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比划我猜搞笑题目: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03:57

近体诗中七言是在五言的基础上扩充来的,明白了五言的格律,也就懂得了七言的格律。五言诗只须记住以下规律,不必背诵,也就自然掌握了。

一、 双平双仄是基本元素

五言诗可分成平平、仄仄和一个单音平或仄的组合。我们把这四个基本元素叫作“步”,由“音”组成了“步”,再由“步”组成了句。“步”的排列方式有二组四种:第一组是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即前面皆是“双平步”,后面的“双仄步”与“单平步”互调;第二组是仄仄-平平-仄和仄仄-仄-平平,即前面皆是“双仄步”,后面的“双平步”与“单仄步”互调。大家可以发现,每句开头的第一个“步”,一定是双音步。

二、 相粘、相对、相错。

近体诗中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都叫做联。“对”,是每联上下句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反;“粘”,是前联的下句和后联的上句的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同。“错”,则是对粘对规则的补充。

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相不相,比如上句是平平-平-仄仄,那么下句必然是仄仄-仄-平平。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必然是平平-仄仄-平。不但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反,以后的“单音步”和“双音步”也相反。另一种是第一个“双音步”相对,后面的相错。这种情况只会产生在一首诗的第一二句,也就是首句入韵时,上句是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了要押韵,则是仄仄-仄-平平。即第一个“双音步”相对,后两个“步”,正本应该是平平-仄,但为了押韵,要把前步(“双音步”)与后步(“单音步”)互调,成为仄-平平。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句是仄仄-仄-平平,下句则为平平-仄仄-平。即第一个“双音步”相,后两个“步”,正本应为平-仄仄,为了押韵要把前步(“单音步”)与后步(“双音步”)互调,就成为仄-平平。这就是相的情形。

的情况比还要简单。大家记住一个口诀:相必相。因为的上句都是一联的下句,那么只有两种情况,就是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平。同的规则一样,首先满足第一个“步”,我们上面讲过,第一个“步”一定是“双音步”。,是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反,,就是第一个双音步平仄相同。那么,仄仄-仄-平平的下句——也就是下一联的上句,前二字就可确认为仄仄,而后三字如果正,则亦为仄-平平,但这样就麻烦了,变成上下句完全一样了,这是不能允许的,于是要采取相的规则,即变为平平-仄,一个整句连起来就是仄仄平平仄。而平平-仄仄-平的下句,第一个步既然要相,也可确认为平平,后两步,一个是双音步,一个是单音步,也当相,是为平-仄仄,这样,与平平-仄仄-平相粘的就是平平-平-仄仄。

综合相和相的情况,其实就是一句话,上句末字如入韵,下句不管是还是,都须相

绝句一般四句,律诗一般八句,排律能排到很多句,但不管有多少句,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地出来,哪里需要去苦记什么平起不入韵、仄起入韵的东西呢?(为便理解,本书附录中还是给出了传统的十六种诗格。)

三、五言而七言

从五言到七言,无比简单,就是把五言的第一个步(毫无疑问,双音步)反过来,添在最前面,就成了七言了。上述五言的两组四种,到七言就是:

第一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二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避免孤平、三平尾与平头

诗词格律很严谨,但绝不是一成不变。传统说诗词的格律,有一个说法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对于七言来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有变化。如果是五言,则是一、三两字。由于这种规律的存在,使得格律既严谨,又灵活。

但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诀不能包打天下。对于收平声韵的句子(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说,假如一三五不论,变成仄仄(或平仄)-仄平-仄仄-平,这就犯了孤平,是诗中大忌。传统认为孤平是指这一句式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近体诗一句当中,至少需要一个双平步,没有双平步,就可以认为是孤平。孤平一般而言需要补救。补救的方法,就是把仄仄(或平仄)-仄平-仄仄-平变成仄仄(或平仄)-仄-平平-仄平,让那个孤平后面的仄声字变成平声,也就是说,让双平步往后挪个一个音位,就样就成了。

同样地,(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一句,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的口诀,第五字的仄似乎可以变成平声。然而事实上不行。这样,就形成了三平尾,是近体诗中绝对不能出现的错误。而且,出了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补救。

另外,如果因为一三五不论,导致了连续三句以上的开头第一字都是平声,则叫做平头,这也是极大的声病,万万要注意,不可凌犯。

五、拗句与拗式

除了一、三、五字相对自由,古人有时候还在二、四、六的位置上故意突破格律,以营造一种缺陷美,是为拗句。但拗句不是随意拗的,而是有规律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平平-平-仄仄一句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另一种则是仄仄-平平-仄可变成仄仄-仄平-仄或仄仄-仄仄-仄,我认为,出现这些拗句时,可不必依照传统的说法,也要去救,而是就让它突破好了。唐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救可不救。

而如果诗中存在失对、失粘的情形,则被称为拗式。但拗式必须指近体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三句应粘而未粘,传统的说法认为这是拗体,还给它专门起了个名头叫“折腰体”或“阳关体”。实际上这首诗并非近体诗的绝句,而是一首乐府,它用的曲调叫《阳关》。典型的拗体,应当一拗再拗,极尽破格之能事。因为一拗未免单调,必须二拗三拗,才会显得富于变化。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雲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诗的好处是,前半皆拗,近于古体,后半又保留了律诗的整齐之美,极尽错综复杂之能事。而李诗则两处失粘,以独特的声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杜甫本人也写了很多破律的拗体诗,这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龚自珍说,“百事翻从缺陷好”,缺陷,有时正如江小鱼脸上的刀疤,也是一种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