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水母视频:疯狂的贷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1:46

疯狂的贷款

贷款量激增

  9000亿、1万亿、1.2万亿,1.6万亿……

  春节以来,关于2009年1月中国银行业新增贷款的预测数据节节攀升,引来阵阵惊叹。2月12日,被央行正式揭开的谜底是──1.62万亿元,超过了2008年全年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

  “没有想到,中国的商业银行竟会如此听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区行人士感慨而言。

  其言之所指,是去年下半年经济数据下滑以来,从决策层到监管当局,推动银行逆周期放贷、保增长的各种政策,产生了几乎不可思议的作用。

  喷涌而出的贷款,暂时缓解了经济下行期资金面的紧张。与此同时,A股市场在春节后成交量连续多日创出七个月来的新高,并走出一波颇为引人注目的反弹行情。一时间,关于信贷投放已经对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的乐观看法颇为流行。

  “现在商业银行赌的是巨量信贷投放下去后,经济能够如愿复苏。在上一个经济周期,也就是2003年SARS爆发前后,就是这样的格局——商业银行或许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一位评级机构银行业分析师如此解释。

  在1月这样的贷款“井喷”之下,监管层很难无动于衷。“要看4月的经济数据。”一位监管当局的官员表示,如果届时经济数据仍不乐观,就将采取措施限制商业银行贷款。然而,问题是,在此之前,信贷投放还将疯狂到什么程度?

  贷款“海啸”

  新春伊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透露,1月前20天,国内新增贷款达到了9000亿元。

  随后,各大投行均发布了关于中国1月贷款新增额度的预测报告,从摩根士丹利相对保守的过万亿元的预测,到瑞信预计的1.2万亿到1.3万亿元,再到中金公司高达1.6万亿元的估算,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无论是哪个数据,都已超过去年12月单月新增贷款近8000亿元的增幅,再创四年多来单月最高增速。

  2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1月统计数据,称人民币贷款增长较多,贷款余额3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

  2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98,香港交易所代码:01398,下称工行)披露,该行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高达2521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占到50%以上。据《财经》记者采访获知,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39,香港交易所代码:00939)新增贷款规模逾2500亿元。来自中国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香港交易所代码:03988)的消息称,该行1月新增贷款不超过1000亿元。另据业内估计,农业银行比中行数据稍高一些。总体而言,四大行占到新增贷款量的一半左右,同往年的比例相符。

  据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开行)有关人士透露,由于仍受困于央行的规模调控和资金来源限制,开行当月贷款投放远未达到1000亿元。

  信贷投放更为热情的,是以农信社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央行一位分行行长表示,多数农信社的资本充足率远未达标,大肆投放会进一步拖累其资本充足率;但由于投放的主要是涉农贷款,为响应国家号召,监管层更多的是引导其趋利避害,不要“垒大户”,但“它们的确放得比较猛”。

  另据地方银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个别城商行受困于资本充足率,贷款增长有限,各类银行机构贷款投放增速都比较高。

  贷款洪流发轫于去年11月。

  自2008年9月起,央行开始逐步放松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但各家银行在经济下行的风险面前,一度主动收缩贷款。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9月新增贷款3500亿元,10月新增贷款陡然降至1800亿元,新增环比下降了近700亿元。

  “当时银行普遍的一种看法是信用风险在不断增加,信贷投放相当谨慎。”标准普尔金融机构信用分析师廖强说。

  此后,刺激政策纷至沓来,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公布,央行正式取消贷款额度管理,监管当局连续发布鼓励贷款的诸多政策,国内银行业随即启动了这轮令人瞠目的信贷扩张。去年11月新增贷款4679亿元,12月新增贷款增至7718亿元;到2009年1月,终于攀上最高峰。

  瑞银证券执行董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陈李预测,今年一季度全国的信贷增量有望达到3万亿元。

  一位资深银行人士则认为,今年1月的贷款投放,有可能已接近全年投放额的三分之一。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1月这场近乎海啸般的贷款投放增长难以持续。

  求解大逆转

  对于新年以来贷款戏剧化巨增的缘由,业内和监管当局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种解释是银行盈利压力和控制不良率的意图使然。在盈利压力之下,银行倾向于围绕效益加大投放。一家大行公司部负责人士坦承,目前银行面临局部流动性过剩,手头资金十分宽裕。加之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利率下降,利差收窄,银行只有加大投放,大幅扩张,才能保证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依中国银行业授信惯例,开年第一个月乃至一季度都是贷款投放集中期。前述大行公司部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从往年数据来看,一季度都能完成银行全年信贷总投放量的50%-60%。2008年年初施行从紧货币政策,但1月新增贷款仍高达8040亿元,约占全年计划3.6万亿元新增贷款的22.3%。依据“早投放早收益”的思路,这样做可以保证银行将一笔贷款的利息收入完整地计入财报。

  “考虑到当前经济仍未摆脱下行风险,银行也希望通过扩张信贷,‘以量补价’来确保今年利润不会下滑过猛。”一位股份制银行高层如是说。

  对息差缩小趋势的忧虑,也成为银行抢先放贷的一个推动力。去年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基准一年期贷款与存款利率已分别降至5.31%和2.25%,银行业平均净息差更被挤压至2.7%。

  而从维持现有不良资产率不变的角度来看,如果银行希望财务表现不至于太过剧烈波动,就会有动力进行贷款规模的扩张,以对不良率起到显著的稀释作用。

  第二种解释则更多着眼于技术性原因。山东省银监局局长周忠明认为,2009年1月的数据属于“一次性翘尾因素”。他对《财经》记者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商业银行储备战略客户的集中释放。“(山东)当地银行项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的70%—80%。其中不少是已经拿在手中,但去年受限于规模限制,未能发放兑现的,此次一次性到位。”

  据前述大行公司部人士分析,过去央行对贷款额度管理时期,银行信贷投放都是“量入为出”。例如,如果一个长期跟踪的项目,贷款需求为20亿元,银行考虑到自身贷款总额受限,以及后续投放能力,往往最初只给这个项目5亿元的资金。“但现在没有规模限制,银行就可以一次性满足其投资需求,20亿元一步到位。”该人士说。

  另外,自2008年底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监管当局亦要求银行将原来为逃避规模限制,将以信托贷款产品形式移出表内的资产重新移回表内,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近几个月来贷款激增的一个因素。

  这种“一次性释放”的解释显然认为,信贷的疯狂增长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第三种解释是银行在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很快会带来经济复苏。“不少银行把现在的情况和2003年SARS期间的情形相提并论。当时银行的逆周期投放很快起到了效果,随之而来的经济大涨给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次大家也期望发生同样的奇迹。”一位银行分析师说。

  一位资深监管人士亦表示,由于银行普遍预期下半年经济复苏到来,因此,现在取消贷款规模的政策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许多银行发放了大量收益率很低的票据来做大规模,这使得银行在国家调控时进退自如。“如果下半年压缩规模,就可以先把利润低的票据卖掉,腾出规模发贷款,这样损失就不会太大。这说明商业银行在利用政策导向,抢规模。”1月1.62万亿元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为6239亿元,占比达38.5%。

  倘若多数银行均作如是观,其间的风险自不待言,毕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前景并不乐观。

  一位资深的中资银行外籍高管认为,无论是中国当代银行家还是银行体系,从未真正经受过经济危机的考验。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并未对中国产生重大冲击,主要原因是亚洲之外的消费仍然存在;“而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所有国家都勒紧了钱袋。”

  他认为,中资银行过去所犯的错误,往往都被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采取的政策掩盖了。“我们的银行家因此常常抱有不现实的期望,即政府总是会出手‘救市’,并相信‘救市’能改变趋势。但事实上,经济规律决定经济周期不可能因宏观调控而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大多数银行家并没有为眼下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做好准备。”

  最后一种解释最为悲观,即认为银行决策层已经放弃了对经济形势的客观判断,为迎合政治需要而大放贷款。这意味着银行商业化改革未取得起码的效果,“政治化”倾向仍相当严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只是程度差异问题。

  逆周期风险

  财政刺激政策真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吗?银行信贷的投放真的预示着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复苏吗?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信用分析师廖强认为,面对经济下行风险,质量较高的借款人对借贷的意愿日益降低;即使政府财政刺激政策涉及的项目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放贷机会,如果全球经济不能同步复苏,也将难以完全抵消低风险私人信贷减少带来的冲击。

  陈李也表示,数据表明,当前企业自主投资并未大幅启动,现在很多企业仍在犹豫观望。当前的整体投资仍不理想,银行信贷的投放能否激发有效需求,仍然是未知数。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今年1月贷款如此膨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如何,会不会形成巨大的信贷浪费,重新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值得忧虑的。

  事实上,风险在去年四季度已有所显现。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认为,撇除农行不良贷款剥离和深发展坏账核销因素,2008年四季度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环比上升明显。 一位监管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去年银行业新增关注类贷款大幅上升,“大部分都是四季度产生的”。

  针对储备项目的集中投放,更不无隐忧。一位大行的高层表示,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保证投向的准确,不搞重复建设,注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真能做得到吗?”

  尽管央行数据并未详细披露1.62万亿元新增贷款的具体流向,但受访的多位银行业人士均表示,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是贷款投放的主体。在银行业界看来,此番逆周期信贷扩张,惟有选择政府背景的项目,方能避免未来资产质量的下滑。其中,以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尤能获得银行的青睐。工行的数据显示,1月新增的2521亿元贷款中,1171亿元非贴现贷款主要流向各种类型的基建项目。其中项目贷款增加693亿元,主要支持了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占比高达59.18%。

  即使有各级财政支持,政府主导项目的贷款也并不能说高枕无忧。比如,主要基建项目的资本金按照有关规定应达到35%,但事实上,地方上类似项目的资本金已然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今年1月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该市轨道项目现在和未来的总投资约4400亿元,但上海市政府的资本金缺口高达1000亿元。地方财政十分雄厚的上海,由于企业盈利下降、房地产低迷导致土地出让金减少,地方财政已步入负增长通道。目前,由于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本金较少,资产负债比例已普遍高达80%以上。

  据《财经》记者了解,部分地方基建项目资本金只能到位20%,为了保证35%的比例,一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会与一家银行以搭桥贷款的形式,充实资本金比例,再向其余的银行申请贷款。囿于资本金缺口,各省市主导公路投资的交通部门也倾向与银行签订“统借统还”的授信协议;部分省份的交通部门甚至允诺,若未来出现坏账,将帮助银行进行不良资产的清收。

  而所谓“统借统还”,其实和监管部门一直禁止的“打捆贷款”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贷款集中度导致的风险集聚亦在逼近。近期来自监管部门高层的意见认为,现在银行“垒大户”的倾向再度抬头。自去年5月开始,大额不良贷款客户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开始连续反弹,至10月开始呈现加速上升态势。

  银监会高层认为,随着过去盈利时积累的现金储备逐渐耗尽,企业盈利持续走低,今年一二季度,企业集团客户的风险将更加突出。同时,关联企业群之间的风险传递也在加速。据银监会统计,很多地区都存在企业群体之间通过互保、连环保等方式形成的“贷款担保圈”,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极为复杂,难以识别风险。其中部分存在虚假资本、虚假资产、多头融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在当前经济下行时期,隐藏的财务风险极易暴露,往往一家企业出现问题,随即引发整个关联企业群资金链断裂,给银行造成巨额损失。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监管部门表示,如果信贷增速过猛,将考虑调增拨备覆盖率等形式约束银行。此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拨备覆盖率至少要达到130%以上;风险较高的银行应进一步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这或将在短期内进一步影响银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