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发有哪些项目:催眠:清理心理垃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1:40

 催眠术是一项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心理调整技术,早在十几世纪就有专门的人从事催眠术,现代人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压力也被无限放大,各种心理疾病层出不群,催眠术通过在恰当的时间给予被催眠者恰当的引导,使其改变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排除心里的负面影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国庆长假,中国催眠与能量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CEO吕承谕教授来到呼和浩特,为内蒙古的催眠治疗师展开了为期六天的培训。

 

  催眠不等于睡眠

  很多人都误以为催眠就是睡眠,表面上看去,被催眠的人像睡着了一样,其实不然。吕承谕教授说:“虽然催眠很像睡眠,但是如果被催眠者睡着了,就没有意识了,对催眠师的任何暗示就不会有任何的反应了,也就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了。”吕承谕教授解释,催眠与睡眠根本不同点在于,被催眠者是有意识的,他可以听到任何外界的声音,甚至对外界某些刺激的反应会更敏感。但是如果睡着了就什么也听不到了。

  在“催眠与催眠治疗”的公开课上,吕承谕教授亲自为现场的几位嘉宾进行了催眠,被催眠的李女士在谈到自己被催眠时的感觉说:“有些迷迷糊糊,感觉轻飘飘的非常的放松,但是自己的意识非常的清醒,可以听到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只是自己会跟着老师的节奏,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一种新的体验。”

  催眠治疗失眠

  催眠是一种“深度放松”与“高度认同”的表现,通过催眠治疗可以排除心里的垃圾,建立良好的心态。催眠的功效有很多种,它可以消除睡眠困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终止焦虑、恐慌、恐惧和恐惧症等,而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催眠不等于睡眠,但是催眠却可以改善睡眠,治疗失眠。吕承谕教授介绍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生理上的疼痛;另外一个是大部分不太关注的心理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压力、对某一件事情的执着,到了晚上没法安静下来,总是不停的去想,以至于钻了牛角尖,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从而造成了自己对睡眠的一种恐惧感,甚至可以称为是一种强迫感。一个人可能会因为某一事件导致一次两次或者是在一段时间内的睡眠不太好,渐渐的就开始感觉害怕,并且专注在这件事情上,心理学上认为他得了一种强迫症,他变成习惯性的失眠。“大部分的失眠是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所以当把心理问题解决了之后睡眠自然而然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人的心理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会像核反应堆一样,在一定时间内爆发出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治疗、催眠治疗等一些方法逐渐把这些垃圾清理出去,那么睡眠障碍就被清理掉了,睡眠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好。”吕承谕教授说。

  治疗式自我催眠存在困难和风险

  在很多电影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主人公被催眠从而被控制的场景,这让很多人误以为被催眠的人会被催眠师控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人在催眠的过程中是有意识的,催眠师在整个过程当中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自我催眠的状态,只是我们并不知道那就是催眠而已。吕承谕教授说:“在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经常会有坐过站的情况,乘电梯也有下错的时候,但是回想起来自己为什么会坐过站、为什么会走错楼层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是催眠的过程。不仅如此,在瑜伽训练中有一个环节叫做冥想也是催眠的过程,以及高度的专注、祈祷、禅定、发呆都是自我催眠的过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可以进行自我催眠,“自我催眠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我保健式的催眠,另外一种是治疗性的催眠。平时的自我保健性的催眠不涉及治疗的方法,它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放松,遇到一些压力事件的时候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我应该怎么做,多久会产生效果,从哪方面做等,从而处理好这些事件。治疗性的自我催眠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当在催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现象就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一旦进入深度催眠后引发深层情绪,会给自己带来无谓的困扰。而且每个人遇到一些盲点、痛苦的时候,最容易的就是逃跑,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人在旁边推一把,就会停滞不前,这样就会导致治疗时间特别长,需要自己一步步的去突破,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行治疗式的自我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