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芗城区房价均价:七位农民工的道德答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8:36
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洪进祥 徐云华

  “老人扶不扶”、“小悦悦事件”……一段时间以来,当这些让我们良心受到拷问、传统价值观受到质疑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时,善良的人们无不在深切地呼唤:为什么这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就这样无情而“执著”地发生着呢?
    在江城武汉,在武(汉)黄(石)城际铁路工地,却有这么一个优秀的群体——七位农民工兄弟,用平凡而不平常的感人一举,托起了道德的天平,抚平了人性的褶皱,在初冬时节捧出了一份暖洋洋的道德答卷。

  车祸突然发生,伤者被压车底,是救人还是走开?
  “看见他腿还能动,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把人救出来,其他的顾不得多想。”
  ——农民工王泽球

    22日10时许,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武黄城际铁路项目部的王泽球师傅和工友们,像往常一样,在工地忙碌着。
    突然,刺耳的刹车声从10米开外的马路传来,接着“嘭”的一声闷响。出车祸了!64岁的王泽球第一个反应过来。他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与工友范国平、盛红军、顾问一道,几步跨到现场。
    伤者被轿车右前轮碾过,整个人躺在车下无法动弹。
    肇事司机六神无主,而伤者的腿正在抽搐。“他还活着!赶紧救人!”范国平大喊。
    可是,人在车下,轿车进退不得;将伤者拖出,极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怎么办?
    抬车救人!
    轿车有1吨多重,4人使尽力气,仍无法撼动沉重的车身。危急时刻,老党员胡家年与涂细明、袁建文闻讯飞奔而来,加入抬车队伍。“一二三、一二三……”七人喊着整齐的号子,铆足力气,合力抬举。小心翼翼,车体缓慢抬高,再转动车体,慢慢放在地上。一抬、一转、一放,大约5分钟的时间,14只大手紧而稳地托住重重的车体,托起一个生命的希望。
    之后,他们守在伤者身旁,直到救护车来了,才悄悄离开。“当时有过犹豫吗?”昨日,记者在工地见到正在干活的王泽球师傅。“没想那么多,看见他腿还能动,我们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把人救出来,其他的顾不得多想。”朴实的老王说。

  感言
  一段时间以来,频繁传出“搀扶反被诬告”的消息,刺痛了一些人的心。事故发生时,有的人不再敢挺身而出,有的不愿伸手施援。
    如果说,小悦悦案中拾荒的陈婆婆以自己的良知,为道德留住了脸面;那么,这一次,车祸突发时,七位农民工毅然出手相救,为我们树起了又一个人性光辉的坐标。
    当伤者在车下呻吟时,七位农民工为什么顾不得多想?只因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扶危救困,这本应是一种人性的本能。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中,流淌着乐善好施的血脉。谁都有遇到危难的时候,危急时刻帮人一把,难道不应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顾不得多想”,“草根英雄”们最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高远的道德海拔。它一次次托起社会的道义标杆,一次次激荡着温暖的人性暖流。

  坚守道德底线,真有那么大的风险吗?
  “我们是基层群众,我们有最基本的爱心。只要是正义的,就不怕风险。”
  ——老党员胡家年

    38岁的顾问和42岁的袁建文是几位工友中的小老弟,平时抽空也常看看报、上上网,彭宇案、小悦悦案耳熟能详。
    “前段时间报纸上还说,武汉有位88岁老大爷,在菜市场摔倒后因为路人不敢扶,结果去世了。大伙们都感慨半天啊。那天抬车时,的确是有顾虑:万一抬的角度不对把伤者又磕到了呢?我们是自发去抬的,万一车子搞坏了司机要我们赔呢?但最终还是良心占了上风。再说,时间紧迫,也容不得你七想八想,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顾问腼腆地说。
    “我们是社会基层群众,可我们更有最基本的爱心。只要是正义的,就不怕风险。再说,我们有七个人啊!万一要赖我们头上,还能互相作证呢。”老党员胡家年说。
    他们清楚地记得,事发当时,围观的人不少。“大多数人,穿得挺光鲜的。有些人帮着喊‘一二三’,但就是不愿来搭把手。”胡家年回忆。
    也有人在旁侧冷语:“看这些傻老帽逞能!”“不吃亏不知道厉害,被人讹了后悔就晚了!”……
    还有人悄悄问涂细明:“使了这么大劲儿,你们要找司机要钱啊。不给钱抬个么事撒!”
    的确,他们缺钱。7位农民工在武黄城际铁路工地干活,工资并不高。走进简陋的宿舍,个个床上被絮单薄,甚至没一件像样的衣服。
    “但是,如果救人也要钱,那就不配叫人!见死不救,趁火打劫,这种昧良心的亏心事咱干不来!”58岁的电焊工盛红军说。

  感言
  还原当时的场景,不禁唏嘘。道德与身份原本并不相连,只是人性中的那一道应有的道德底线才分出了品格的高下。那些在旁看热闹的人中,也许有人比这些农民工受过更多教育,拥有更高的学历;也许他们善抓机遇,拥有收入更高的工作。为什么身份变了,道德的底线反而丢失了?为什么见的世面多了,善良的本性反而缺失了?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风气不同了,讲道德有风险,见义勇为可能“惹祸上身”。的确,一些救人反被诬告的案例让某些人变得世故练达,于是选择了趋利避害。然而,用少数人的道德失准,用少量的无德个案,能扼杀对道德底线的大众坚守吗?
    眼下,一场接一场的道德审视和道德检讨在许多地方展开。武汉少年张聪扶人被诬,市交管局查询后终还清白;温州两名餐厅服务员救助倒地老人被家属冤枉,也因肇事者及时自首而水落石出。种种事实证明,向上、向善、向爱的正义力量,正在抚平道德缺失的褶皱。行正义者,自当问心无愧,理直气壮,果敢前行。

  做好人真的就吃亏了吗?
  “真的谢谢你们!如果晚了20分钟,我父亲就没命了!”
  ——伤者易先生之子

    救护车载着伤者离开了,肇事司机也与交警一道走了。七位农民工悄悄回到了工地,刚发生的一幕大家谁也没说。
    大伙儿觉得,这件事就应该这样结束了。没想到过了2天,项目部接连来了几拨访客。“直到伤者家属、司机和记者陆续找过来,我们才知道他们做好事了。”中铁十一局武黄城际项目部铁路桥涵一工班班长徐财贵说。
    首先来的是肇事司机朱某。他给工友们送来了烟和水果,感激之情很诚挚:“感谢你们帮了我大忙!”
    下午,伤者易先生的儿子也专程找到这里致谢:“我父亲已脱离了危险,真的谢谢你们!如果晚了20分钟,我父亲就没命了!”
    工地给他们每位奖励了200元钱。“可是我们觉得这很平常啊。在我们老家农村,张家有事李家帮,讲的就是情义和实在,不图个啥,就是最基本的爱心吧。”说到这儿,胡家年憨厚地笑了。
    走时,农民工们对记者说,实在没想到记者会来采访他们。他们希望,以后这种事不再成为新闻。

  感言
  在许多人的眼里,投资要有回报,付出要有收获,这似乎成了一些“经济人”的思维定势。可是,救人农民工说,他们并不图个啥。
    身处市场这个逐利场,同居社会这个共同体,面对利益这把“双刃剑”,我们不能不思考:是不是一切活动,一切选择都要用经济杠杆来量一量?是不是有了利益机制,就能丢弃道德杠杆?
    从本质上说,人类道德的本质和起源的基础就是互惠利他。这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信义兄弟接力送薪,他们本来也不图名,不图回报,而如今走出去,人人竖起大拇指,争相与其合作。
    道德,是文明社会之所以文明的醒目标志之一,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根基,是国家发展的支撑。冷漠而功利的社会只会人人自危,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才是更加和谐、更有希望的社会。
    愿七位农民工捧出的道德答卷,能让冷漠的灵魂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