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之旅红葡萄酒 2014:道教篇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3:32:08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1

http://hds.360doc.com第一节按摩、导引和武术

  中国之按摩和导引,渊源于古代氏族社会巫的舞蹈动作。据说四千多年前的尧舜部落时代,中原地区天多阴雨,洪水泛滥成灾,先民因潮湿阴冷筋骨蜷缩生病,故巫教人舞蹈以舒展肢体,活动血脉而疗病。《帝王统录》引《教访记》云:“昔阴康氏,次葛天氏,元气肇分,灾沴未弭,民多重腿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是始制舞。”《吕氏春秋·古乐》亦云:“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古字巫舞相通,原始宗教中这种巫舞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导引术,后来被道教的道士继承。道教法事中不仅有大量敬神、祭神的舞蹈,而且由此发展出禹步及各种导引治病法。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西汉初期)出土的《引书》,是秦汉时古人以导引行气疗病健身的珍贵文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绘有四十多幅各种姿势的导引动作,有些图像注明“引聋”、“引膝痛”等字样,说明汉代不但方仙道以导引术修仙,庶民亦用之治病。《黄帝内经素问·导法方宜论》记载中原地平而湿,“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按为跷足按摩,亦属导引术的范畴,但二者稍有不同。古人以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谓之导引,有宣导气血,锻炼肢体,疗病健身之效。按摩亦是自己或请别人折按肢体和推拿皮肉以疏通筋脉,有强身去疾之功。《孟子·梁惠王上》有“为长者折枝”的话,便是请他人为长辈按摩推拿肢体。道教中的导引和按摩之术多和存思、吐纳、行气等功法相互配合,作为修仙的一种手段。《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抱朴子·遐览》中也载有《导引经》、《按摩经》、《观卧引图》,这是我国最初研究导引、按摩之术的学术专著。

  我国导引术中最核心的内容首推五禽戏。《后汉书·华佗传》云:“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华佗五禽戏是中国导引术中的宝贵遗产,人在静极生动时会自发地做出虎、鸟、熊、猿、鹿的五禽戏动作,这和五行学说中的五脏、五志生克关系完全对应,看来五禽戏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机制的外部表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佛教在中国朝野上下赢得广大信徒后,传统文化亦喜托佛祖之名,例如名震中外的少林拳法和《易筋经》皆托名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传。其实印度并无少林拳法和《易筋经》之流传,少林拳法实际上源于华佗五禽戏,“易筋”之说亦出于道教丹道的理论。少林拳法以龙拳、虎拳、豹拳、鹤拳、蛇拳最著,而少林五拳与华佗五禽戏之间的内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导引术中除《华佗五禽戏》、《易筋经》外,尚有“八段锦”、“十六段锦”、《二十四气导引养生图》、《赤凤髓》“导引四十六式图诀”、冷谦《修龄要指》“导引却病歌诀”等较为著名。据《玄鉴导引法》记载:“抱朴子曰,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大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而易伤,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导引之道,务于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节。导引秘经,千有余条,或以逆却未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今以易见之事,若令食而即卧,或有不消之疾,其剧者发寒热癖坚矣。饱满之后,以之行步,小小作务,役摇肢体,及令人按摩,然后以卧,即无斯患。”以上所论,便是道教导引按摩术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