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蓝膜好吗:亮出食品安全底线拒绝那张“国情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44:31

亮出食品安全底线拒绝那张“国情牌”

http://www.food.hc360.com2011年12月02日14:20乌鲁木齐晚报

 

    【慧聪食品工业网】先是以"三全"牌水饺为代表的速冻食品被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超标,接着速冻面米制品国标被蹊跷降低,然后是媒体曝出乳品新国标由国内三家生产常温奶企业起草的内幕。近期一系列有关食品国标的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乳品国标争议再起波澜,据参与乳品标准制定的专家透露,乳品新国标初稿由全国几家乳企巨头起草,送审稿中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这两项指标后来遭到了媒体和公众的炮轰,被指"大倒退","创全球最差标准".

    乳品行业是个让国人创巨痛深的行业,然而就是这个行业,在几近摧毁国人食品安全信心之后,却不思振作,不从耻辱中奋起,反而鼓捣出了一个"全球最差标准",如此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缘由何在,底气何在?这堪称一个谜团。

    在关于这个谜团的猜测中,一个声音最有市场,即认为参与国标制定的多为乳企代表,乳企具有"绑架"国标的能量。但这个声音一度遭到了主管部门的强力驳斥。现在由参与乳品标准制定的专家披露详情,可谓是对"绑架"说的否定之否定了。

    没有哪个权力部门愿意在公众这里留下被"绑架"的印象,就在上周,因为速冻面米制品新国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原标准的"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同样是卫生部,不是还在为这一倒退辩解,声称并未被企业"绑架"吗?辨别食品国标究竟是不是被相关企业"绑架",当然不能全凭一两个专家的爆料,但也不能依赖于主管部门自说自话的"驳斥",重要的是看国标是否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诉求,考察国标制定机制是否民主、透明,并具备充分吸纳消费者意见的通道。

    任何食品,消费者的底线诉求无非两个,即安全、有营养。而乳品中,蛋白质含量关乎营养,菌落数量更直接关系安全,速冻食品中,是否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与安全攸关,都堪称食品质量的核心数据,国标既对这样的底线都把持不住,国标制定部门怎么还敢宣称横亘于其胸中的是消费者利益?

    至于国标制定的机制,从之前主管部门的辩解看,似乎是不劳公众担忧的,因为一曰"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二曰"指标并非由企业提出,而是专家借鉴国际食品标准制定的".可惜现在专家似乎很不情愿背这口"黑锅",他们对媒体直陈自己的困惑:"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最后为什么会被推翻?"专家反复讨论形成的标准,无声无息地被更改,但国标最终还是以他们的名义公布,专家比窦娥还冤的悲情姑且不论,其中反映的国标制定由权力主导的实质则尤令人沮丧,尽管这个过程中并不缺乏海纳百川的民主表象。

    国标制定最后一刻为何推翻原议,谁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有专家呼吁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这是向公众释疑的要着,也是洗刷主管部门被企业"绑架"嫌疑的最佳选择。但鉴于2010年公布的生乳、灭菌乳等乳品标准及政府公告中,具体的起草单位和个人信息,连这种业内引以为荣的事情都一反惯例未曾公开的事实,公众显然无法乐观。     面对国标倒退的铁证,公众聆听主管部门的辩护词常常都会恍然,因为其和企业所说几无二致,除了否认,最爱挥舞的就是"国情牌"和"行业发展牌".这两张牌的屡试不爽,照出了消费者权利在企业和主管部门那里可怜的地位,也照出了另一个镜像:诚如这些部门所言,他们并未被企业所"绑架".行动无法自主的被绑架者往往值得同情,而综观食品国标制定过程中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默契配合,哪有半点"绑架"的影子?

    消费者的利益永远不能用任何理由进行牺牲,但当我们说出这样一句貌似铿锵有力的话时,牺牲已经成为一个事实,消费者总是一边被口头尊重,一边面临刀俎。什么时候,中国的消费者才能真正具有力量?(据南方都市报)

    声音

    @黄柏松: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国人最忧心的事之一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这中间卫生部有没有责任呢?除了商家的无良,作为管理机构的卫生部难道没有责任?这些标准是针对过去、现在的食品安全而制定的,还是针对未来制定的?作为中国公民,面对食品安全,你们敢不敢说不?

    @贺振忠:速冻食品标准的改变,其实是场误解。很简单的道理,举例说吧:钻孔定位,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目测,或者步量,告诉你,孔偏了不合格要重打哦!你觉得这个规定很苛刻,用目测、步量,偏了就要重打。直到有一天,有尺子了,告诉你,孔允许你偏一点,只要小于50公分就行。呵呵,哪个标准更苛刻呢?

    @魏律师:思念、湾仔码头、三全水饺先后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卫生部马上制定允许含菌标准。三聚氰胺事件,卫生部马上制定允许含三聚氰胺。乳品每毫升含菌量200万个,卫生部马上制定出"全球最差标准".按奥卡姆剃须刀定律卫生部是多余机构。中国只要照抄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就够了。

    @骑自行车的金牛座:速冻食品标准刚刚降低了,现在乳品新标准在送审前一刻被修改降低。这一定是因为我国的食品标准太高了,现在要和国际接轨。

    @中江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金葡菌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为什么不会生病呢?卫生部专家指出,沸水中数秒就能杀灭金葡菌,食物熟了,金葡菌就不存在了。

    @法晚评论:给国标的出台过程定一个"国标"看似复杂,其实不难。作为发展中国家,前有车后有辙,在这个讲究国际惯例的时代,大部分国家标准完全可以和国际标准接轨即可。拿食品来说,同为现代智人,咱们的分子结构、脏器组成与发达国家的人又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吃同样标准的速冻食品,喝同样标准的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