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抛物线:有效性: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9:30
有效性: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TRS_AUTOADD_1228085076206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8085076206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8085076206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8085076206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8085076206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本期嘉宾:张光璎: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薛法根: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吴江舜湖实验学校校长

 

     吴琳: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李伟忠:江苏省启东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获得者

 

“有效教学”如是说

 

张光璎: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是否对“工具”和“基础”有正确的理解。

 

“工具”,词典解释为“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在这里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如“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由此就不难得出语文教学首要应掌握的是字词句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

 

“基础”通常指建筑物的根脚,在这里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效教学重在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基础的基础。

 

语文教学艺术的无限风光便在这“工具”与“基础”之中。首先,凭借语言文字这第一媒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享受语文,这自然就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得到满足,便促进了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学生课课有得,人人有得,日积月累,语文素养的形成自在潜移默化之中。这样的教学境界怎能不是高效的呢?

 

薛法根: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与“学得怎么样”,关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设定及实现程度。

 

从教学内容看,有效教学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科学的、精要的、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发展可能的;从教学目标看,有效教学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集中的、能具体描述学习程度和结果的。

 

偏离教学内容或游离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就可能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比如,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就是一堂无效的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再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就是负效的语文课。

 

吴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强调有效教学,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教学的时效,关注教学的设计与改进,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李伟忠:

 

对于课堂教学,我始终在想:学生在我的课上能学到什么?学生学得轻松吗?愉快吗?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所得,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愉快地去获得,这就是追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振聋发聩的现实

 

张光璎:

 

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我还在一线教课的时候,就有权威人士大声疾呼:小学上了六年,语文课时最多,作业也最多,但学生毕业时有的连基本的阅读水平都不具备,连像样的作文也写不出来,这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听到这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不由得想起语文课的“尴尬”现实:学生请了病假,返校后补课,首先要补数学,不补,就跟不上;而语文,只要把生字词和课后一些作业写一写就行了,绝不需要补“阅读分析”课,“阅读分析”明显是可有可无的。如此算来,小学六年,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劳动浪费了学生多少黄金时间?

 

时过二十多年,在语文课程改革推进六年后的今天,广大教师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却要再次提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这不能不让我们静观反思。课程改革的成果固然可喜,但我们又不能不关注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的浮躁、僵化和刻板的现象。更令人担心的是有些年轻老师还把这样的做法视为改革新成果,把这样做的教师视为自己效仿的偶像。本该是朴朴实实的“教”与“学”活动,却难得见到学生充满真情、如饥似渴的探求;本该是学生“主体”成长、发展、展示的“舞台”,给听课者留下较深印象的却往往不是学生闪烁的“亮点”,而是教师学识才华的横溢!这林林总总的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人不得不问:我们是否对学生的终生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常态课怎么能这样上呢?

 

在课改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为保证其健康高效,老师们是否应常常扪心自问:学生在我的课堂里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花费的时间是否成正比?

 

薛法根:

 

以前的一些语文课,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做听众,我们批判为“满堂灌”;后来的语文课,变成了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40分钟的课,提问不下40个,课堂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匆匆而过,我们批之为“满堂问”;再后来,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我们又批判其为“满堂读”;现在,又流行“满堂悟”,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再感悟,就是不说这样做能悟出些什么。

 

这些语文课堂的“流行曲”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我们的语文课堂,一是缺少有内涵的问题,二是缺少学生自主阅读思维的时间,三是缺少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化,四是缺少教师富有真知灼见的启发与提升。

 

吴琳:

 

的确如此。我来举个例子。很多老师在执教写景的课文前,都会有一段大同小异的开场白,以此来导入新课。比如:

 

师: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都去过哪里呀?

 

生:我去过青岛。

 

生:我去过少林寺。

 

生:我去过西安和临潼。

 

……

 

师:你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请看课文《小山村》。

 

这样的对话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耗时无效。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多加思考,深入研究一下这个细节,完全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

 

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旅游,跟大家说说,你去过什么地方?

 

生:北戴河。

 

师:能把话说完整吗?

 

生:我去过北戴河。

 

师:好极了。

 

生:我去过上海。

 

师:你能在“上海”前面加上一个词吗?

 

生:我去过繁华的城市上海。

 

师:瞧,添上一个词,就把“上海”的特点说出来了。

 

生: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桂林。

 

师:很好,把“风景如画”换一个词,你还会说吗?

 

生:我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师:好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嘛!

 

生:我去过道教发源地武当山。

 

师:你连武当山是道教的发源地都知道,真了不起。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也能增长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到神奇的《五彩池》去看一看,好吗?

 

同样是“谈话”,第二位教师却把谈话变成了一次语言训练,在不知不觉的聊天中,教孩子如何运用语言,如何表达得更生动、更精彩,我以为这才是有效的语文课。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具备这种“有效性”,第一要在备课上下工夫,第二要有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要努力使自己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承载教育的意义。

 

李伟忠:

 

说到备课,现今教师有以下三种不良倾向:一是抄教案,不动脑筋全篇照抄;二是改教案,在老的教案上形式性地改改弄弄;三是干脆请他人从网上代为下载。试想一个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教材,更谈不上研究教材,甚至抄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上课拿着课本“轻装上阵”,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上课的时候“脚踩西瓜皮”,上到哪里是哪里,随意性太大,忽略重要环节的设计,难点的突破。教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都有偏颇,都不到位,那么课堂教学的定位肯定是不恰当的,目标肯定是不明确的。预设都没有高潮,自然也预约不到课堂教学中的精彩,更收不到良好的成效。

 

除了无效备课,还有薛法根老师提到的“无效提问”。比如,有位教师教《孔子拜师》中的一段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教学中,教师不断追问:“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呀?”“什么是‘风餐露宿’呀?”“什么是‘日夜兼程’呀?”“‘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呀?”……完整的一句话被分析得支离破碎。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方式”,到了一些老师的课堂上,不管实际是否需要,遇到问题就要讨论讨论,变成了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生没有经过个体熟读深思而匆忙展开“讨论”,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没有深度,更谈不上有所创见。这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无意中也剥夺了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实属“无效讨论”。

 

薛法根:

 

教学活动随意,也是一种常见的“无效”教学。

 

一位老师教学二年级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本来是一首用诗作的谜语,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想,就会发现山是假山,水是假水,花是假花,鸟是假鸟,总和起来,这些山水花鸟都是假的,都是在画上的。这样组织的教学活动简单明了,实在有效。

 

而一位老师偏偏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想象着绘一绘山、水、花、鸟的形态,还要让学生到画前听一听有没有水流的声音,到画前来喊一喊,看能不能惊走那只小鸟。热热闹闹一堂课,学生似乎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结果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没有学懂。这样的教学活动游离了“语文”,也就不成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了。

 

课堂教学如何“有效”

 

薛法根:

 

刚才吴琳说语文课上我们说了很多“正确的废话”,我认为这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造成的。数学、英语、艺术等学科的教师,都能很清楚地表述自己在教什么,唯独语文教师,往往课都上完了,却连上什么都说不清楚。说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做了许多无用功。学生会的,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教;学生不会的,教师也没教,学生照样不会。学生坐在课堂里,学和不学一个样,这样的语文课,怎么会有效呢?

 

难怪张老师说,有的学生请假,唯独不需要补语文课。这是我们语文课和语文教师的悲哀!也有的语文课,教师抓住一两点,试图挖深讲透,说了许多学生听不懂的话,使本来简单明了的内容变得复杂了,学生如堕五里雾中。

 

吴琳:

 

不过,我倒是觉得语文学习还是应该对学生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或语句含义较深、富有哲理,教师的理解要高于学生,但不一定全部都让学生理解,有些东西,他现在听不大懂,但会随着他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在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与合理的解释。关键是教学中要把握一个“度”。

 

薛法根:

 

对,如果这个内容确有学习的价值,尚可以理解;如果抓的不是重点,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了。

 

我以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做到三个不教: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暂时不教,留待将来教。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白话文,学生自己读过几遍,大体内容都已经懂了,真正要教要讲要学要练的内容并不多,关键在于教师善不善于判断、取舍。取舍得当,自然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学生也能学得相对透彻,课堂自然就会有效。

 

比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我只问了两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向我们描述这样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园子的?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模仿。既明确学什么,又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真正进入思考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长进就越大,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越高。

 

李伟忠:

 

我认为除了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目标也要简化。

 

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必须全面,除了“三维目标”以外,还派生出其他的目标。在课堂中什么都想涉及,“西瓜芝麻都想要”,力求教学面面俱到,到最后所有的目标都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目标的达成率反而较低。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是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有效的内在机制。课堂只有40分钟,我们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教学时间的限制,所以目标必须实际、科学,既要量化,更需简化。

 

一堂课中,要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培养哪种能力,使他们受到什么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确定性,否则,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拿我刚刚上过的《慈母情深》一课来说,它的知能目标值得重视的因素太多了:从最基本的字的理解、有关的语句分析、重点的段落鉴赏,到文章的谋篇布局、作者的语言特色……好像什么都应该细细品味。权衡再三,根据学生实际我还是确定以情感为线索,品味最感人的语言文字,重点学习作者反复的描写手法。

 

吴琳:

 

有的教师认为一些课文内容过于“苍白”,便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这样做,从结果上看,学生的确被丰富的教学内容震撼了,被浓浓的情感触动了,但仔细想来,学生究竟从课文当中学到了哪些阅读方法?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读出了什么?没有。学生对课文的“读懂”不是建立在对文本的阅读上,而是建立在教师所补充的大量声像资料上,而这些声像资料、课外信息,如果不借助教师的提供,学生是无法从课文中自行读取的。也就是说离开了课文,学生同样能得到这些感动。那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体现呢?

 

一方面,我认为教师开发了比教材本身更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有益的;但另一方面,教师忽视了文本作为教材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这其实背离了我们的课程目标。

 

作为语文教研员,我很注重带领老师们在课文本身的语言文字上下工夫,努力去挖掘、思考、设计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阅读能力的语言点、知识点。我认为,教师要充分认识教材的价值,如果认识不到,那是教师自身的水平问题。

 

薛法根:

 

我非常赞同吴琳的观点。在我的课上,从不借助外面的东西来取代对教材的反复咀嚼、品味。比如,我对《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教学。

 

文中有一段话,描述了病房里静谧美好的一幕。那段文字自然优美、情深意切,我引导学生抓住“紧握”“恬静的微笑”“悄悄地探了进来”这几处描写,想象、体会,然后鼓励学生将这段文字连同体会到的画面通过朗读留存在自己的心里,学生边读边体验,沉浸在美好静谧的画面里,似乎闻到了茉莉的芬芳。没有激情澎湃,没有故作高深,学生体会得自然而真切。这样的情感体验是与课文的情感基调一致的,是自然的,也是深刻的。

 

当然,有些课文的情节或情境能让学生沉浸其中,潸然泪下,那是刻骨铭心的。但是,情感体验的深度不一定要以是否落泪为评判标准,我赞成“理性的激动”,因为过度沉浸在课文的情感之中,会造成学习上的“盲区”──看不到情感后面更美丽的文字风景。

 

张光璎:

 

一节有效的语文课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宽度和广度,这是前提。当然我并不是说教法和教学手段不重要,而是强调对教材把握的重要性。有了这个前提,才会收到更大的效益。

 

其次,在教法的选择上,要符合教材的要求,要与教材的内容和谐,要立足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要为学生打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这个基础服务。

 

要实现教学的高效,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要富有教学智慧,教学要有创意,不能因循守旧。只有在智慧的课堂里,学生的生命才是灵动的。

 

编后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有效,它关涉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甚或整个语文课程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语文生活的一个支点。这一篇课文,这一堂课,使学生得到了哪些能力的训练,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掌握了哪种方法,这是有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考虑的,除此之外,我们的目光似乎应该更高远一点:六年的语文课堂,是否为学生一生语文素养和精神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