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用社:随笔:散文的境界[个人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30:12
散文的境界
2011-04-15 07:27
编者按:作者指出: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无论写景叙事状物说理,目的都在于写情达意,以将深沉的思考交融与形象与情感,用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予读者一种崭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启迪,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境界。散文的境界在于“真情”二字。“散文文字的美,不在于文字的浮华,而在于对生活的“感悟”。有境界的散文是对人心最忠诚的守护,是人心和文心的合一。一个有境界的散文作者的文字会从俗世里来,到灵魂里去。散文的境界还与作者气度和胸襟有关,与作者学养和视野有关。笔墨是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的。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散文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美文,拜读了。问好!

散文有聚有散,舒卷自如,是很多文坛新秀青睐的文体,也是很多语言大家“返朴归真”后的文体首选。
散文的魅力和价值,也许就在于自由与灵活,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只是一语一事,一草一石,却能“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个背影、几株白杨,满池清荷,便能成就一代名篇。
王国维先生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说:“能写真景物,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歌写作是这样,散文写作难道不更是如此?任何的文学,其实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到达人心、发现灵魂。散文的境界也和诗词的境界一样,情感不真不足以感动人,情感不强烈则不足以震撼人,情感没有普遍性意义就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正因如此,散文写起来容易,要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却很困难,正所谓——易学难工。
散文的境界在于“真情”二字。“真”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格的核心和灵魂。“情”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散文的灵魂。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无论写景叙事状物说理,目的都在于写情达意,以将深沉的思考交融与形象与情感,用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予读者一种崭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启迪,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境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散文文字的美,不在于文字的浮华,而在于对生活的“感悟”。一个缺乏记忆的人,为赋新文生编乱造,他的文字势必肤浅粗糙;一篇没有真情的散文,写的干瘪枯燥,它的味道自然寡情少趣。一个散文作者,如果对人生没有觉悟,对世界没有观察和思索,他的文字辞藻即使再华丽,而在人心的探索、灵魂的拷问、意义的追思上却毫无进展的话,最终只会是没有生命和心灵芳香的文字塑料花。梁实秋、周作人、沈从文、郁达夫、柯灵、秦牧、贾平凹、林清玄、刘墉、毕淑敏等人的散文,对灵魂的触及对人生的体悟都蕴含在一字一句里。汪曾祺的散文也是这样。高邮的咸鸭蛋、西南联大的小水萝卜,打药、施肥这些看似很寻常的农活,事无论大小,情无论深浅,在他的散文里都慢慢道来,不动声色,文辞朴白,却韵味悠长。这样的散文,就是有境界的。读着读着你就会在他轻笔淡色点染里,顿悟对人生浓墨重彩的涂抹。这样富有生命力人生张力的文字之所以能令人折服,就是因为背后操纵文字的是一颗少有世俗气的心。
有境界的散文是对人心最忠诚的守护,是人心和文心的合一。梁实秋在《论散文》里说:“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而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也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散文是一个人心迹的真实流露。比如,沈从文的文字是唯美、温润的,这说明在他的心里,相信人性里还有美,生命里还有纯朴与庄严。周作人在五四时期名气很大,他的散文注意底层,注意多样,兴趣伸向村野、民俗、儿童以及草木虫鱼等等。”“话很平常,好像既无声(腔调),又无色(清词丽句),可是意思却既不一般,又不晦涩。话语中间,于坚持中有谦逊,于严肃中有幽默。处处显示了自己的所思和所信,却又像是出于无意,所以没有费力。”,在书话中寄托余情,寓思想于学问,钻故纸堆但还是有热切,最能体现他热爱日常生活、温厚而又富于诸多情趣的性格。所以,梁实秋又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
一个有境界的散文作者的文字会从俗世里来,到灵魂里去。好的散文作者有一颗世俗心,还兼具一种灵魂的高度和深度,他会如实记下自己在人生行程中的境遇和感触,到达一种“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大境界。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不是淡而无味之淡,是一种不露斧斫之痕的艺术韵味,如季羡林在《赋得永久的悔》中,“父亲居然寻上了媳妇”,这句话看着土的掉渣,读着却让人掉泪,凸显语言大家的朴实无华中感情真挚的魅力,是千锤百炼过的行文,才“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
梁衡的散文耐读,厚重,蕴籍。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哲理散文、人物散文,都是大手笔,大境界,处处可见智慧的哲思与独特的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深沉蕴藉的情感。且看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为什么这样地感人至深,感人至久呢?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他越是这样地没有没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那一个个没有也就越像一条条鞭子抽在人们的心上。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文字洗尽铅华,别有一份厚重,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
散文的境界还与作者气度和胸襟有关,与作者学养和视野有关。心的苍白、无力,会导致散文日益变得贫血;心的歧途,会导致散文的意义形态变得谬误、轻浮。人的胸襟窄小、旨趣庸俗,再加上虚假的伪装,散文的精神命脉就会断。谢有顺认为:“今天的散文,境界一直上不去,问题就出在人身上。笔墨是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的。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
散文是否有丰厚的审美意蕴,是否有精彩的立意,决定散文境界的高低。林非对最为理想的散文的看法是:(一)最能够触发读者久久地感动的(二)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遇和自然风光的(三)最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四)最能够在语言的文采和艺术技巧方而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的。学问无大小,人生无贵贱,情感有真假浓淡深浅。真正的散文必须是让读者欣赏击节赞叹的美文,要善于运用风格多样和摇曳多姿的语言,书写的或大气或细腻,或空灵或雄浑,或含蓄或旖旎,或严肃或诙谐,做到开阖有度,将真正打动和震撼过自己心灵的人、事、景、物,淋漓尽致的抒写出来,让许多读者也被这样的真情实感所触动,人心的呢喃,智慧的警觉,语言的美感尽在其中,让大家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从而完成散文写作的使命。
散文作者只有禀有了境界,以沉潜之心,找到真正的自己,建立精神和心灵的纬度,才能超越于文字,从而进入自然之境,艺术之境和人生之境的温馨的精神家园。
散文的文字有了境界,就会有穿透世道人心的力量,就会得到读者情怀和心境的回应。这样的散文,自成高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