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建工作心得体会:住院期间病历书写规范(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38:33

(包括平面视野及周边视野两种检查,所用视标至少要有白、红两色)。(5)色觉检查。

眼科常用简字及符号表

右眼

OD或RE

左眼

OS或LE

双眼

OU

散光轴

Ax

散光轴在90°

ax90°或×90°

屈光度

D

凸透镜

+

凹透镜

-

球面镜

Sph或S

圆柱镜

Cy1或C

联合

〔〕

三棱镜屈光度

Δ

耶格(Jaeger)氏近视力

J

角膜后沉着物

KP

周边前房深度

CT或CK

视盘直径,瞳距

PD

荧光素染色

FI

丁达尔氏现象

Tyn

眼内压

IOP

杯盘比

C/D

数指或指数

CF或FC

光感

LP

手动

HM

无光感

NLP

眼电图

EOG

光反应

LR

视觉诱发电位(反应)

VEP,VER

视网膜电图

ERG

人工晶状体

IOL

 

 

专科检查(眼科情况)

右    眼

左    眼

1.远视力  0.08试镜片无助

  近视力  0.5+2.50 DS→0.8

指数/10cm,光感5m

光定位0

2.眼睑   皮肤色泽正常,无疤痕、红肿;睑缘位置和眼睑闭合良好;睫毛方向和分布无异常。

上下睑呈青紫色肿胀,眼裂稍狭,闭合良好

3.泪器  泪腺无肿大、压痛;泪囊部皮肤无红肿、疤痕,指压无分泌物溢出,泪小点大小位置正常。

同右眼

4.眼球  眼位正常,无突出或内陷,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

同右眼

5.结膜  上下睑结膜充血,上睑近内外眦部及睑极上缘部较明显,该处血管模糊,乳头肥大和滤泡约占上睑结膜面1/3,并有细线状白色疤痕;球结膜无充血。

因眼睑肿胀,局部触痛明显,未能检查睑结膜,球结膜呈睫状充血+++,颞下方距角膜缘3-4mm处可见一弧形裂口长约8mm,伤口内未见异物,筋膜组织外露,附近有大片出血

6.角膜  大小正常,上部角膜缘有细小浅层新生血管长入约1mm,其余角膜组织透明,KP(-)

厌上形态正常,呈雾状混浊,角膜正颞下方有条状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无异物,角膜上缘有浅层新生血管长入约1mm,角膜内面有大量细小棕色颗粒附着

7.巩膜  无色素、黄染、充血或损伤

同右眼

8.前房  深度正常,房水清

上方前房稍深,下方可见暗红色血液占前房1/3,有液平面,房水混浊(++)

9.虹膜  纹理清晰

纹理不清,眼球转动时上部虹膜细微颤动,虹膜根部12~2点与睫状体离断,该处虹膜皱缩,睫状体区压痛明显。

10.瞳孔  圆形,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

呈D形,扩大,直径约6×4.5mm,颞侧瞳孔缘有2个锯齿状缺口,对光反应迟钝

11.晶体  位置正常,前皮质可见车轮状灰白色混浊,刚达瞳孔缘,核呈均匀一致的淡黄色

向鼻下方移位,周边部前皮质车轮状灰白色混浊,可见颞上方晶体赤道部

12.玻璃体  透明

裂隙灯下见前部玻璃体有少量血块

13.眼底  视盘色泽正常,边界清晰,C/D=0.3~0.4;黄斑中心凹反光清晰,其周围末梢血管呈螺旋状;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A:V=1:2,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呈笔尖状,视网膜色泽正常

不能窥及,仅见红光反射,较暗

14.眼压  5.5/5.0=2.3kPa(17.30mmHg)

指测T+2

一、产科病历书写要求

产妇入院后,应及时正确逐项填写产科入院记录表格。如有异常情况,则应按一般病历的要求书写病历或入院记录,一般项目中应添加丈夫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一)病史

1.孕次、产次、末次月经开始日期、预产期。

2.临产症状、开始时间及性状。

3.早孕反应与胎动开始日期。

4.孕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肝炎等,有无长期服用镇静药、激素、避孕药,有无接触大量放射线或其他有害物质,有无烟酒嗜好。

5.孕期有无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或采录其他病史,记录起止时间、简要病情及治疗经过。

6.既往有无心、肺、肝、肾疾患,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无出血倾向、过敏、手术史。

7.月经史、婚姻史,包括是否近亲结婚,详询计划生育史。

8.妊娠及分娩史  逐次妊娠、分娩或流产、早产史,产褥期情况,有无畸形儿、产伤儿、溶血症新生儿及子女存亡。家族遗传病史。

(二)体格检查  注意有无高血压、浮肿和心、肺、肝、甲状腺、乳房异常,并检查身高、体态等。

1.腹部检查  腹形、宫底高度、脐平面腹围、胎方位、胎心音最响部位、胎心率。

2.骨盆测量  髂棘间径(平均24cm)、髂嵴间径(平均26cm)、骶耻外径(平均19cm)、坐骨结节间径(平均9cm,<8cm时加测量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3.直肠指诊  估测坐骨棘间径、先露位置(位坐骨棘水平为0,其上方1cm为-1、其下1cm为+1、余类推);宫颈管消失度(%);宫口开大cm数,同时了解骶骨弯度、坐骨切迹宽度、尾骨活动度,注意胎膜破否。

(三)检验  转抄孕期检验结果,如血型、血红蛋白、尿蛋白、HBsAg等。共存病所需的检验,孕期未查者应补查。

(四)入院诊断  按下列次序排列:①妊娠周数(周数后加天数如39+1、37+3)、孕次、产次、胎方位、临产否;②产科异常情况;③其他科共存病。

(五)记录填写  按要求填写待产记录、产时(临产)记录及产后记录等表格。高危妊娠除填写表格外,要写入院记录和入院病历。

产科情况

腹部膨隆,宫底高32cm,腹围101cm,脐下可见新鲜妊娠纹,有不规则宫缩、全腹无压痛,先露头,部分入盆;胎位LOA;胎心 140/min,音强、规则;估计胎儿体重3600g。

直肠指诊  宫颈30%消失,质软,宫口未开,先露头-2。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26cm,髂嵴间径28cm,骶耻外径21cm,坐骨结节间径9cm,耻骨弓>90°。

 

 

一、妇科病历书写要求

参照一般病历要求,书写入院病历,并注意以下各项:

(一)病史

现病史  详询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起病的检查和治疗变化的全部过程。

1.主诉阴道流血或月经异常者,须详记初潮年龄,以往有经周期,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有无血块,痛经程度,出现时间及变化;末次月经情况,有何全身症状,有无鼻出血、皮肤紫癜等。

2.主诉白带增多者,注意发病时间,白带性状、量、色、臭味,有无伴随症状(如外阴瘙痒、下腹疼痛、泌尿系症状等),白带排出量与有经、孕产关系等。

3.主诉腹部包块者,应记发病时间、原发部位、大小、增长速度、活动度、硬度及压痛,有经变化,有无慢性或急性腹痛,有无膀胱、直肠或胸部受压迫症状,注意与妊娠、腹水及尿潴留等鉴别。

4.主诉腹痛者,详询发作时间、性质、程度、频率、发作诱因或其他症状(如闭经、早孕反应等),腹痛发作部位,有无转移、伴发症状(如发热、呕吐、晕厥、尿频、腹泻等),治疗情况,以及以往有无发作史或手术史。

5.病人如有其他专科伤病而未痊愈者,均应在现病史中另段扼要记述。

过去史  有无肺结核、阑尾炎、甲状腺肿,有无胃肠、心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及接触有害物质史。如曾行手术,须了解其手术名称、效果及对麻醉药品的反应。

个人史

1.月经史  初潮年龄,持续日数及周期,经血量,有无血块及痛经史。末次月经及前次月经时间。

2.婚姻史  结婚年龄或再婚年龄,丈夫健康情况。不孕症者,须了解性生活情况。

3.孕产史  初孕年龄,孕产次(包括足月产次、早产、流产、人工流产、现有子女数),及每次孕产期有无感染、难产、大出血等异常情况。末次妊娠年月,曾否采用避孕措施,方法、效果如何,有无副作用或并发症。

家庭史  有无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如畸形、血友病、白化病、高血压、糖尿病、癌肿、结核等。

(二)体格检查

1.按体检顺序进行,特别注意营养、发育、毛发分布及疏密,甲状腺是否肿大,乳腺发育是否良好,有无硬块。

2.常规妇科检查,包括下腹部、外阴部及窥阴器检查,双合诊、三合诊或直肠指诊。

(三)检验及其他检查

1.血、尿、粪常规及其他有关检验。

2.白带多或手术前患者,检查阴道滴虫、真菌及清洁度。

3.30岁以上已婚妇女,常规作宫颈细胞刮片检查。

4.按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波、X线、CT等检查。

妇科检查

外阴  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毛分布均匀,两侧大小阴唇对称,会阴Ⅱ°陈旧性裂伤,尿道口正常,前庭大腺不肿大。

阴道  伸展性好,粘膜色泽淡红,有少量淡黄色粘液样分泌物。

宫颈  光滑、肥大、稍硬,颈口呈横形裂。

宫体  宫体界线不清,包块几乎占据整个盆腔,下端与宫颈相连,底部高出盆腔达下腹腔,似妊娠5月大小的子宫,包块右侧较光滑,左侧明显高低不平,质硬,偏于左侧,与左盆壁贴紧,不能推动。

附件  右侧附件增厚,有压痛。左侧触不到,因肿块向左紧靠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