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教育局官网:神奇文字随笔十篇:敢说你识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5:19:06
神奇文字随笔十篇:敢说你识字?


1.
决不宽恕

        北京人说话讲究客气,两个人说话,喜欢称呼对方“您”。前些日子,我到参加了一个剧组,组里有位剧务,是地道的北京人,动不动对我以“您”相称。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对他说:“哥们,以后别说‘您’,说‘你丫’行吗?”

  中国其他地方,虽然没有动辄说“您”的习惯,但在需要客气的场合,也不直接说“你”,而是称呼对方的姓氏加职务。比如在商场上应酬,一般都这样敬酒――“刘总,为了我们的合作,干一个。”如果换个说法,生意很可能就泡汤――“想不想做生意呀?想做,你就给老子干了!”

  如果搞不清对方的职务,称呼“老师”是最保险的,这一招在文化单位里最为灵验。就拿我所在的报社来说,任何人都互称老师,在食堂吃饭的空,就能遇到20多个喊我“老师”的人。倒不是咱桃李满园、德高望众,对此我的好朋友阿吴老师有个精辟的论述,他说――“任何移动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老师。”

  虽然是个物体,但最好还是叫他/她/它老师,“你”就一个字,我不说一次,因为在历史上、生活中,有很多因错说了“你”这个字而倒霉的教训。

  老师,您知道武松为什么要对潘金莲起杀心吗?

  《水浒传》第23回,潘金莲设宴款待武松,席间多般挑逗,武松都没发作。为什么?因为,潘金莲一直用尊称“叔叔”。“叔叔冷啊?”“叔叔请烤火。”“叔叔满饮此杯。”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就这样连叫了12声叔叔(从全书来统计是第39声叔叔)之后,潘金莲以为时机已到,说出了惹来杀身之祸的那个字。

  “你若有心,吃我这杯残酒!”

  千古绝唱!

  您猜怎么着?书中写道――

  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

  假如潘金莲不说“你“,那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叔叔若有心,吃嫂嫂这杯残酒!”

武松说道:“嫂嫂!休要学那潘巧云(木子美)!这杯残酒,全当是大哥饮过,武松吃了便是。”

——忽然有一种力量,让潘金莲泪流满面,她放下砒霜、回头是岸,万语千言、千言万语在她嘴里化成一句话――

  “叔叔,老师!”

 

 

2. 敢说你识字?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  

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眼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眼睛的头巾。  

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是在骂我,其实,我基本上不识字!我之所以还有阅读能力,全赖认识很多词而已。可那充其量算“识词”,算不得识字,况且,即使“识词”也是一知半解。  

《说文解字》让我大开眼界,如啜甘霖,窥探汉字的奥秘原来这般有趣!  

就拿一个字“神”来说吧。左边是“示”字旁,表示天垂下来的样子,彰显吉凶。右边这个“申”,其实是闪电的“电”。我们的祖先,独自走在旷野,乌云低垂,雷鸣电闪,顷刻间大雨倾天。作为一个上古时代的人,他心里除了敬畏,除了想到神,还能想什么?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一位外教在雪地上歪歪扭扭写了个“禁”字,问我知不知道怎么解,我惭愧地摇摇头。他说,这个字拆开就是“林二小”,林是上帝栽下的两种树。一种树的果子,允许人吃;另一种树的果子,禁止人吃。“二小”,就是亚当和夏娃嘛。最后他下结论道:“可见你们的祖先也知道创世纪的故事。”我登时哑口无言。现在读了《说文》,我知道他把“禁”字给拆错了,下边“示”不是“二小”,而是指天,上边的“林”,是“禁”古时候的读音。原来,“禁”是一个形声字,表示“吉凶之忌也”。  

你看,学点《说文》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既然读了《比尔?盖茨传》、《杰克?维尔奇传》,你还是一样发不了财,那干脆读读《说文解字》吧!长点学问没什么坏处。与其打着《周易》的旗号给美眉看手相,不如先考她“冒”字怎么写,然后一把拉住她的小手,说:“感冒的冒,是这样写的……”  

 

 

3. 找骂的标题

写文章易,做标题难!

如今这时代,文章写的好不好似乎已不重要,标题能否吸引眼球才是关键。  

为了招徕读者,大家挖空心思琢磨标题,绝对“语不惊人死不休”!你看报刊上,左一个“内幕”,又一个“真相”,好像保密局是他们家开的一样。其实,所谓“内幕”不过是一堆鸡毛蒜皮的琐事,所谓“真相”充其量是一些模棱两可的传言。  

“揭密”这一花活玩不转了,就有人开始玩耸人听闻。三年前,坐地铁看到一份报纸,头版通栏大标题:“导弹直打XXX办公桌",以为出了大事,赶紧买了一份。读完差点没把我鼻子给气歪了!原来文章写的是,有一种新式导弹,精准无比,能够打到XXX的办公桌上。我彻底分特了!  

套话连篇,是标题的流行病。电视剧《爱你没商量》一上演,报章中充斥着各种“没商量”。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一火,满世界都是“谁动了我的什么什么”。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人都不会说话了。汉语果真那么贫乏?作者果真那么弱智?连一句原创的话都写不出来了吗?  

滥用比喻,是标题的另一大问题。《乡下狗妈妈喂城里虎娃》,这标题取的,简直是在骂人。还有一篇关于张玉宁比赛的消息,标题竟是《东北“外来妹”饰演申花范尼 三次疯狂挑逗阿里·汉》,比喻套比喻,弯弯绕套弯弯绕,也真难为这作者了。  

标题最能反映出一个作者的文字水平。错别字、病句放在正文中不显眼,赫然出现在标题中可就要丢人现眼了。北京普降大雪,某报用了这样的标题――《瑞雪兆北京》,瑞雪兆丰年说得通,“瑞雪兆北京”是什么玩艺?再看这个,某刊评论员文章――《贪官缘何胆如牛?》。只听说过牛眼很大,没听说过胆也大。可能作者认为,牛体型既然比人大,胆也不会小吧! 

 标题也最能体现作者和媒体的良知。杭州某报发过一条消息,某市民下河游泳、溺水而亡,用的标题居然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真不知道这作者安的什么心肠。  

有一天,女朋友在我办公室看报纸,忽然发出一声娇喝:“哪个杭州王八干的?”我凑上前一看,原来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湖北鳖占领杭州城》。她是湖北人,难怪如此光火。其实,这篇文章写的是湖北产的甲鱼畅销杭州的事,只是标题这样取,没法叫人不骂!

 

 

4. 素面朝天

这几年,素面朝天这个词又流行起来,专指那些不化妆的女性。但是好多人对这个成语不理解。你素面就素面得了,脸朝着天干吗?搞女权主义?还是仰望神州五号?不管做什么,一个美眉老用鼻孔对着别人总是不大好,时间长了还容易得颈椎炎。素面朝人或素面朝地,难道不更好吗?  

原来这个成语有个来历,说的是唐朝杨玉环的姐姐虢(读做“国”)国夫人,为节约报社的稿费,我们就简称她为蝈蝈吧。蝈蝈身上带着杨玉环她妈的基因,自然也是天生丽质,纯天然“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蝈蝈对自己的美貌十分自信,从来不在化妆品上浪费钱。即使进宫觐见唐玄宗,也只是淡淡地化一下眉毛而已,这是因为,据史书记载,玄宗特喜欢眉毛, “美眉”这个词很可能就是他发明的。  

一个叫张古的文学青年看不下去了。他心想:你一个虢国夫人不在家里陪蝈蝈,老往皇宫跑,有什么企图?就算你没什么企图,面见圣上,大宝总得抹一点吧。张古越想越有气,就写了一首诗,对这事进行嘲讽。诗的题目叫《集灵台二》,为什么叫《集灵台二》呢,因为《集灵台一》已经写过了。诗是这么写的: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从此,就有了素面朝天这个成语,这里的“天”不是天空,而是指天子。  

说到这儿,我们就明白了。素面朝天是指女人既美貌又自信,不需要化妆就敢出头露面。可是,现在有些人不知道这个典故,拿这个成语来就乱用。比如,有文学女青年在文章里这么说:“我长得不漂亮,索性素面朝天。”拜托,你长得不漂亮没关系,心灵美就足够了,但你不该糟蹋咱们漂亮的汉语啊!你那不叫“索性素面朝天”,那叫“索性顺其自然”,当然,从语法上讲,说“索性破罐破摔”也通。  

与素面朝天相对应的一个词是淡妆浓抹,这个词和东坡肉一样,都是苏东坡发明的。他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够漂亮吧,尚且淡妆浓抹,可见化妆还是很重要的。素面朝天,固然很好,但一不能拉动内需、刺激经济,二还容易招来张古、张好古等人的闲话,所以,我认为,漂亮美眉们还是化点妆好!

 

 

5. 110为什么读作"幺幺零"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全国各地,都把“110"读成"幺幺零",而不是"依依零",同样,"911"也不读"九依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究竟是国家红头文件规定,还是老百姓约定俗成呢?  

经查,国家的红头文件并没有规定要这样读,恰恰相反,按照普通话的有关规范,“1"应当读做"yi"才对。那为什么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数字读音跟普通话规定不一致呢?这要从历史中去找原因。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出过一个通信兵,他探亲回来对我们说,在部队里“1234567890"要读成"幺两三四五六拐怕狗洞"。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还以为通信员在战场上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怕钻狗洞呢?后来学了点声学和语音学知识,我才理解了其中的缘由。  

闹了半天,这种特殊的数字名称,起源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革命军队里的士兵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话来难免南腔北调。其中“2"的发音最为混乱。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史湘云这个音就发不好,管"二哥哥"叫"爱哥哥"。很多南方士兵,把"2"读成"ni",或类似的音。为了避免发音混乱,通信兵就用普通话中的"两"代替"er"的读音。同样的道理,南方人发后鼻音也有困难,所以"0"就不能读做"ling"而读成"洞"。其实,现在很多地方打麻将的时候,也喜欢把"饼"读做"桶"或"洞"。还有,在很多方言里"b""p"不分,"p"是爆破音,发声清晰,于是"8"就读成了"怕"。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韵母的频率。据研究发现,在汉语韵母中“i"的频率最低,清晰度最差,跟"a"比,"i"的功率只是"a"的一半,差了至少3 分贝。大家知道,战场上噪音很大,通信兵如果发“i"对方可能听不清楚。通信不畅,在生活中尚且会造成许多麻烦,若发生在战场上,可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于是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全面替换"i"音,因汉语里"幺"指小的意思,所以把"1"读做"幺","7、0"则根据其形状重新认读做"拐、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7",由于其声母"q"发音极不分明,改用"拐",辅音"g"的爆发声带来了宝贵的清晰度。同理,"9"也就读做"狗"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通信技术的限制,这套特殊读音,也就由军用转为民用。到了今天,信息产业突飞猛进,普通话日渐普及,在民间,数字的特殊读音也基本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那为什么“幺”还存活了下来呢?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则,声母“i"的发音问题依然存在;二则,"1"是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数字。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很多场合下,还是习惯把"1"读做"幺"。这就是"幺幺零"和"九幺幺"的来历。

 

 

6. 害人的成语

成语最容易用错,但又不能不用。权衡来,权衡去,吃不准的时候,还是不用为好。很多报刊,不少写手,就是被成语给害了。  

今年高考作文,用了《智子疑邻》的典故,大家知道,在这里“智子”是“以子为智”的意思。有一位颇有名望的作者,为某报撰文,用到这个成语时,写道:“智子这个人,怎么老怀疑自己的邻居?”显然,他把“智子”当成一个人了。“始作俑者”本来是孔子的骂人话,骂那些开创恶劣风气的人,是个贬义词,但最近一份报纸却这样赞扬徐根宝:“‘抢逼围’风暴,徐根宝是始作俑者。”“从长计议”本来是说“慢慢来,不急于做决定”,某大学的文件里却写到:“立即行动,从长计议,坚决打赢防治非典的校园保卫战”,实在是自相矛盾。此外,像“万人空巷”、“明日黄花”、“首当其冲”等成语,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误用。  
在关于正确使用成语的问题上,专家一再强调成语的“古语性”。所谓“古语性”指的是成语的原始出处和本来的意义。专家认为,绝大多数成语都有一定之规,逾越了一定范围,便是误用。但是,从来如此,便就对吗?  

专家们说,“中国乒乓球队励精图治”这样的说法不对!理由是“励精图治”是“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的意思,只能用在国君身上,不能用在草民身上。专家还援引《汉书》、《宋史》作为论据。但是,细一想,这种逻辑很有问题。如果“励精图治”为皇家专有,那么“借花献佛”岂不成了善男信女的专利?“竭泽而渔”单指打鱼人家?“先斩后奏”只说君臣政要?还有,“口蜜腹剑”出自《资治通鉴》,按其“古语性”指的是唐宰相李林甫的两面派手段,按照专家的逻辑,这个成语岂不是只能用在首相身上了?  

可见,成语的“古语性”应该有限度,如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成语的外延有所扩大,而今义又损害不到古义,不妨放它一马,允许大家用今义。像“励精图治”,完全可以搬出故宫,搬到乒乓球训练基地去;“姹紫嫣红”完全可以搬出百花园,搬到牡丹园里来。  

但是,如果今义的用法和古义有抵触,还是听专家的比较保险。拿我来说吧,自从知道“空穴来风”原来是指“有根据的传言”后,就再也不敢用这个成语了。你让我怎么用?比如我写这样一篇文章:“欧文私通,空穴来风”。了解这个成语本义的人,知道我抓到了欧文的把柄;不了解的,还以为我在扯淡呢?“没影的事,你写它干吗?有病啊!”  

 

 

7. 姓名谐音的烦恼

关于姓名带来的烦恼,人们讨论的已经很多了。像重名问题、生僻字问题,都挺让人头疼。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姓名的谐音。  

名字是人第一次与文字发生的碰撞,绝非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中国人取名不但注意名字的意义,更讲究名字的发音。家乡有一位语文老师,村里的乡亲们经常找他给孩子取名字。一次,他帮人取了一个名字,那人的父亲有些不满意,小心翼翼地跟他商量:“老师,俺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不响?”这位老师一听急了:“不响?不响叫大炮!”  

过去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千方百计避免名字有不好的谐音。比方“李汉坚”,“王卖国”一定没有叫。但谐音是防不胜防的,因为一个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了解的词语有限,说不定只有等到孩子长大的那一天,问题才暴露出来。  

我有位朋友名叫杨伟,最近正在为改名奔波。这名字取在20年前,肯定没什么问题,因为 “阳痿”在那时是一个极少数人才知道的医学术语。谁成想,20年后,性学普及,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烦恼。幸亏他是个男人,心理承受力相对强一些,要是女孩,麻烦就大了。我以前认识一个女孩,姓尹,名静,上了中学,家里人觉得实在叫不下去了,就托人给她改成了尹小静。  

为避免谐音的烦恼,一些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翻破了好几本医书,但这也没用,因为医学每天都在发展,新的医学名词层出不穷。你说“刘爱姿”、“朱飞典”当初招谁惹谁了?现在还不是一样叫不出口。  

姓名谐音的烦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的变迁。如今不仅大量医学、性学术语成为公共话语之外,一些方言也登上了汉语的大雅之堂。这就更增加了取名字的难度。  

报载,湖北经济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因为名叫“老二”,屡屡为同学耻笑。“老二”这个词在湖北话里土是土点,但没有别的意思,况且孔圣人还用过呢。但是在北方方言里,却是男人命根的代称。现在这个词流行起来了,老二同学的烦恼也就来了。还有一位女士,名叫“张波妹”,每当人们接过她递来的名片,都不禁下意识地看一眼她的胸部。张波妹更是冤枉,当初爹妈给起名字的时候,谁会知道,“波”在广东话里指“胸部”的意思?谁又能想到,这个“波”今天会偷偷摸摸溜进现代汉语的殿堂?  

 

 

8. 窈窕淑女与中华佳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提起这句诗,谁都知道这是《诗经》开篇第一句。有不少人把“窈窕”理解成“苗条”,其实是错误的。古人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原来,“窈窕”指的是心美和貌美的合一。这个“心”当然包含心灵和心智,哪方面有缺陷,都不能算做“美”吧。若按这种解释,现在能称得上“窈窕淑女”的,实在太少了。  

我所居住的杭州号称“美女之都”,这话还真不是吹牛。杭州女子,身材都很匀称,生就一副瓜子脸,有这样的遗传基因,造物主造起来也省心,只要不把五官乱摆,一堆美女就诞生了。刚来杭州的时候,住在报社的办公室,半夜在走廊上随便一走,就能遇到不少上夜班的美女。回去躺在沙发上,我辗转反侧,大声疾呼:“天哪,为什么到处都是美女?”  

既然美女本身就是文化,美女似乎不需要有文化。这还是半个月前的事,有位漂亮美眉报名参加我们搞的一项活动,我同事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我叫张ying,萤火虫的萤。"我在一旁说:"不对吧?很少有人用这个萤做名字。"我同事也纳闷,就在纸上写了一遍。美女一看,掩口而笑,说:"你写错了,下边不是虫,是个玉。"一办公室的人都凝固了。  

不识字不是什么大不了问题,不懂常识可就不应该了。凤凰卫视搞过一个中华小姐大赛,窦文涛问一位佳丽:“听说你去农村,问过小孩一个问题。”小姐点点头。这时大屏幕放起了佳丽在农村的录像。她问一个小孩手里牵的是公牛还是母牛,小孩说是母牛。佳丽问:“那你经常喝牛奶吗?”小孩摇摇头。佳丽很困惑:“家里有母牛,为什么喝不着牛奶?”录像放完,老窦问佳丽:“那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佳丽不好意思起来:“是的,我知道了母牛和奶牛的区别。”老窦又问:“你说奶牛是公的还是母的?”佳丽思忖了半天,说:“我想……应该是有公有母吧!”  

如今人们生活好了,牛奶多了,蛋白质多了,美女也就多起来。美女变成一种资源,进而发展成一种经济。但美女们也应该明白,仅有漂亮的外表是不够的,古人说,充其内而显于外,一个人的心灵和心智,必然通过其言谈举止显现出来。除了培养经济头脑,美女们也应该学点文化了,否则,成不了窈窕淑女没关系,当不上“中华佳丽”,从经济上讲,可就亏了。

 

 

9. 风景命名学

 一处好风景应当有个好名称。风景的名称必须有点诗意,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附庸风雅、大而无当,在一座光秃秃的海岛上栽几柱桃树,愣叫它桃花岛,旅游局答应,估计黄药师也不答应。  

西湖十景的命名就很精当。像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南屏晚钟、三潭映月……真可谓言简意赅、浑然天成、琅琅上口、雅俗共赏。许多人没到杭州以前,已经对这些风景耳熟能详、心向往之了。然而,后来一些新景点的命名,却大可有商榷之处。  

2002年金秋,经过整修的西湖南线重新跟游人见面,“新西湖十景”也就应时而生。这“新十景”的命名,据说经过了专家反复论证,沿用四字命名体例,在景点既有名称的基础上增删而来。但问题是,这些景点的旧名称都是有来历的,随意更改,难免会画蛇添足或伤筋动骨。

  比如龙井,又名龙井村,是一个位于西湖西侧的小山村。村中有古井,名为龙井,山中有古寺,名为龙井寺,当然,此地也是大名鼎鼎的龙井茶的故乡。按照“新十景”的命名,此地现在不叫龙井了,而叫“龙井问茶”。大概专家们这样想,游人到龙井无非是为了买茶叶,添上“问茶”二字,再恰当不过了。但是,细一推敲,加这两个字纯粹是忸怩作态!因为,游人去龙井的目的根本不是买茶叶,杭州本地媒体时有报道,当地村民经常向游人强行推销茶叶,引起投诉众多。  

出了龙井村往山下走,就到九溪十八涧了,这是过去的叫法,按照“新十景”的规定,此处现在改“九溪烟树”了。这名字改得更是叫人哭笑不得。九溪十八涧,由九条溪水汇集而成,清代大学者俞樾称“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并为之写下了“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的诗句,此言不虚!到过此地的人都知道,九溪的主景是水,而不是树。把“十八涧”改成“烟树”,明显是为了凑四个字而削足适履、喧宾夺主。  

“新十景”还有几个名称也有问题。比如虎跑改成“虎跑梦泉”,把“禅师梦到老虎跑泉”的顺序弄拧了;满菊陇改成“满陇桂雨”,听上去好像一道菜名;还有“阮墩环碧”,听上去跟“夹皮沟”一样毫无诗意。  

看来,风景的命名,虽是件小事,要是弄不好,也会大煞风景。

 

 

10. “大爷的来历

初到北京的外地人,最困惑的一个词肯定是“大爷”.一方面,"大爷"是对老年男性的尊称,另一方面"你大爷"却又用来骂人。大爷怎么了?为什么会用到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语境里?我研究"大爷"已经多日,现在把我的考证公布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在北京话和其他北方方言里,大爷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伯父,这个不用解释了,二是前义的引申,指受人尊敬的老年男子。前两者“爷”字要读轻声。三是指很有身份、很有派头的人,引申为空有派头、傲慢无礼的人。在这里“爷”字一般读二声。 

 大爷虽然在辈分上与爸爸平级,但地位显然比爸爸要高。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中,马林生跟他儿子怄气,儿子喊:“爸……”马林生说:“叫大爷也来不及了。我决心已定,谁也甭劝我。”正因为如此,在北京,被人称呼一声大爷,是件很受用的事。老舍《正红旗下》中的定大爷“只要有人肯叫‘大爷’,他就肯赏银子。”足见老北京人对“大爷”的重视程度。

  至于作为第三层含义的“大爷”,在现在,大多用作贬义。因为告别了封建社会,人人讲平等,不太用的着派头十足的“大爷”。邓友梅《烟壶》中,寿明劝乌大爷:“事由是有,可就是得放下大爷的架子。”王朔《无人喝彩》中,也有这样的话:“你成天在家玩,大爷似的。”在报章上,偶尔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谈谈某地服务业的大爷作派》。  

“你大爷”是什么意思呢?熟悉北京话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X你大爷"的简称。现在问题来了,骂谁不好,为什么偏要骂人家大爷?查遍经典,也没找到出处。勉强拉上点关系的是《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派贾蔷、贾蓉去赴约会,贾蓉说:"瑞大叔要臊我呢!"但这是"大叔臊"不是"臊大爷"。  

其实经过了前面这些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点门道。在北方,伯父往往是家族的族长,又是派头和权威的象征,骂了某人的大爷,实际上等于骂了对方的祖宗八代,等于扫荡了对手的一切权威,打击了对手所有的气焰。到了后来,“你大爷”就成了一句口头禅,失去了骂人的火药味,成为朋友之间发泄不满的一句话。今天,这句话不光男人用,有些美眉也在用。我听过漂亮美眉双手叉腰,大喝一声:“你大爷的!”,颇有巾帼气概。  

骂人不好,骂人大爷就更不好了。我们还是主张要文明说话,但既然“你大爷”很多人都在说,我们不妨拿来分析一番,要不,怎么叫语文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