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家居装饰广场图片:31个地理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4:21:54

1.“楼兰美女”之谜:在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三角洲,曾发现了一片墓地,建立在河道中距今地面约七、八米的一处高台地上。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干尸,体肤指甲均保存完好。她有一张瘦削的脸庞,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头发披肩。她上身裹一块粗毛织的毯子,胸前的毯边用削尖的树枝别住,下身裹一块羊皮,脚上穿一双翻毛皮制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还插了两根雁翎,被世人称为“楼兰美女”。经用她身上裹的羊皮残片作碳14测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尸。她是谁?为什么会埋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她生前属于哪个民族部落?这是一个难解之谜。

2.阿留申岛弧之谜:阿留申岛弧是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令人感兴趣的是:阿留申岛弧向南弯曲,这种形状似乎显示有一种自北向南的力推动形成的,如史前冰川的推动等,另外,阿留申岛孤南侧的深海沟表明,太平洋的海底扩张对其它的作用是向北推进的,但从太平洋洋脊位置来看,太平洋洋脊伸入到北美大陆,南北向偏东分布,其扩张方向应是向西偏北,而不应向北,那么,阿留申海沟是如何形成的呢?

3.北冰洋的海底扩张是否仍在继续: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的,又存在广阔的大陆架,有人把它看成是大西洋的一部分,即大西洋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地中海”。虽然北冰洋也存在大洋中脊:北冰洋中脊(南森海岭)。但在整个北冰洋地区,火山、地震活动是很微弱的。有人曾作过统计:从1900~1980年间,北纬70°以北只发生了40次6级以上的地震,一般认为是北极厚厚的冰盖阻止了地震的发生,至少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赤道的离心力会使地球内部的能量向中、低纬度转移,从而削弱了两极地区的活动。而在南纬70°以南的地区,从1900~1980年也只记录到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一般地说,任何快速自转的天体,其两极地区的活动均会受到削弱,太阳黑子活动主要发生在南北纬35°之间,亦可能与其快速自转有关。地球作为一个快速自转的天体,北冰洋的地震和海底扩张活动就不能不受到影响,从其地震、面积、无深海沟等情况判断,北冰洋的海底扩张即使没有停止,也是非常微弱的。

4.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而南极只有企鹅: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许多科学家,那就是,虽然北极和南极的气候和环境极为相似,但为什么北极只有北极熊没有企鹅,而南极却只有企鹅没有北极熊呢?一些科学家根据板块漂移理论推论,认为北极熊和企鹅原本生活在同一大陆,后来由于板块漂移,它们分属不同板块,越漂越远,直到现在一个北极,一个南极,遥遥相望。这种解释因为缺乏证据而不足以服众,而这个悬念一旦揭开,对生物演变、地球演变都将有不一般的意义。

5.发生在百慕大的悲剧:海是美丽的,它清澈、蔚蓝;海是博大的,它海潮、深邃;海是富饶的,它孕育了无数生灵;海是神秘的,它宽厚的胸怀中,拥抱着无数珍宝,无数往事…… 

但海也是令人恐惧的,它风平浪静间,会倏然腾起万顷波涛,吞噬掉一切生灵。百慕大就是这样一个时时蕴出悲怆剧目的摇篮。

这是一片著名的“陷阱水域”:大西洋中的百慕大海区。多年以来,许多临经此地的飞机船只,往往有去无回,生死不明,使这片开阔的每边长2000公里的三角形海域,蒙上了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至今仍有好些科学家在这里冒着风险寻究奥秘。

百幕大海区北部是百慕大群岛,东南部是波多黎各岛,西南部是佛罗里达半岛和古巴岛。据记载,在这片“陷阱水域”,自20世纪以来已有上百架飞机和两百余艘船舰失事或失踪,下落不明的失踪者已达数千人。

从地理环境来看,百慕大海区确有其特殊性。这里有势力强大的暖流经过,并多飓风、龙卷风;海底地貌复杂,大陆架狭窄,海沟幽深,地处火山与地震的活跃地带。但这些并不足以提示百慕大水域的多事原因。

几十年间反反复复的调查表明,不少船只飞机都是无端消失在这个“魔三角”海区的,且未留下任何可寻痕迹。如美国油轮“凯恩号”,船上配备有先进的自动导航和通讯设备,1963年2月3日,它在平静的百慕大海面航行中,突然中断了陆地的无线电联系,连呼救信号也未及发出就失掉了踪影。此外,两艘核潜艇也在百慕大海哉消失得无影无踪。 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5架“复仇者”式海上鱼雷轰炸机,在返航途中竟一同消失在百慕大海区上空。飞机失足前向地面指挥塔传送了令人费解的谈话:“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我们好象迷失了方向。”“……就连大海也变了样子……”“旋转发疯的罗盘……”“进入的白水”。“我们完全迷失了方向……”飞机失足后,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动员了空前规模的舰船和飞机,对包括百慕大水域在内的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陆范围进行了严密搜索,然而连一点残片和油滴都未找到。分外怪异的是,就在5架轰炸机已在百慕大海区失足后的数小时内,仍有一个设在迈阿密的美国海军航空基地收到了来自失足飞机的微弱信号。

这些莫名其妙地失踪的船舰和飞机究竟到哪里却了呢?难道百慕大水域真的会存在什么特殊“时空域”结构么?一系列事实的出现,加深了研究者们的猜测。这使得百慕大三角海域益显神秘。

1968年,美国航空公司一架大型客机在突起百慕大海区时,竟在地面荧光屏上失去图像达10分钟之久,尔后它却安然无恙地降落在迈阿密的机场上;抵达时间并大大地提前了。机组人员虽未遭遇任何稀奇事件,但飞机上所有钟表都比陆上慢了10分钟。显然,根据相对论,只有飞机加速到接近光速,这种情况才有可能发生。

1977年2月,一架水上飞机载了5名乘员进入百慕大水域进行现场考察,当考察人员在机舱内进晚餐时,突然发现刀叉变弯,机上钥匙变形,罗盘上指针偏离了几十度,录音磁带中出同了噪声。面对此情此景,考察人员唯有疑窦丛生。

1983年有位女婴出生在沿百慕大海区一条由巴哈马群岛驶往迈阿密的邮轮上。十几个月后,女竟出现怪异容貌,而且显示出用目光移物件的超常能力。数年来,她一直在接受联邦德国心理学家比尔博士的研究。

1983年9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45岁渔民,在百慕大海域因遇到风暴而漂流了两星期后获救,返回以后不到一个星期他的外表发生变化,皱纹消失,黑发复生,就像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后来他被医院检查以期找出原因。

1988年,一对瑞典夫妇乘坐游艇在百慕大“魔三角”历险。在大巴哈马岛附近,游艇发动机突然灭火;紧接着游艇慢慢地被吸入海区中心水域,但见一片浓雾笼罩。在雾中,夫妇俩闻到一股异香,听见空中爆裂声,船上的雷达及其它仪表完全失灵,指南针胡乱转来转去,但是,几分钟后游艇居然飘出蓝雾,到达百慕大三角海域之一。很怪,发动机、雷达等一切设备统统恢复了正常工作。有趣的是,夫妇俩的智商在这次神秘的百慕大经历之后都明显上升。丈夫基尔维斯丁法文基础颇差,可他居然可以看懂法文杂志了,后来又很快熟练地掌握了好几门外语,成为公认的外语学习上的“奇才”。妻子娃洛莎以前连支票余数都辩不清,现在竟可以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连她本人也为自己成为“数学通”而深感意外。负责对这对夫妇进行测试的科学家在力争找出这奇事的一点谜底。

1989年,一艘失踪近8年的英国游船“海风”号在百慕大水域的原失踪海面重新出现,而船上的6个人都平安无事。只是他们对消逝这8年的时光毫无记忆,都感觉无非是一瞬间;为此他们无法回答其间的神秘际遇,以为“刚才”没做什么。这些人目前在接受催眠调查。海船再现事件原在30年代就已发生过,但那时人们只发现了完好的空无一人的“幽灵船”。

百慕大海区正在悄悄展示它的另一面;但人们毕竟不会忘记它的危险性。应当承认,最危险的百慕大海区同时又是最具诱惑力的海域。为什么百慕大水域能够造成人体生量与智能上的变化呢?为什么船只能够失而再现呢?难道百慕大三角海区果真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么?抑或,百慕大“魔三角”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重力变异区或时空变异区?

6.金银岛上埋藏的秘密:苏格兰作家斯蒂文森的著名小说《金银岛》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探险故事,主要说以海盗和船长各自一帮人为争夺荒岛宝藏而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拼斗,在尾声中,作者暗示仍有一大笔财宝隐藏在荒岛的某一处。

《金银岛》是以太平洋的可可岛为背景写的,该岛位于距哥斯达黎加海岸 300英里的 海中,曾是17世纪海盗的休息站,海盗们将掠夺的财宝在此装装卸卸,埋埋藏藏,为这个无名小岛平添了神秘色彩,据说岛上至少埋有6处宝藏,其中,最吸引寻宝者的是秘鲁利马的宝藏。1820年,利马市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当被称为“解放者”的秘鲁民族英雄玻利瓦尔所率领的革命军即将进攻利马,利马的西班牙总督仓皇出逃,他将多年搜刮的财宝,包括黄金烛台、金盘、真人般大小的圣母黄金铸像装上一艘“亲爱玛丽”号的帆船上逃走。不料,到了海上,船长见财起意,杀死了西班牙总督,为了安全起见,船长将财宝藏进了可 可岛上的一个神秘的洞穴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却又一直没有找到适当机会重返可可岛取走宝藏,直至1844年,船长离开人世,留下了一张难辨真伪的藏宝图。

这张图混杂在后来流传的形形色色的藏宝图中,诱惑着众多人前往可可岛,试图找到船 长的藏宝。也许太神秘,也许太虚假,也许太隐蔽,这些传说中的宝藏仍然不见天日,它依旧使人着魔。

1978年,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使所有寻宝者目瞪口呆,哥斯达黎加政府以保护生态 环境为理由,封闭了可可岛,严禁任何人挖掘。然而这之中又隐藏了一个怎样的新秘密呢? 那“金银岛”的宝藏会永远被埋藏吗?

7.巨幅岩画之谜:1987一1988年在新疆呼图壁县西南天山中的康家石门子发现了一巨幅岩画。这里是深山荒野,人迹罕至的地区,山势陡兀,岩壁平直,就在这巨大的砂砾岩壁的平面上,雕凿出了一巨幅壁画,画面东西长约14米,上下高约9米,其面积达120多平方米,这里海拔高:500多米,岩画距今地面高达10米。巨幅岩画由二、三百人物组成,人物有男有女,或站或卧,或衣或裸,有的作舞蹈动作,如一组9人裸体女性舞蹈像,作风粗旷,形象逼真,其中有不少男像明显地显示出其生殖器官,表示男女交媾的动作。这样一幅表现原始生殖崇拜的岩画,其画面篇幅之大,主题之集中,不仅在国内为首见,就是在世界原始文化艺术中也属罕见。古老的原始崇拜深刻地反映当时原始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但长期以来人们还是无法了解这巨幅岩画究竟是哪支古老原始部落人民所作?当年它又是怎样能凿刻到这么高的岩壁上去?这也是新疆原始文化研究中一个未解之谜。

8.地球温室将会有多热:尽管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肯定会在这个世纪继续增加,尽管这种增加肯定会带来全球变暖,但是变暖的程度仍然不太确定。科学家一般认为,这个世纪二氧化碳浓度的加倍会带来1.5℃~4.5℃的升温。但是这不够精确。科学家正在发展新的数学模型,试图让数字更令人信服。

9.南极的暖水湖之谜:如果说南极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最冷的地方,相信没人会反对吧!因为这块大陆一直以来就有“冰雪大陆”之称,但是就在这冰天雪地中,却有一个温暖的湖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也很想知道其中的秘密。

在南极大陆维多利亚地区附近的干谷地区终年不降雪,更无冰川,就是在这样一个平谷的底部,有一个叫做范达湖的湖泊,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藏身冰冻中的湖竟是一个暖水湖。在68.6米深的湖底部,水温高达27℃。探险家们发现,在南极大陆共有20多个湖泊,不仅终年不冻,而且湖水温暖。

科学家们对南极这些不冻湖泊深感兴趣。他们研究发现,南极湖泊有3种类型:一是湖面冰冻,冰不是液态水;另一类是湖面季节性冰冻,夏季湖面解冻,液态水出露湖面;还有一类是寒冬湖面水也不冻。最为奇特的就是范达湖,尽管湖表面有冰层,但随着深度增加,湖水温度迅速提高,直到湖底水温接近27℃。

为什么会这些暖水湖呢?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一些人认为,可能有一股来自地壳的岩浆流烤热了湖底的岩层,提高了湖底水的温度。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至今没有在湖底找到地壳断裂带,所以地热不可能传出地表面温暖湖水。1973年11月,科学家在范达湖进行了钻探,钻头穿过湖面冰层、水层,钻入湖底岩层,取了宕心,结果发现湖底水很暖,但湖底岩层却很冷。这也证明了湖底的岩层并没有被烤热。

一些人认为,范达湖湖水可能是被太阳晒热的,因为范达湖湖水清澈,湖面冰层没有积雪,太阳的短波辐射可以穿过冰层和水层,到达湖底,暖热了水温。同时湖面冰层,又能像棉被那样挡住湖水热量的散发,所以彻底的水可以保持这样高的温度。但是,一些学者提出,较暖的表层湖水通过对流,必然把热量传给周围湖水,结果应该是整个湖水都变暖。另外,在南极半年的极夜期,为什么能保持这样高的水温,而在另半年的极昼时期,它的水温并没有无限制地升高呢?

此外,也有人认为范达湖的温水是受海底温泉加热而成的,可是至今也没有找到热泉。有人提出可能湖里存在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在反应放热,但至今也没找到这种物质。在这块年平均气温达-25度、极点最低温为-90度左右的世界极寒的冰原中,暖水湖的成因实是一个谜。

旧谜未解,新谜又起。前不久,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南极考察学术交流年会上,俄罗斯的地质冰川学家卡皮茨亚博士指出,南极冰盖下掩埋着一个巨大的湖泊。这个湖泊在前苏联的南极“东方站” 附近,在3800米深的冰盖下,长约250公里,宽约40公里,呈长椭圆形,湖水深度为400 米左右。这个神秘而奇特的冰下之湖,被称作“东方湖”。于是,东方湖的成因,引起各国冰川学家们的争议。

美国的冰川学家曾提出压力消融说,认为是冰盖上部冰的压力使冰消融变成水。但仅仅是压力就能将冰消融成这么浩大的湖泊,不能说服更多的科学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地热融化说,认为是地球内部涌出的地热使冰盖底部融化形成浩淼大湖。但由于在冰盖岩盘打孔困难,南极大陆热流还无法测定。一些学者提出反问,在已知地热温度不高的南极大陆,其冰盖下的冰难道真的是被地热融化的吗?

因此,一些人把东方湖与暖水湖联系起来,甚至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比如有关湖水的成分、湖底的沉积物、湖水中有无生命等。弄清南极大陆湖泊的真相,也许可揭开冰川学、古环境以及地球环境演变的许许多多的谜。

10.平顶海山是怎么形成的:太平洋的中部与西部,即夏威夷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斐济群岛一带的深海底部,有一座座奇异的海山,它们的顶部象被截掉一样,都是平坦的,被称为“平顶海山”。这种海山除太平洋外,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也存在,或是孤耸于海底,或是成群出现。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从几百米至20~30公里,顶部离海面最浅为400米,最深2000米,平均为1300米。其顶部如此平坦,原因何在?

一些科学家从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圆形的玄武岩块,它们是火山弹的原有形状。因此,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座座海底火山,顶部是火山口,被火山灰等物质填平了,所以呈现为平顶。

本世纪50年代,从太平洋西南的平顶海山顶部打捞6种造礁珊瑚、厚壳蛤以及层孔虫等生物化石。以后在太平洋中部也有类似的发现。这表明平顶海山顶部过去有过珊瑚礁发育。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有光照的水体里,因而其生存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可见,曾有一段时间,海山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由于此时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就有可能将其削平,并在其上发育造礁珊瑚。以后,海底山下沉,沉到水深400米以下的地方,所以平顶山上就残留着以前发育的造礁珊瑚和其他喜礁生物。但美国一些学者指出,海底山不一定发生过上升或下降,而是在冰川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使海底山顶部露出海面被风浪削平。但海平面能否下降几百米以至2000米,目前还没可靠证据。况且,有的平顶海山顶部宽达40~55公里,说它被风浪削平,似乎难以令人置信。

还有的学者认为,太平洋的平顶海山位于一片原来隆起的地壳上,致使海山顶部接近海面,被风浪削平。尔后,整个隆起下沉,便形成今日平顶海山的面貌。但这个隆起地壳是否存在,也无法证实。

11.奇异的冰川公园——海螺沟:提起冰川,人们总觉得那么神秘而遥远,它要么位于远不可及的南北两极,要么位于偏僻的内陆高山,除极少数登山家、探险者和科考人员外,一般都很难亲睹冰川奇观。然而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为数极少的低纬度、低海拔且最易接近的现代冰川之一。

海螺沟是亚洲海拔最低、规模最大的海洋性现代冰川地区,它全长30.7千米,风景区面积约197平方千米,位于贡嘎山东坡。在藏语里,“贡”是至高无上,“嘎”为圣洁无瑕,意即至高无上的圣洁雪山。在贡嘎山主峰周围,放射状分布着74条冰川,其中超过10千米的冰川有5条,海螺沟内的冰川面积便是其中最大的一条。这条冰川的顶点海拔6750米,而底线仅2850米,比贡嘎山雪线还低850米。海螺沟内的冰川面积达31平方千米,包括3条山谷冰川和其他8条悬冰川、冰斗冰川,其中海螺沟1号冰川是最大、最长、最壮丽的一条,总面积23.2平方千米,跨越于海拔6750米至2850之间,自高而低由粒雪盆(海拔4800米以上)、大冰瀑布(海拔3700~4800米)和冰川舌(海拔3700米以上)三级阶梯组成,全长13千米。冰川舌厚达40米~150米,其上有体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冰川景观:冰川弧拱、冰面湖、冰塔林、冰蘑菇、冰川裂缝、冰湖、冰洞、冰桥、冰面河、冰川城门洞等。冰川舌长5千米,全部伸进原始冷杉带,形成举世罕见的冰川与原始森林交错共存的自然绝景。

为什么海螺沟冰川分布如此之低呢?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大雪山南端,既能受到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的影响,又能受到来自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很大,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可达2000多毫米,冰川的补给量很大。只有较高的温度才能使冰川的消融量等于补给量,因此,冰川一直向下滑动到海拔很低的2850米时,冰川才逐渐消融完毕。冰川融水通过海螺沟、磨西河注入大渡河。当然,因冰雪补给量和消融量比值大小的变化,冰川是有进有退的,海螺沟的冰川舌末端位置一般在海拔2850米~3500米之间。

海螺沟最壮观的景色当属大冰瀑布,它是海螺沟1号冰川的重要组成部分。贡嘎山东坡规模巨大的粒雪盆是海螺沟冰川的形成区,冰川从粒雪盆溢出后,沿盆前缘的冰舌形成由许多级冰坎组成的气势雄伟的冰瀑布。冰瀑布凌空飞悬,晶莹洁白,映衬着蓝天白云,巍巍山峰,任你思绪驰骋,想象飞越。

大冰瀑布上终年都有频繁的冰崩雪崩发生,夏秋季节,小型冰崩特别多,每天可达数千次。在冰雪崩危险区外的黑松林,长草坝等地,人们可以安详地静观发生在冰瀑布上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每当大型冰雪崩发生时,蓝光闪耀,冰雪飞舞,隆隆响声,震撼天宇,数千米之外都可耳闻目睹。

由于沟内高差范围达6000余米,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的不同气候、地质、地貌以及珍稀动物、植物等不同景观都汇集到这块宝地上了。莽苍苍的大冰川,犹如一条白色巨龙静卧在巨大峡谷中,这条冰龙把5千米长的“龙头”伸进森林,翠绿的山林镶上银白色的冰川,景色更加迷人,冰龙硕大无比的龙身,倾斜着翘入雪山,插向蓝天。

更奇妙的是,人们走在这条巨大冰龙的身上,并没有寒冷的感觉,两边山上,各种野生观赏植物争奇斗艳,鲜花醉人,莺飞草茂,风光旖旎。

海螺沟还有7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不同海拔与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奇花异树,组成了海螺沟独有的植物王国:康定木兰、天麻、贝母、中华猕猴桃等珍稀植物都在这儿生长繁茂。猕猴、盘羊、腹角雉、小熊猫、羚羊、野驴等近20余种珍稀动物在这里生活繁衍。数千米高差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将海螺沟装扮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海螺沟虽然是冰雪世界,但分布着多种温泉,从泸定县磨西镇沟口到冰川末端,有众多的温泉、热泉、沸泉和冷泉。目前已开发为疗养中心的温泉有杉树坪温泉、窑坪温泉及二号营地温泉等,这些大流量的温泉晶莹透明,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毗邻冰川之地拥有如此众多的大流量的热矿泉,在国内外甚为罕见。

巍巍壮观的现代冰川,大流量的热沸矿泉、众多的温泉,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景观生态多样性很强的原始森林,以及古冰碛湖等类型众多的珍贵资源汇聚在197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使海螺沟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综合性高山旅游胜地。还有每年络绎不绝的朝山者,他们对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顶礼膜拜,也给海螺沟——中国奇异的冰川旅游胜地,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12.千古传奇谜中谜---那斯卡的奇异图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许多以往的传奇在20世纪成了人们追逐探索与研究的对象。经他们的努力,其中有些已获得解答。而有些则将赖后继者继续努力,也许在本世纪或者更久远,才能解开其中之谜。

在秘鲁高原的那斯卡地区,存在着许多巨大的奇异图形,这些图形形状大小各异,有些甚至具象形化,著名的有长尾猿、鲸鱼、蜘蛛等。关于这些图形来源的最浪漫的说法,就是火星人曾降临地球,并以那斯卡为基地,地面上的这些图形便是太空船降落时的跑道和指标。

 最早发现这些图形的人是美国科学家科索克。他在1939年乘坐小飞机经过这片高原时,忽然看到地面上有奇异的图形,做低飞观察时,才赫然发现,这些图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力量使然。

究竟为什么会在这片南北长近50公里的范围内,出现动辄长至100米以上的图形呢?为解开这个谜,许多科学家相继来到了那斯卡,并对之作了种种推测。

其中德国科学家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早期原住民为了求雨以利农作,在地面上画出巨大图形,以便天神看得到,因此是一种宗教的表现。二是星象学的图案,因为所有图形都是按照星辰的运行描绘出来的,例如蜂鸟尾巴恰指12月21日的日出方位。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仍无法完全将这些图形解释清楚,毕竟找不到任何有关历史文献。于是火星人是否曾在那斯卡建立过基地,还是给人们留下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和不解之谜。

13.神秘的天坑:与长江三峡毗邻的重庆奉节县有一个神秘莫测、堪称世界之最的特大型天坑,因它位于该县境内小寨村,故被人们称之为小寨天坑。所谓“天坑”,从地质学角度解释,即“漏斗形下陷地貌”;又一说是数亿年前陨星撞击所成。天坑边沿由峭壁悬崖围成,呈桃形,短径520米,长径622米。坑内四面山峰向下延伸,铁壁般合围成漏状,直至坑底。站在天坑边沿向下俯视,目光一落千丈,令人魂飞魄散;站在坑底向上代仰望,仿佛就在十八层冥冥洞府之中,肃杀阴森,令人毛骨悚然,广阔的天空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亮点。坑底一条阴河从西南方流向东北方,露出段为110米,宽约4米,河水黑绿,但清澈见底。

1997年4月,一支由英国考古学家威廉·霍德博士、天文学家敦切利萨博士、地质学家威尔金斯博士联手组成的科学考察队抵达奉节小寨天坑。他们决定在经往基础之上力争得到新的资料、数据,通过对天坑成因等进行详细谁,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4月17日上午,天气晴好,考察队沿西过一条羊肠险径下到天坑底部,由密密麻麻的海螺、贝壳化石凝结成的岩层呈现在他们面前。待安装好超导远红外探测摄像器,就天坑底部自下向上数百米的峭壁做逐一圆周扫描时,考察队发现,峭壁内约6米深处竟隐藏着7只直径为4米的大圆球!这些大圆球呈曲线排列,球面上还刻着一些无法破译的文字和符号。经“裂变径迹法”测定,圆球距今有7500万年-8000万年,主要成分是金属钛,而包裹圆球的岩石密度为3.2克/立方厘米-3.4克/立方厘米,和月球表面岩石的密度差不多,这使大家惊讶不已。

有趣的是,在天坑底部,威廉·霍德博士居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就此,威廉·霍德在他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4月20日,考察队继续对中国奉节神奇天坑着手考察。我惊喜地发掘到一个恐龙头骨化石,这是多棘龙的头骨化石。多棘龙和其他恐龙一样,生活在侏罗纪,距今1.5亿年-7500万年以前,属食肉类恐龙。令人困惑的是,这个头骨曾被锯成相等的两半,之后又缝合,其切割痕迹十分整齐,手术水平与我们现代医学不相上下,很难想像这是地球原始人所为,那么,是谁对它实施了外科解剖呢?”

在之后的几天里,考察队于天坑底部一侧测出有道狭长岩缝向北延伸。延伸至何外?不知道,这也是以前未曾发现过的。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劈开乱树丛小心翼翼地步入其间。黑暗中许多蝙蝠被惊动,在周围乱飞,有的干脆直扑人体,发出吱吱怪叫。行至300米外,看见7只三角形箱子,和圆球一样,也排列成曲线,箱子间或熠熠发光。考察队员们试图接近它,但感到四肢麻木,好像有电流穿过。由于岩缝里阴暗潮湿,空气稀薄,众人不敢久留,一个个退了出来。但他们分析这7只三角形箱子当属通讯器材之类的东西,只可惜得不到实物,只摄下了箱子的图片。当图片被送回英国天体信息研究院,鉴定报告上清楚地写着:经分析,火星每次大冲均莅监天坑上空,这7只箱子有向宇宙发射信号的功能,圆球是接收器,接收地球外发来的信号并输送给工作室……

据此,有人便推测天坑很可能曾是外星人的一个工作基地,之后不知何故被废弃了。持该种观点的人对地陷说不屑一顾,对陨星撞击说则驳斥:倘若小寨天坑系陨石撞击而成,为什么在它周边没有发现丝毫陨石足迹?更没有散落着的角砾岩块,况且天坑岩石不具超基性!有文章认为,小寨天坑若非外星人所为,那么那些大圆球、三角形箱子、被切割的恐龙头骨,个中之奥秘又做何解释?不过一些严谨的科学家目前仍然认为,小寨天坑似外星人工作基地。眼下所有的证据尚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何况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值得认真研究,除非拿出更加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

有消息说,以后几年内英国这支考察队拟再度到奉节小寨天坑做全方位科学探索,他们将携带更加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如是,我们则可以乐观地设想,天坑究竟系地陷奇观?陨星撞击而成?外星人废弃的工作基地?这诸多悬迹谜到时候都会有一个圆满并可信的答案。

14.水星如何诞生:太阳系由九大行星构成,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及冥王星,是以岩石为主要成份的“地球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是大量气体包围的“木星型行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水星,它是如何诞生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由于水星最靠近太阳,科学家认为水星是在原始太阳系星云中的高温区域,由凝固的金属铁及其它富含物质的材料物质堆积而成。二、水星是在巨大的原始行星互相碰撞的时候,由彼此的金属铁融合而成

15.真的有火星人吗?1966年8月美国航空太空总署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成果说火星曾有生命存在,证据是掉落在南极大陆的火星陨石。研究小组在陨石中的碳酸盐部分检测出有机物,推断远古时代的火星,应该像30多亿年前的地球。那时地球已有生命,因此不能否定火星曾有生命的可能性。

16.木星为什么有大红斑?地球人观测位于木星南半球的大红斑,已经有300多年了。大红斑差不多有两个地球那么大。红斑是反时针旋转的高度压云形成的巨大漩涡。它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云下层的磷化氢被搬运到上空,受到太阳紫外线照射而转化为磷的缘故。大红斑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

17.气体卫星为什么有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全部有环,各不相同。环的成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是:过去存在的卫星或彗星被行星的潮汐力破坏,分裂成小碎片,有的碎片进入环绕行星公转的轨道,因而形成了环。

18.冥王星以外有什么?以前有人认为,冥王星以外可能有第十颗行星。1992年夏天,科学家发现冥王星轨道外面有一颗直径250公里左右新天体接着41颗轨道长半径大于海王星的天体陆续现身外,1950年,天文学家欧特统计了当时已经观测到的周期彗星的轨道,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周期彗星都是从距离太阳几万AU(天文单位)的地方全方位飞来,可能有一个呈球壳状包住太阳系的彗星巢。整个彗星巢,叫做“欧特云”。

19.太阳系尽头在哪里?科学家说,太阳会喷出高能量带电粒子,称为“太阳风”。太阳风吹刮的范围一直达到冥王星轨道外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叫做“日圈”。日圈外面有星际风在吹刮,但是太阳风会保护太阳系不受星际风侵袭、并在交界处形成震波面。日圈的终极境界叫做“日圈顶层”,这就是太阳所支配的最远端,可以把这里视为太阳系的尽头。至于日圈层顶距离太阳有多远?它的形状如何?航海家1号和2号已分别飞到距离太阳66AU和51AU的地方,希望日后能够揭开太阳系最远的面貌

20.月球起源之谜: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21.月球年龄之谜: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 -- 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22.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 

23.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仿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于超音速喷气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 -- 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24.不锈铁之谜: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25.月球放射性之谜: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铊和钚)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么它们怎么会来到月球表面? 

26.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干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 -- 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27.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 -- 某种微型新星状态 -- 产生的后果。 

28.月亮的磁场之谜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么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29.北极的雾为什么是酸的:去过北极的人都知道,在北极的浮冰上,北冰洋的海面上,经常笼罩着一层雾。这种雾浓度很大,能见度很差,人在雾中有时甚至连身边的同伴都看不清,而且还含有酸性物质,对人的眼睛有较强烈的刺激。北极又是冰又是海,湿度大,有雾不难理解,但为什么在北极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的纯洁之地会出现酸雾,这就让人非常难以理解。到底是北极本身具有形成酸雾的环境条件,还是由于北极离人类居住集中的北半球较近,导致人类生活废气在北极“汇总”而形成酸雾?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30.北极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形成的吗:如果将地球的北半球或是南半球向东转动100经度,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南极大陆与北冰洋的形状和面积都差不多,南极大陆刚好能够填入北冰洋。在相距如此遥远的地球两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奇的吻合?一位科学家曾提出一种大胆的解释: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曾有一颗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它从北极处撞击地球,并高速穿过地球中心,从南极穿出!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狂想的成分,但上述现象的确是一个需要人们去破解的悬念。

31.最早生活在北极的人是谁:人们原先认为,直到距今约1.3万年前,才开始有人居住在北极地带。但挪威科学家最近在俄罗斯境内北极地区靠近北冰洋的一条河床上,发现了石制工具、马和驯鹿的骨头、雕刻过的猛犸象牙等。放射性碳测年法表明,这些物品约有3.5万至4万年的历史。新发现将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史至少向前推了2万年。但这些人到底是尼安德特人还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目前尚无充足证据判断这些居住在极北苦寒之地的人到底属于哪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