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和行政执法: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7:04:50
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0期 作者: 顾明远                           [字体:大 中 小 ]

摘 要: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既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中小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高等学校应参与到高中人才培养中。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适合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第二条“工作方针”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第三十二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中还多处提到要因材施教,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这就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一、个性化教育就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什么叫个性化教育?笔者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此,学校要改变原来那种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式。个性化教育或者个别化教育在国际上早已有之,不过成本过高,推行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如何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实施个性化教育,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能否从改变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评价体系做起,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传素质是不同的,正常儿童的智商是100左右,超常儿童的智商可达到130或140,智障儿童只能达到70或80。当然,智商测量是否科学还存在疑义,不一定说明问题,但大家都承认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H.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加德纳所说的8种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就拿人的思维品质来说,有的人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人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思维迟缓;有的人思维开阔,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等等。人的思维品质各有不同,如果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培养学生,则很难取得圆满的效果。从教育学来说,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特长、爱好来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教育成功。我国古代《学记》 就指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又指出:“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要诚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因材施教,否则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怎样理解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有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最终的公平应该是使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都能获得教育的成功。一个学生本来形象思维比较好,喜欢文学艺术,如果偏要让他学奥数,岂不是对他最大的不公平?一个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创造意识很强,如果偏要让他去学理论的学科,岂不是对他最大的不公平?有些家长明知自己的孩子学习平平,但偏要让孩子上重点学校、重点班、实验班,结果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自卑。这就是没有找到孩子最适合的教育的结果。相反,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他们就能得到发展。2005年笔者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参加会议,清华大学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经历,他说,在初中时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父亲让他辍学,老师去做家长的工作,说:“这孩子喜欢画画,让他上学吧,将来可能会有出息。”父亲答应了,后来他考进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就是很典型的成功的例子。所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思想。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古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二元对立的,不是人上人,就是人下人。而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多元的,现代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什么人是人才?笔者认为,只要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就是人才。最近媒体报道,香港大学给一位勤奋工作几十年的清洁工颁发荣誉博士学位。这是尊重人才的典型事例。天才是人才中的精英,极少数人才能达到。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现代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个性化学习或者个别化学习,不能理解为单个人学习,而是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策略

怎样才能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此,学校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教育规划纲要》 指出,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教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所谓面向全体学生,就是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此,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有一年,笔者参观法国巴黎郊区一所学校,发现上课时有位学生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在图书室里看书。见笔者很诧异,校长解释说,这位学生认为自己对课上的内容都理解了,向教师请求不上这节课,自己来学习,教师允许了。笔者又看见个别学生在做钣金工,校长说,这些学生智力有障碍,为使他们能走向社会,学校为他们提供一些技能课。笔者认为这就是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并为学生选择提供条件。当前教育中一大弊端是学生“被教育”或“被学习”,学生缺失主体性,其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自我发展的权利。《教育规划纲要》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只有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学习环境,并且帮助学生进行选择。

当然,学生的选择意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当学生年幼时,他不可能有自主的选择意识,但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常常讲“兴趣是学习最强的动力”或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和爱好,也就没有选择。历史上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除了一定的历史环境促成他们成功以外,从他们自身的因素来讲,往往出于对某种专业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的选择和坚持。

下面举一个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onLiebig)于 1803年出生于一个药剂师家庭。李比希因为从小帮助父亲制造颜料、染料、化学药品而爱上化学实验。有一次父亲要试制一种新药,让李比希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李比希第一次步入书的海洋,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他翻阅一本本化学书,才知道原来化学是一门内容非常丰富的科学,从此他终身爱上了化学。有一次,他把实验带到学校,上课时突然轰隆一声爆炸。教师勃然大怒,把他从学校开除了。他只好到父亲的朋友皮尔斯先生的药房里去当学徒。但他仍不放弃化学实验,有一次实验爆炸把老板的房顶给掀掉了。皮尔斯先生不敢再雇用这个小学徒。到17岁时,李比希考上波恩大学,后来又转到巴黎,逐渐步入化学的殿堂,进行雷酸性质和成分的研究。他在化学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后来他又研究各种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于是有了今天的化肥,使农作物产量倍增。李比希被世人认为是农业化学的开山鼻祖。[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到了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话,做教师的就要为他担忧,担心他将来成为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平平庸庸的人。而我国当前却缺乏这种教育思想,学生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往往没有自己的志愿,只凭分数报志愿。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担忧吗?

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学习进行选择。为什么我们要提倡高中阶段办学的多样化?目的就是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学生自己选择。

过去我国教育就像计划经济一样,全国一套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科书,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今天新课改的精神,除了强调培养目标中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外,就是要破除这个“大一统”,以学生为本,给学生选择的空间,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在高中阶段,要提倡办学的多样化,把选择权还给学生。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更多的适龄青年进入高中学习,学生发展的差异需求越来越明显。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就要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对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了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学校就要创造选择的条件。

(三)进行课程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笔者主张必修课要降低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懂学会,这样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选学自己喜爱的学科,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跳级,提前毕业,有的可以到大学选学一些课程,这样才能涌现出各种杰出创新人才。现在许多有条件的学校都能做到设置上百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有的学校甚至只要学生提出要求,就设法开设课程。笔者认为这还不够。必修课也可以设立不同的层次。例如,美国有的学校高中数学就设有三个层次:普通数学、高级数学、快速学习数学,供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选择。普通数学是最低要求,即每个学生都必修;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学高级数学;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但不一定喜欢数学或者不一定将来学数学,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把高中必修的数学学完,腾出时间学习其他学科。我国有些学校进行分层教学、走班学习,也是提供学生选择的好办法。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倡探究性学习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开展探究,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应摒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实践,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科技或文艺活动。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生动活泼,学生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这种探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自我选择的过程,其实这就是个性化学习。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了一本书叫 《我在美国读高中》,他讲了几门课的学习情况。例如九年级的历史课,讲1898-1945年的世界史。教师布置“历史文体组合”的作业,包含以下内容:列出历史事件表、对历史人物专访、给历史人物发逝世的讣告、历史人物的颂文、一部历史电影评论、一部历史书的书评、一幅历史画的画评、假如历史可以假设、献辞。作业封面要求:一是采用表现美国历史的艺术形式;二是镶有历史名人的名言,两个月完成。这个学生选择的作业中历史事件是二战时的东方战场,历史人物专访是陈纳德,历史人物的颂文是宋庆龄等。这一堂课的作业充分体现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采集信息、探究等学习方法,而不是死记历史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而且记忆牢固。

(五)高等学校应参与到高中人才培养中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这很有道理。兴趣爱好从小就要培养,到高中阶段就不只是培养兴趣了,而是要巩固学生的兴趣,培养专业志向,培养坚持志向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为了提前让学生进入某一学科领域,高等学校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在 1975年开始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这就是在中学里及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又能及早让中学生接触大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教师要关心中学的教学,最好能联系一些中学,经常到中学走走,举办讲座。这样大学教师不仅能了解中学生的情况,包括思想、学习、家庭等情况,同时可以把大学的情况介绍给中学生,让他们及早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将来进入大学以后就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正确认识“超常儿童培养”与“虎妈”教育现象

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式,现在议论很多,其中一个问题是要不要提前培养超常儿童。对此,有人赞成,认为可以早出人才;有人反对,认为儿童生下来差别是很小的,设置超常班有失公平。笔者的意见是,儿童的智力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智力的结构会有差异。有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有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教育应该为不同的儿童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这就是笔者经常说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观察、研究每个学生,发现其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但是学生幼年时期的智力确实差别不大,智力超常的是极少数,因此不宜过早地确定谁是超常儿童,不要人为地把儿童分成三六九等。我们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发现智力在某一方面超常的儿童,提供条件,逐渐培养,到了高中阶段在提供学生多种选择中使他们的才能脱颖而出。可以设置一些超常班,但不宜过早,也不宜过多。并非只有超常班才能培养天才,普通班中只要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同样能够涌现出天才。

最近还有一个热点问题是“虎妈”引起的东西方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之争。有人宣扬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优于西方教育。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导。我们且不说“虎妈”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否可取,如果仔细读读“虎妈”写的那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虎妈”的教育并非只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虽然她确实写到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但其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着美国教育方式她女儿的音乐教师都是西方人,并非中国人,更何况她的教育是在美国那样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其实东西方教育各有优缺点,应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我国主张严格要求,打好基础;西方强调学生自由发展,创造思维。打好基础、创造思维两者在

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结合起来,一定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教育。我国现在的教育已经陷入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泥坑,再不能盲目地自满了。有人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太多了,今天该反思了。其实“真经”并未学到,反思也只是浅薄的因此,我们只有把别人的“真经”学透了,才能真正地反思,才能真正地本土化。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是我国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李辉,钱伟刚,卓勇,缪德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辑:王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