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客运站什么地铁站: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9:47
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问题
 http://i.cn.yahoo.com/03400264511/blog/p_3/   张怀成的
2009-02-05 20:08:51

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主要有“手插秧”和“机插秧”,还有“机械直播种”和“抛秧”四种类型。由手插秧和抛秧技术还衍生出“两段育秧栽培”、“超稀植栽培”和“抛摆栽培”等。各类型技术特点不同,生产成本、产量和品质,以及生产效益也有区别。自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水稻又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新时期。如何评价这些不同的栽培技术?各种栽培技术发展前景如何?新开垦水稻应该采用哪一种?这是水稻生产中应该重视的问题。生产中采用哪种栽培技术,与生产规模大小、生产资金多少、劳动力数量和技术特色等综合因素有关。黑龙江省还应该特别重视无霜期短、商品性生产、“产量农业向质量效益农业”转变和劳动力转移等生产要素变化等。总之,选用哪种生产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阶段和多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借鉴国内外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经验,目前,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1   积极发展机插秧

与手插秧相比较,适合较大规模的生产,机插秧移栽效率是手插秧的10倍以上,可以减轻插秧劳动强度、缩短插秧期和实现大面积生产标准化。买插秧机当年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但在目前手插秧成本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从长远看,3~4年平均机插秧成本已经低于手插秧。黑龙江省大平原较多,耕地面积较大,加之农民陆续离开土地,生产规模还会相应加大。为此,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应该优先发展机插秧。发展水稻机插秧,还有利于解决农户之间种稻水平发展不平衡问题,从而实现均衡增产。以机插秧技术为核心,实现整地和收获全程机械化,代表着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世界水稻栽培技术很多,与黑龙江省寒地气候条件相似,生产规模相近的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目前已经接近100%实现机插秧种稻。

黑龙江省目前正处于机插秧种稻面积迅速发展时期,机插秧面积已经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40%以上。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东部三江平原地区户均经营规模较大,应用面积较多,已经达到60%左右,其中国营农场已经达到80%左右。西部松嫩平原生产规模较小,山块也较分散,机插秧面积较少,很多县(市)才刚刚起步。这类地区应注意促进土地有效整合,向适应机械插秧的规模化方向发展。插秧机也有4行、6行和8行等不同机型,适应能力也较强,可“根据当地生产规模大小选择使用。也可以采用“有偿插秧”服务形式,一家买插秧机为多家插秧,以促进机插秧的发展。

2   加强提高手插秧

1983年以后,黑龙江省推广以手插秧为技术特征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水稻单产水平,手插秧也成为全省水稻生产技术的主体。但随着水稻机插秧的迅速发展,手插秧面积已经呈减少趋势。到目前为止,手插秧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左右。主要在中西部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和劳动力相对较充足的地区应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耕地的整合和农户水稻生产规模的扩大均是缓慢变化过程,为此,过类地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手插秧都将是种植水稻的主要方式。

手插秧种稻一般生产规模较小,农户之间使用的品种、采用的育苗方法、本田生产管理、收获脱粒方式等差距较大。这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中实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障碍原因之一。手插秧多在劳动力密集地区应用,生产规模较小,生产中以创造高产典型为目标研究也较多。如“宽窄行插秧栽培”、“两段育秧”、“超稀植栽培”和“稻田养鱼”等。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技术跑粗走样”问题,如坚持大中棚育壮秧、平整土地、建立合理耕翻制度、及时插秧和确保插秧规格等技术标准。总之,要实现手插秧技术标准化。由于不同农户之间种稻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提高手插秧种稻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也是目前黑龙江省提高水稻单产的最重要途径。

3   没有办法选直播

黑龙江省气候特点是作物生育期短,夏季温度低,年际间活动积温变化幅度大。水稻属于喜温作物,低温冷害是水稻生产的最重要气象灾害。直播种稻因为没有保护地育苗阶段,直播稻种苗期又正处于黑龙江省春季温度波动幅度最大的时期,为此,直播水稻生育期受低温影响延迟程度明显大于育苗插秧栽培,直播种稻的稳产性明显小于插秧种稻。1983年以前黑龙江省以直播种稻为主,1969年和1972年出现大冷害时,全省水稻单产平均减产高达60%以上。1983年以后插秧种稻,水稻抗灾能力明显增强,低温冷害年全省平均减产幅度一般不超过10%。低温冷害年直播种稻不仅产量低,稻米的出米率等加工品质和垩白率等外观品质也显著变差,这说明直播种稻还不利于优质米生产。另外,直播种稻灌水期早,灌水时间长,用水量较大,这也说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黑龙江省不适台发展这项技术。水资源是生产投入成本之一,用水量大也不利于水稻高效益生产。直播水稻根系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差,苗期病害多,这都是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直播种稻的优点是不需要育苗,可以节省育苗成本,但综合对比来看,直播种稻优点少,缺点多,在黑龙江省的寒地气候条件下,不论是稻谷产量,还是稻米品质均明显不如插秧种稻。世界直播种稻的国家也不少,但主要是在温度较高、活动积温较多、生育期较长的地区,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而寒冷地区大面积应用的很少。近几年日本正在大力研究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但位于寒冷地区,与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相似的的北海道,尽管政府采取试验示范促进生产发展政策,但是生产中应用面积仍然很少,目前还不到水稻种植面积的1%。

为此,黑龙江省经济条件好,能够购买插秧机的农户,要优先发展机插秧种稻;经济条件较差,暂时不能购买插秧机的农户,而又可以解决插秧劳动力的农户,可以继续沿用手插秧种稻;只是既不能购买插秧机,又无法解决插秧劳动力的农户,才可以选择直播种稻。直播种稻要选择机械直播方式,要彻底消除“漫撒籽”。直播种稻在黑龙江省属于一种临时性过渡性技术。

4   不宜继续搞抛秧

抛秧种稻是针对手插秧移栽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问题提出来的。与一般手插秧相比较,抛秧在用秧钵育秧提高秧苗素质、抛栽提高移栽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上有突出的优点。但大面积生产中抛秧种稻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是对整地质量要求过高,如稻田的平整程度,稻田泥浆松软程度等,这些条件在大面积生产中很难达到的。第二,抛秧要求条件过严,如大风时不能抛,风大抛秧易造成漂秧;整地后泥浆沉降时间不适宜不能抛,水多不能抛和水少不能抛等。第三,稻根部入土深度不一致,主要是入土深度过浅,产生浮根,影响水稻分蘖生长和加重倒伏。第四,秧苗分布不均匀,秧苗入土深度不一致,导致水稻生育整齐度差,由此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第五,秧苗分布不均匀,也不便于除草和收获等。由此看出,大面积生产中,多年平均结果,抛秧种稻的稻谷产量、稻米品质和生产效益决不会比插秧栽培好。1990年前后,黑龙江省曾做过抛秧栽培大面积示范推广,因这些难以克服的缺点,此项技术并没有发展起来。国外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国家也曾试图发展水稻抛秧戚培,结果也是因存在的这些问题没有发展起来。目前,手插秧的缺点可以靠插秧机来解决,机插秧又不存在抛秧栽培的缺点,所以黑龙江省应该发展机插秧而不宜再搞抛秧。

抛秧不适合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相应各类“抛秧机”研究和“免耕抛秧”等各种方式的抛秧研究也无实际意义,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更不现实。也就是“抛”过个环节必然被生产所淘汰。不过,抛秧栽培使用的是“钵育秧苗”,在生产中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这种秧苗由于带土移栽伤根少,秧苗抗逆性强,适合在生育期短的地区、低洼冷凉地块和盐碱地应用。生产规模小,劳动力充足的地区,用钵育秧苗手插秧可以获得高产稳产,可称之为“钵育苗手插秧栽培技术”。用钵育秧苗搞“抛摆栽培”解决了秧苗分布不均的问题,但是入土深度过浅问题还存在,为此,相关技术推广会受到限制;相关机械也难发展。但若把钵育秧苗与插秧机结合,研究和推广“钵育机插栽培技术”,在寒地稻区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5   结语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农户水稻生产规模差距很大,水稻生产又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各地要在充分了解机插秧、手插秧、直播种稻和抛秧种稻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生产规模、劳动力现实情况和生产要素发展趋势,选择相适应的生产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生产技术,才能顺利地保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稳步发展,这样也可以相应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