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及其分支解剖图:教学絮语(7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2:50
教学絮语(73)(2011-11-06 15:08:23)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思想芳菲

一次,我从外地坐车回家。车上一个中年男子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中年男子便旁若无人地用手机,与对方通话。原来是对方听说他有一辆货车要卖。问他车的质量如何?中年男子说,车虽然用了好几年,但质量不错。只是自己要买辆载货更多的车,所以要把这辆旧货车卖掉。对方问,价格多少?中年男子说,卖给别人,要八万余元。你刚才说是某某介绍你来买的,那么便宜一些卖给你,七万元吧。不能再少了。对方说。那好。几天后我到你那里看看。如果车的质量不错,我就要将车买来。说完,中年男子将手机收了起来。他对坐在车上的一个熟人说:这辆车的质量,是有问题的。如果遇到识货的人,最多只能卖两万元。如果与真的能够将七万元卖给刚才那个人,我就白白赚了一笔。这样做生意,确实不诚意。令人反感。但现实社会中,赚钱的往往是这样一些人。又令人感到几分无奈。我认识到,只有商业风气正了,诚实又勤劳的商人,才能赚到钱。如果商业风气不正,赚钱的便只能是奸滑小人。同样,只有教育风气正了,正直而又有才华的教师,才能脱颖而出。如果教育风气不正,正直而又有才华的教师,是难以脱颖而出的。

向学生讲到一位打工女性。她十六岁时,由她的妈妈作主,和村里另一位在外地工作、吃皇粮的男子,订了亲。她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她妈妈收了人家的彩礼,将那位男子带回家,把她锁在房子里,让她和那男子同房。不久,她怀上了孩子。后来结了婚,但她死不肯住往婆家去。一年后生了个女儿。有一天,她听邻居说,那男人从外地回来,去了她的家。她把孩子托付给邻居抱着,向别人借了十几元钱,然后跟着一个姐妹,一路来到深圳。那一年,她才十八岁。她文化有限,但年轻好学,学得一手制衣的技术,两三年后就在厂里当上了总检。她热爱生活。每当周末下午,她就与她的女友,穿着时新的衣服,打扮得风风光光,骑着小单车,沿海边漫骑,引来路人的阵阵喊声和叫声!她待人友善,其他职工有困难,她总是乐于帮助,因此其他员工,都把她当做亲姐姐来看待。许多年轻帅气的大学生,羡慕她的美丽,欣赏她的才华,追求她。可她因为自己有过婚姻、生过孩子,不和他们谈恋爱。她后来回到家乡浙江,和另一位男人结了婚。自己又开了个五金店,生意做得不错。她的女儿,被她原来的男人,送给人家抚养。孩子的养父母家庭困难,读书都成问题。她拿出钱来供女儿上学。那女孩要买电脑,她想也不想就汇了六千块钱过去。女儿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只有要钱的时候才会打个电话。并声言说将来不会孝顺她,不会认她为妈妈。她对自己的朋友说:她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个孩子,不管她将来认不认她。我与学生说,即使今天的时代,仍然是野蛮与文明并存。这位打工女性的母亲,强迫自己十六岁的女儿嫁给一个她不爱的男子,这不是野蛮,又是什么?我与学生说,这个打工女性的文化不高,地位不高,但她身上却有着许多可贵的品德:珍惜自己生命的价值,向往美好的生活,与人为善,对人包容,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活在人世间的宝贵财富!我与学生说,不要小看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人,面对命运的考验,他们一个个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奋力拼搏,而是仍然坚持做人的道德底线。他们身上闪耀着生命的光芒,人性的光辉!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值得我们的热爱,值得我们的尊敬!

有一个朋友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雨后山林》。使我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自己孩子时,也曾经置身于雨后青山之中,或者是探望家住山岭的外公外婆,或者是到山上采野菇,或者是清明山上扫墓,或者是与大人一起到山上采摘茶叶。空山新雨,多美的一个世界,多美的一幅山水画!走起来,路是泥泞的,不久鞋便沾满泥土。但空气则格外清新,天色格外的明朗,草木则更加洁净了,野草的芬香在山林中弥漫。整个山林,被一场大雨,畅畅快快地洗过。置身于雨后青山,似乎自己的心灵,也被一场雨洗过一遍,感到格外舒畅。

一位博友在自己诗歌中,写道:“我是一朵含笑的山花,朴朴实实不染铅华,徐徐微风梳理长长的秀发,细细的雨洗去一身的灰尘,暖暖的阳光给我魅力,亮亮的星星给我遐想。我是一朵含笑的山花,盛开在绿色的山野,大山给了我深厚的爱,绿草给了我无限的情,我在旷野展示着自然纯洁的美丽,我在自然中释放出芳香,我在山顶唱出心中多情的山歌”。喜欢山花那样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纯真无瑕,有一颗友善的心灵。

在美国一所动物园的大门口,挂着一面镜子,镜子下面写着这样一段话:“请你照镜子!在镜子里你看见的是地球上最有害的生物——人。他正在破坏那些不是他创造出来的东西——河流、森林、野兽和鸟类。在我们这所动物园内生活着目前还保存在地球上的动物种类,虽然其中的许多种动物已经面临绝种。想想这个吧,人,请你手下留情”。这个动物园对游客的提示,别出心裁。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也是各种其他生物的母亲。其它生物虽然也给地球带来一些损害,但它们的损害却是有限的。唯有人类,不但损害了地球的面貌,污染了河流和大海,砍光了森林,破坏地下资源,破坏大气环境,而且随意杀掠其它生物。人类这样做,是对大自然的犯罪。道德上是可耻的。也不能不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在互联网,有网友说:“吃猫吃狗,体现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这名话说得在理。同样,如何对待自然环境,如何对待其它物种,则体现出整个人类的文明程度。

我支持人们阅读经典,包括四书、老庄、诗经,文学名著、宗教名著。我支持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开设这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教育。我认为,每一个人对真理的理解,都是零碎的。如果不与经典的阅读相结合,他得到的真理,他觉悟到的人性,也就有限。在这个问题上,他能够回答,在另一个问题上,或者说在更多的问题上,他便不能回答。在这个领域上,他坚持了人性。在另一个领域上,他背离了人性。我觉得,一个经常阅读经典的人,一定会比很少阅读经典的人,更加善良,更有智慧,更有人性。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想,这句话中的“君”,不但指有才有德的贤者,同时也指经典名著。

数年前,一位教师,选择了辞职下海。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福利待遇不错的学校。他教学水平也不错,得到其他教师的认可。谈及这个教师时,这所学校的校长说:这个教师是个男子汉。我觉得,这个教师,确实有其可贵之处。一,在这个社会,教师的职业相对稳定,他所在的那所学校待遇也不低,而经商则充满风险,但他毅然选择了生活稳定的教师职业,选择了风险较大的商业,这需要很大勇气。二,有一些人,在下海经商的同时,保住自己的教职。但这未免不便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但他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为了不给别人说闲话,毅然选择了辞职。体现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从这两点看,那个校长说他是一个男子汉,我看是合适的。我期待他在以后的商业活动中,能够坚持诚实经营的原则;赚了钱,能够适当回报社会。如果他也做到了这两点,我算,他就不失为更大的男子汉。我们缺乏有勇气、敢担当的男人,我们更缺乏品德诚实、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男子汉。

有人问我,如果某个学生犯了错误,让他撰写心理病历,这种做法可取吗?我说: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体罚。对学生的生理体罚不可取,对学生的心理体罚,同样不可取。我说,文革时搞大批判,让被打倒的老干部写认罪书。这是一种野蛮的做法,是对一个人人格的不尊重,给当事人造成了莫大伤害。让学生写作心理病历,同样是一种野蛮的做法。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会在学生幼嫩的心灵,投下阴影。

诗人屠岸,在一篇文章中写道:“1980年4月,我到文井同志家里,和他商讨人文社拟出版儿童文学刊物《朝花》的编辑方针。文井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不要老是灌输阶级教育了。应该对少年儿童讲讲人性和人道主义。他说,人道主义的旗帜为什么奉送给资产阶级?讲人道主义,就是要弘扬人性。他说,如果否定人性,势必肯定兽性和神性。不久前看到一群孩子,为了取乐,把一窝小猫打死了。母猫不干,也被打死!这是非人性。文革初期,一些十三四岁的女学生,戴着‘红卫兵’袖箍,极其凶狠,打死了不少女老师!这是非人性!文井同志又说,兽,也不都是兽性的。他在五七干校时,见到几位‘五七战士’嘴馋了,便宰了一条母狗,以狗肉解馋。那母狗生的三只小狗饿了。‘五七战士’们可怜小狗,给小狗一盆饭,为了‘优待’,在饭里拌了一点母狗肉。他们以为小狗一定爱吃。哪知小狗到饭盆边一嗅,掉头就走。三只小狗,只只如此。哦,有人想:是小狗不吃妈妈的肉?不是。狗不吃一切狗的肉,同类不相食,是它们的天性”。严文井经历过文革,看过文革否定人性、不讲人道主义,给我们社会造成的深刻祸害。是否倡导人性和人道主义,是一个社会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是否有人性和人道主义情怀,是一个人善良与邪恶的分水岭。多向学生讲人性和人道主义,既是一个教师热爱美德的表现,又是一个教师对社会健康发展,所应尽的责任。

三则心情随笔:“我感到我的生命依然年轻。我感到我的生命充满活力。我感到我自己有许多事情要干,而且能够把这些事情干好。”“我是你们中间的一员。我爱你们,我将与你们一起,并肩战斗!”“人可以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人,心则永远有一颗自由的心!”我热爱生活。我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岁月中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我热爱公平正义,我愿意与正直善良的人一起战斗,给他们鼓舞。我热爱自由,愿意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一颗自由的心。

二十三年前,一位大学同学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中,写道:“我没有见到过康德。然而,我知康德,懂康德。于是,觉得你很象康德。不知怎得,我常有一种预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崇实主义者,在不久的将来将在你家乡那块土地诞生”。“伟大的思想家”、“很象康德”,显然是这位老同学,对我的鼓励。既肯定我读大学时,养成的热爱思考、关注人生的习惯,也勉励我在大学毕业后,不要放弃这个习惯。“崇实主义者”这个词语,则是我这位老同学自己的发明。大概是因为我曾经与他谈论过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我这些人生观世界观,体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体现着对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友好相处的渴望,体现着入世与出世兼顾、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兼顾的人生情怀,体现着我对每一个生命都得到人道对待的期待。我喜欢这位大学同学,赠送给我的“崇实主义者”这个词语。二十多年过来。我没有成为伟大的思想家,也没有成为康德。我充其量不过是无数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的一个。从这点看,我倒是令那位对我呵爱有加的大学同学,失望了。但是,热爱思考、关注人生的习惯,以及这位大学同学所说的那种崇实主义情怀,我倒是保留了下来。

一个博友年逾中年。在谈及自己的生活态度时,他说:“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赚一天。”对他的这种活法,另一位博友持不同意见。他说,人们虽然追求和谐安定的生活,但也不能过于平平淡淡,以至庸庸碌碌。他认为,人生在世,还有比生命更高贵更美好的东西在,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纯洁的爱,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谊。因此,他建议,应该把“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赚一天”这句话,改为“爱一天,少一天;爱一天,乐一天;爱一天,赚一天”。一字之改,改得好。

我曾经认为,现有的思想资源很贫穷。那时,我只把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些思想文化作品,当做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后来,我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局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时,我就不再认为现有的思想资源很贫穷。古代中国先民所著述的诸子百家,及许多文学作品,丰富灿烂,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资源。同时,境外其他国家的文学、文化、宗教书籍,纷涌而至,它们同样是一笔用之不尽的资源。如果有一种心平气和的心境,如果有一种纯善的心地,如果有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如果在研究教育的同时又能放眼整个人生,如果政府能够提供一个较宽松的学术环境,我想,我们的教育思考、文化思考、人生观世界观思考,是能够有较大建树的。既继续前人,又能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开拓。

我看不惯的一件事,就是一些电影和电视片的制作,不是根据原著本身,而是出于迎合某个知名演员,迎合某个与导演有很大交情的演员,而改变电影或电视情节。当我看到,一个原著中无关紧要的角色,由于扮演者是知名演员,而使这个角色在原著中一再出现,我就感到这部电影或电视的导演或演员,是视严肃的文学艺术为儿戏,内心缺乏对文学艺术的诚信。一个严肃认真的导演,哪怕某个演员的来头再大,也不会随意改变剧情,使这个演员在这部电影或电视中,有更多的出镜机会。

“记得在乡下工作时,学校对老师们进行电脑基本功培训,有个女老师在练习打字时这样打下:我是办公室主任夫人。当时大家嘲笑了很久。今天看到《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发现这样进行身份认同的人比比皆是:我是外企公司的营销经理;我是名牌大学的校长;我是市长夫人;我是成功人士。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是一个身份认同。假如是真正的自己,如果换了工作抑或离了婚,‘我是谁’的内容不就改了?‘我是个幸福的人,父母双全,爱人英俊,孩子可爱’;‘我是个苦命的人,从小父母离异,继父待我一直不好,我早早结婚,却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白眼’。有些人这样认识自己。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自己,顶多是看待自己的一个角度。‘我天生聪明伶俐、才华横溢、相貌清秀、追求者众!’‘我天生笨拙、遇事慌张、长相丑陋、孤独无依’。有人这样认识自己,其实,这还是另种身份认同,也不是真正的我自己。‘我是这个堂堂八尺之躯的男子汉!’有人这样认识自己。诚然,我们都有一个躯体,但是,我们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正面很难回答。我们只能说: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这位朋友仅仅是一个普通教师,不是一个哲学家,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她这篇关于“我是谁”的文字,完全是她自己对生活的朴素感受。却很有价值。是的,我们虽然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获得一定的名誉,有一定的职业,但这些东西,与我们本身,或者说与我们真正的自己,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把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名誉、职业,当做我们本身,便是“反认他乡是我乡”,是自我生命的迷失。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