡是乐声的传播。鼓是投石于水面,荡是水面运行。鼓是器皿加热,荡是水的沸腾.....鼓是因,荡是果。得矣。 

在拳中,鼓是敛、是整、是合、是凝;荡是通,是空,是散,是透。鼓是“涌泉-会阴-囟门”一线,荡是“脚踵-会阴-百会”一线。鼓荡是两轴生息变幻的结果。鼓荡无常,拳便气象万千。 

了明鼓荡,始知吞吐。海纳百川,才能气吞山河。 

 

46、圈内圈外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庐山的广告词。 

他的诗一改他词的豪放,而以理趣见长。这也许就是中国文人品性的双重特征。诗言志,文人历来认真待之。词写风花雪月,可以尽情的张扬作为个体人的个性特征。中国古代文人,在他们的诗词之中,出圈入圈,把玩着太极。 

庐山可以做如是观。因为庐山是置身其内的玩法。

黄山则不同。登临黄山,不但有小天下的感觉,所谓“岱宗逊色”,而且顿生无我忘我的境界。所谓“超乎象外”。

没有了“我”,何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看”。何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识”呢?大凡黄山归来,不只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是“登黄山,天下无山”。除却黄山,人间无仙境矣。 

究其原因,黄山不是看的,也不是识的,黄山是让人“仙”了一把,过足了梦境、仙境的瘾!置身于光明顶,我常疑惑:“我是谁。谁又是我二居士?” 

这便是黄山! 

之前学太极拳,常用理智去了解太极为何物,太极做何解?也常幻想有朝一日,己身成为了一个“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太极球体。后来发现自己一直是在“瞎子摸象”“扪烛揣龠”,总不得要领。大凡象是苏轼游庐山所感“只缘身在此山中”矣! 

在黄山,观何基洪先生行拳,发现,太极根本是蕴于内而形于外的。执着于己身求太极,呆板无所得,置身于外寻太极,更是缘木求鱼。己身之内、己身之外实无太极可寻,惟有“得乎象中,超乎象外”而已。 

记得儿时把玩滚铁圈,一杆铁钩粘着一个大铁圈,可以前行,可以后退,可以左传,可以右旋。熟练者得心应手,圈人合一,不知圈随人转抑或人随圈移。初学者或执着于圈或执着于杆或执着于己身,终究圈是圈,人是人。即便人仰圈翻也无法滚动铁圈。

“人圈合一,而意超圈外”是把玩铁圈的诀窍。“铁杆是手臂的延伸”“着手轻灵”、“步随圈移”是基本功了。 

把玩铁圈如斯,把玩太极拳也如斯! 

把玩太极,懂得圈内圈外的道理,也许是黄山给于我的灵感了。

 

47、情景与气氛

 

闲来重读陈从周先生《说园》,悟得“风花雪月,客观存在,构园者能招之即来,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一句,方知我丢掉了拳架之外的“风花雪月”。

行拳盘架要有情有景。拳架之中,“情景”二字,绝非行拳之人的刻意作秀,而是拳至妙境的自然流露。身心“中正安舒”了,神清意爽了,气韵自然生动,情景自然呈现出来。 

以前,我常问人“太极味”究竟为何物。就象我常问人“何为诗意”一般。几乎少有明白人能说得清楚。诗与散文的区别,绝对不是语句的排列以及是否压韵。散文象是闲庭信步,诗则是梦中即景。太极拳有别于他拳,自然在于这种雅致的情景。 

这份情景,一旦到了推手之中,出现的是另一种景象。那便是老拳师常说的“气氛”。气氛是指由己身散发的能够调动周遭氛围的一种略带神秘色彩的无形物质。一份雅致的情景,流露出生动活泼的气韵,自然产生出能够调动对手,影响周遭的气氛来。所谓“打人如接吻”、“打得人舒服,还想讨打”云云。我想就是这种受气氛感染所致。

何基洪师常说“我抽空了你的气”事实上就是他的气氛影响了对手。而对手也便随之左右,莫知莫觉起来。“抽空了对手的气,对手就成了稻草人”,大概就是这层意思了。 

气氛由情景而生。情景由气氛而活。 

情景所致,周遭天地、草木皆有灵性,一招一式均与之有交流。陈从周先生在其构园原则中称之为“借景”,在太极推手之中就是“借力”。借力不但是借对手的劲力,重要的是巧借天地草木之情景。“风花雪月....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信矣。

二水案:以上五则系二水陪同蔡光圻老师、何基洪老师上黄山后所写《黄山太极随感》一文。黄山给予二水的不特太极拳的灵感!

 

48、手舞足蹈

 

太极拳在每一阶段都会犯不同的“病”。只有逐渐治愈了这些“病”,太极才可以“出门”。

手舞足蹈就是常见的太极“病”。

初学太极拳,照样画瓢,常常感觉手不是手,脚不是脚。手足无措也。勉强学会了,手只是手,脚只是脚。手足分离也。太极拳要求“腰带四肢”、“一动无有不动”。意思是,太极拳是以人的中轴线为轴心,带动手脚的整体运动。所以,“手舞足蹈”的后果便会将太极拳演变为太极操。

检验自己是否犯有此病的方法是:一,原地不开步打拳。在原地不开步的情况下,能将一套拳顺利打下来了,说明你的脚上没有这个毛病了。 二、开步不动手打拳。将手保持无极桩姿势,用脚能将一套拳顺利打下来了,说明你的手上没有了这个毛病。 三、不动手、不动脚,用意念将一套拳顺利想一遍,说明你的整体没有了这个毛病。

治疗方法: 多走猫步。多练单操

 

49、前赴后仰

 

纠正了“手舞足蹈”的“病”之后,练拳时,丹田就有“唛士”了。也开始学会以腰胯带动四肢的运动方法了。这时,许多人会犯另一种“病”,那便是“前赴后仰”。

原因是,刚刚学会“腰带四肢”的人,腰胯与整个身体是连成一体的,腰胯一动,他的整个胸背部也随之运动起来,加上这一阶段的习拳者开始品味太极拳中“绵绵不断”的内涵了,打拳的自我感觉也好了起来。时间一长,他的胸背部幅度越来越大,而他自己常常陶醉在期间,自以为得到了太极拳的精髓。拳论所说的“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纠正的方法:一、木偶人打拳法:用意念将自己模仿成一只舞台上的木偶,头上、手上、脚上、身体腰胯部位均有几个绳子吊拉着,腰胯部位一发动,其他部位象木偶般的跟着运动。宁拙勿巧。保证身体胸背部位的中正安舒。二、重新回到师父那儿,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从头开始学一遍拳架。三、每一式单操动作,叫师兄弟按住你的双手,看看能否顺利的打拳。

纠正了“前赴后仰”的太极病之后,你便真正学会了什么叫“含胸拔背”。你的中丹田也开始运转起来了。

 

50、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的毛病,常常发生在太极拳的中级阶段。那时,习练者的太极拳架已经中正安舒了,下丹田的劲路也顺畅了,中丹田的气血也开始能够沉降了。劲路也由紧变松,架子也由开始舒展开来。外人看他打拳,能够感觉得到他的一些神韵来了。

一般的人,逐渐开始独立行功走架,脱离师父,慢慢“法自修”了。

这时,倘若没有人及时提醒他“顾此失彼”的毛病,可能他的太极修为就此停顿下来。许多习练太极拳的,“十年不出门”、或者几十年也没有多少修为,原因就在于此。许多大师级的太极拳师,也会犯同样的毛病。而他们自己往往觉察不到。

许多习练太极拳的人,不敢与其他门派的人交手,多半是因为他的推手只能在同门内进行,一旦离开太极推手的规则,他们无所适从(这也就不难理解,如今的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中,为何先要让参赛者表演一套太极套路了)。

自己觉察不到“顾此失彼”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病不是形体上的毛病。中正安舒了,形体上还会有病吗?!

毛病出在习练者的“意念”上。

因为在这一阶段之前,他们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劲路与气血,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身体语言。相对忽视了意念。

从来不知道“耳朵”在打拳中作用的人,就有这种太极病。

知道了病因,也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耳朵与眼睛在行功走架中的作用很重要。原则上有以下几点分工: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观静态的上下左右四面与运动过程中的“顾盼”

耳听上述六路外,更重要的是背后“命门”、“神道”两穴。

二、耳朵与眼睛配合运动中的手足“交替轮班”

三、耳朵“敛内”、眼睛“含外”

学会了眼睛与耳朵的作用,太极拳的修为自然上了一个层次。也就到了“太极出门”的时候了。当然,离真正的太极奥堂还远呢!

 

51、神不守舍

 

学会耳朵在行功走架中的运用,其实不算太难。眼睛的运用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

太极高手听劲,其实是听你的眼神。你的眼神过了,对手便会乘机打你的回劲;你的眼神丢了,对手便会敷盖你的劲源。你的眼神正了,对手会顾盼,你的眼神斜了,对手便能腾挪闪赚。之所以你的眼神常被对手所制,原因是,你在拳架中,眼神的运用没有掌握好!这种太极之病,我将它称之为“神不守舍”。

翻开现有的任何一本太极拳书籍,对耳朵在拳架中的功用,只字不题。对眼神在拳架中的运用,无非有两种观点:其一,眼随手移;其二,手随眼转。

其实,眼随手移的结果,便会造成眼神的“丢”;手随眼转的结果,会造成眼神的“过”。大多太极拳师只讲劲路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其实,眼神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更为重要!因为劲路上的丢顶,可以用眼神来补救,而眼神上的丢顶,是无法弥补的了。拳论云:“劲断意不断”。眼神的过或不及就是意念的丢与顶,那是无法补救的。

我前些时日,就处于这种病状之中。后来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如今还在努力之中。

在行功走架时,内敛眼神(眼睛内视至脑后),意念想象自己脑后对应眼球的两点仿佛能够看见东西,然后,将“脑后眼睛”的视线,沿自己的两个耳廓方向朝前面笼罩。余光管住自己的手指与脚尖。脸部肌肉放松,略带微笑。

 

52、一气呵成

 

行功走架中,“一气呵成”几乎是一些拳师刻意的追求。他们还会将拳论中的“绵绵不断”、“行功如抽丝”等等一大套理论来反驳你。如今的竞赛套路的评判标准中好象就将“一气呵成”作为一个评分值的。

二水以为,太极拳行功走架中的“绵绵不断”并非指速度均匀的“一气呵成”。而是应象浩浩长江一般,水流不断,但汹涌澎湃,错落有姿,动静有常,时而涓涓、时而滔滔,有情有景。这样的拳架,才会练就“轻灵灵、活泼泼”的太极来。

二水案:以上5则,是习练拳架过程中五种常见“病”。当刻刻留意。

 

 

53、懒扎衣一说

 

与人推手,首先要虚怀守中,敛神扬意。太极拳起势后第一式叫“揽雀尾”,陈式中称“懒扎衣”,而武当拳中的“懒扎衣”只有一动。即:左手将自己的长衫下摆撩至背后,右手同时随腰胯由左向右前方伸出,作“请”状。这其实是标准、经典的推手实战预备式。

其一,在撩长衫下摆的同时,顶劲虚中,右手作“请”状时,虚怀沉气直入涌泉。神情内敛,邀对手上场:而意气外扬,业已管住对手中心轴线了。可惜这一式在目前流传下来的各门太极拳中已不复在了。推手时必须时时贯穿太极拳“守中拳”的要义,即“守中、用中、打中”。“守中”的目的是守住自己的中轴,虚藏起来,不让对手摸碰。“用中”的概念是用手轻扶对手时,听其劲的来龙去脉,然后用自身的中心轴去击打对手。“打中”则是指用自身的中心轴的劲贯穿于对手的中心轴,通过对手的指、腕、肘、肩打击对手。可见,与人推手,首要的是将自己的中心轴固守起来、虚藏起来,而将对手的中心轴牢牢的管住。

其二,听着对手中心轴线时,可以通过进退顾盼四劲去“欺一欺”、“问一问”,听听对手的反映。一问一答、一欺一化,其乐无穷。

其三,拔一拔、沉一沉,看看对手三田能否合一。

其四,管一管对手劲路、管一管对手气血,不让对手劲路上升,不让对手气血下沉。

其五,没骨听劲。送给对手一只手,任凭对手提拿自己的劲路,将其一一化却。

其六,拎一拎、称一称。发现对手听不到你的劲路变化时,你可以拎住对手,将意念直贯对手脚跟,看看能否象拎篮子一样将对手拎起。如同杆称称物,拎住称钮,将重物称起。

其七,跳跳太极之舞。当你能化却对手一切来劲时,你可以将意念管住对手背后一米周身,舒展你的进、退、顾、盼、定,跳跳太极的华尔兹,这更能提高自身的精、气、神。

 

 

54、有关云手

 

云手,又称“运手”、“抎手”、“金剪手”、“梅花手”等,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攻守皆备的常用招数。上架下护、上惊下取、左顾右盼、右进左闪、前行后随、后撤前范,堪称经典。在查拳、小洪拳中,更是注重“剪”字与“缠”字,具有守中带“拿”的用法。

杨式太极拳的“云手”,看似简单、平实,动作要求在于“左搬右运”,庄重典雅,沉着练达。不得要领者,只重其形,手随步移、眼从手转,形似摸鬼,呆若木鸡,了无生趣。关键在于右运时应有左顾,左搬时也宜右盼。上架有下护意,上惊寓下取意。如此含蓄中方见端倪,云岫出始见洞天。

叶大密师深得杨式太极拳“云手”要旨,将这层内功心要的窗纸一指点破,又将这层意义发挥至极致。象是书法大家沈伊默的隶书,一波三折,在折叠中见真章。

叶家拳中,综观全套动作,三个云手各有千秋。侧重也自有不同。二水在习练过程中,每每有所思,亦似有所得,可是每每执笔,犹如隔靴挝痒。承南方兄青睐,二水只得勉为其难,谈些自己的感受:

在叶家拳中,第一个云手,是中轴带动阴阳手的交替运行,一铺一陈、一挥一撤、一剪一裁,与通常杨式架中“搬运”,大相径庭。犹如玉女裁衣,“裁得云霓作嫁衣”,重在一个“剪”字。在“剪”字中见“翻云覆雨”的意味。

第二个云手,在第一个云手的基础上,改“掌”云为“拳”云,中轴带动阴阳两个“空心拳”,交替运行。一拽一扯、一鼓一捣、一提一放,犹如玉兔捣药,“捣得玉琼为良药”,重在一个“捣”字。“捣”字之中见“鼓荡”。

第三个云手,在第二个云手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反复,多了一个折叠。在拽扯、鼓捣、提放之中,加了一个类似开弓裂石的动作。犹如后羿射日,“射得神乌烹美餐”,重在一个“射”字。“射”字之中,浩鹄闪烁,意气牵引,内气浩然。

常练云手,让二水体悟太极拳“中轴”涌动,体悟太极拳攻防意识,体悟内气的鼓荡....

 

55、长江黄河

叶大密师讲拳,常常长江黄河诸喻答之,迷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悟者会心开怀,颇富禅机。

太极拳如长江黄河者,视角不同,景致各异。置身于空中,俯瞰长江黄河,长练挂空,吴风当带;身临绝顶,临顶远眺,川流不息,周而复始;近身悬岸,贴岸观之,如置身长江黄河波浪间,惊滔拍岸,汹涌澎湃也。

 

56、解钮扣

 

解钮扣一说,是听金仁霖师说起的。

金仁霖师讲拳很有特点。他在给我们讲解含胸拔背的要求时,往往让你的手去触摸他含胸与不含胸的不同感觉,而后再讲解老一辈拳师对有关含胸的论述,谈到尽兴处,他会讲述一些老一辈名家的掌故。他说,含胸要求有“掏心掏肺”的感觉。按田兆麟师的说法是“将胸腔肋骨掏空”,郝少如师就说得文明一些,说是将衬衣第二、三两粒纽扣揭开。

二水触摸了金仁霖师的含胸之后,觉得含胸一说,其实在于两肩里根的打开。而心中有“释怀”之感。这种“释怀”的感觉来自一种压抑后的放松。如有将纽扣解开的舒畅。

解第三扣简单,解第二扣却难。解开了第二扣,胸无挂碍矣。

 

57、“闪赚”杂论

 

拳论中常见有“腾挪闪战”或“闪展”一说。二水不甚了了,询之于金仁霖师。答曰:“是为闪赚,今人望文生义矣!”二水如梦初醒,大呼得矣。是为识!

考“闪赚”二字,本义为元曲宫调。元人芝庵《唱论》云:“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仙吕宫唱:〔清新绵邈〕、南吕宫唱:〔感叹伤悲〕、中吕宫唱:〔高下闪赚〕、黄钟宫唱:〔富贵缠绵〕、正宫唱:〔惆怅雄壮〕....”“中吕宫唱”大凡是高下起伏、悬念顿起之类的唱腔吧,顿收提放一气呵成,抑扬快慢相间有序。顿收提放、抑扬快慢,也许能够骗取观众的心。就象如今的电视剧,也常以赚取眼泪为宗旨一般。 于是就产生了“诓愚人”一说。《西游记》有“...如来却不肯向他说明原委,气得悟空叫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唐寅《解惑歌》云:“佛知过去未来事,仙有通天彻地力。任你喽罗闪赚高,这两个人瞒不得。”确切的说,这里的“闪赚”成了“诓愚人”的种种手段。搜肠刮肚,想方设法去诓愚别人,总是生硬的紧。也难怪在陈鑫的论著里,“闪赚”成了《擖手三十六病》中之两病:其一,躲闪(躲闪者,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其二,闪赚(闪赚者,是诓愚人而打之)。可见,“诓愚”一说,也诓愚了不少人了。其失过于“有意”。

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闪,抛撇之义”。“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可见“闪赚”二字,还不是简单的“诓愚”一说所能够含概的。

看来由元曲宫调,引申为文人对白,还是深得一究。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设计收九公》中有:“...土行孙得空,以手一抱暖玉温香,已贴满胸怀。檀口香腮,轻轻紧揾。小姐娇羞无主,将脸左右闪赚不得,流泪满面曰:如是恃强,定死不从!...”这里的“闪赚”是一种近似于人本能自我保护的躲闪动作。然而,纯系本能的保护,看来还是难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少女遇见“土行孙”这般的胡乱的抱、贴、轻浮紧揾,自然反应式的“闪赚”,还是“闪赚不得”,只好“流泪满面,定死不从...”了。究其因,失过于“无意”。

“闪赚”二字,还得于有意无意间求之!

明.程冲斗《棍法图说》有载:“或问曰,诀中有穿、提、闪、赚之法,可得闻欤?余曰: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闪赚者,手固步小,推棍入彼怀申,左拿闪右,右拿闪左。莫可测度,不至犯硬,此是赚法。若穿提,即非如闪赚者之小可也。局势阔大,运用圆活。如彼立势,便于左拦,我则从左上,以凑其拦,及彼拦下,我已先机而穿乎右矣。如彼立势便于右拿,我即从右上,以凑其拿,及彼拿下,我己先机而穿乎左矣。循环无端,进退无迹,知电飞雷奔,目不暇视,手不暇指。无论图中诸势,皆以此为胜算,即破诸家利器,亦恃此而奏功。诀中所谓静中用乱者,此也,所谓旧力略过,新力未士者,亦此也。所谓彼枪不动,我枪扎者,亦此也。岂非一了百了之说乎。”

“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 何其精辟!闪者,功深力到者,自然反应而已。赚者,心精思巧者,妙手偶得者也。棍法如斯,拳法如斯,曲词歌调,也复如斯!

 

58、“闪赚”之后

 

二水在万维武术网发表《‘闪赚’杂论》一文,遭受了一些人的非议,甚至人身攻击,意思是二水抄袭了马明达先生的文字,拾人牙慧云云。二水决定将马明达先生的文字作一比较。顺便声明一下:二水只是一个网名,二水从没想过企图通过与马明达老师论争来提高自己的虚名。比较,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比较一:

马明达老师观点:读者可以翻翻《辞海》等工具书。把“闪”和“赚”两字合并起来,则只出现在武术中,它具有鲜明的武术术语属性。

二水观点:元人芝庵《唱论》有“中吕宫唱:高下闪赚”,不是用于武术,而是元曲宫调。唐寅《解惑歌》:“任你喽罗闪赚高”也与武术无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西游记》中也都是“闪”和“赚”合用,也均与武术无关。

分析:也许马明达老师也象二水一样,只是偏重于单方面的知识积累,闲书看的少了,所以才断论:把“闪”和“赚”两字合并起来,则只出现在武术中,它具有鲜明的武术术语属性。

比较二:

马明达老师观点:闪赚,本义是诱骗。

二水观点:一、“诓愚”一说,也诓愚了不少人了。其失过于“有意”。 二、《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设计收九公》中的“闪赚”,是一种近似于人本能自我保护的躲闪动作。然而,纯系本能的保护,看来还是难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究其因,失过于“无意”。

分析:正因为马明达老师,少看闲书,所以不知“闪赚”还有其他含义。

比较三:

马明达老师观点:明代武术文献中,“闪赚”先是主要出现在枪法中。

二水观点:明.程冲斗《棍法图说》中已经明确有“闪赚”论述。可见“出现在枪法中。”一说,也缺乏依据。

分析:也许马明达老师还不只少看了闲书,《棍法图说》也没加注意。

比较四:

马明达老师的观点:显然“闪赚”既是一个战术概念....戚继光《拳经》中没有出现过“闪赚”一词,但相近的词 ,如“闪退”、“闪惊”之类不一而足。

二水观点:明.程冲斗《棍法图说》明确指出:“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可见“闪赚”之法,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心精思巧”;其二,“功深力到”。不是简单的“战术”能够概括的。更与“闪退”、“闪惊”有云壤之别。

分析:在马明达老师看来,“赚”字,只是“骗”的意思。所以,闪骗就与“闪退”、“闪惊”相近了,既然是骗,那么也就只是一种“战术”了。二水在金仁霖师的指点下,翻阅了元明相关书籍,发现,“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既有扇情之能,看来只靠简单的“噱头”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为。

由此可见“闪赚”二字的演变轨迹:

原本由宋朝的说唱艺术演变为元曲的一种宫调,再流传于民间,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这是“闪赚”二字第一阶段的发展。

第二阶段的发展有两条脉象:

由老百姓的口头禅,演变为明清小说的文字,这是文人的发展。

由老百姓的口头禅,演变为武术用语,这是武者的发展。

不管是武者还是文人,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每个个体的修为不同,对“闪赚”二字,就产生了不同的分歧。特别是武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读书少了,分歧也就自然大了,也是情有可原。为此,二水对从事武术资料研究的人,由衷的敬佩。在此,向马明达老师致以敬意!

 

59、《浮生六记》太极之迷

 

《浮生六记.卷六》云:

“养生宜常 晨入园林,种蔬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吟古诗,临古帖,抚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梦甜为佳。菜根粗饭,胜于珍馔。知已聚谈,小饮无醉。勤练太极,寒署不侵。长此以往,乃祛病之方。”

《浮生六记·卷六》又云:

“太极拳非他种拳术可及,太极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种拳术之意义。太极乃一圆圈,太极拳即由无数圆圈联贯而成之一种拳术,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此圆圈,离此圆圈,便违太极拳之原理。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皆不能离此圆圈,处处成圆,随虚随实。练习以前,先须存神纳气,静坐数刻,并非道家之守窍也,只须屏绝思虑,务使万缘俱静。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自首至尾,联绵不断。”

经笑我兄提醒,二居士翻阅了有关沈复和其《浮生六记》的相关资料。

沈复,号三白,元和(今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无考,据顾翰《寿沈三白布衣七十》一诗判断,他至少活了70岁.道光十二年(1832)尚在世。

顾翰,嘉庆十五年举人,曾任安徽含山、泾县等地知县,晚年曾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沈三白曾受聘于顾为幕府。

从他的《养生》一文看来,确实练过太极拳,师从无考。而1832年前,近代的太极拳尚未在江南传播。其描述的太极拳与当时的陈家沟拳术也不尽相同。

近代各家太极拳主要代表人物生卒:

陈长兴 1771一1853 陈家拳。始将拳传外姓人。

杨禄禅 1799--1874 创杨式太极拳。尚未称“太极拳”,而叫“绵拳 ”

陈清平 1795--1868 赵堡太极拳名家,传武禹襄。

武禹襄 1812--1880 创武式太极拳。公开称“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传自杨式、孙式太极拳传自武式。

从这些资料看来,沈复在1763--1832间,已经开始练太极拳,并公开称“太极拳”了。三先生堪称近代南方太极拳第一人。

有《养生记逍》和《中山记历》为后人所补一说。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获得《浮生六记》手稿,其时后两记已缺。

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以王韬之介将此手稿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而此时,该书已有多种版本。

可见,即便是“后人所补”,该“后人”也在光绪三年(1877)之前的了。

有考证,《中山记历》一卷系抄袭李鼎元的《使琉球记》,李鼎元是嘉庆五年(1800)册封琉球国王的副使,去琉球的时间比沈复早8年。

看来是以“前人”补“后人”之缺了。

《养生记道》改为《养生记逍》,据郑逸梅称,其内容系剽窃张英《聪训斋语》和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抄》等书。二水一时找不到该两书,不敢判定该两书中是否有相关的“太极拳”内容。倘若有,则更有考证价值了。

总之,沈复的《浮生六记》以及是否补缺等等,都给原本纷繁复杂的太极拳史界设置了一个迷。为原本神奇的太极拳又添加了神秘色彩。这也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了。

 

60、金师回乡偶记  

 

以前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觉得四明狂人除了“狂”之外,还有些须矫情。一个“乡音无改”的老者,走在回乡之路上,一般而言,“儿童”也自然将他当作普通乡翁,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兴趣。“笑问”一节,自然是诗人的“自作多情”。

金仁霖师,字慰仓,嘉兴人。幼承庭训,喜好书刻,曾师从陈澹如、邓散木学篆刻。印风工雅。 1947年始,师从叶大密师学练武当杨式叶家拳,同时也从田兆麟师学练推手。在叶门内,善化善发,人称叶门“一大三小”之“小金”。金师不但传承了叶门完整的拳学体系,还对太极拳的史料研究有较高的造诣,理从徐哲东一脉。金仁霖师1947年离开故乡嘉兴,今年二月,应笑我兄之邀,回乡小住。“乡音无改”似乎有些夸张。照金仁霖师自己的说法,“乡音略改”了。但是他的乡音情结确是如此的强烈。一说到嘉兴地方俚语,就解释“迪格是嘉兴白”(意思:这是嘉兴方言)。有人与他聊天,他便会问“侬猜我是啥地方人?”他生怕别人将他当作“外地人”。此中情绪,荡然没有贺知章的矫情,有的是游子的“近乡情怯”和老人特有的幽默。

 

61、雪霁遇师

 

杭城大雪。晨起雪霁,城市分外妖娆。二水赴武林门赏雪。广场中人迹罕至。一老者坦然桩立,巍巍然如抱乾坤。忘情于天人之外,融会于五行之中。功毕,又默默然操拳,似太极似形意,嬉戏之作合乎法度,陶醉其中又灵机闪烁。二水好奇,上前打探。老者答曰:自娱而已。二水问其所操何拳,曰:非太极非形意。无招无名。启齿之间,二水见其牙有烟渍,速速递烟打火。老者始问及二水身世。二水简约应答。

二水恳乞与之搭手。老者顿时爽朗起来。老者使一掤劲。掤劲之中有“钻落起翻”的意味,二水开合吞吐引化。老者笑曰:不错!不错!小伙子有东西。松得好,开的好!你的师承正宗,没走弯路。二水被他夸得受用,老者则中轴灵动,有进圈之意,二水随即引长意念,含空门户。老者复呵笑起来。曰:难得!空中有物。松中有节。

之后,老者开始谈论起他的师承来。

老者陶姓。老辈杭城拳人称其“小陶”。而今老辈稀矣。“小陶”也六十有七了。陶师原系杭二棉技术人员。从卢嵩高门下唯一的汉族弟子解兴邦老师学拳。初学心意六合,而今年纪大了,始改学太极。18岁开始在杭城教拳,从萧山到武林门,教学四十余年,弟子愈千矣。因其推手风格凶悍,架小劲整,含蓄之中,随处包含攻防意识。一些人不太适应他的推手。始有惧意。也有人戏称其为“陶式太极”。

二水忙着道别。回办公室的路上,行人匆匆,雪开始瑟瑟的化却。远处飘来老者的感慨的话语:“松得开,才能化得净....”

二水得意于雪后的奇遇。一位值得景仰的老拳人。

 

62、打不动的腹部

 

昨天,二水因浙江大学李式太极拳协会邀请,去浙大玉泉校区,参加他们的太极拳交流活动。并与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教练、一级裁判、李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马振华(品三)老师见面。马振华老师表演了李式太极拳“春夏秋冬”四段中的“春”,如惊蛇、如灵猫、如戾马、如苍鹰....古朴典雅。

饭后茶余,马振华老师谈起他的“打不动的腹部”,说:“没有内功的人,拳头没有渗透性,我便让他们打。有内功的人,别说打了,碰都不应让他碰。”

可见,马振华老师的功夫,不是在于所谓的“打不动的腹部”。而是李式太极拳所称的“号脉”。

所谓“肾动知窍生”。下丹田的微微鼓荡,自然能够化却拙力。

但是,“号脉”(知人的功夫,又叫听劲),不是其他拳术能够练就的。外家功夫,在这方面也差火候,没有太极拳细腻。

 

 

63、文人与刀

 

文人习武,喜剑不善刀。不知源自何时。大凡习刀,有赳赳武夫气概,与习剑之清灵儒雅不作同日语。夫子执剑,诗仙亦仗剑。后世文士好武者,也自然以习剑为风雅。

袭炜《巢林笔谈》有“习刀自豪”一文云:

“予少好武备,尝窃前人刀法,静观而私演之。大要用避为击,手眼快,身脚轻耳。因系铅于足,久之解去,超逾(原文为足字旁一个俞)颇便。然法不指授,终是死法。丙年冬,有客从北来,与予讲论刀术,与旧说无以异也。遂习之,略知腾纵闪赚、斜提直刺之法,而功疏力拙(原文为言字旁一出),技卒不成。然当酒酣兴高,迭跃挥霍,光芒霜落,手臂风生,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卫身虽拙,而吐气自豪。”

此文能证文人喜刀一例。也佐证“闪赚”一说。

袭炜,字巢林,自称巢林散人,晚号际熙老民。江苏昆山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年无考。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犹在世。炜喜经史,工诗文,善丝竹,兼习武备。时人称其诗文“笔墨间无非香气,町畦外别具炉锤,极才子之能事,销骚人之怨思。”而炜年过四十,仍未一第。 此般遭遇,心中自有不平事,腹中除了诗书酸腐外,自然难得坦荡豪放。“然当酒酣兴高,迭跃挥霍,光芒霜落,手臂风生,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卫身虽拙,而吐气自豪。”刀之于文人的释泄功能昭然可见。

明五公山人,王姓,名余佑,字介祺,保定之新城人。负王佐才,幼伟岸,有大志。初从定兴鹿太常善继游,既而受业于容城孙徵君奇逢,学兵法,究当世之务。习骑射、击刺,无弗工。甲申国变,归隐,更与徵君往来讲学,究经史,授生徒,教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远近从游至数百人....山人学无不究,与太原傅山、同郡张罗喆、吕申诸子日相切劘,又执贽于定兴杜紫峰先生。常汇古人经世事为《居诸篇》十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略图》一卷,皆霸王大略、兵机利害也。著《十三刀法》一卷,开太极十三刀之先河。

一个胸怀经世济国之才,遭遇甲申国变,归隐山川,“授生徒,教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 ,与同时代归隐江南四明山上的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甘凤池等不谋而合。图的自然是“霸王大略、兵机利害”了。此时的刀在文人眼里,不只是“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了,而是赋予着“反清复明”的重任。

如果说,剑之于文人,多的是那份古雅,那么刀之于文人,更注重的是那份豪情。袭炜“有客从北来,与予讲论刀术”中的北来之客,是否系五公山人的学子,已无考。而刀之于文人的那份坦荡豪放的“释泄”功能,还是一脉相承的。

 

 

 

64、荷叶承露

 

聆听金仁霖师讲拳,谈到“轻灵”,引用叶大密师《柔克斋太极传心录。语录》:“太极轻灵,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一说,二水茅塞顿开。二水以为此句较之“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其境界也高,其意境也远。不可同日而语。

此般境界的论述,大凡与叶大密师高超的中医医术密不可分。李时珍《濒湖脉学》有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于太极拳的“听劲”,何其生动!徐灵胎《洄溪脉学》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滑脉应指替替然,往来之势流利圆活,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叶师将原本喻诸脉学的“荷叶承露”,用以描述太极拳的“流利圆活”,何等灵机!

就脉象的借喻,足以阐发太极拳的“听劲”,概之“轻灵”,尚嫌不及。“荷叶”一说,二水以为应与佛道切切相关。

浮邱祖云:“玄中之静,作如是观......静之入路,玄之奥区。莲花出水,亭亭承露。团圆一珠,凝于花跗。碎而破之,成无数珠。露之初零,点滴颗珠。岂知剖碎,滴滴成珠。荷华初著,含而不舒。荷叶抛散,不沾而须。唯不沾故,灵著成珠。静之妙相,玄之要枢。言难罕譬,略泄天机。”

此章阐发玄中虚静之旨,以“莲花出水,亭亭承露”为喻,层层剖析,理得以穷矣。叶师修密经年,自然对“玄中之静”深有感悟,借“莲花承露”以宣太极拳“轻灵”妙相,“有倾即泻”,泻毕复原,不离虚静,不住虚静,分合无碍,妙无以加哉!

 

 

65、“断接俯仰”试译

  

   田本《杨氏太极拳老谱. 太極字二解》云:“斷接俯仰,此四字關乎意勁也。断接關乎神氣,俯仰關乎手足也。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因手足無著也。俯爲一叩,仰爲一反。不使叩反,非斷而複接不可。對待之時,俯仰最當留意,時時在心,手足不使斷接之能,非見隱顯微不可。隱微如斷而未斷,見隱如接而未接。接接斷斷,斷斷接接,其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此文中,“斷接俯仰”显然讲的是一种“極於隱顯”的高超功法。

   而同谱的《懂勁先後論》又云:“未懂勁之先,易犯頂匾丟抗之病,既懂之後,又恐犯斷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蓋後者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此段文字却将“斷接俯仰”作为懂劲后的一种易犯之病。

   先后两段文字,粗粗看来,似乎有自相矛盾处。然而,仔细琢磨,老谱揭示了学练太极拳在真假懂劲间的门槛。意思是说,当我们掌握了“断接俯仰”,便能达真懂劲之域,不掌握“断接俯仰”,尚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矣。

  

   何谓“断接俯仰”?

   老谱云:“斷接俯仰,此四字關乎意勁也。断接關乎神氣,俯仰關乎手足也。”看来,“断接俯仰”四字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此四字与“意”与“劲”有关。其中“断接”两字说的是“神气”层面上的意思,与“手足”无涉。而“俯仰”两字讲的却是“手足”层面的意思,与“神气”也无涉。此处的“手足”两字,因相对“神气”而言,自然不是具体的手与足,应该理解为手足的同属----躯体。从老谱《太极体用解》的理论来解释,“神气”便是“手足”的“体”;“手足”便是“神气”的“用”了。由此可见,斷接为俯仰之体,俯仰为断接之用。这么说,也许越描越黑,越来越稀里糊涂了。还是二水用自己的概念来理解吧。

  

   断接俯仰,虽为四字诀,其实谈的是两个层面的意思。而两个层面的道理,其实讲的还是同一个理。就是说:形体上要处理好“俯仰”的问题,意念上就能掌握“断接”这一技术难点了。同样反过来说,意念上倘若没有掌握“断接”这一技术难点,就会产生形体上的“俯仰”之病。老谱所谓“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

  

   老谱也正是从形体和意气两个层面反复讲述了如何解决“斷接俯仰”这一问题。

  

   从形体上看来,在处理好“俯仰”的问题的过程中,常容易犯“手足无著”之病。老谱《太極字二解》中所谓“勁意神俱斷,則俯仰矣,因手足無著也。俯爲一叩,仰爲一反。”业已指出这一病因。

   太极拳在形体上的要求,讲的便是“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周身一家”、“完整一气”的要求,在相对静止的定势中,也许相对的简单。一般而言,只要开了胯、松了肩,其他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了,人体原本表现为由上下、左右两维而构成的一个平面,由于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几大关节犹如中国传统木工使用的“榫头”,一一入榫了,人体的这一平面便加上了“前后”的维度,成了三维空间。

   二水平素讲拳,喜欢说,人体原本是一棵树,而太极拳的要求,是将人体这棵大树变成一座房屋。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就象是一座会跳舞房屋。房屋是相对静止意义上的“周身一家”和“完整一气”,而要将这座房屋漂亮的跳起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处理不好“俯仰”的问题,就会造成落门掉窗、少椽移柱、脱榫散架,乃至整座房屋的倒塌。这便是“手足无著”之病了。叶大密老师讲到在行拳时必须着着皆有着落,“两手不知呼应,是谓半无着落。”

   “呼应”两字讲透了“着落”的深意!要将自身这座房屋跳起舞来,不但两手需要“呼应”,两足需要“呼应”,手足之间需要“呼应”,各个关节均需要“呼应”。每招每式,举手投足有了“呼应”,就不会出现老谱所谓“俯爲一叩,仰爲一反”的现象。

   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体既然是一座房屋,要将房屋跳起舞来,拳势中倘若没有了俯仰,房屋不可能移动。在拳势中,人体的运动法则是“法守中土”为前提的。老拳谱不止一次的强调“中土”的重要性。在“法守中土”的前提下,人体的运动就表现为:“百会—会阴—脚踵”与“囱门—会阴—涌泉”两根轴线的相互变换以及前后脚之间的重心转移。无论是轴线的变换还是重心的转移,在形体上都会产生“俯仰”。在这一俯仰之中,倘若少了“呼应”,便会出现“俯爲一叩,仰爲一反”,手足自无着落了。

  

   正确的呼应方法是:在轴线变换中,应该注意上下一体的整体前移后后撤,而不是上半身的“叩”或“反”。“移”“撤”与“叩”“反”自然有着本质的区别,“移”“撤”之间尚有上下前后左右之间若即若离的“牵引”与“拉伸”。这种“牵引”与“拉伸”的感觉表现在人体整体的“移”“撤”中,自然便是一种“呼应”,一种与外界广袤世界的呼应。

   在重心转移过程中,虚实脚相互变换时,实脚必须实到极限,同侧的手与实脚涌泉之间犹如是一根无形的“司的克”,尽量保持形体不动的前提下,轻轻一撑这根虚拟的“司的克”,将身体整体的向后撑开,象是身前有一个无形的大气球,犹如汽车的内胎往自己身体阴面逼来,将自己的阴面无限的打开。同时自己的背部神道处与虚脚涌泉之间犹如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让己身有了坚实的依靠。 如此,虚脚便成了与前手相呼应的实脚了,前脚原本实脚,被无形的“司的克”替代,成了虚脚。而该虚脚,虚中依然不失准头。

  

   从意气角度来看,在掌握“断接”这一技术难点时,容易犯“断接无准”的病。老谱《懂劲先后论》所说的在似懂未懂兩可之間,“斷接無准,則視聽未正確,尚未達到真懂勁之境焉。”也详细分析了这一病因。

   那么断接的“准”又是什么呢?老拳谱说:“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劲断则意连、意断则神接。讲的便是这一准则。“對待之時,俯仰最當留意,時時在心,手足不使斷接之能,非見隱顯微不可。”可见,断接讲的主要是在“对待”时的要求。根据《太极体用解》的理论,太极拳“自己用功”,論之於身心者,为“体”,“於人对待”,用之於勁力者,为“用”。“於人对待”,讲究的是“一触即发”,而非如今公园所见拖泥带水,你推我拉般的模样。杨家三代以往的对待,讲究的就是“一触即发”,倘若在三圈之内,不能将对手发将出去,只好自己认栽。这也是太极拳作为一门传统武术必不可少的内涵,也是“杨无敌”这块金字招牌得以立世的根本所在。

   一断则触,一接则发。触发之间,断接无痕,“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倘若断而有隙,接而露形,则“心意身體神氣”散乱,此为失之“无准”矣。

   形意拳有“半步蹦拳”之称,拳打半步,实则进半步,退全身。进则断,退则接。巧妙的完成了前后脚虚实的变化。与其虚实相生,才能一触即发。此理同太极。由此可见,断接的功夫还是出自俯仰。

   触发两字,讲透了太极拳在推手时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时间”。倘若说,太极拳行拳走架还只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那么在推手之时,这一三维空间里,就加入了时间这一维度。是一个四维空间的概念了。老拳谱所谓“得机得势”的“势”,主要是对三维空间所体现的一种矢量,而“机”则重在描述如何让矢量发挥更大功效的“时间”的把握了。推手之时,时间上的把握,有主动被动之分。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者,显而明矣。只有主动把握了“动静之机”,才能触而后法,随感斯应。

   “一触即发”与人是一气呵成,与己则有“断接”。“隱微如斷而未斷,見隱如接而未接。接接斷斷,斷斷接接,其心意身體神氣,極於隱顯,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 粘黏連隨讲究的是不丢不顶的功夫,而接接斷斷,斷斷接接讲究的却是即丢即顶的功夫。触发之间,便是即丢即顶,触发之间,便是断接之能。老谱《粘黏連隨》结语云:“學者欲求懂勁,當於此四字三注意焉。”可见,先求懂劲,必须时时注意粘黏連隨。而粘黏連隨后的不丢不顶,与人对待,还只是被动的调整阴阳平衡,还只是“似懂未懂兩可之間”的假懂劲。而当掌握了断接这一技术要领,接接斷斷,斷斷接接,便能即丢即顶,在对待之际,却是主动调控双方的阴阳平衡,“又何患不粘黏連隨哉。”

   金仁霖老师说过“不丢不顶,还只是基本功夫,即丢即顶,才是一种境界。”这自然是与杨氏老谱中“断接俯仰”是一脉相承的了。意思是说,只有掌握了“断接俯仰”这把钥匙,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太极拳“懂劲”之门,才能真正有资格去窥探太极拳的奥堂。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前些年在《武林》杂志刊登的有关叶大密老师的一则佚事。此文的作者大概是孙南馨先生,说的是五十年代,上海民盟支委(叶大密老师曾是农工党上海支委,大概先生记错了,这次会议应该是上海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会,不但是民盟的)去无锡开会,在游太湖的游船上,有人想见识老师的功夫,便用凳子向叶老师砸来,老师随手用一柄扇子,潇洒地将凳子粘住,随即又将凳子抛向其原来位置。极尽“断接俯仰”之能事,何等的玄妙高深!

 

66、“车轮两命门”解

 

  

  看杨家老拳谱,二水最早看到的是吴公仪编的《太极拳讲义》中的影印本和句读本。吴本拳谱,据称系杨班侯向全佑授拳之时,由杨班侯传授于全佑(下称吴本)。杨家拳谱,则一直密不可宣,杨振基1961年去华北局教拳,其母亲才将杨家长期保存的手抄本从箱底翻出来,交给儿子的。而杨振基直到1992年6月20日才公布于众。这期间,杨家的外姓弟子如董英杰等曾公开过杨氏拳谱,内容也与吴本大同小异。

  杨家虽几代不文,而拳论却较陈武诸家独成体系。二水以为,这大概与杨家早年在京城王府教拳有关。

  可是诸本拳谱中,文字多有隐晦不解处。董英杰似乎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是,拳谱得自师父,已弥足珍贵,于不解处自不敢作他想,怕其弟子疑虑,于是乎特加印注,云:“以上各篇均先贤原文,词义显浅。读者自可体会,其难解者,再请教老师为善。” 先贤原文自不会错的,二水也只得自责功夫未到,无法悉悉领悟了。

  而诸本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一则中“车轮两命门”句,则象是鱼刺哽喉,隐隐作疼之时,也顾不得先贤了。人分明只有一个命门,怎么会两命门呢?

  前不久,二水从金仁霖老师初觅得《太极拳手册》油印本。该本有何孔嘉先生于1953年7月1日汇编成集。何序云:“为助成田教师的宏愿,特将其平日讲授之精义以及宝藏之锦抄,汇集成册,分赠诸同志,以备析疑并希教正之。”

  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太极拳释义 田兆麟

  拳谱

  太极拳名称(又名十三势又名长拳) 田兆麟

  太极拳之七脚

  小册子的末叶有金仁霖老师的引语:“此本请大密先生向田兆麟先生处要来,所录拳谱系杨氏老谱,字句稍有舛误,已为校正。复手抄一本,以为他日与新谱合刊之用。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 金仁霖”

  同样也是先贤原文,内有《拳谱》系杨健侯传田兆麟的老谱(下称田本),字句稍有舛误,而文理简约清晰,面目亲和可人。阅读田本老谱,耿怀已久的疑虑也一一释怀,满身轻便起来。

  为此摘录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 ”,与诸本作一对照,无论文词语意,自可悉心把玩,判若云泥矣。

  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

   故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有如凌霄箭。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吴本《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歌曰:

  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尾闾至囱门也).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入发出.不必凌霄前.涵养知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田本文句多合义理,譬喻也恰得其解。细心辨析,便能了悟。就此段文字,较他本拳谱,可圈点处如下:

  1、田本“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较他本“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自然是面目亲和的多。

  2、田本“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句,值得圈点。他本对“平准”两字没作进一步阐述,田本则以“平”与“准”为喻,讲明了“腰顶”的身法法则。

  “平”者,古代的衡量工具,类似于称盘,更象后来西方引进的天平托盘。“准”者,古时测量平与直的仪器。象是水准仪或泥工测量墙体是否垂直的绳线。“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何等形象。

  3、田本“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也亲切可人。他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语意隐晦。

  4、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此处,二水以为,田本借古代战场上的作战指挥车来譬喻太极拳身法心法的一体性。很形象,很生动。“纛”为指挥车上的插令旗的大杆,借喻人的腰轴。车轮两,自然是指前文的“二平”了。以心为令,以气为旗。何往不宜焉?!

 

 

67、动静这只鸡

  

  龙龙从二水学拳年余,开始领悟听劲。二水举“形”、“势”、“机”、“寂”四种情形,以古拳谱概析之,并一一喂摸,使其听而能懂。

  形则动而败势,当对或化之,对则以梢相牵,彼当自跌;化则以根相吞,彼自落空。

  势则动态已俱,先机得泄,当顺势而作为,或盖或吞,当顺其势之矢与量而论。去势则盖,失势则成形,当以形之法则应对。

  机则动静未明,其动念始起于心。其念之于身则势起矣。察机之动念,替替然于刹那间,梢节沾起,中节相随,如灵猫俘鼠,敷之其失动念。动念既失,茫茫然一片空白,动静由己矣。

  寂则阴阳了无分明,如猫打盹,不可造次,当如鱼诱,使之谗,引其动念。所谓一掤则松,五心相会,待其机势形发,伺机而动矣。

  几番触摸,龙龙皆能心领神会,独于“动静未明,动念始起”的机,了无感觉。或过之或不及,碰壁连连。曰:师父,形是土鸡,土鸡虽灵巧,黄鼠狼能捕鸡,势是黄鼠狼,黄鼠狼再精明,我龙龙也能捕获,寂是死鸡,不抓也罢了。这只动静之鸡,比黄鼠狼还狡猾,我抓不着......听者哗然。

 

68、攝尻如攝政

 

  武禹襄借鑒李呈芬《射經》,提出了《身法八要》,曰: 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沈肘、裹襠、護肫。郝月如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沈丹田、分清虛實,成爲十三要。徐哲東先生在《太極拳發微》一文,擬訂爲“演架十事”:一曰提頂。二曰拔背。三曰含胸。四曰歛脅(原名護肫)。五曰鬆肩。六曰沈肘。七曰裹胯(原名裹襠)。八曰攝尻(原名吊襠)。九曰騰挪。十曰閃戰。各派太極拳中或多或少,或損或益,大凡都對初學者提出些身法要求。“閃戰”一詞,哲先生本系沿用,有失考究,當系“閃賺”之誤(見拙作《“閃賺”雜論》) 。而“攝尻(原名吊襠)”一說,則有新意,改“吊襠”爲“攝尻”,雅俗自判雲泥,期間靈機閃爍,大凡是哲先生的發微之處。

  “攝”的本義大凡是一種動作,類似於“牽曳、引持”之類,《漢書.司馬相如傳》有“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弛,荷兵而走”云云,攝弓動作,不但要求往兩邊牽曳,更重要的是要將劍矢的準頭把准。“引持”的概念幾可談及準頭。從這一意思上來看,攝弓如攝尻。兩胯里根往兩邊牽曳,而尾閭這一準頭自始引持把准。然,此般解釋,似乎牽強。有望文生義之嫌矣。

  《莊子.胠篋》雲:“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這裏的“攝”大凡是由“引持”引申而來,有“收斂、抽緊”的意味。與“攝弓”往兩邊“牽曳”的動作正好相反,卻是往兩邊收斂的。也許是取攝弓時的手上有往兩邊收斂的感覺吧。一爲作用力,一系反作用力。看來一個“攝”字,包含陰陽正反兩面了。“攝尻”時,兩胯里根往兩邊牽曳的同時,後腳有主動迎湊的意味,所謂內開外自合者,大概可以說明“攝”字陰面含義。

  《隋唐嘉話》有“裴知古自中宗、武後朝以知音直太常......又善於攝衛,開元十二年終,年且百歲。”裴知古顯然是未卜先知的高人,自然深諳陰陽之道。“攝衛”之“攝”,意即“珍攝、護養”,自然與攝的陰陽兩方面密不可分。

  有了陰陽兩面,自然會陰陽相濟,攝字“輔佐”的概念,大凡是由此引申而來的。《詩.大雅.既醉》雲“朋友攸攝,攝以威儀。”爲友之道,自然應該是互濟互助。孔夫子云:朋友難,朋友焉可息哉!由“輔佐”進而演繹出“代理”的概念,不知是否與陰陽兩面過於親密接觸有關。

  《聊齋志異.考城隍》云:“不妨令張生攝篆九年,瓜代可也。”古人印信常爲篆文,以篆代印信自在情理之中,印信爲權力的象徵,至今亦然。所謂“認章不認人”云云。

  此外,“攝”還通借“懾”,《漢書。嚴助傳》有“天下攝然,人安其生。”,大凡有使人畏懼的意思。司馬光更是發揮這層含義,強調爲政者威德並使的。

  以上幾個含義,似乎與“攝尻”的太極身法要領相去甚遠,卻與我們通常所瞭解的攝字另一概念--“攝政”,比較接近。

  攝政的準確含義,表面上與“攝篆”比較接近,不管是“取而代之”、還是“姑且代之”、還是“權且代之”,總還是“陰陽兩面過於親密接觸”了。周公之于成王,大凡是“輔佐”,王莽之于平帝,則是“取而代之”。載灃之於宣統,可憐天下父母心,抑或尚有“珍攝”、“攝衛”的意味。面對3歲的小皇帝,在狠鐵不成鋼時,不知還是否还有“使之威”的某些舉措來。野史有載:在養心殿,小皇上坐在寶座上,載灃在旁邊扶著他。小皇帝的面前跪了黑壓壓一片。 載灃道:“今天上午接到各處奏報,說有兵兵兵禍,又說有造造反的事將要發生,還說孫文已潛人國內,準備起事。你們以爲如何?” “我要小解。”宣統帝道。 王公大臣們極想笑,可笑聲都咽到肚子裏。

  攝政者,一面要呵護年少不諳世事皇帝,一面要應對奸詐忠良的矛盾。看來著實不是一件易事。二水姑且可以不管。而“攝尻”兩字也絕不是簡單易行的身法要求。

  尻字的含義,雖有“尾骨”、“臀部”或“肛門”三中分別,大凡脫離不了那個所在。

  那個所在,承上啓下,包含著人身幾大發泄功能的器官,自然與欲望相關聯,此其一;二,此所在,內藏靈機,道家所謂築基煉丹者;三,與“位置”相關。身法的“中正安舒”自然離不開此所在。難怪莊子對此所在情有獨鍾,曰“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爲輪,以神爲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以“尻”爲輪,以“神”爲馬,人身這駕馬車,自然能便於行駛,禦泠風以遊無窮,自當得意忘形矣。王宗嶽《太極拳論》所云:“立如秤准,活如車輪”,也自然離不開這一所在了。

  尻,此般意義重大,說“攝尻如攝政”,殊不爲過。

  老拳師常將丹田視作象棋中的將帥,不可輕易妄動丹田,就象下象棋不能輕易走動將帥一般。“尻”在象棋中,則是廁身將帥兩旁的士(仕)與相(像)。士(仕)與相(像)的運動軌迹,自然是用來保護將帥的利益而設置的遊戲規則。這些規則大凡也理應是“攝政”者所應遵守的。攝尻如攝政,其實也意味著“尻”也不得妄動,必須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不但攝字“牽曳、引持”、“收斂”的含義適用於“攝尻”,針對丹田這個將帥,“珍攝、護養”、“輔佐”、“代理”的含義,同樣適用於“攝尻”。

  《老子》云“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何其輕描談寫。二水無意於烹大國,只是偶然閑情所致,也學著烹些小鮮。翻閱袁子才《隨園食單》,起頭便是“ 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人》”云云,才恍然醒悟,烹小鮮,亦治大國矣!同樣的道理,“攝尻如攝政”,那麽攝政又何尚不如攝尻呢?!

  而今一些攝政者,總是不注意“尻”之所在,常常坐錯位置,反客爲主不說,還強姦民意,將“人民”這一“將帥”隨意的走動,也不遵守“尻”應該所遵守的遊戲規則,肆意的以其某些欲望的達成爲運動規則。韓愈有文云“走官階下,首下尻高”,不知是否用來諷刺這些不知“攝尻”的攝政者?

  如此看來,哲先生“攝尻”一詞,更富有深層意義了。鄧小平先生的“太極拳好!”不知是否有要求爲政者好好“攝尻”的含義?

 

69、荷葉承露

 

聆聽金仁霖師講拳,談到“輕靈”,引用“ 柔克齋太極傳心錄.語錄”:“太極輕靈,如荷葉承露,有傾即瀉。”一說,二水茅塞頓開。二水以爲此句較之“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其境界不作同日語。

此般境界的論述,大凡與葉大密師高超的中醫醫術密不可分。李時珍“瀕湖脈學”有云:“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漉漉如欲脫。”“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於太極拳的“聽勁”,何其生動!徐靈胎“洄溪脈學”更是將這一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滑脈應指替替然,往來之勢流利圓活,如盤中走珠,如荷葉承露。”葉師將原本喻諸脈學的“荷葉承露”,用以描述太極拳的“流利圓活”,何等靈機!

就脈象的借喻,足以闡發太極拳的“聽勁”,概之“輕靈”,尚嫌不及。“荷葉”一說,二水以爲應與佛道切切相關。

浮邱祖云:“玄中之靜,作如是觀......靜之入路,玄之奧區。蓮花出水,亭亭承露。團圓一珠,凝於花跗。碎而破之,成無數珠。露之初零,點滴顆珠。豈知剖碎,滴滴成珠。荷華初著,含而不舒。荷葉抛散,不沾而須。唯不沾故,靈著成珠。靜之妙相,玄之要樞。言難罕譬,略泄天機。”

此章闡發玄中虛靜之旨,以“蓮花出水,亭亭承露”爲喻,層層剖析,理得以窮矣。葉師修密經年,自然對“玄中之靜”深有感悟,借“蓮花承露”以宣太極拳“輕靈”妙相,“有傾即瀉”,瀉畢復原,不離虛靜,不住虛靜,分合無礙,妙無以加哉!

 

70、體悟四平勢

 

 

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雲:”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二水發現三十二勢中有三處四平勢。其一謂中四平,其二謂高四平,其三爲井攔四平。料想戚繼光此般大家,選此三十二勢,慎之又慎,絕不會有贅疣之作。

“中四平勢實推固,硬攻進快腿難來,雙手逼他單手,短打以熟爲乖。”,重在下盤的穩固和中軸的防守。雙手的變化,意在以中軸爲牽引源頭,所謂丹田上手。此式類似體用結合的三體式。更想武當楊式葉家拳中的整勁訓練(整勁訓練概源自三體式對練)。此式,不但全身完整一氣,內外也自合成一家。何其重要!

“高四平身法活變,左右短出入如飛,逼敵人手足無措,恁我便腳踢拳錘。”,在圖勢中,雖只與中四平變換了一個方向,左右手腳相換,實際上的差異在於身法的調整。中四平重在下丹田的訓練,高四平重在上丹田的訓練。由中四平的前後腳的撐改爲高四平的肩胯雷根的開。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矣!此式類似葉家拳中的中定勁訓練。悟透中定,才能領悟十三勢要義。理固明矣。

“井攔四平直進,剪臁踢膝當頭,滾穿劈靠抹一鈎,鐵將軍也難走。”此式重在四平式的進退變化。類似於披身靠、僻身捶、進步搬攔錘的各種過度勁路。這些勁路的舒展運用,全賴中四平與高四平的基本訓練。

經過悉心體悟,四平式不但攻守皆備,而且在不同的階段自有不同的體用。戚將軍不誆人矣!

 

71、燒火棒

 

能悟透燒火棒與劍的分別,就知道該如何使劍了。

二水習拳前,練劍五年,天天使的就是燒火棒。習拳後,竟將先前的幾路劍法全然忘卻。如今,偶然一劍在手,旁人反倒覺得二水劍氣逼人。究其因,二水雖忘卻了套路,卻在拳中悟透了陰陽。一劍之中,龍骨爲中。所謂”用中”者,概指劍之龍骨者也。劍把爲君,龍骨爲臣,劍刃爲兵。所謂君君臣臣者也。

握劍時手背朝上者,爲陽劍,主攻,攻中寓守意;手背向下者爲陰劍,主守,守中寓攻意。陰陽之中,複有老少中之分別;攻守之時,也宜分明老辣鮮嫩之時宜;劍勢之中,當體悟劍身上中下三節之妙用。

如是,一劍在手,矯若遊龍,與燒火棒判若雲泥矣!攻中寓守、守中寓攻,此爲捷用!

 

72、前手和後手

 

有說太極拳要注意後手,後手打前手云云,這種說法只是爲了讓初學者理解”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的簡單意思。不作擴大化解釋。

其實太極拳本不是用來打人的,即便講招拆招,也無所謂前後手,因爲前後手各有勁別變化,都可以致用的。知道了”上下相隨,左右相連”,前手就是後手,後手也就是前手了。如提手上勢,葉家拳中,有靠、提、分、采、捩、撇身掌、撅(采、截、切)的勁別。楊氏中就只有撇身掌、撅(采、截、切),撇身掌是前手(右),如果不知後肩、胯(左)的後扯,撇身掌就無所謂”撇身”了。采、截、切是一氣呵成的,采是後手,截、切是前手,同時構成了”撇身掌”中的”掌”。前後手配合在拳勢中的細微動作,類似拿法,叫撅,往往又是楊氏的精華所在。人說”楊氏的手法,孫氏的內功”,可見手的變化在楊氏中很多。真的說不清哪是前手,哪是後手。後扯肩胯時,要注意兩手的合勁,如此方能采、截、切一氣。後胯咬實,通過前胯上旋,方能實中求虛,前腳三點一線,方能虛中有實。如此,拳勢自然從地心而上。手揮琵琶則不同,在葉式中有:撅(采、靠)、提、劈、切,楊氏也一樣。撅爲右采左靠,借勢一沈,複螺絲旋般由右向左提起,左手順勢做刀狀下劈後轉切,無後扯”撇身”勢。”螺絲旋”中細細打量,方能體悟如何才能”手揮琵琶”。拳論雲:”接骨逗榫,細心揣摩”。說的就是此處的榫頭問題。

“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的真實含義,並非爲隨而隨,爲連而連。隨則露勢,連則敗形。也只是爲了做好全身上下左右前後”節節貫穿”、”完整一氣”而已。”全身一氣”不是”全身一體”,千萬注意。孫祿堂雲:”丹田、上下、內外,如同一氣旋轉之意”“逆運先天真一之氣,此氣名之曰太極。”

全身”完整一氣”了,”逆運”之意存乎一心,所謂”先在心,後在身”、”形於四肢”。可見,太極拳是不用”手”打人的。即便是形於手了,全身何處不是手呢?!

教學法,只是一種方便門,其實”門”只是爲了進出方便,不是菩薩,更非佛主。佛本無相。應物隨緣,顯山露水,也只是一種”方便”。見人是人,聞香識花即可,無須”疑神疑鬼”。初學者切切。

 

73、太極拳的“榫頭”

 

將太極拳譬之爲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那麽,我們必須扎扎實實的作好地基的施工。將太極拳譬之爲一輛高級轎車,那麽我們必須注重車身中基礎的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將太極拳譬之爲中國古典的木結構房子,那麽我們必須架構好梁與柱。萬丈高樓平地起。太極拳也必須從基本的架子盤起。

正象古人造房子,我們在盤架子時,身上幾大節(有說三大節、九大節或十二節等,其實有關節之出均可節節拔松分開,腳趾手指之處何其重要!)便是柱與梁。古人不用鐵釘,梁柱之間的連接,全憑榫頭。入榫與否,關係著結構的牢固。顯而易見,在太極拳盤架時,身上幾大節的連接也全憑“榫頭”的作用。這些“榫頭”是否“入榫”關係著勁路是否到位,也自然關聯我們的太極大廈能否“高聳入雲”!

榫頭有大有小。梁柱之間便是大榫。這些大榫一旦脫榫,房屋頃刻間倒塌。其他小榫一旦脫榫,房屋結構也會不完整。在太極拳盤架中,大榫倘若不“入榫”,身形散亂,上下無法相隨,左右不能相連。身體也自然無法完整一氣。身形散亂,意氣如何呼之欲出呢?倘若小榫頭沒有入榫,勁路不暢通,意氣也無法敷布四周。

一己之中,四大榫頭,關聯房屋的架構。這四大榫頭,一有“脫榫”或“鬆動”,太極的房屋便會倒塌。那便是兩肩、兩胯的雷根。

四大榫的“入榫”與否,可以通過“喂勁”來檢驗。

胯雷根入榫的標準是“松腰落胯”。腰宜松塌,胯便找著了固有位置。胯一旦“入榫”,感覺上有遊子回家的意味。無須擰動膝蓋,中軸自會靈動。進退得便。“喂勁”的方法是,在盤架時任何的進退開步動作中,一人用力按住後,看能否進退自如。同時,胯一旦入榫了,腰才能進入松的狀態。丹田氣才能不鼓而盈。意氣才能不動而動,靈機才得以自由的彌漫開來。

肩雷根入榫的標準是“開肩沈肘”。肩開了,肩與胸大肌之間的肌腱才能真正進入松的狀態。胸腔才得以了無挂礙。別人要什麽,才能給他什麽。佛說:“無挂礙故無恐怖”。一席空衣者,才能兩袖清風。檢驗肩雷根是否入榫,其實很簡單,自己任何一個動作裏,開肩後,用另一隻手摸摸肩與胸大肌之間的肌腱,看看是否做到了象一灘泥,摸不到肌肉也摸不到骨架,能夠將你摸的那只手陷於期間不肯自拔時,肩雷根真正的入榫了。

 

 

74、《談談我的推手體會 》的體會

 

祝大彤先生的文章,二水拜讀過。二水覺得有似是而非處。二水完整的閱讀了他的十三篇,發現不是練家子言。

葉師《談談我的推手體會 》則不同。正確理解這段文字,必須在整體的語意環境中去把握。葉師說:“推手......照我的經驗說來,決不是專以動手動腳爲原則的。”便是中心要義!決不可忘卻!這與拳論的“一動無有不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一個道理。

那麽,怎麽才能做到“決不是專以動手動腳爲原則”呢?

葉師說:“因茲必須分析研究如下的幾個問題,方可得到結論。 ”意思是,要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的境界,必須從所列十個問題著手,方能有所得!可見,所列的十大點,只是太極推手的訓練步驟,而不是太極推手本身的要求。

祝大彤先生的“幾動幾不動”,似乎在揭示太極拳的內涵。那就緣木求魚了,會讓人誤入:“專以動手動腳爲原則的”的境地。

就葉師十大點,二水根據自己心得談些看法:

1、“身動手不動”者,如摸香煙盒。不知你如今是在摸“美麗牌”還是“老刀牌”了?

2、“腳動身不動”者,如訓練樓膝拗步和倒攆猴時的進步與退步。

3、“腳暗動步不動”,如導引法“西江印月”中,腳底的“8”字走圈,以到達兩腳重心的替換。

4、“腳運用聯環形不停的動”,川字步中,前腳的暗“8”字與後腳的明“8”字走圈。

5、“發勁是接勁,接勁是發勁”,迎來送往時尺骨、撓骨在沈肘的前提下反轉變化。手的陰陽也就分明了。

6、“發勁既不是手,又不是腳”,守中、用中、打中乎?

7、“要練成非收非放的基本功”,控人乎?

8、“能接得彼勁,彼自跌出”,拿而後發乎?

9、“靠壁運氣、自在無礙”,呵呵,葉師爲此花了三百大洋啊!他卻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胸中走“8”字,方能與腳底“8”字完整一體!

10、“根本的基礎是建立在聯環式的步法上去,方能使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好方法。”又一再強調第4點“腳運用聯環形不停的動”的重要性。可見,足底下才見真章啊!

 

75、命门种种

 

二水一帖《“车轮二命门”解》引起了网上朋友的争议。有人认为“关于命门之说,在中医学中有很多论述,特别在明.清诸医家的深入论述中,就有四种主要的见解,其中就有"两肾皆命门者"说法,明代的虞抟在<医学或问>说"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愚意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因此,称"车轮两命门"也是可理解的.”

  

  二水以为,此般强作解人,无甚必要。《杨氏太极拳老谱》在传抄过程中的缺陷,不影响老谱的重要性,后人在研读老谱时,没必要在此细节上护短。

  

  虞抟在《医学或问》云:"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愚意以两肾总号为命门。"二水以为,此节中“命门”与“肾”的关系,其实说得很明白:“肾”与“命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位,而在其功能上,有着相互关联之处,“肾”有二,而被“总号”的“命门”却只有一个。此处的“号”,应该是发号施令的“号”,而不是“名号”的“号”。“为”是被动语态。倘若“命门”有二,如何“号”之?

  

  《类经附翼》云:“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这里的“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正是为“两肾总号为命门”找到了注解。

  

  赵献可《医贯》讲得更为明白:“命门在人身之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而上,则为七椎。”

  当然,也有对“命门”其他解释,诸如吴鹤皋注《素问》云:“其旁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等。说的还是一个命门,只是移动了位置。

  

  而“左为肾,右为命门”的说法,应该是《难经》的核心理论,历来学者、医者都有责难,橘隆庵在《腹心传》中就直截了当地说:“《难经·三十六难》以左为肾,右为命门,大误!”

  

  赵献可是著名的“命门”学派的创始人,学尊东垣、薛己,对命门学说有所发挥,极力反对刘完素、张子和等以寒凉药物攻伐肾阳的理论,他说:“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得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主张养生及治病,均以保养真火为要。强调“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

  

  其后,人称“张熟地”的张景岳,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认为阴与阳这一对立统一体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而阳气之根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所以养阳必须养命门。他说:“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在其《类经附翼》中“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充分阐述了命门的作用。他的命门说,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景岳还在《治形论》里提出:“善养生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明确指出了养生必须重视养形的主张。张以前的养生家多只重视养神,从未响亮地提出“养形”。也实在为我们今天学习太极拳者只讲神意,不讲形体的怪现象,提了一个醒!

 

76、“泻其子”与“补其母”

 二水小时候翻阅父亲的医书,见《难经》“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句,不得其解,曾问过父亲期间的“母子”关系,问他为什么要“泻其子”、“补其母”。

  父亲怎么回答,而今也不甚真切。大致意思是“子者逢其时也,母者过矣。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逢其时也,子也。夕阳则过矣,母也。”意思时古人针灸取穴与时辰(地支)有关。叫“纳子开穴”。许多练气功的也讲究这些。还有什么“纳甲法”等。

  这里的“母子”关系,如今学了太极拳,才算搞懂。

  推手时,彼劲方来,所谓气血方刚者,逢其时也。我则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彼劲始有去意而未走,时已过矣。如夕阳而未坠。我则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

《杨氏太极拳老谱。太極補瀉氣力解》云:“補瀉氣力於自己難,補瀉氣力於人亦難。補自己者,知覺功則補運動功,過則瀉,所以求諸已不易也。補於人者,氣過則補之,力過則瀉之,此勝彼則所由然也。氣過或瀉,力過或補,其理雖亦然,其有詳夫過補爲之,過上加過,遇瀉爲之緩他不及他,必更過,仍加過也。”可见补泻之法,在于谙熟对手的“过”与“不及”,明了对手的“母”与“子”。只有懂得了太极拳里的这曾“母子”关系,方能“过上加过”或“緩他不及”也!

  叶大密老师云:懂得补泻之理,手足自不足论。至理矣!

 

77、太极拳是用哪只手打人?

 

这种说法,只是为了让初学者理解“上下相随,左右相连”的简单意思。不作扩大化解释。

  其实太极拳本不是用来打人的,即便讲招拆招,也无所谓前后手,因为前后手各有劲别变化,都可以致用的。知道了“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前手就是后手,后手也就是前手了。如提手上势,叶家拳中,有靠、提、分、采、捩、撇身掌、撅(采、截、切)的劲别。杨氏中就只有撇身掌、撅(采、截、切),撇身掌是前手(右),如果不知后肩、胯(左)的后扯,撇身掌就无所谓“撇身”了。采、截、切是一气呵成的,采是后手,截、切是前手,同时构成了“撇身掌”中的“掌”。前后手配合在拳势中的细微动作,类似拿法,叫撅,往往又是杨氏的精华所在。人说“杨氏的手法,孙氏的内功”,可见手的变化在杨氏中很多。真的说不清哪是前手,哪是后手。后扯肩胯时,要注意两手的合劲,如此方能采、截、切一气。后胯咬实,通过前胯上旋,方能实中求虚,前脚三点一线,方能虚中有实。如此,拳势自然从地心而上。手挥琵琶则不同,在叶式中有:撅(采、靠)、提、劈、切,杨氏也一样。撅为右采左靠,借势一沉,复螺丝旋般由右向左提起,左手顺势做刀状下劈后转切,无后扯“撇身”势。“螺丝旋”中细细打量,方能体悟如何才能“手挥琵琶”。拳论云:“接骨逗榫,细心揣摩”。说的就是此处的榫头问题。

  “上下相随,左右相连”的真实含义,并非为随而随,为连而连。随则露势,连则败形。也只是为了做好全身上下左右前后“节节贯穿”、“完整一气”而已。“全身一气”不是“全身一体”,千万注意。孙禄堂云:“丹田、上下、内外,如同一气旋转之意”“逆运先天真一之气,此气名之曰太极。”

  全身“完整一气”了,“逆运”之意存乎一心,所谓“先在心,后在身”、“形于四肢”。可见,太极拳是不用“手”打人的。即便是形于手了,全身何处不是手呢?!

  教学法,只是一种方便门,其实“门”只是为了进出方便,不是菩萨,更非佛主。佛本无相。应物随缘,显山露水,也只是一种“方便”。见人是人,闻香识花即可,无须“疑神疑鬼”。初学者切切。

  讲拳与讲招有所不同。讲招过多,往往学生以为,学拳是为了打人。孙氏后期教学生少,原因就在于此。拳学是艺学,是道学。艺不打人,道本非器。但是,不学拳架,不能了悟拳学的规律,不讲招数,难以体悟道体的玄奥。古人造拳,我辈岂能弃之如鸡肋?

  此帖也顺作“提手”与“手挥”两式的分别解。

 

 

78、拳之“用神”

  

  拳架由散漫到紧凑,须得几翻整合。从觅道的描述来看,你目前是劲与气合的阶段,原因是,过于注重气的感觉。拳论有“有气则滞、无气则纯刚”的说法。

  你不妨就这么感觉几天,明确感悟到了这种气感后,可以在意识的引导下,将这种气感随拳势的阴阳变化,渗入实脚的涌泉。这样,虚实自然分得清,拳架也渐渐灵活。

  盘骨头架子的感觉,也是你这一阶段,过于裹着劲路的缘故,气能入地后(千万别往丹田沉),你需将劲路的阳面放松(身体背面属阳,如手背,脚背,背脊),尽量放大身体的阴面。如此,便有了拳论说的“气贴背”“收敛入骨”的意思,身上也会渐渐少了“骨头劲”,身体自然通散开来。

  当然,要达到真正的松便灵活,还是有个阶段的,那就非得在“神”合的前提下,才能作到的。

  

  大凡老师讲拳,差老师只讲拳架是否准确、姿势是否到位。好老师就讲拳架中的劲路是否顺畅、意气是否顺遂。几乎没有一个老师会给我们讲“神”如何合等等。二水也实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神”的东东,二水以为,需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拳架中的“顾盼”种种,其实不是拳架中的动作,因而是无法照样画瓢的。

  当然,神的东东,在推手中会明显感觉得到。这种感触到的东东,要形成文字,又十分困难。

  二水平时与拳友们听劲,喜欢用譬如说拳。譬如“拿点打点”的问题,倘若拿点时,不是用”神“在拿,而是用劲拿点,那可想而知,对手会顺你的拿而化发之。

  用神拿点的感觉,就象用斧头劈木头,先得顺着木头的纹理,轻轻的将斧刃切入木头,然后调整身形,意念有将斧头连木头一起带起的意思,然后再借”斧头连木头“的整体之力,将木头劈开。

  在推手中,知道了“斧刃切入以拿点”,“斧背用劲劈木头”这个道理,大概也就明白这期间“神”的运用了。

  二水喜欢用“水”之渗透法。洪水溃坝,首功在于水之渗透坝体,一溃刹那,却须借汹涌之功。在推手时,遇对手浑圆,无点可拿,二水喜欢用一点水渗透进对手防御坝体,然后用意念将这点水弥漫之对手的全身心,至此,只要你稍一鼓荡,推手防御坝体一溃无余。

  二水谈了一些在推手中“神”的运用,不知觅道能否感觉出拳架中“神合”的模样来。

 

79、膻中穴

 

膻中穴为任脉通行路径中主要穴位之一。在练功过程中,感觉到不适,应该是正常现象,说明你而今练拳时气氛开始浓了,气感也强了。一般而言,习练“中丹田”过程,便会有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会触之有疼痛、胸闷等感觉,因人而异。主要原因是你的胸大肌没有消退、而胸隔肌尚未增长,膻中位置明显的凹陷,气血圄于期间所致。

  在平时训练时,多注意含胸。譬如做“后扯前伸”时,可以用一手掌帖服膻中,胸口有将手掌吸入的意思,辅助气血下行入地。

  平时练功毕,可轻搓两手心,然后用手心余热伏帖膻中,或加轻轻拍打。

  一般而言,半月之后,即有显著效果。

 

80、“逢转必沉”之“转”

 

有网友议论“逢转必沉”云:

  对“逢转必沉”一开始我就持怀疑态度,太极拳什么时候不在转呢?也有不转的时候,那就是定式,一个亮相稍作停顿即刻就转。转与不转都需要沉,肉下沉,骨上升;气下沉,意上升[沉中有升]。俯之者弥深,是说逢转必沉;仰之者弥高,逢转不是必沉,逢转而是必升。意上升,气下沉是[升中有沉] 。 总之,气沉与转没有关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做什么动作气都需要沉[气浮不是锻炼身体,而是找死] 与人搭手在气沉的前题之下,人家往下我也往下,并且还要多下一点,首先是意下去,然后气跟进,同时意气下去多少上升多少,保持均匀平衡,最后才是意气劲合一,这就是俯之者弥深;仰之者弥高恰恰相反.......由上可见“逢转必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由于这观点出自名家之口,曾经对自己怀疑过,这是正常的事。正是“否定之否定”法则的体现。

  

  二水以为叶家拳之所以在群星闪耀的太极拳界,能够璀璨夺目,就是叶大密老师谦虚向学,勤以思索所致然。包括拳架中各种劲别的变化,以及孙家身法步的融会贯穿,无一不是叶大密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

  之前,二水对叶大密老师“拳得之于剑”不得其解。特别对“武当对手剑”的“捷用法”如何在拳中体现,有何作用等等,时有怀疑。二水近来就时时体悟武当对手剑的捷用法在拳架中的处处变化,其妙不可言语。虽只一转臂,全身阴阳随即变化,而一阳真气,如空竹竿盛豆,竿子稍斜,而桶豆顿倾矣。

  

  该帖中“沉中有升”的理论很好。但二水以为,文中武断“逢转必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实难苟同。也许是误解了“逢转必沉”中的“转”字。

  二水以为,“逢转必沉”中的“转”,不是“转与不转”或“山不转水转”的“转”。而是“起承转合”的“转”,是“转弯末角”的“转”,是“历史转折点”的“转”。

  “转与不转”或“山不转水转”的“转”,是一种运动形态,运动方式。“起承转合”的“转”、“转弯末角”的“转”、“历史转折点”的“转”在二水看来注重的却是“事物运动形态中的一个过程或阶段”。

  太极拳运动形态有圆周运动,也有抛物线方式,有“螺丝旋”方式,也有寓圆于方的直线运动。其运动形态,不是一个“转”字概括的。也由此可见,“逢转必沉”中的“转”,不可能是讲“转”动这种运动形态。

  每一种不同的运动形态,从过程上去分析,都存在“起承转合”阶段。譬如潮汐的涨落也是一种运动形态。在这一形态中,我们也不难去发现其“起承转合”阶段。形意拳论讲解劲路的运动形态,只说“起、随、追”三字。所以,形意者,诚中也。太极拳从武氏以来,倡导以文说拳。“起承转合”自然是武氏太极拳的重要理论之一。然,一个“转”字,能够象“逢转必沉”一般讲述得如此精要,二水以为,叶大密老师无疑是首创!

  

  二水遇不懂处,好问。却不敢轻易下断论说是前辈的错。共勉之。

 

81、凉台捞物

 

武林门晨练,观陶长林老师与学生先生讲拳。两人以杭州话对答,语多俚俗,而拳理颇多发微处。胡生问搂膝拗步意,陶师曰:如凉台捞物。

二水按:衣挂诸物落于凉台之外,楼层殊高,虽隔有护栏,探手取之,心存恐惧,身自有回缩意。此说与老拳论“如临深渊”句,一俚一文,一俗一雅,而理一贯焉。练拳如此,大凡得其真意矣。

 

82、“听筒探胸”与“贴壁避让”

 

胡生问“含胸拔背”意,老师答:如听筒探胸。

求医问病,医生取听筒入内衣,病者受听筒冷激,胸口自然收束,此是含胸。能含胸自能拔背矣。

二水讲拳,有问“含胸拔背”,答曰:狭巷过客,贴壁避让状。两喻可相发明。

 

83、“车轮轮, 命门一”

 

"车轮轮, 命门一"最早见诸陈炎林编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二水以为,“车轮轮”是“车轮二”的误读所致。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误读法。

  陈炎林编《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时,田兆麟先生倾注了不少心血,许多内功心法全系田老师口述,老师并且将珍藏多年的杨健侯先生传他的《杨氏太极拳老谱》也供陈炎林参考。而陈炎林早存独窃硕果之念,对《杨氏太极拳老谱》中"车轮二, 命门一"中的“二”误以为是前一字“轮”的省略写法,他也不向田老师请教,所以就自做聪明的误作了"车轮轮, 命门一"。之后也以讹传讹,出现在多家文本中。“车轮轮,命门一”与他本老谱中“车轮二命门”一样令人费解。从语气上听来,“车轮轮,命门一”更象是佛教有关轮回的偈语。

  《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原本是老师极其弟子的集体创作。在行将出版时,陈炎林将原本由老师几位弟子一起拍摄的拳照,改换成摹图,老师一生心血、老师众弟子集体智慧和成果,也就成了陈炎林一人的著作了。

  陈炎林这种欺上瞒下的做法,显然受到了老师其他学生的谴责。陈炎林晚年的悲惨也与他这种缺陷的人格不无关系。

  更值得玩味的是,1994年北体出版社出版的《 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 》一书,公开声称是由化名“青山、石恒”两位先生,在陈炎林的《太极拳、剑、刀、杆、散手合编》一书基础上,经过整理、修定而成。似乎应念了佛教的轮回思想。倘若说,陈炎林之于田老师以及老师众弟子的成果,是一种暗夺,那么“青山、石恒”两位先生对于陈炎林《太极拳、剑、刀、杆、散手合编》一书,便是明抢。此般看来,象是典型的小偷遇见强盗的故事。一偷一盗,不无讽喻,更不失“车轮轮,命门一”所昭示的因果回应的意味了!

 

84、“乃文乃武”与“允文允武”

 

昨晚早睡,临晨忽得一梦,记忆尤新:

梦境中,二水在翻阅吴本杨氏老拳谱.该吴本似乎不象二水自家藏的《太极拳讲义》本中的工楷体,而是行草.

其中"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句中,两个"乃"字,象是"允"字的误植.二水想仔细辨认,分明写着."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允武並允文".查找文中所有"乃文" "乃武"处,皆为稍有些草写的"允"字.

该"允"字,第一笔落笔较轻,似乎随意一带,与上一字略有连笔,最后一笔却左折后,与下一字有连笔,初看也象是"乃"字.于是二水想找藏本等来对照互校,情急之中,拿到的却是一部《诗经》,随手翻到,正是《鲁颂.泮水》一诗,云:"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二水兴奋异常,想继续查约阅,却已猝然醒来.

古人有梦笔生花之说,二水多年来才思枯寂,卧则瞑,寝无梦.庸庸碌碌,常作江郎才尽叹,概日来点校之苦,感动梦神故焉!

 

85、意守丹田、气沉丹田与气沉脚根

 

古拳谱没有“意守丹田”说,“意守”是气功导引的一种让人入静的方式。因而,“意守丹田”多见诸气功古谱。武术讲究的是动中求静,因此,无须依赖意守来入静。王宗岳《太极拳论》有“气沉丹田”一说,但是,由于“丹田”历来是一个模糊概念,这一要求历来有不同论争。于是老一辈拳家有明确提出“气卸至脚底”的说法。陈鑫在气卸至脚底与气沉丹田之间提出了折中意见,以为“即便不能(卸至脚底),亦应沉至丹田”的说法。其实,“气卸至脚底”与沉至丹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身法要求,不可能折中的,可见陈鑫只是一个太极秀才而已。

  叶大密老师明确指出“气卸至脚底”,而顾留馨先生为此在《太极拳研究》一书中则不点名的批评叶大密老师的观点,说是古人只有“气沉丹田”说,没有“气卸至脚底”的说法,陈鑫虽是秀才,也知道“气应卸至脚底”说,《娥眉拳谱》有“气沉脚根,入地三分”一说,可为“气卸至脚底”找到注解。

 

86、文人与剑

  -----落寞的家国情怀

 

女人素面朝天,需要一种生理上的丽质天姿和心理上的自信。刀之于文人也一样需要生理与心理基础。一个手无搏鸡之力抑或陈迂酸腐的小文人,是绝对不敢舞刀弄枪的。剑之于文人则不同。大凡文人,即便不懂武艺,即便不涉足江湖,也会喜欢剑。就象胭脂之于女人一般。

  或是天使,或是巫婆,或是美眉,或是恐龙,凡见胭脂,都会往自己脸上涂的。那是天性使然。文人,或豁达,或豪放,或迂腐,或抑郁,一剑在手,自然扬眉吐气,豪气干云。这么说,似乎有失厚道。其实剑之于文人,的确已是一种情结。

  情结的产生,按照容格的说法,与集体潜意思有关。二水不懂深奥的精神分析,以为所谓的集体潜意思与我们老祖宗的文化积淀没有两样。

  《贾子》有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可见,在古代,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高冠长剑,纡朱怀金者,飞黄腾达也”。在“学而优则士”的岁月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然是文人的理想。这种理想在表象上的特征,剑,是必不可少的。

  剑,既然不是平庸之辈的佩物,也自然赋予了其崇高的内涵。这种表象之内的本质是什么呢?《庄子·说剑篇》揭示了这一内涵。文章虽然采用寓言式的架构,庄子自己以剑士身份去游说喜好击剑而不惜剑士生命的赵文王,旨在开悟君王治国大道。“巧论三剑,一言定邦。”未尝不是古代文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如果说,文人佩剑,尚有光宗耀祖的意味,那么,文人论剑,更多的是忧国忧民。可见,家国情怀始终是注释中国人文精神的症结所在。当然,家国情怀只是文人的“潜意识”罢了。人生得意需尽欢。文人一旦得意,占据其意识的是所谓的“人生况味”。“家国情怀”就会象冰山一般潜入海底,无法显现。文人得意,动辄忘形。一切男盗女娼均会在“人生况味”的掩饰下演绎得冠冕堂皇。这是历代文人政治的可悲之处。如果说,强盗扮书生,尚有良知发现的时候,书生一旦扮演起强盗的勾当,那么历史性的悲剧就会上演。历史上每一次焚书坑儒,几乎都有书生在扮演着强盗。看来,“家国情怀”只会在“家破国忘”时才会成为文人心头的痛。因而,剑之于文人,常常是在无奈的境况下抒发家国情怀的。

  “挂剑空垄”是一种无奈。季子出使回来,故友已逝,只能挂剑垄枝。“苏秦背剑”、“夫子仗剑四游”,游说时的种种际遇也只有身上的三尺须穗能够明了。屈子的“带长铗之陆离”、“挟剑而歌”,以《九歌》、《九章》长歌当哭,不是得意的文人所能理解的。李太白 “十五好剑术,……击剑为任侠”,在如今的武侠迷看来,不知会生发多少离奇的想象。可是酒仙内心深处“倚剑歌所思,曲终涕泗澜。”、“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此般情绪,大概也只有“剑”知道。至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眼之中,家国情怀只有“剑”才得以慷慨激昂。至于原本落魄的书生“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酸腐的胃气,恐怕会令剑锋生出铜锈来。

  记得海涅有句遗言:“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文人内心落寞的家国情怀,看来还不止是我们中国的土特产了。

 

87、辅助练功法 

   (一)翻硬币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洗净,放在身边。闲时把玩。

方法:1、用拇指、食指的指肚轻轻捏住硬币,然后,食指内收,用拇指的指肚粘住硬币向食指指背(指甲下)翻去,中指内收,用中指肚粘住硬币,中、食两指缝轻夹硬币,舒展手掌;

2、内收中、食指,将硬币收回的同时,用拇指肚,轻轻的粘住硬币向中指指背(指甲下)翻去,无名指内收,用无名指肚粘住硬币,中、无名两指缝轻夹硬币,舒展手掌;

3、内收中、无名指,将硬币收回的同时,用拇指肚,轻轻的粘住硬币向无名指指背(指甲下)翻去,小指内收,用小指肚粘住硬币,小、无名两指缝轻夹硬币,舒展手掌;

4、内收小、无名指,将硬币收回的同时,用拇指肚,轻轻的粘住硬币向食指指指背(指甲下)翻去....重复如1-4

作用: 便于打通手三阴、手三阳经络

便于劲贯指尖

便于练就“信手拈来”的高深太极节拿法 

注:这些小功法,看似平常,久练奥妙无穷。为历代拳家藏箱之物。有缘人等,好自为之! 

   (二)转碗碟

平时吃完饭或喝茶,可以用掌敷在碗沿或杯口,悬空,轮动五指,慢慢的将碗碟平转,不要倾覆碗碟(保持水平),可右转、也可左转。

左手也如此。

初练是,当心打碎碗碟。

久之,空碗中可盛9分水,转动时,不要让水流出。

功效:同(一)

另,能分清手腕虚实。与人搭手,尺寸分毫皆知。 

  (三)解绳

找一根筷子粗的绳(最好是牛皮绳),长50-60cm左右,随身可带,方便得很。

每天出门打上20个结,空时将结一一解开。

解绳方法:左右手拇指、食指解5个结;

左右手拇指、中指解5个结;

左右手拇指、无名指解5个结;

左右手拇指、小指解5个结。

久之,可将绳结越打越紧。

注意:不能用指甲,要用指肚解结!

功效:同(一)

另,能加强指劲。与人搭手,尺寸分毫,尽在掌握,切膜拿点,随心所悦。 

  (四)领手指

每当双手空闲,可以徒手操练手指。

方法:舒展手掌,先由拇指开始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循序依次屈指成空心拳,而后在舒展手掌的同时,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次序再屈指成空心拳。双手可同时进行。反复十余次。

注意:1、在此次序中,下一只将屈指的手指,在屈指前,用意向前伸拉一下。

2、两眼神余光关注伸拉的那两个手指。

3、用耳朵听住其余的手指运动。

4、千万不能用力。要轻领。

功效:同(一)

另,训练“以意领劲”。日久,眼睛、耳朵便会各司其责!渐入太极殿堂,由此为方便法门! 

(五)推磨

传说张三丰小时,家里做豆腐,他从推磨中悟得太极真谛。我们平时站完无极桩后,也要徒手模仿推磨的动作。介绍如下(不只是为了纪念张真人呵):

脚一前一后,成丁八步(非丁非八)。两手松握空拳,拳背朝上,拳眼相对,开肩含胸置于胸前,如握一根“丁”字形推杆的“一”处,“丁”杆的勾处连着磨石。眼神贯注勾处,以防与磨石脱落。全身放松。然后,用意驱动腰跨从左到右微微做平圈运动,同时带动两拳推动无形的“丁”字推杆,转动无形的磨石。(每次3-5分钟)

见过农村“丁”字大磨的人,可能比较容易练习。

功效:1、放长意念,日久能随意管住对手中心轴

2、练习丹田平转 

  (六)搬马桶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每家还没有抽水马桶,而是用木桶盛大小便。大家族。十几号人,一个晚上下来,木桶分量自然不轻。小时见大人搬马桶的样子甚为可笑。特别是上下楼梯,一方面不能走太快,快了,马桶中的尿会溅在身上。另一方面,腰板一定要挺,胸又要含,下巴要收,少闻臭气。走起来,一摆一摆的,很滑稽。 

后来,师傅教我们练整劲,说是如搬马桶状,我学着走了几步,发现许多太极道理皆在其中。我大概练了三个月。很有效。 

你们可能没有见过这种动作。如今,已成为历史。 

但在习练开步时,也不妨想象一下。

方法:两手如抱着一个大马桶,里面装了满满的一桶水,你要向前搬运,不让水溅出来。这是,你会发现,你是完全靠腰在带动手脚运动。 

看上去,似乎人变得笨拙了,其实,初练太极宁拙勿巧。这样,手脚与腰的协调关系会自然找到 

   (七)猫步

太极拳行拳走架时,凡是涉及开步移动的情况,都离不开猫步。拳经云“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可见猫步是太极拳的脚上功夫。

每门太极拳,对猫步都很重视。在练猫步时要求也不同。我只就我们武当杨式叶家太极拳的猫步做些介绍: 猫步其实是“马步”与“攻步(也称攻箭步)”相互转换时的中间动作。因而猫步是一个过程,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步式。

一般的情况下,由马步转变为攻步或由攻步转化为马步时,两脚较笨重,且身体上下很难协调。特别是开步做第二轮转化时,初练者身体会摇晃。而猫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

初练方法:

1、摆好马步(初练时,把身体抬高些,无须要求四平),双手反叉于背,左脚内扣15度的同时,用腰胯带动身体向右转45度,右脚前掌也同时右转45度,成右攻步。左脚阳侧劲路与右脚阳侧劲路相合。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2、由攻步,腰胯带身体再向右转15度,右脚不动,整个脚掌平韬地面。左脚随身体右转时跟随到右脚旁,并腿,右胯“咬胯”。

3、由并腿,眼神从左肩向左前方瞟去的同时,右耳管住自己的腰背。在腰胯带动身体向左转45度的同时,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出。成左攻步。右脚阳侧劲路与左脚阳侧劲路相合。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在这种初级练法中,事实上,成了左功步与右功步交换前行的动作。

要点:1、并腿时,要分清两脚的虚实。向左并腿时,左脚实,右脚虚。向右并腿时,右脚实,左脚虚。

2、并腿时,要“咬胯”。向左并腿时,左腿跟与胯的连接处相“咬”,如果你将左手拇指摆在该处,手指会有被胯咬住的感觉。反之也然。

3、功步时,两腿阳侧劲路用意念相合一下,同时含胸拔背,让气血沿两足阴侧入地。

4、注意眼睛与耳朵之间的“上下交替班”。 

  (八)谈“借力”

太极拳历来有“借力打力”之说。而对如何“借力”,各有说法不同。我们武当杨式叶家太极拳的“借力”有一些独到之处,说明如下:

1、将对手的劲力,通过气血的沉降,沉入脚底;2、涵空脚心,发动地心的反馈劲力;

3、虚领顶劲,将地心的反馈劲力向周身散发。

可见,这儿的“借力”,不但是借对手之力,更重要的是善借地心的反馈力。

要点:

1、会气血沉降,才会将对手的劲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蛮力去拉对手。接触对手的触点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与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

2、脚底平韬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尽量让脚底板与地面的触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3、涵空脚底心,理论上是分清了脚的阴阳虚实。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发动地心的反馈力。意思是脚上也要“含胸拔背”

4、发动地心反馈劲力前应虚领顶劲,目的是让地心的反馈力放长、放远、放松、放透。

这种借力,老拳师们常诙谐的称为“我用地球打你”、“你自己打自己”等等。

懂得了这种借力,太极拳才开始有了一些味道 

   (九)水中打拳

有了整劲的太极习练者,往往拳架较低,脚很沉重,如水牛犁地。这一过程的习练者往往很有“成就感”,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太极的基础功夫。然而,这一阶段又十分的痛苦。他在同门中,推手可以立于不败,而一旦与外家或其他门派的对手交流,便会手脚无措。原因很简单,他只练了下丹田的功夫。

如果将太极拳比喻为做拉面,那么,他只是和了一个面团。面团是吃不得的。如何将面团变成拉面呢?不妨试试“水中打拳”!

方法:起势前,做好“十大要领”,而后设想自己置身与齐胸深的温水游泳池中。由于水的浮力,你要尽量控制中心与平衡。而后尽量慢的行拳,去细细体会其中的细微处。

要点:形松意紧、眼耳并用 

(十)整劲中的猫步

掌握了猫步的初级练法,就可以在双人对练整劲中去体悟猫步的妙处。

方法:

1、两人面对面成攻步(以右脚前攻为例,自然也可以左脚前攻)。两人右手背朝上敷于对方手背朝下的左手肘窝处。

2、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尾闾内守、提肛

3、甲在要领2的同时,涵空手的阴面,涵空脚心的同时,两脚底微微内转、沉肘、合肘(肘与肘合、肘与胯合)的同时,劲由脚通过督脉向两手阳面透出,意念到对手的背后中心轴。(日后可向更远处。初练宜放在对手的轴线处),身体保持中正安舒。

4、乙在受到甲的整劲发来的一念间,沉肘、合肘(肘与肘合、肘与胯合)的同时,平韬脚底板,让对手的整劲入地。同时涵空脚心,两脚底微微内转的同时,以腰胯为轴向左转,使自己的攻步成马步状。同时由两脚内转,向对手发整劲。对手如法化之。

注意:

1、攻步与马步的转化应顺畅,不应停顿。日久这种变化只在一念之间。但初练时,应该尽量将这一平圈放大

2、整劲应透过两手的阳面指尖(俗称“舒指”)指向对手的背后中轴的中心“命门”处。

3、变成马步时,切忌用手去拉对手。而是以己身的腰胯带动手指运动。

4、相互之间切忌比高低,可以相互喂劲。 

  (十一)原地打拳

习练太极拳二、三年左右,学会了架子,有些人离开了师傅,往往会有一段自我感觉良好的阶段。每天自我陶醉在自己的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之中。其实,这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阶段。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也真是拳架出偏的开始。根据我自身的体会,能否及时调整好这一阶段的训练方法以及心态,对今后的太极拳修为十分重要。

原地打拳是纠偏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上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保持两脚原地不同,只是在腰胯带动上身行架。

3、原本腰胯带动两脚的运动,改为意念的走动,只要意念到了即可。尽量控制脚的运动。

要点:

控制脚的运动时,多加一些涵空脚底心的意念,多加一些敛胯收臀的意念。 

  (十二)用脚打拳

用脚打拳也是纠正“手舞足蹈”的好方法。

方法:

1、起势前站一会无极桩。

2、起势后,凡是腰胯带动手的动作,改为意念带动手走劲。尽量控制手的动作。让手保持在无极桩时的姿势。

3、脚的动作,仍然如平时打拳一样,由腰胯带动。

要点:

1、手虽然不动,但意念始终在贯穿着肩、肘、腕、指的走劲。而且可以比平时更加走长一些。

2、如果,你平时有手舞足蹈的习惯,你会打了一半忘记下面的动作。这时,建议你从头开始。 

  (十三)反架行拳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太极拳已经“烂熟”,自我感觉良好,大有天地之间“舍我无谁”了(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事实上,已经走入歧途了。检验方法便是你能不能反架行拳。

起势后,凡是向左的一律改为向右,凡是右手动作,一律改为左手。右脚在前的,一律改为左脚在前。

比如,单鞭,本来是左功步,改为右攻步,左立掌改为右立掌,右勾手改为左勾手.

功效:

反架打拳,从来没有师傅会教,但是你倘若慢慢地靠自己的意念去学、去想,你便有了超常的意念。

这是内家练“神”的方便法门。 

 

后记

 

文人著书立说,须得破题。二水半文不白,一介武夫,套用乡人俗语“文不象教书匠,武不是救火兵”,实在没有破题的必要。上述文字,多系一年来,网上生活的积累,网友机锋的帖子,常激起二水的灵感。二水也曾为之沾沾自喜。有同好者喜之,打印成册,获为至宝,有同学者,按图索骥,早夕研习。也有籍此文字,追寻二水师承,究根问源者……不一而足。今年春天,金仁霖师回乡小住,二水得金师身传言教,并有幸研习《柔克斋太极传心录》,顿觉自己的文字“面目可憎”,“不堪入目”矣,所谓“觉今是而昨非”也。二水始诚惶诚恐,惟惧误人误己也。今春以来,非典蔓延,街头口罩盛行,二水见一则洋口罩有“使用不当,导致窒息”云云,此不失为推卸责任一法,二水仿效之,特作后记,权作“注意事项”观,可矣!

整理旧文字,就想整理自己的一段情绪,说“剪不断,理还乱”,有些矫情。但心情实也复杂。所谓“喜新人难弃旧妇者”也。旧情依依,难以割舍。于是乎,如实保留,单列成册,非“金屋藏娇”,也不特“敝帚自珍”也。实乃二水阶段性的真切体悟,或“瞎子摸象”,或“瞽者谈炬”者也。但求喜好太极如二水者共勉。仅此而已。切勿“使用不当,导致窒息”。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

 

居士 2003年于一多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