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竿钓鲫鱼线组图解: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 二:《管子》 - 讀書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1:26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正文·二:《管子》

  "天道之數,人心之變"

  現存《管子》一書是西漢人劉向編寫的,但史學界對《管子》一書中哪些是稷下先生宋钘,尹文的遺著,哪些是管仲學派的言論還有爭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其絕大部分的思想資料是屬于管仲學派的,它所體現的政治、經濟和哲學思想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成就。

  關于《管子》版本,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最古版本,是宋代的楊忱本,再后的有明本。郭沫若搜集古本和近人的校注本,系統地寫下了《管子集校》,計86篇(有的篇已亡佚),可供研究。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潁上(今安徽境內)人,是春秋時著名的政治家。管仲相齊時,"作內政而寄軍令",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改革行政,編練軍隊,使齊國強盛起來,他幫助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

  管仲學派的哲學思想有兩個基本范疇——天道與人情。

  《管子》在談到王天下時指出,如果具備地大國富,人眾兵強這些稱王稱霸的條件時,若不掌握自然發展和人心變化的規律,國家也就接近于危亡的邊緣。因此只有根據"天道之數,人心之變"(《重令》)辦事,才能防止事物向反面轉化。遵循天道并得人心,戰爭一旦爆發,"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重令》)天道與人情是《管子》哲學思想的兩個基本范疇,也是管仲學派政治思想的基本哲學原則,他們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哲學思想。

  《管子》的哲學思想,還體現在"予之為取"的策略思想。

  《牧民》篇說:"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這種"予之為取"的思想貫穿于管仲學派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思想中,它包含著對立面相互依存和轉化的辯證法思想。《形勢》篇中還談到必須按天道辦事的道理,它指出,只有掌握了天道、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成功。管仲學派還十分重視研究處理矛盾的方法,《管子》一書中提到了掌握時機是第一要素,在實踐中必須避免主觀主義,努力使已把握的條件向有利的方面轉化,等等。

  《管子》的社會經濟政治思想,突出在它的"作內政而寄軍令"的社會編制思想上,這一思想是管仲輔助齊桓公創立霸業時首先提出來的。其基本精神就是寓兵于農,把百姓的鄉里組織和軍隊的編制結合起來。到戰國時,管仲學派繼承和發展了管仲的這一思想,并結合當時齊國的具體情況,構思出一種具有特色的封建性的社會結構,它一方面利用鄉里組織中的宗法制成分作為加強團結的紐帶,另方面又通過軍隊的編制實行由上而下的集權。這樣,它既不同于儒家照搬成周宗法制的那種模式,又與法家的那種全是軍隊編制的社會結構區別開來。在《管子》一書的《立政》、《乘馬》、《小匡》等篇中,都談論過這種社會編制。

  《管子》的政治思想還體現在它主張以"禮法并用的統治術"。管仲學派設想出一種不同于儒法兩家的統治方術,而把中央集權與宗法制有機結合起來的封建體制,這就是"禮法并用的統治術"。在《互輔》篇中,談論了禮對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重大意義。在《牧民》篇中把禮義廉恥看成是"國之四維"指出:"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張則君令行"。《管子》把維護國家統治的"四維"看成是四條繩索,其中一根繩索斷了,國家就要傾斜。與此同時,管仲學派也極力強調法的作用。在《法禁》、《重令》、《任法》等篇中,都強調法的重要性。它指出,立法的是君上,執法的是臣下,遵守法令的是老百姓。為了達到天下大治,必須"君臣上下貴賤皆發焉"(《任法》)。意思是,君臣上下不分貴賤都要遵從法令。

  管仲學派認為,禮與法二者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法是指國君掌握刑賞大權以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統治術,禮則是指依賴于人們的宗法道德自覺地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統治術。

  我們應當看到,《管子》一書中的這種政治理想只是一種幻想而已,它是不能達到的。但是管仲學派作為剛興起的封建制的設計者,確是頗費一番苦心,而提出了一種不同于儒法兩家的封建制的圖式。這種圖式在戰國時期雖然是做不到,但這種禮法并用的主張卻被漢以后的封建統治者所采納了。

  《管子》的政治及經濟思想,還體現在它的爭取民心和注重耕戰的主張上。齊國的興起,原是靠收買民心起家的。這樣,齊國的封建統治者和靠宗室貴族勢力起家的魯國與靠君權勢力起家的秦國不同,因而比較深刻地認識到民心的向背對于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意義。《管子》一書中所講的爭取民心和注重耕戰的思想,就是適應于齊國封建統治的這一需要發展起來的。在管仲學派看來,只有爭取民心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這種辯證關系,就是上面提到的"予之為取",就是說,給予就是取得,統治者推行的政策越是能符合人民的心愿,就越是能從人民那里取得所需要的東西。應當指出,這是具有民主性精華的政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體現和發揮。

  從爭取民心出發,管仲學派很注重耕戰的功利主義思想。

  他們認為"治國"、"富民"的根本途徑在于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多了,才能國富兵強。同時,他們認為戰爭對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太大,因而主張不輕易發動戰爭。這種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管子》一書在經濟思想方面,還體現出宏觀經濟管理理論的輕重論。輕重論是管仲首創的,后來的管商學派又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宏觀經濟管理理論。他們主張國家積極干預社會經濟,把握左右經濟形勢的主動權。主張實行重征商、官山海和禁榷制度等,使封建國家直接掌握大量資財,以散斂方式控制物價和調節經濟,并實行利出一孔,使每個人都根據其為國家所作貢獻大小而得到利益。西漢武帝時桑弘羊等人所推行的各項經濟政策基本上是輕重理論的具體體現。此后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理財家如劉晏、王安石等人所提出和推行的經濟政策也都受了輕重理論的影響。因此,輕重論學派是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理論方面最重要的思想派別之一。

  總之,《管子》是我們研究先秦哲學、政治和經濟思想的一部重要書籍,其內容是豐富多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