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7张相同的小正方形:提前发的年终奖 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3:37:41

  近日,北京市一国有企业高层透露,北京市政府授意要求北京市所有市属国有企业和区县国有企业都要提前发放2011年的年终奖。“并且时间紧迫,现在要求企业每个星期都要汇报进展,将进展报告给国资委,国资委要再往上报,原则上要求11月底完成。”该人士说。

  这可不是什么惠及民生的工资新政,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的临时变法。原因是北京市今年定的目标是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为7%,可是现在初步核算后只有百分之六点多,于是政府就想出一招,就是把年终奖提前发,能拉多少算多少。

1提前发年终奖只为向7%“冲刺”!

  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府宣布,计划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要达到7%。

  不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至10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9%, 1至10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同比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3%。扣除物价涨幅后,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5.6%和7.1%。

  进入11月,时间开始变得更加紧迫。于是,北京市政府独辟蹊径,将国有企业作为达成此目标的主力军之一,而且将为此目标效力的还不仅仅只是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

  11月初,北京市政府召开的“增收入、降价格”的专题会上,包括北京市民政局、发改委、商委、国资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都领回了自己的任务。

  以北京民政局为例,专题会后,民政局提出将马上开始为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于11月底发放到位,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负担,而且要求在12月10日以前将发放补贴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上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时间紧,任务急,为了保证按时完成进度,民政局和国有企业的做法一样,也是要求建立周报告制度,要求各区县民政局每周三下午五点前将每周的进展情况上报市民政局。

2飞奔路上的绊脚石——物价上涨

  早在今年7月2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听取了一系列报告,其中就包括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报告。该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2.4%,但扣除物价因素后,本市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则为4.4%和6.5%,与今年7%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实现这一目标的绊脚石,就包括物价上涨。据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作的报告,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5%,价格水平持续高位运行。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则解释称,今年价格因素形势比较严峻,所以完成全年实际增长的目标面临很大压力。

  走投无路而提前发放年终奖,主意固然相当“给力”,却有力地印证了此前民众时常喊的“被增长”、“被幸福”说法的真实性。我们不知道,那些光鲜的数字里究竟掺入了多少水分。

  一些政府部门如此穷尽种种非正常手段,热衷制造虚假繁荣,还会有多少精力、压力、动力去努力谋求真正有质量、有质感的发展?京城带头,其他各地势必效仿,全国收入一片涨声中,老百姓都该“被幸福”了!

3有一种手段叫“提前发了年终奖”

  按往年惯例,多数单位年终奖是春节前后发放。也就是说,对今年“提前”领到年终奖的职工来说,他们2011年的收入中包括了2010和2011年两年的年终奖。用这种方式“拉”指标,即使完成了,对百姓也只有数字上的意义。

  这种方式完成指标,算不上弄虚作假,顶多算打了个“擦边球”。但它同样会导致我们对现实认识的偏差。和事件本身的危害性相比,它向社会释放的信号尤其有害:完成指标是工作的核心,而为了完成它,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一旦这样的信号成为更多部门的行事准则,有“擦边球”可打,问题或不太大,没“擦边球”可打的,弄虚作假就可能成为一些人的选择。

  让人担心之处还在于:既然有关部门为7%“劳神”,会不会有企业愿意站出来为他们“分忧”?而“分忧”的方式,除了“提前发”,还可以有“多发”。多发,企业高兴,而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会不会也因为这有利于实现7%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提前发了年终奖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临近年关,大家都免不了对年终奖翘首以待,不但关心能拿多少,更恨不能尽快拿到手。不过,谁也无法与时间赛跑,一切得按部就班,不到年终那个时点,不等核算结果和分配方案出来,就只有继续为年终奖而埋头苦干。然而,北京市国企提前发年终奖的这一举措,破了几十年雷打不动的规矩,还没进12月份年终奖就要向大家招手了!

  进一步的消息显示,提前发放年终奖,还将带来一个更加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京城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的目标如期实现!然而真相却让人感觉颇不是滋味,提前发年终奖并非为职工着想,而是为了政府部门利益,是希望数字更好看,没有实现年初的既定目标,希望提前发年终奖靠近目标。

  制定发展目标,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为目标而目标,陷入数据崇拜之中。即便提前发年终奖,确实能够靠近或达到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7%的目标,又能如何?老百姓并没有从中享受到一丁点好处都是自己该得的奖金,不会因为提前就能多拿。甚至可以说,提前发年终奖,让职工因而吃亏了。

  具体而言,对大宗年终奖,在报税时国家有优惠政策,不过国税总局有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这种优惠的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某企业职工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去年14万的年终奖发放金额,提前发将会导致至少多交2万块的税费。这部分难道让职工自己承担吗?

  除了损害职工利益,还给企业带来不便,原因很简单,年终奖得根据绩效考核等指标来发放。现在才11月,今年该干的活儿都还没有干完,绩效考核的成绩都还没有出来,就让企业核算年终奖,太麻烦。

5有一种政绩叫“寅年吃了卯年粮”

  北京市的这一举措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很多地方的“政绩工程”,实际上,如果我们回顾诸如浙江慈溪的东方娱乐城、山西沁水县端氏镇政府办公大楼等,这些“一届政绩债,竟需百年还”的欠债工程时,不难发现北京市要求提前发工资,以完成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与这些传统的“政绩透支”是一样的。都不过是为了满足当前的政绩,而无视经济规律,寅吃卯粮的行为。

  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背后,往往是某些官员为了捞取一定的政治资本,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市长张建国所说:“一些地方在出台社会管理创新举措时,缺乏实地调查和采纳民意,许多创新措施成了拍脑袋拍出来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样的社会管理创新自然难以有长久的生命力,很多都成了‘短命工程’。”

  北京市的年终奖也是如此,一年发两次年终奖的同时,导致了明年的年终奖在政府统计上不存在了。而这无疑会造成了政府统计上的不准确,带来政策制定上与现实情况的脱轨。

6有多少“未来政绩”可以透支?

  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上去了,明年又怎么办呢?

  提前发放年终奖,其悲哀就在于:有关方面要的就是今年的政绩,至于明年政绩如何,恐怕要等到明年再说了。要求国企提前发年终奖,这不仅是在“透支未来”,也是在“政绩造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目标是完成了,普通民众却只能得到“虚假的繁荣”。

  统计之目的,是为了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以便政府作出精准决策。从这个角度看,任何统计上的弄虚作假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然而,不仅统计造假已不再是个别情况,一些地方为实现目标早已不择手段。比如这些年,因为与民众体验相差太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数字,一直被网民嘲笑为“被增长”。

  要想真正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被增长”的人均收入,不仅徒具政绩意义,也会损害民众利益、掩盖社会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决策失误。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提出一个新的看法:即失败的原因无关道德和个人因素,而是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数目字管理”。而提前发放年终奖拉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被增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明,即便有了“数目字管理”的技术,恐怕也缺乏“数目字管理”的制度与理念。

7如此独辟蹊径,盗铃又何需掩耳

  去年为了冲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很多地方对正常用电需求实行强制性拉闸限电;显然,北京今年冲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正是受此启发的“独辟蹊径”。选择提前发年终奖来完成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至少说明相关方面对完成这个目标还是挺重视的;于是,有条件要实现,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

  本来明年发的年终奖,都提前到今年了,等于年头年尾一共发了两次年终奖,而且国企年终奖又极为诱人,这一下子平均到全民头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当然能够迅速“拉高”。然而,这个寅吃卯粮的做法,真的能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吗?显然不会。大家该拿多少钱还是多少,并不随数据增幅喜人而同步增加。因此,提前发年终奖根本不会真的提高收入,而只能是提高官员的政绩。

  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就是每个居民口袋里的钱,本来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可是,经过这么一“人均”,贫富差距被完全掩盖了。这下又来一招寅吃卯粮,数据与公众体验之间的差距自然就更大了。一个不能真实反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的统计数据,一个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数据显得好看的统计项目,对居民幸福感的意义应该说近似于零。

  让人不解的是,官员为何宁要一个公众不认账的虚假数据,也不愿要一个虽不好看但是公众认可的真实数据呢?这恐怕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数据本来就不是给公众看的,公众认不认账根本没关系。这个数据是做给上面看的,而上面又是只认漂亮数据--哪怕是注水的虚假数据。比如拉闸限电冲刺节能减排,有关部门只做了象征意义的批评,却并不因此对地方政府交上去的节能减排答卷做出处罚,等于是变相鼓励了各种数据作假行为。

  政府统计应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如此寅吃卯粮却让其变成了人为的掩耳盗铃,难道不是自毁公信吗?如果铁了心要注水,盗铃又何需掩耳呢?直接宣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完成即可,反正公众也不可能直接掌握相关数据,即使有质疑,辟个谣什么的也是家常便饭。

8莫以数据论英雄

  提前发年终奖不过是“政绩透支”的一个新的衍生物,“政绩透支”的歪风刹不住,政绩冲动自然会以各种形式出现。7%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指标,能完成当然好,但能否完成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没完成不意味着有关部门工作没做好。对它,应有一个正确认识。

  只为着数据好看,政绩光鲜,却无形之中损害了职工利益,给企业制造了麻烦,实在不可取。为了实现目标,要求企业提前发年终奖,说白了这是GDP崇拜的翻版,是片面追求政绩的产物,一旦过去强调增长数据,必然惟数据马首是瞻,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实际上,中央已经淡化GDP指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比“十一五”规划,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从年均增长7.5%下调为7%。“十二五”规划还对经济指标进行了弱化,不仅经济增速指标下调,而且取消了人均GDP增速指标。在地方考核中还首次提出“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

  当然,弱化GDP指标,适当地放低速度,不是不再追求GDP,而是更加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增长。还有一个细节是,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方式”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看得见的进步。

  粗放的发展方式,惟GDP是举的发展观,已被证明不合时宜,如果继续追求数据的好看,只为了光鲜的政绩,而不讲究质量和效益,不免让人忧从中来。其实,如果经济发展更有质量了,即便速度慢一点,天塌不下来!直面现实,正视不足,这是一种自信;实事求是,开诚布公,这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