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石岗步行街站街女:国有企业创先争优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价值诉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21:27
省国资委 2011-06-09  来源: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李源潮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上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这是西方国家任何企业都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国企党建要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要把这种独特优势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优势结合起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我们深入推进这一重大命题的探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应当把推进这一转化作为活动的根本价值诉求,结合企业实际,深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细化活动措施,更好地探索转化的思路原则、方法路径、体制机制和环境条件等,从而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增强活动的效果。
一、深刻认识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创先争优的自觉性
(一)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体现了国有企业创先争优的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有企业要想谋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靠核心竞争力来赢得生存权与主动权,这是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竞争力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把国有企业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研究学习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经验,遵循游戏规则,规范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依法治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在法治框架内研究落实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政治优势成为国有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塑造和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更好地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适应现代管理的运用和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因此,国有企业开展创先争优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职工提素质、企业上水平的目标,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行动,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使国有企业党组织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在国际化竞争中成为职工的主心骨和坚强政治核心。
(二)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围绕中心,是国有企业开展创先争优的基本定位,也是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定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进一步组织动员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带头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在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上抢抓发展机遇、聚焦对策,在谋划企业科学发展战略上凝聚共识,以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服务于企业科学发展大局。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围绕中心做工作,特别是通过做人的工作,加强领导班子与领导人员、党员、人才队伍、职工队伍、客户和社区等五个层面的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的政治优势,对于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束缚性因素和障碍,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涉及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生产运营等一系列创新,还涉及核心技术和软实力的培育。党建工作要适应这些变革,自觉、主动地融入企业改革创新之中,从决策体制上改进,从工作方法上创新,从工作内容上拓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作用和规律,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党建工作真正融入中心、推动发展,实现企业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有利于党组织准确把握定位、靠实工作责任,落实以"三个体现"彰显"三个作用"的党建工作思路,完善党建工作目标、标准、激励和责任体系;有利于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创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使党的政治优势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全面理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创先争优的目标
党的政治优势是一个比较研究概念。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在阶级基础、组织形式、纲领路线、执政方式、执政效果、队伍的先进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我国国有企业设立党组织并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西方企业则没有。我们所说的政治优势正源于此。党的政治优势在国有企业集中体现在理想信念、理论政策、组织体系、党员队伍、作风纪律和群众工作等方面。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般是指企业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独有的、别人难以模仿和复制的、能够成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能力,尤其是企业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管理的能力。从形态上看,它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这里我们所说的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转化为企业软实力,包括创新发展、管理整合、文化塑造、团队协作执行、企业凝聚、风险控制等要素。要围绕上述优势向核心竞争力要素转化,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创先争优的目标和内容。
(一)把党的理想信念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体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是全体员工的统一意志和行动指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闪烁着博大的人类仁爱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国有企业通过创先争优,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体系,在企业形成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文化氛围。要引导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和积极承担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与职工、与国家、与出资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多赢,常态化,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二)把党的理论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力。企业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抓好理论武装,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中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不仅为国有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国有企业制订自身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导。企业经营者只有深入领会、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与宏观调控的方向保持一致,才为企业自身发展创造条件,使企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选择发展道路、获得发展机会。国有企业在战略规划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建立与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可以保证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符合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切实际的宣传贯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还可以保证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得到认真落实。
(三)把党员队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带动力。国有企业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负责 人,绝大部分也是共产党员。党员是国有企业职工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党员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高超的业务技能,以及优良的工作业绩,将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员工共同提高素质、努力奉献、创造佳绩。因此,通过党员"五带头"、"争四优"活动,使党员在思想观念,业务素养,技术水平方面有新突破、新发展和新提升,形成企业坚强骨干和核心队伍。而要把党员队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带动力,就要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创新党员管理教育,通过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同时,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造广阔的舞台,通过树立典型及形象塑造等活动,激励和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把党的组织与纪律作风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执行力。我们党有严密健全的组织体系,有崇高的组织宗旨、严谨的组织原则、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这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大综合政治优势。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落实领导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把党的组织优势与纪律作风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执行力。其一,通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强和改进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带动和推进企业员工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规范企业行为、领导干部行为、党员行为和一般员工行为,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有力保障企业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执行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大大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其二,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宗旨以及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其三,通过发挥党组织协调作用,帮助企业协调其内外部的环境,帮助构建和谐企业,增强企业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
(五)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我们党历来就善于做群众工作。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动员和组织群众,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稳定和构建和谐企业方面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创先争优,引导企业党组织切实加强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增强企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功能。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上引导群众,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群众的权益维护和保障好,要切实做好厂务公开,执行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赋予群众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知情权,保障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切实注意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关心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要切实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及时理顺群众的情绪、调解群众的利益矛盾,使广大职工在企业发展与振兴中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唯有如此,才能使广大职工群众心系企业,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六)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转化为企业的领导力。这是从整体上讲,企业党建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现代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发挥政治优势,形成领导合力,增强企业领导力。同时,国有企业党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负责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负责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的落实,在协调新老三会关系以及各方利益关系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党组织通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发挥保证监督优势,则有利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完善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增强企业的控制力。
三、深入探索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途径,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体制,也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因此,在研究其方法途径时,要深刻把握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搞好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把握国有企业党组织定位,重视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确定任务,增强功能,拓展领域,扩大覆盖面,为优势转化定位定向;"突破一个难点",即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两个优势都能充分体现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优势转化创造体制条件; "创建一套工作体系和机制",即创建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各项管理深层融合,与党员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有机结合,与生产经营同步谋划、实施、考核、奖惩的工作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为优势转化搭建载体;"紧扣一个目标系统推进",即围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系统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以上总体思路用四句话概括:围绕中心做工作,突破难点建体制,进入管理起作用,通过提升看效果。
(一)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为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在实现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一套适应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为实现转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体制保障。因此,要把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继续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机结合。要妥善处理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关系,形成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中要将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切实履行保证监督职能,把党组织监督与监事会监督、职代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的监督,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监督。
(二)搭建载体和平台,为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探索具体路径。进入管理起作用是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基本路径,具体包括转化的载体和运作平台。首先要抓好工作体系建设,构建支撑转化的载体。包括价值建设体系、能力建设体系、行为建设体系、形象建设体系、党建工作体系。价值建设体系是一种认同体系,是企业职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它是一个成熟企业的标志,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转化的重要载体。要根据实际,制定价值理念的培训、检查和考核实施办法,并将价值理念写进岗位职责,确立一个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最低价值判断标准、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能力建设体系是一种实现转化的实用体系。要通过建立能力模型,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职工,有区别地培养和提升核心胜任能力;行为建设体系是以人为本进行企业管理,协调统一企业组织和职工行为,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运行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与品质,提升企业效益与价值的重要内容,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要建立行为规范和标准,对职工行为进行引导,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违纪惩处办法,对职工行为进行约束;形象体系是决定企业产品战略的上层建筑体系,是视觉层面上的价值认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转化起推动作用。要通过内修外塑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在企业内部,要重点发挥党团员和典型人物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推动不同层面的职工搞好形象建设。在企业外部,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为社会进步和所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做合格的"企业公民";党建工作体系是实现转化的主体体系,也是核心体系。要健全企业的领导体制,加强领导 班子建设和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完善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机制,党管干部的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以上体系的建立,要在科学有序的调查论证基础上完成,并要把系统化了的理论体系按责任主体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
其次,要抓好工作平台的融合设计,建立转化的运作机制。从组织结构的设置和企业实践运行来看,党组织工作平台和经营管理平台都是依据不同规定设立并且各自独立运行的,这为党的工作进入企业管理设置了天然障碍。而要解决进入管理的问题,就必须使两个独立的工作平台有效融合。要深入、具体地研究党组织的那些工作进入管理,分别进入管理的哪些环节,通过企业党组织工作和企业管理的总体设计来保证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现代管理的框架。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精心设计党组织工作平台,并使其日常工作运转到企业经营管理平台上来开展。要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保证"进入管理"。把握好三条原则,合署原则:党组织工作机构应尽可能与企业有关职能机构合署办公;交叉原则: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与部分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经理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兼专职结合原则:大部分党务工作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相互兼职,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精干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
(三)构建网状管理和责任模式,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建立落实机制。这是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念上的变革,也党建工作进入管理的重要组织保证。在传统"线性"工作模式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主要由企业综合管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经营管理部门来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党组织、纪检组织、工会组织、团组织来抓,这种直线独立的运作方式,容易造成"两张皮"。因此,要打破党、纪、工、团自上而下自成一体的"线性"工作格局,企业上下各管理层次、各级管理者和党、纪、工、团各级组织和组织负责人,共同以"五个建设体系"为工作载体,围绕做好职工人的工作,形成一个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标准适中、措施合理、考核落实的"网状"工作运行新格局。要突出抓好建立全方位全过程责任体系,使企业职工工作的各个主体,都要按照"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工作标准、工作支持、工作检查、工作评估"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明确职责定位、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和责任主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四、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年来,省国资委党委加强总体指导,软件硬抓,强势推进,有效提高了企业党组织的话语权,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要进步总结深化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总体指导水平。
(一)三个阶段两个三年规划的提出和制定,为整体推进转化确定了目标。2006年-2008年第一个三年规划期,提出了"一年抓硬件,两年抓软件,三年上水平"的目标。通过强化基础,完善体制机制,细化措施,改进薄弱环节,使企业党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0年-2012年第二个三年规划期旨在通过巩固体系,优化机制,强化基础,提升水平四个目标,推动企业党建基础明显加强,党组织功能明显强化,党员素质明显提升,党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在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方面,三个作用的发挥更加显现,引领、保障、凝聚、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四个体系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为整体推进转化提供了规范和手段。2006年我们制定了以"5+2"党建硬件建设(组织、机构、人员、经费、手段和长效机制、责任制度)为重点内容的督导评价办法。2007年,把内容扩展到"大党建"范畴,立足构建党建工作的目标、标准、责任、激励四个体系,制定下发了《省政府国资委系统企业党建检查评价办法(2007版)》。这个办法的实施,使企业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健康运行的机制,增强了党政协同抓党建的责任,提高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
(三)通过"三个体现"落实"三个作用"的提出和实施,为整体推进转化把握了定位。2007年我们提出了以"三个体现"落实三个作用,彰显政治优势的基本思路。即: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战略谋划和组织实施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岗位创一流业绩上。这一思路,抓住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位次和职能角色,聚焦一个中心,提出不同要求,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各有侧重,发挥职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对中心任务的保障作用。
(四) "两个结合试点"、"样板支部创建"和"双培养工程"提出与实施,为整体推进转化找到了关键点和创新点。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我们选择4户企业开展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试点工作,指导试点企业建立健全了三个制度(党政协调运转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重要人事任免制度)、三个规则(党政工作相互衔接的董事会议事制度、党委会议事制度、经理层议事制度)、一个实施办法(党建检查评价办法),使两个结合的制度建设探索向前推进了一步。为了加强企业党的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样板支部"创建工程,三年分三批选树81个基层党支部进行创建,滚动实施党员队伍"双培养"工程,深入开展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工程建设,每年培养生产经营骨干入党和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1000名。试点工作和两项基础工程的实施推进,创新了党建活动载体,为我们破解当前企业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找到了关键点和切入点。
(五)企业党建研究会的成立和丰富的研究活动为整体推进转化提供了范例,拓展了视野和实践空间。为深入推进企业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于2004年成立了甘肃省企业党建研究会,以此为平台,组织会员单位以企业党建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新鲜经验,深化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六年来,甘肃省企业党建研究会先后四次下达研究课题200多项,发表优秀研究成果论文600多篇,编撰四本课题成果集,其中三本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引领和智力支持。
(六)突出企业特色,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整体推进转化创造了契机,营造了氛围,提供了载体。2005年7月始,用半年时间组织系统内37户企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9年3月始,用半年时间组织系统内31企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两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从不同侧面对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党的最新理论武装,产生了一大批认识、实践和制度成果,创造了许多 新思路、新经验、新方法、新案例。目前组织省属及中央在甘81户企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又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推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载体,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创先争优的根本价值诉求,通过"创先进"、"争优秀",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