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成功的案例:城市知识人口新上山下乡运动与新农村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1:32

城市知识人口新上山下乡运动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马芒 贾欣  时间:2011-09-01   

.TRS_Editor TAB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TRS_Editor{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TRS_Editor P{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margin-top:0em;margin-bottom:3em;line-height:1.4;text-indent:28px;}.TRS_Editor H1,.TRS_Editor H2,.TRS_Editor H3,.TRS_Editor H4,.TRS_Editor H5,.TRS_Editor H6,.TRS_Editor HR,.TRS_Editor BLOCKQUOTE,.TRS_Editor DL,.TRS_Editor DD,.TRS_Editor DT,.TRS_Editor OL,.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PRE,.TRS_Editor CODE,.TRS_Editor TEXTAREA,.TRS_Editor SELECT,.TRS_Editor CITE,.TRS_Editor PRE,.TRS_Editor CENTER,.TRS_Editor TABLE,.TRS_Editor DIV{margin-top:0em;margin-bottom:3em;line-height:1.4;text-indent:28px;}.TRS_Editor FORM,.TRS_Editor FIELDSET,.TRS_Editor LEGEND,.TRS_Editor SELECT,.TRS_Editor TR,.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margin-top:0em;margin-bottom:3em;line-height:1.4;}.TRS_Editor BUTTON,.TRS_Editor OPTION,.TRS_Editor ADDRESS,.TRS_Editor DFN,.TRS_Editor EM,.TRS_Editor VAR,.TRS_Editor KBD,.TRS_Editor INPUT,.TRS_Editor SMALL,.TRS_Editor SAMP,.TRS_Editor SUB,.TRS_Editor SUP,.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A,.TRS_Editor B,.TRS_Editor I,.TRS_Editor U,.TRS_Editor S,.TRS_Editor STRONG,.TRS_Editor LABEL,.TRS_Editor IMG,.TRS_Editor BR,.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ext-indent:0;}  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城市高校毕业生投身新农村建设。这种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高校大学生下基层到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被民间誉为“新山上下乡运动”,受到网民热议,但官方文件鲜有新山上下乡运动的提法,学术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有关新山上下乡运动,且见诸主流期刊的研究论文也不多见。本文赞同新山上下乡运动的提法,同时认为新山上下乡运动的行动主体应由高校毕业生扩大到城市知识人口,并由政府强力推动,践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新上山下乡运动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需要千百万人才的引领与支撑。我国人力资源充沛,但人才资源缺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日益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进城务工,使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村人才流入城市,加之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人才培养的力度薄弱,且由农村培养的去城市上大中专学校的农村学生毕业后又绝大多数留在城市。这些状况导致农村的人才愈发向城市聚集,使原先城乡人才分布不合理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愈加严峻,使新农村建设缺乏智力的支撑,造成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处于落后的局面。这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难题,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倾向、资金项目的支持,而且更需要人才智力的支持等因素。而这其中,人才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批知识人才,促进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但尽快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问题,仅仅靠农村内源性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是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必须选择一种新的农村人才开发模式,即采取城市向农村注入式的人才开发与发展模式,即由政府强力推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场新的上山下乡运动,旨在优化农民阶层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教育构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新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是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选择。
  新上山下乡运动的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革”时期,党和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从城市到农村,由市民变农民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逆城市化的人口迁移活动。本文将此次上山下乡运动称为旧上山下乡运动。
  (一)新上山下乡运动及城市知识人口的概念界定
  1.新上山下乡运动。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城市知识人口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由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协调结合,由城市走向农村,发挥自身潜能,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经济社会运动。
  2、知识人口的定义。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和生产技能的人口,且不受年龄限制,包括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的知识人口,以区别知识青年的概念。所谓城市知识人口不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知识青年,城市知识人口的范围更广,主要包括在城市毕业的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政府的下派干部(公务员),企事业的富余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工厂的在岗或下岗的具有一定文化、技术的工人,军队转业干部,退休的政府和企事业的干部、职工等。城市知识人口到了农村称为市民农,即具有市民身份,而到农村从事工农业生产与管理,以及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工作的知识人口。
  (二)新上山下乡运动与旧上山下乡运动的差异
  1.性质和目的不同。新上山下乡运动是我国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实践,是一场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与经济运动;旧上山下乡运动是旨在改造城市知识青年主观世界的一场政治运动。
  2.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新上山下乡运动时期,虽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存在,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此时,城市知识人口新上山下乡,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支持,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旧上山下乡运动时期,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壁垒森严,且文化大革命又使我国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尽管此时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隐性失业人口,但由于城乡户籍管理不可逾越的障碍,以及一系列维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政策约束和制度安排,使农村人口依附于土地而难以向城市迁移。此时,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尽管减轻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但却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3.参与者的主体和职业角色定位不同。新上山下乡运动的主体是城市知识人口;而旧上山下乡运动的主体则是城市知识青年。城市知识人口的职业角色定位多样化,他们通过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去改造新农村面貌,主动参与、甚至是引导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创业者,他们可以承担农村(包括乡镇)的农业、工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企业、基层组织、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岗位工作,但市民身份一般不变;而旧上山下乡运动是农民改造城市下放知识青年,知识青年是被改造的对象,职业角色定位单一化,主要承担种植业的工作,即在田间地头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则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手段,由城市户口转为农村户口,身份改变为农民。
  4.运行机制不同。新上山下乡运动是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经济社会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由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协调结合产生的一种城乡人才资源合理分布的有效模式,是社会成员在获得行为自由的条件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性选择;而旧上山下乡运动是出于政治原因由政府强制推行的一场政治运动。当时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千百万从初中、高中毕业的城镇青年人口很难找到就业岗位。强制推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缓解了大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但却增加了农村、农民的负担。
  (三)新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特征及可行性的理论阐释
  新上山下乡运动既是城市化过程中逆城市化的一种人口流动与迁移现象,也是一种可以依靠政府推动的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群众性运动。新上山下乡运动促使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外乃至更外围的农村地区流动与迁移。美国学者李(E. S.Lee)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从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的流向、迁移者的特征四个方面阐释了人口流动的动因及特征。本文借助李(E. S.Lee)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模型,对新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城市知识人口的迁移的动因、特征及可行性做如下分析:
  1.影响城市知识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李(E. S.Lee)的解释,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据此分析影响城市知识人口迁移的因素。第一,在新上山下乡运动中,农村和城市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和排斥人口的因素。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和城市就业压力是影响城市知识人口迁移农村的重要因素。清洁的农村环境,创业的优惠政策,宽松的劳动氛围,以及随着农村富余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使农业的比较利益逐渐提高,这些因素形成一种引力,将吸引着城市知识人口到农村创业和干一番事业。城市的就业压力,居住环境的拥挤,生活成本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推力,使城市知识人口向农村迁移成为一种理性选择。第二,党和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更是引导和促进了城市知识人口向农村流动,使他们参加新农村建设成为可能。第三,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城际、城郊和城乡之间的距离,使人口在城市与城市、城市和郊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呈现出“钟摆式”移动特征。第四,一些制度安排和经济社会结构,如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距离都会作为中间障碍因素影响城市知识人口的新上山下乡,唯有改革,创新制度,优化社会结构,才能逐渐消除中间障碍的影响;第五,城市知识人口的品性、智力、体能和自身的需求也会影响对参与新上山下乡运动的理性选择。城市知识人口在新上山下乡运动中流动的可行性,正是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城市知识人口的迁移量。城市知识人口流动的流量与人口迁移一样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第一,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城市知识人口流入农村的流量会随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力度的大小而呈现差异。第二,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产业结构影响人口的迁移,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同使生产方式也不同,城市知识人口的流量也随迁出地和迁入地产业的比较效益、生产方式的差异而不同。第三,个人发展的影响。城市知识人口的流动趋向于移动到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的地方,趋向于移动到发展空间较大、预期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第四,城乡人才的异质性及分布不平衡的影响。城市和农村之间人口的异质性高,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劳动技能、文化结构的城乡人口的密切社会交往,相互学习,文化融合,优势互补,且城市知识人口以人力资本的形式下乡,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第五,人口迁移中间障碍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区域的自然障碍(即两地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和政治、政策、制度等人为的障碍,如城乡两地空间距离的阻碍,城市知识人口下乡政策问题的不完善,制度性安排滞后于现实需求,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城乡户籍待遇的不平等,市民和农民权利、权益保障的城乡差异,以及下乡知识人口流动的运行机制不畅、退出机制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抑制和影响城市知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必须创新政策、体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些问题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第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失衡,也是影响城市知识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3.城市知识人口迁移的流向。李(E. S.Lee)的迁移理论认为,每一迁移的流向都伴有一相反方向的迁移流。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就是与“民工流”这一主迁移流(stream)相反的逆迁移流(counter-stream)。它是主迁移流产生的反向补偿性迁移,不会对城市化造成很大影响。推动这一反迁移流的原因在于:第一,政府的政策引导是影响和推动城市知识人口迁移流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政府的大力推动会使新上山下乡运动逐渐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潮流。第二,生存地(城市)的生存成本与压力加大,个人发展的空间狭窄,从而导致一部知识人口到农村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第三,人口流动与迁移增加使城乡关系日益密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知识人口对农村的进步有了更多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农村的发展机会,从而到农村创业;第四,城市知识人口一般愿意流入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农村地区,这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容易获得人力、资金投入的丰厚的经济回报。
  4.城市知识人口迁移者的特征。城市知识人口迁移者有以下特征:以中青年为主,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具有灵活自由的选择性,即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选择自己在农村最适合的岗位,选择何时上山下乡等;可以变更为农村户籍,也可以不变更而保留城市户籍;由城市迁移到农村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来去自由。
 新上山下乡运动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立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推动城市高校毕业生及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参加新农村建设。
  (一)党和政府为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提供了政治、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颁布后,全国各省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如选聘优秀机关干部下农村挂职,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到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增强高校为农村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对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实行优惠政策”;2008年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新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09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既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保障,又要强化竞争择优,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贯彻落实,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人才支援农村的最好体现,为高校毕业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城市知识人口新上山下乡提供了政治、政策和制度上的借鉴和保证。
  (二)各省市和相关部门开拓性地尝试,为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和政府曾先后推出“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毕业生当村官”、“特设教师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鼓励城市知识人口(主要是高校毕业生)上山下乡,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省市和相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为将城市人才支援农村工作落实到实处作了开拓性的尝试,在优化农村人才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重庆市于2008年5月启动了“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决定5年内选派32511名大学生到乡镇及建制村工作;为确保大学生下乡既有“源头活水”,又有“合理出口”,接续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人才“断桥”,重庆市创新“大学生——村官——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的干部培养链的“重庆模式”。山西省自2009年以来,已有3930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江苏省2009年选聘5010名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并从2009年起到2012年,采取省市联动、分级选聘等方式,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甘肃省近年来实施了财政拨款支持特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同时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安徽省委组织部自2001年以来已选派万名优秀机关干部上山下乡,到困难村、难点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取得了巨大成效。这些省市的做法和经验从实践的层面证明了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的可行性、必要性,也为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党和政府制定的鼓励、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和高校应届、历届毕业生下乡的方针政策,符合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成效显著,不仅适用于高校毕业生,而且也适用于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其政策导向、制度安排,以及一些省市和部门具体执行中央部署所积累和形成的实践经验和示范作用,都为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上山下乡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意义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的来源不仅仅在农村,也可以来自城市,新上山下乡运动引导城市富余知识人口有序地向农村转移,既是合理配置城乡人才资源,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又是缓解大城市人口就业压力的良策。
  (一)新上山下乡运动是践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可以将城市科学的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的理念,以及市场信息、产品项目和城市资本带到农村,以加大城市人力资本、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有利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市知识人口上山下乡将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带到农村,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二)新上山下乡运动是合理布局城乡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人才资源较为薄弱,且人才资源的城乡分布严重不平衡,造成城市人才积压,农村人才极度缺乏的严峻困境。由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人才状况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总体来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存在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以农业为主题的第一产业人才奇缺,专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新上山下乡运动可以优化我国人才配置, 是合理布局城乡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为城市知识人口拓展在农村创业的新天地,以解决城市人才结构性失衡,分布不合理,就业压力巨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支持城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知识人口向农村合理流动,借助城市的人才资源,改变农村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保障。
  (三)新上山下乡运动使得农民内源性素质提高与外部注入式人才引进相结合成为农村人才开发的一种新模式
  农村建设者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但我国农村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使原本整体素质偏低的农民群体素质更加低下,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上山下乡运动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的来源不仅仅在农村,也可以来自城市的知识人口,即城市里有农民工,农村也应有市民农。新上山下乡运动使得农民内源性素质提高与外部注入式人才引进相结合成为农村人才开发的一种新模式,即在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引进城市的技术人才上山下乡创业,鼓励历届、应届大学生、政府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当新型农民,选调公务员、军队转业干部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壮大农村的人才资源,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锻炼基层党政干部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四)新上山下乡运动是加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根本保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问题,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来缩短、减少工农、城乡差距,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发展。城乡差距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上,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又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开展新上山下乡运动,发挥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尤其是使城市富余知识人口开始向郊区直至更广大的农村地区流动迁移,一方面有利于在特大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将特大城市中部分人口、文化、产业一并转移到郊区、新城和卫星城,减轻特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压力;另一方面,新上山下乡运动可以促进人力、物力、思想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城乡间的双向交流,并使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形成城乡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批准号08BRK010)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