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宝清宝清二高:薄一波与毛泽东的首次会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25:29
薄一波与毛泽东的首次会见
2008年05月13日 14:41:2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薄一波长期从事党的白区工作,一直未能与毛泽东相见,直到抗日战争后期,薄一波来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才有机会见到毛泽东。这次见面毛泽东与薄一波在枣园促膝谈心长达8个小时,给薄一波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薄一波对毛泽东仰慕已久

从大革命时期开始,薄一波就一直在基层工作,经历了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白区斗争、军队工作、狱中斗争、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根据地建设等,曾多次阅读过毛泽东的讲话和报告,领略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并付之实践。薄一波对于毛泽东这位领袖人物,可谓仰慕已久。

1929年,薄一波在顺直省委军委工作,有机会看到了党的秘密刊物《中央通讯》。在这个刊物上,薄一波看到了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16字方针、关于井冈山斗争和建立红色政权的论述和有关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深为毛泽东的远见卓识所折服。他曾和白区工作的同志们议论说:“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和第一个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开创井冈山道路,为革命指明了方向,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1931年6月,由于河北省委军委负责人叛变,河北省委及所属许多机关遭到破坏。薄一波在北平被捕,判刑8年,和一些同样在白区被捕的同志被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即草岚子监狱)。在狱中,薄一波任党支部干事、书记,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薄一波与狱中同志们十分关注革命形势的发展,曾进行过一场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可能参加抗日和我们应当采取什么策略的争论。后来,党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同志们又学习了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七大上作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战线的报告等,这场争论才得到初步解决。再后来,薄一波读到了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之后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指出:蔡廷锴等领导的十九路军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乡村的富农和小地主的利益,曾经同红军打过死仗,但是他们把本来向着红军的火力掉转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不能不说是有益于革命的行为。这是国民党营垒的破裂。这篇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策略上系统地解决了党内那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1936年秋,被营救出狱的薄一波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回到山西,在思想上以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所作的报告为武器,通过“牺盟会”等组织形式,与阎锡山成功地建立了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华北抗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当时,薄一波和公开工委的同志们听说毛泽东在论及统一战线工作时,曾讲过这样的话:做统一战线工作,就像到大海里去游泳,既要放开胆量,又要使自己不被淹死;共产党员做统一战线工作,要像“制钱”那样“内方外圆”,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由原则性决定的、适应各种条件的灵活性。这为薄一波等在山西灵活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七七事变后,刘少奇到太原传达党的洛川会议精神,其中包括毛泽东对山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要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力量,广泛发展敌后游击战争,不要受阎锡山的“框框”束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这个重要的指示,为薄一波等在山西深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937年8月1日,山西新军的第一支部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太原成立,薄一波任第一总队政委。1939年底,阎锡山在蒋介石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率先发难,发动了企图消灭新军的“十二月事变”。1940年2月11日,毛泽东以薄一波名义亲笔起草了致阎锡山电,希望阎锡山调和山西新旧两军,重新团结,一致抗日。毛泽东指示:“此电只用薄一波名,续范亭亦可打同类电报去。如阎同意妥协,再由新军诸领袖联名发一团结抗日宣言,就可了事。”电文以薄一波的名义发出后不久,阎锡山复电中共中央,表示不拒绝谈判。随后,双方代表经过谈判,终于在4月初正式达成协议,双方划界求和。毛泽东以薄一波的名义与阎锡山进行的这一轮较量,以胜利而告终,这更增强了薄一波对毛泽东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增添了其面见毛泽东的急切心情。

毛泽东以漫谈的方式拉开谈话序幕

1943年11月初,薄一波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泽东,心情不免有些紧张。

见面后,毛泽东问:“你就是薄一波同志?”

薄一波回答:“是。”

毛泽东紧紧握着薄一波的手,自言自语地反复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后来,薄一波回忆,这或许是主席为了加强对他名字的记忆。

毛泽东又问:“你是哪里人?”

薄一波回答:“山西省定襄县人。”

听后,毛泽东讲了汉朝薄昭的故事,说:“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她的弟弟叫薄昭,汉文帝曾立他为代王,建都在你们山西的中都(今山西省平遥西南)。”

这个话题引起薄一波研究薄姓来历的兴趣。半个世纪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薄一波查阅了《元和姓纂》、《吕氏春秋》、《福建通志》等书籍,了解到薄姓原来是殷商的一支,周武王灭纣后,徙之于亳(今安徽省亳县),以地名为氏。亳与薄同音,后来就写作薄。

接着,毛泽东询问了薄一波的个人经历。

薄一波说:“我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那时还是个10多岁的娃娃,不懂什么。”

毛泽东说:“我们的革命,开始就是一批普通的年轻人搞起来的嘛。”

薄一波说:“当时我对马列主义没有什么认识,就是凭一股热情,认定只有革命才有出路。那时,什么书都读,读什么书信仰什么书,《三民主义》读过,《胡适文存》、《独秀文存》、《陈独秀先生讲演录》读过,有关巴枯宁、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的书也读过一些。直到入了党,才对马克思主义有点认识,但很肤浅。”

毛泽东笑了笑,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也是什么都信过,小时候还同母亲一起到南岳去拜过佛,后来才信了马克思主义。”

这样漫谈式的交流,像是聊天,使薄一波很快就摆脱了初次见面的拘束。1981年7月1日,薄一波在回忆起初次见到毛泽东的感受时,这样写道:“他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谈话非常引人入胜,甚至他的话题已经开始了,我还没有感觉到,还以为是闲谈呢!”

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狱中斗争情况

会谈中,薄一波详细地向毛泽东汇报了白区工作和草岚子监狱的斗争情况。于是,话题又转到白区工作上来。

毛泽东说:“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写得很好,你读过没有?他讲‘修养’,我讲‘整风’,意思是一样的。彭真同志作过一个关于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问题的报告,讲得很好,是马列主义的……中国革命有两方面军,苏区是一个方面军,白区是一个方面军,少奇同志就是党在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的代表。”

当薄一波谈到狱中同志曾经有过的那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和在狱中组织大家坚持学习马列著作时,毛泽东“特别有兴趣”。他联系当时进行的延安整风情况说:“你们的那个争论也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嘛!”

薄一波说:“在狱中我们规定了日常生活斗争的方针,强调把身体搞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坚定信念,斗争到底。” 那个时候,薄一波和一起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的同志们没有放松学习,不仅阅读过《三民主义》及中国历史、文学,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了通过秘密渠道搞到的马列主义著作,如《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 幼稚病》等等。

毛泽东说:“这样做是对的。你们把监狱变成学习马列主义的学校,通过学习革命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为党保存了一大批革命同志,这就是胜利。”并多次询问了其中的详细情况,一再说“做得完全对”。

后来薄一波回忆,毛泽东所以对这两个问题特别有兴趣,“我想,这是跟他一贯重视理论和路线问题分不开的。他曾经讲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我当然不敢说我们这些人可以列在‘一百个至二百个’之中,但可以说,自己出狱后,其所以能够跟上革命形势的发展,并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都是同在狱中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其他知识所得到的收获密切相关的。”

接着,薄一波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经过。1936年初,党中央派刘少奇来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当时,华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迫切需要大批党的干部。刘少奇考虑:如果日寇打进北平,这些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经得起长期考验的几十名好同志,很可能会像关押在沈阳的那些同志一样遭到杀害,这对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于是,刘少奇和柯庆施(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代表北方局向中央建议,立即采取措施,营救这批同志尽快出狱。具体办法是让这批同志采用假自首的方式,按国民党的规定履行出狱手续。党中央批准了这个营救计划。薄一波等收到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信后,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一开始拒绝出狱,后在北方局的再三催促下,监狱党支部干事会经过多方了解,多次讨论,确认是北方局和中央的指示无误后,才决定执行。同年6月,薄一波等54位同志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毛泽东听薄一波详细讲述完出狱过程后,说:“这件事我知道,中央完全负责。”并询问同时出狱的还有哪些同志?薄一波作了汇报,毛泽东关切地说:“你们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出来以后分派到各地方去,又回到五湖四海,填补了白区缺乏干部的空隙,做了不少工作,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一年多后,薄一波向毛泽东提供了一份与他一起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志的名单。毛泽东阅后批示:“北方出狱干部,1945年1月,薄一波写出,存。”

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薄一波在统一战线方面的功绩

薄一波还向毛泽东汇报了在山西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情况。他说:“我们跟阎锡山的合作,是在日寇进逼山西的紧急关头在抗日这个交叉点上的合作。我们时刻警惕着他的翻脸,时刻以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作为我们工作的警戒。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我们早有准备,并不感到突然。”

毛泽东听完汇报后,深刻地指出:“教条主义不承认在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的时候,应该转变我们的策略。这种时候,不仅要团结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而且要做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作,还要做大资产阶级的工作,蒋介石、阎锡山就是大资产阶级。没有大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建立不起来的。但是,大资产阶级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被迫的和勉强的,要警惕他们投降,要壮大左翼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向进步方向转变。”

最后,毛泽东评价说:“你们以少数人团结了多数人,取得了胜利,这是我们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薄一波首次面见毛泽东,两人谈得很投机,谈话持续了整整8个小时。薄一波亲身领略到了毛泽东的伟大风范,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思想和杰出才能,由衷地佩服。后来,薄一波在回忆中说:“毛主席的谈话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一句很普通的话,从他的口里说出来,赋予新的涵义,使你顿时感到这句话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并从中悟出哲理。他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善于归纳问题。向他汇报工作,谈问题,他常常用几句话就对你所谈的问题作了结论,使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获得教益。我在延安的一年零八个月,的确是经了风雨,见了世面,开阔了视野,特别是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了许多终生受用的东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可以说也有了一个飞跃。”

通过这次谈话,毛泽东也较全面地了解了薄一波的革命经历,更加信任薄一波。鉴于此,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作关于《时局问题及其他》演讲时,再次对包括薄一波在内的北方白区斗争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在北方,在华北,也有革命好多年的党员,像彭真、薄一波,当然还有很多。他们在班房里头同敌人斗争了许多年……他们为党为无产阶级作了英勇斗争,他们拿着命去拼,因为这样才坐了班房,少数侥幸逃脱的没有坐班房,应该估计到他们斗争的成绩。”同年4月至6月,在党的七大上,经毛泽东提议,37岁的薄一波当选为中央委员。(田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