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产品:印度文学艺术及其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9:23
               在艺术领域,印度的雕塑亚洲最发达,中国日本等地现存的雕塑全部是模仿印度的宗教雕塑。    在文学领域,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一座群雕的照片:    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的市中心,大型喷泉中央,背景是印度尼西亚银行大厦(Bank Indonesia Towers),描述的故事是印度的古代史诗《Mahabharata》的情节。这个史诗的文字数量是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10倍以上,描述了3500年以前的一场战争(比特洛伊战争还早大约200-300年)。    这部史诗影响到整个亚洲继而世界,就像荷马史诗影响了整个欧洲继而世界。    在“世界第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度尼西亚的首都,矗立着这样一座大型雕塑,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座大型雕塑名为《Arjuna Wijaya chariot statue》(阿周那胜利四轮战车雕塑),Wijaya是印度尼西亚语“胜利”的意思。这件雕塑表现了印度史诗《Mahabharata中的两个核心英雄人物:Krishna(中译名:黑天,梵语意思是黑色,他是三大主神之一维持主神毗湿奴=Vishnu=的化身之一)在驾驶战车,Arjuna(中译名:阿周那,梵语意思是白色或银色,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武士)手持着弓和箭,11 匹战马在牵引着这部四轮战车。如果类比等级,阿周那有些类似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黑天有些类似阿波罗。        史诗的简况        全书18卷,100,000 诗节(verse),超过200,000行,《圣经》的四倍。传统上认为这部史诗作者为Vyasa(右图),真实作者不详,可能不是一个人。        1. 中国古代翻译:史诗名称=摩诃婆罗多,作者=广博仙人。        2. 在文字长度上,这部史诗是世界三大史诗的第三位。另外两部特大型史诗,分别是第一长度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Epic of King Gesar,作于约12世纪)和第二长度的吉尔吉斯族(Kyrgyz)的《玛纳斯》(Epic of Manas,作于约18世纪,记录传说中的吉尔吉斯民族英雄玛纳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1995年举行了庆祝玛纳斯1000年的官方活动)。        3. 这部史诗是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另外一部印度史诗是《Ramayana》,中国古代翻译为《罗摩衍那》,产生于公元前3-前2世纪。       这个最初口头流传的史诗约起源于3500年前,故事描述两个王族, Kauravas 王族和Pandavas 王族之间长达几十年的王室内部战争的过程,印度的神仙们也参与了这场战争。史诗的故事和论述涉及到宗教,哲学,神話和无法证实的历史。         史诗名称《Mahabharata》的英文名称和翻译:        英文:The great tale of the Bharata dynasty        翻译: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        旧译:摩诃婆罗多        这个婆罗多王,并不存在,只是神话传说。如果按照史诗《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的说法:婆罗多王征服的疆域巨大,南到东盟十国地区,北到中亚五国以及整个印度次大陆。显然,这些神话是不真实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至今,印度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印度文化圈”又称“大印度”(Greater India)。此外亚洲还存在一个“中国文化圈”又称“大中华”(Greater China):中国和印度在亚洲的历史影响最大。        有关这两个文化圈的争议很多。不述。        日本学者按照“使用什么文字记录历史”来区分两种文化圈(右上图:Character-sphere=字符圈):绿色是用印度梵文类文字记录历史的地区,红色是用中国中文类文字记录历史的地区,蓝色是其他地区。日本学者的这种中性的表述是客观事实:例如,日语就是汉语字符,以及汉语字符的偏旁部首“创造”的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构成的文字。韩国和越南也曾经使用汉字记述自己的历史。不述。        如果按照宗教起源区分,印度文化圈更大:中国蒙古韩国日本也都包含在内。不述。        2006年,泰国舞蹈团在德国法兰克福表演印度的第二大古代史诗《Ramayana》(中文翻译:罗摩衍那)。这部史诗主要歌颂和描述理想和责任,包括:理想的父亲,理想的仆人,理想的兄弟,理想的妻子,理想的国王等。       2009年,印尼,爪哇,巴兰班南(Prambanan),爪哇舞蹈(Javanese dance)演员正在表演印度的第二大古代史诗《Ramayana》(中文翻译:罗摩衍那)。“这些史诗表演不仅是娱乐,也是南亚各国的一种道德教育”。        结语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不能简单说清楚,就是你还没有完全明白”。这篇博文试图以简单的脉络,具体的数据回复一个问题:“为何在印度的土地上会有甘地?乃至影响了后来缅甸有了昂山素季?为何德兰修女会以国礼下葬?印度的民族精神实质是什么?也许在这些问题里有着终极思考的脉搏……”    关于这些问题,迄今无法找到一个简单的完整答案,只能翻译整理背景参考:部分数据,基本脉络。    因为,印度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本博文试图通过一部电影,一所大学,几个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印度概况,不拟深入探讨。所有的故事和数据都经过几种文字(不包括中文)交互核实,属于编译。    几点说明:    1. 本博客的所有文章,均按照国际翻译的有关规定,附上其英文原文,以利于读者查核或检索。        2. 巴基斯坦分到的土地是印度最富庶的土地:印度河两岸。这里正是古代印度河文明的发祥地。巴基斯坦许多知识分子属于明智阶层,他们对于印巴冲突的看法非常清醒:只是为了争夺印度河的发源地。事实上,无论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很多知识分子都是非常理性和睿智的。
        3. 印度地区的很多王朝,土邦,民族的历史,都是非常悠久的,甚至很多企业的历史,也与日本企业类似,都是经营了若干世代的。例如著名的塔塔集团“在唐朝就和中国进行贸易”。不述。
        4. 中国古代的很多翻译名称,这里均未改动,不论其是否合理。一些例子如下:           4.1 孔雀王朝的首都,Patna,旧译华氏城,现代常译为巴特那。           4.2 那烂陀寺,英语:Nalanda University,需要给出一个正式名称,例如纳兰达大学。           4.3 史诗《Mahabharata》=The great tale of the Bharata dynasty=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                 旧译:摩诃婆罗多,最好意译如《婆罗多王朝的伟大故事》,或音译,例如玛哈帕腊达。           4.4 史诗《Ramayana》=The Legend of Prince Rama=拉马王子的传奇                 旧译:罗摩衍那,应该或是按照英语改名,或是音译,例如拉马亚纳。           4.5 印度宗教中的主神毗湿奴等,印度史诗中的黑天,阿周那等,最好改为现代名称。        5. 本博文只是引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些例子,旨在说明印度文化的影响的距离程度。很少引用距离更近,受到印度影响更大的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东南亚等地的例子或者印度的例子。        印度的国徽         印度的国徽名称全文:
        Sarnath Lion Capital of Ashoka 。
        意思:野鹿苑的阿育王的狮子柱头。
        梵文:Sarnath=英文:Deer Park=中译:野鹿苑。        印度国徽是四个狮子背靠背站立:野鹿苑的一个阿育王立柱形状铭文的顶部雕塑,原件也在野鹿苑博物馆(右上图)。印度国徽,仅对这个雕塑做了很少修改,并在国徽的底部增加了一行梵文:
        英文:Truth Alone Triumphs
        法文:Seule la vérité triomphe
        日文:真実のみが勝利する
        中文:唯真理必胜,或真理凯旋
        野鹿苑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释迦摩尼(Gautama Buddha)第一次讲授佛法(Dharma,直译:达摩)的地方,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右图是野鹿苑发现的公元4 世纪的一件释迦摩尼的雕塑,现藏于野鹿苑博物馆(Sarnath Museum)。        释迦摩尼,佛教创始人,考证困难,原文翻译:
        诞生于公元前563 或623 年。
        逝世于公元前483 或543 年。        亦即,20 世纪的考古和考证释迦摩尼的“出生和逝世的时间误差一百多年”。他的原名梵语:Siddhattha Gotama(中译:悉达多·乔达摩)。释迦摩尼(Sakyamuni)的梵语来源:梵语Sakya=释迦部落,梵语muni =圣者或修行者。亦即释迦部落的圣者。佛(Buddha)的意思是“觉醒的人”(awakened one)或者“知悉的人”(enlightened one)。他是印度教流行一千多年后的印度地区的一个自由思想家。        西方常称为乔达摩佛(Gautama Buddha),佛教的英文直译是佛主义(Buddhism)。据考证:在释迦摩尼的晚年,他的释迦部落建立的小国家,被两边的两个大国家灭亡了。释迦摩尼是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年轻王子,他带着国家灭亡之后仅存的少数男性(约4-5人)四处流浪,宣扬不杀生不战争等理念。后来故事,很多没有考古证据。         后来,阿育王看上了这个宗教流派,佛教得到国家君主的推崇:印度教此时已经流行1000-1500年。        综上所述:印度的国徽,既与释迦摩尼有关联,也与阿育王有关系。
        这个印度的国徽形象,还出现在印度其他地方和其他佛教的国家。        例如,下图就是泰国清迈的一个类似形象:        泰国清迈附近的一个柱子雕塑:类似野鹿苑的阿育王铭文,四个狮子背靠背站在柱子的顶部。这个形象在成为印度的国徽以后,俗称“印度狮子”(India Lions)。印度的国旗上,也有这个狮子形象。       印度创造的三头大象的形象,也散播到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阿育王和孔雀王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右图:印度首都新德里,国会大厦前的雕塑。       这个孩子,名字叫作Chandragupta Maurya。       他是阿育王的爷爷,生于公元前340年。       他登上王位是“一个奇迹”,他在位时间长达72年(公元前320-298年)又是“一个奇迹”,他在72年里征服了几乎整个印度是“第三个奇迹”。        他原来只是一个穷人的孩子。        他原来的职业是牧羊。        这座雕塑下面写着:        牧童,Chandragupta Maurya,正在梦想着他即将创造的印度(Shepherd boy, Chandragupta Maurya, dreaming of the India he was to creat)。       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他信仰耆那教,半路出家修行耆那教,把王位丢给了阿育王的爸爸。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阿育王的爷爷,Chandragupta Maurya 到底是什么时候在耆那教寺庙里去世的,至今是一个谜(佛教和耆那教产生于同一时期,基本宗旨也是“反对杀害一切活的生命”,主张苦行和禁欲,不述)。
        阿育王的经历也是一个奇迹:他战胜了最后一个最强大的敌人,羯陵伽帝国之后,没有欢庆胜利,反而宣誓不再杀生,不再战争,皈依佛教。他还雕刻了很多石刻的铭文宣传他的“不杀生不战争”的意旨,并且明明白白的刻上了他的深深的忏悔,一个万人之上的君主的忏悔。        这种精神,影响了整个印度的历史。        这种精神,影响了南亚,东南亚,直到印度尼西亚的上万个岛屿的没有开化的野蛮部落和国家。后来,正如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的地区的国家,称为“希腊化”国家一样,南亚,东南亚,直到印度尼西亚都被称为“印度化国家”,直到今天。    这种主义,后来被称为Ahimsa(英语:non-violence,日语:非暴力)。
    这种主义,流行到中国,例如,隋朝,唐朝和宋朝时的皇帝规定中国阴历每个月的1日,5日,9日不许杀生等,武则天时代规定每年一半时间不许杀生。从缅甸到印度尼西亚的各国,也有类似规定。不述。
    这种主义,在1947 年,羯陵伽战争2212 年后,因为甘地的坚持,第二次真正统一了印度。 
    这种主义,被欧美各国吸纳,被联合国吸纳,甘地也被尊崇为“印度的国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