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之星钟楼店:《柔性谋略——以弱胜强的博弈律》第二章、柔道无敌的王者智慧(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18:57
    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国古代,皇帝往往集后宫三佳丽之宠于一身,成为众多嫔妃争夺的对象。为了赢得皇帝的好感,后宫佳丽往往要想尽办法。历史上也有许多争风吃醋而互相陷害的例子。比如,唐朝之初皇帝李治的妻子王皇后,为了和萧妃争宠,就曾迎武则天进宫,试图分宠,结果自己丢了皇后地位不说,最终还被武则天杀害。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皇后。她伴随着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平民皇帝,但是却能始终获得皇帝的尊宠与敬爱,并荣宠终身。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
  《明史》记载,朱元璋起事之初,在郭子兴处当兵,因为受人陷害,常常吃不饱饭。马氏暗地里从厨房偷出大饼揣在怀中送给朱元璋,自己却经常挨饿,这使得朱元璋深受感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马皇后持德自律,节俭宽和,真正可谓是“母仪天下”。她常说:“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她不仅自己躬行节俭,而且还约束后宫,使嫔妃知蚕桑之艰难。马皇后性格温顺,但是又明于事理,很得朱元璋敬重。有一次,朱元璋出于某事要处罚其谋臣宋濂。但是马皇后认为宋濂无罪,因此请求赦免。但朱元璋不听,于是马皇后在祭祀时不设酒肉。朱元璋问为何如此,马皇后回答:“我是为了宋先生做福事呢。”朱元璋听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赦免了宋濂。后来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马皇后还暗中保护了许多人。
  据《明史》记载,终马皇后一生,朱元璋都很敬重她。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不仅对敌人心狠手辣,就是对自己人,也杀之毫不手软。但是,马皇后却能以个人品德感化朱元璋,用自己的善良陪伴朱元璋左右,她并不刻意争宠,也不同别的嫔妃争风吃醋,但是却以柔化刚,以不争之大度赢得朱元璋的青睐。马皇后这样的人,可谓真正的擅长柔道之人了。
  在这个故事中,马皇后就是用柔道克制朱皇帝的刚道,甚至霸道。马皇后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实现不争而争的目的,柔道就真的很重要。既然柔道很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柔道呢?
众所周知,太阳普照大地,地球遂生阴阳。比如,夏天是阳;冬天是阴;春秋乃是阴阳之交合。古人俯仰天地,观察日月运行之道,这才确定了阴阳。所谓阴阳的本义,就是来源于此。后来,阴阳的内涵扩展开来,比及万物:比如,男为阳,女为阴;植物向阳的一面为阳,背阳的一面为阴;身体头部为阳,足部为阴;行动迅捷为阳,安静为阴,等等。前文已经说过,万事万物皆有道,道一分为二,就是阴阳。
  柔道,是道在博弈领域的应用。而道一旦用在博弈中去,就一分而为二,一为柔道,一为刚道。这就等同于太阳照射大地,能量充足的地方为阳,能量不足的地方为阴,都是一个道理。既然柔道和刚道都是一体的,所以,要谈柔道,就势必离不开刚道,这二者需要结合在一起谈。
  笔者认为,人们对能量的正常状态的认识和运用,这就是柔道;对能量的爆发状态的认识和运用,就是刚道。具体到博弈领域而言,柔道,就是遵循柔的方法进行博弈;刚道,就是运用刚的方法进行博弈。
比如,所谓怀柔者,就是不用暴力打击而用恩义安抚。前文说到,周文王阴修德政,就是把力量蜷缩起来。他的这个方法,就是柔道。顺便插一句话,周文王的这个不争而争的方法,是姜子牙告诉他的。姜子牙的《太公兵法》,纯是从柔道来立论。而姜子牙本人,也是道家一派,走的是柔道路线。力量发作起来,以力击力,这就是刚。曹操外奉天子以令诸侯,谁不服从就打谁,这其实是一种刚道;内借权柄以压天子,动辄废掉皇后杀掉国舅,用的也是刚道。这种道,分明就是力量的爆发状态。
  由此可知,柔道,就是收力,含而不发,甚至吸引别人之力;刚道,就是斥力,就是爆发力,就是摧毁别人之力。
  在历史上,柔道有许多表现。比如,当处在弱小的地位之时,不要和强敌拼命,这就是柔道。刘邦被匈奴围困白登山,派陈平去收买而非自己硬拼,用的就是柔道。再比如,当谋求发展之时,不求一蹴而就,而是跬步积累,直至无人能敌,这也是柔道。前文说到百里奚为秦穆公策划的大战略,就是柔道战略。又比如,当事业有成登峰造极之时,激流勇退知足而止,这也是一种柔道。比如,张良辅佐刘邦得到天下之后,就隐居起来不问朝政,遵循的也是柔道。
再让我们看一个善用柔道的案例。
  唐朝初年,有个叫娄师德的大官。他在武则天时期任天兵军大都督,手握兵权,久居高位。一次,他弟弟被提升了,来向他哥哥辞行。娄师德说:“你的荣华宠幸太盛了,别人会嫉妒你的,如果出现这样的事,你打算怎么避免呢?”他弟弟说:“哥你放心,人家即使往我脸上吐唾沫,我也只是把它擦掉罢了,绝不反抗。娄师德担忧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人家往你脸上吐唾沫,是因为恨你,你如果擦,还不是会违逆别人的心思,这反而会加重他的怒气。往你脸上吐唾沫,你不要去擦它,让它自己变干,而且还要笑着接受它。”听到这话,他弟弟言下顿悟,不禁叹兄高明。娄师德以这种太极软功做官,前后竟然当了30年宰相。
  在故事里,娄师德的弟弟任由别人吐口水,不作声色,悄悄擦掉了事,可是,这在娄师德看来,这种方法还是太刚了,会得罪别人的。而只有达到“唾面自干”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柔道。他的弟弟之所以道行不够,关键是刚道太盛,“柔”功不够;娄师德纵横朝廷30载,正是因为已经把柔用到了极致。
  娄师德这种封建的官僚,用这种办法混日子,这在当时来说,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当初,武则天登基之后,因为是女主做皇帝,担心别人不从,所以曾一度采用高压政策。当时百官生存条件非常险恶,许多人上朝之前都会跟家人提前告个别,说是如果我下班不回来,你就别等了,肯定是被抓了。这种险恶的环境锻造出娄师德这种官员。抛开道德是非不说,娄师德熟于运用柔道,不仅保住了他的命,而且保住了荣华富贵,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今天,我们可以批评他做官无骨气,不为百姓做事,但是,道还是好道,不能因噎废食,伐木而毁林。正如一把刀,不能因为曾拿他剁过人,就非要把这刀给丢掉。
当然,娄师德这种封建官僚不太值得人们师法;下面,我们再举出同一时期的一个人物,这个人是个正面角色,而他之所以能保存性命,并留着它为天下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靠的也是柔道。
  话说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启用了来俊臣等一大帮酷吏,对人们实施高压统治。来俊臣等人为求固宠,也拼命给别人罗织罪名,对大臣们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被他们盯上了,不死也得掉层皮。不少大臣都在来俊臣手里屈打成招,最后含冤而死。有一次,来俊臣诬陷狄仁杰有谋反行为。来俊臣令人把狄仁杰现行关押,然后上书武则天,对狄仁杰进行审讯。狄仁杰是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早对来俊臣这一套有所了解。见自己突然遭到关押,且又落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狄仁杰就想出一个以柔克刚的方法。
  当来俊臣审讯他的时候,狄仁杰马上伏地告饶,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万象更新,而我却坚持做唐室旧臣,谋反理应受诛。”来俊臣见狄仁杰承认谋反,也就不再动刑,判了个“谋反是实”等候发落。
  有一个审讯官悄悄对狄仁杰说:“你只要诬告几个人,把别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罢,仰天长叹说:“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也与别人毫无牵连,怎忍加害他人?”说完之后,一头撞在大堂的梁柱上,顿时满面是血。审讯官见状,急忙扶起狄仁杰,把他送到厢房休息,又跑回大厅处理血迹。狄仁杰见审讯官出去了,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血迹写下申冤书,然后把棉衣撕开,藏了进去。审讯官回来后,他说:“天热了,麻烦您把我的棉衣交给我加人,让他们把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审讯官没有多想,就把棉衣交给狄仁杰家人带回去。
  狄仁杰儿子也很聪明,听说父亲要他把棉絮拆了,灵机一动,知道里面大有文章,就偷偷拆开棉衣,看见了血书,知道父亲遭人暗算,于是辗转托人,将状子送到武则天手里。武则天不知道认罪书和告状信哪个是真,就派人叫来俊臣亲自询问。来俊臣怕事情拆穿,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把武则天应付过去。
  后来还发生了其他事,武则天慢慢察觉到,来俊臣确实瞒着她在底下搞了许多小动作。她想起狄仁杰一案有些蹊跷,忙令人把狄仁杰招来,问:“你真有冤枉,为什么还要承认谋反?”狄仁杰回答:“我若是不承认,恐怕早死于来俊臣的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了谢死表交给来俊臣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绝无此事。请您派人明察。”武则天令人核对“谢死表”,发现字迹有假,显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把狄仁杰释放。在这个故事中,狄仁杰不以硬碰硬,而是先屈后伸,等待时机耐心周旋,这就是柔道的妙用啊。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激烈的博弈中保存自己,并实现壮大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懂得用柔之道。所谓柔道,其实是用柔的方法。要学习用柔,就得研究柔道。从历史上来看,任何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大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这才是事物的常态。有高歌猛进的时候,也就有坎坷不顺的时候。纵观历史上那些大有作为的人,他们不仅在顺境时不会忘乎所以,而且在逆境中也不会一蹶不振。所以,成功者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学会忍耐,学会用柔,学会静待有利时机,学会以不动制动,主动隐藏起来,转移矛盾,观察形势,以图伸展。     不以硬碰硬,而是先屈后伸,等待时机耐心周旋,这就是柔道的妙用     3、 柔道之功效
  
  自古以来,柔道是为人处世、治国治民的最佳方法。以柔道入世,以柔道争衡,可以收到许多用刚之外的好处。柔道被弱者所用,往往可以博得人们的同情,也可以救弱者于为难之间。柔道被强者所用,也可以其显示博大胸怀,以柔道收拢人心。特别是在没有刚的资本的时候,更需要用柔道来掩饰真实目的,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柔道之效用可谓大矣。
  从反面来说,也有那奸邪之人,利用柔道来掩饰自己的阴险毒辣,等到篡夺高位后才尽显其原来面目。在不得志时,装出一副柔弱受气的小媳妇的样子,不露一点锋芒。等到高高在上时,却要把得罪过自己的人都要赶尽杀绝。这样的人品性虽差,但正义人士往往不得提防,这是因为柔道太厉害之故。
  总之,柔道妙用无穷。正如古人所说:要想刚,一定要用柔来守住他;要想强,一定要用弱来保持它。柔积得多必然刚,弱积得多必然强。看他所积的是什么,就晓得他所得到的是福还是祸。所以,只懂得用强来取胜于不如自己的,等到遇到和自己相匹敌的对手时就易于损伤;懂得用柔道来胜过超出自己的,那么这种力量、这种智慧将是不可估量的。      粗略地来看,柔道的用处大概为三:柔道可以保生存,柔道可以求发展,柔道可以谋霸权。正是因为柔道有这些好处,所以不仅无力者用柔,有力者也时常用柔。
      第一,柔道可以保生存。     社会博弈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交错横生。一个人的力量有尽时,而争斗却无停止。所以,依靠力量处世,力尽则人亡;依靠柔道处世,面对比自己强、比及刚的人,却可以保存自己。《庄子•天下篇》说:“坚则毁矣,锐则挫矣”,说的是刚强的事物容易摧毁。比如,树木因为刚强,所以遇到飓风就必然折断;野草因为柔弱,遇到飓风反而因其柔弱而不受伤害;钢刀因其刚强,所以常常会崩裂刀刃,硬孥因其刚强,所以常常会崩断弓弦。而一把普通的刀、一把普通的孥,因其不过刚,所以得以保存。庄子讲,挺拔直立的树,因其刚强,所以容易被人锯断而充当梁栋;不成才的树,因其柔弱,所以尽享天年。以上就是过刚则折、柔弱而生的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以柔道保生存的具体案例。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有个谋士叫秦从龙。这个人一看就是个人物,光看他的名字,“从龙入关”,就能得到皇帝喜欢。但他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今天的主角另有其人。当年,朱元璋白龙鱼服的时候,秦从龙把温州教授秦遇推荐给朱元璋。当时朱元璋还是吴王,对陈遇的才干非常赏识;而陈遇也经常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屡立奇功。但是,一旦朱元璋有所封赏,陈遇一定会推辞掉。朱元璋曾经三次授予陈遇翰林学士的职位,但陈遇都拒绝了。洪武四年,朱元璋任命他为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又被拒绝了。到后来,朱元璋干脆要提拔他当部级领导,命他为礼部尚书,结果还是推辞掉了。数一数,陈遇先后辞了8次官。老朱没辙了,就告诉陈遇,你不想当官,我封你儿子总行了吧。结果,又碰上了陈遇的太极软功,陈遇笑呵呵地说:“我的儿子还小,学业不成。将来有机会再让他为皇上效劳吧。”得,又给推掉了。
  有人说,朱元璋就是那种宁挨整截砖,不挨半截砖的主儿。人家陈遇不尿他,他偏偏对陈遇礼遇有加。或许,朱元璋看出陈遇是那种根本没什么欲望的人,这样的人才能保他大明江山吧。史书记载,朱元璋经常到陈遇家里拜访,而且口必称先生,说陈遇是真正的君子,从来不直呼陈遇的名字。也许,在要饭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的脑袋里,他还要纳闷:陈遇这个人,怎么就不爱功名富贵呢?但不管怎样,朱元璋对陈遇一直恭之敬之。我们看历史书,知道朱元璋这个人最是毒辣不过。当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徐达,都被朱元璋阴谋赐死。而当年从龙的满朝文武,几乎被朱元璋杀了个遍。而反观陈遇,我们则不能不佩服他的智慧了。
 从理论上说,柔道可保生存,这生是因为:柔弱可以不激化同强者的矛盾,从而保证不被强者打压,因而能保护自己的安稳。《周易•系辞下》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这话的意思是,你看那虫子,往者退缩,来者伸展,屈伸交替,才能前行;你看那龙蛇,在冰天雪地里,绝不出头,而是深深蛰伏继续力量,而不被恶劣的环境所伤。《杨雄传》里说:“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所谓龙蛇者,一曲一直,刚伸柔屈。所谓龙蛇之道者,力量不够、时机不利时,就蛰伏待机;力量强大、时机有利时,则出而无敌。暂时的屈回是为了伸展,暂时的隐退是为了飞腾。连龙蛇这样的图腾之物,遇到形势不利时,都要屈身行柔道以待天命。由此可证,柔弱确实可以保全自己。西汉时期,高祖刘邦死了,他的遗孀吕后执政。吕后在处理赵姬的时候,狠毒地让人吒舌。她命人把赵姬剁成了人彘,还让大家来观看赵姬的惨状。连他儿子看到了,都觉得吕后太狠毒了,不禁要问这是不是自己的老娘。但是,吕后却并不只是徒有阴狠一招,她所以能登上高位,确实还靠了阴柔隐忍的功夫。当年刘邦多次欲废太子,就是靠吕后的无敌阴柔大法一一化解开的。刘邦死后,匈奴单于想挑起事端侵吞汉朝疆土,就写了一封挑衅的信函:“听说你最近死了老公,我正好也死了老婆。我看你人老珠黄也不俊俏了,干脆,你带着江山跟我过吧。”朝臣看了这封信,不禁义愤填膺、破口大骂。谁知道吕后却微微一笑,并不生气。
  要知道,西汉初期,匈奴力量异常强大。连久经沙场的刘邦前去剿杀,都被围困在白登山差点丢掉老命;现在刘邦死了,匈奴就更无法制了。吕后很明白如果两家撕破脸会意味着什么,所以,她把使者召来,柔声细语说:“我老了,恐怕不能伺候可汗啦。不过,我们宫中年轻貌美的女人多的是,我们一定满足可汗的愿望。”不仅如此,吕后还把柔而又柔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干脆亲自从宫中挑选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宫女送往匈奴和亲。一场危机就这样被吕后用柔道揉搓地烟消云散了。
    第二,柔弱可以求发展。        一个人、一个团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阻力。有些阻力和困难不堪一击,很容易克服;有些阻力和困难则不容易克服。在这个时候,就不能硬碰硬死磕,而是需要学会用柔,走迂回之道,以柔弱来成就自己的发展。这就如同,溪流遇见巨石,不会横冲直撞,而是柔而避之,弯而流之。这样,溪流才能重新开辟出一条河路,并一直蜿蜒流淌,最终汇成大海。
  回到博弈中来。当人们加入到社会博弈中时,很多时候会遇到强于自己的对手。正如开车,遇到障碍时需要倒车、绕道一样,当得此时,人们要想更进一步,就必须懂得暂时忍耐、懂得退避、懂得迂回而行,这样才能行得更远。这就是柔的妙用。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设计杀害了关羽,夺回了朝思暮想的荆州,为了移祸,就把关羽的脑袋送给了曹操。曹操知道孙权是想引刘备之恨而嫁祸于他,所以派人厚葬关羽,以示自己无伤人之意。在这种条件下,东吴很可能会面临着西蜀的含恨反扑。而一旦出现此情况,则曹操势必会趁机而至。这样,孙权腹背受敌,很可能就会遭灭顶之灾。于是,孙权派诸葛瑾出使西蜀,表示“愿意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被刘备拒绝后,孙权立马给曹丕“写表称臣”。等到孙权受封吴王、甘向曹丕称臣后,东吴大臣说:“主公宜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当受魏帝封爵。”当时,有不少大臣觉得孙权受辱,竟至有人放声大哭起来。孙权却说:“当时沛公受项羽之封,盖因时也;何故却之?”在这里,孙权把自己比作刘邦。大家知道,刘邦虽然经常装怂,但从未真正臣服过项羽。当时机不利时,刘邦隐忍待机,不过是为图东山再起。孙权援引刘邦的老例,无非是说明,自己只不过是时不利兮的一种权变之术罢了,目的还是为有利下一步的发展。《厚黑学》中说孙权忽而能黑,忽而能厚,我们说,孙权其实是懂得用柔之道。
  当年,孙权的老哥孙策临死的时候,要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托付给孙权。他正是看到了孙权的柔道高明之处,所以他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我们分析,“决机于两阵之间,于天下争衡”,这其实是一种刚道,孙策认为他自己得到刚道,所以能争衡天下;“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这分明说的是柔道,孙策认为孙权已成柔道,他柔的功夫很高明,所以能任用贤人而保守江东基业。事实上,孙策正因为过于刚硬,所以死于非命;而孙权正是因为柔弱,所以才保有了父兄的江山,并将其发扬光大,直至最后成就了帝业。      说到用柔可以求发展,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唐朝时期,由于节度使权力太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因此割据现象严重。政府为了限制割据势力,常常不得不使出一些手段,派出能臣前去剿灭。一次,为了铲除蔡州(今河南地区)吴元济的割据势力,朝廷派李愬任唐州的军政首脑。
  李愬到任之后,摆出一副低姿态,公然宣称:“打仗练兵我不懂,皇上知道我柔弱无能,只是派我来维持好唐州的治安罢了。”吴元济听说后,满意地说“我量他也不敢拿着鸡蛋碰石头。”从此,不再把李愬放在心上。
  哪知,李愬是那种外柔内刚,表面愚钝而谷子里极富韬略的人。他暗中训练士兵,进退有度,短期内就得到了一支可用之军。有一天,天下着大雪,李愬点起九千兵马,乘着雪夜,突袭蔡州吴元济的地盘。这时蔡州守城的兵丁还躲在火炉边取暖,结果李愬偷袭成功,迅速占据了城池。当时,吴元济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听见外面闹哄哄地,就问:“谁在外面吵闹呀?”话音没落,几个士兵冲了进来,吴元济就稀里糊涂成了别人的俘虏。
  李愬坚守柔道,表面上用柔麻痹对方,而骨子里早就杀气重重了。等到时机一成熟,就一发而至,把吴元济捉住了,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也为自己个人的发展增加了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