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与超跑:作为“地下经典”的 《布鲁克林一棵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7:05:35

作为“地下经典”的 《布鲁克林一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 2010-03-09 14:06:15 阅读1561 评论4 字号:大中

贝蒂·史密斯研究者约翰逊博士访谈

给译林出版社翻译的《布鲁克林一棵树》出版后,我注意到,此书被新浪网列入暑期“悦读”名单,全国各地有不少教育局和中小学将此书列入推荐图书榜单。在09年的上海书展上,上海作家陈丹燕老师推荐此书,视其为一部温暖的作品。此书出版时,译林约请儿童文学家和评论家曹文轩教授作序。曹教授在序言中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说文学回归到本原,其实是要讲好的故事。读者对文学作品买账与否,一个重要的一点,是看你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就是在这里,普通读者和文学评论家有时会出现分歧,以至于“叫好的不叫座,叫座的不较好”。而今好多文学作品,包括得奖作品,喜玩各种实验做派,最终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故事。评论界出自文学理论,而提出一些削足适履式的反馈,这种反馈反过来会影响作家的创作。有时候在这样的互动之中,我们不禁质疑:文学评论界的行家里手,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被评论界认可的作品,里面有过度炫技成分,文字矫揉造作,这些文学的裁判们,真不知道是不是在吹什么黑哨?

曹教授的说法让人猛然惊醒,重新去思考到底什么文学才是好的文学。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文学教授需要一直带着审慎的角度去思考去引导,不然的话,学生人云亦云接受评论家的“喂养”,培养不出独特的鉴别力来,则实属悲剧。

访谈约翰逊博士,本想弄明白上述现象,亦即为何《布鲁克林一棵树》在评论界和读者圈中的不同命运。约翰逊博士谈到了《布鲁克林一棵树》如何在正统文学评论界和出版界的打压下,借二战期间的文学空子,“侥幸”出版,并成为畅销书。访谈中约翰逊博士还提出了“地下经典”一说,以弥补这种实质性经典在文学认可上的空缺。从访谈中我们还能看出,文学评论界的游戏规则本身,也是有不合理成分,注定是要被时间和读者修理的。访谈中她还提到了作者、出版者、舆论的有趣互动,以及此间产生出的一种另类的真实来。

约翰逊博士是新泽西科技大学人文系一位教授写作的教授,早年曾就《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贝蒂·史密斯写过她的博士论文,是贝蒂·史密斯这个被“忽略”的作家认真的关注者之一。现在, 随着瓦莱丽·莱利·佑2008年出版的传记,贝蒂·史密斯作为一个作家再次“被发现”。希望我们能借助这样的发现,去重新反思文学的价值和文学正典的收纳标准。

南桥:约翰逊博士,能否介绍一下您的背景?您为什么会对贝蒂·史密斯产生兴趣?

卡罗尔·约翰逊博士(Dr. Carol Johnson ):第一次看到《布鲁克林一棵树》时,我在曼哈顿做着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我的公寓在布鲁克林,我天天坐地铁来回两地,上下班花很长时间。离我家附近那个地铁口,有一个小图书馆。有一天,我在这里发现了这本书。小说的主人公弗朗西·诺兰,也曾在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之间乘地铁来回,她也穷,也一样泡图书馆,提升自己的思想。

多年后,我在读英国文学博士,导师要我选个简单的题目做论文,并叫我尝试一些没人写过的。我想起了《布鲁克林有棵树》,我知道还没有人写过贝蒂·史密斯的传记。我决定我来写。

没人给贝蒂·史密斯作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大学里风行的文学理论为“后现代主义”,该理论善于分析复杂文本,例如福克纳的《押沙龙》或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光是《尤利西斯》我就选过三门课。此书实在艰涩难懂,光是阐释此书都能做出一个行业来。后现代主义之类理论常忽略朴实、简单的文本,如史密斯的小说。写完论文后,由于当时职位非常少,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职,因此我去计算机行业,做起技术作家了。改行前,我觉得我有必要把论文放到网上,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对贝蒂·史密斯的生活感兴趣。

我目前的兴趣已经变化,但是还有其他人像我一样琢磨贝蒂·史密斯。2008年,瓦莱丽·莱利·佑(Valerie Raleigh Yow) 出版了一本关于贝蒂·史密斯的完整传记。我很高兴人们仍对她有兴趣,仍在读她的书。我想这书会被人一直读下去的,不管大学象牙塔里有没有接受她。她的写作力透纸背,直指人心。

南桥: 《布鲁克林有棵树》中的描述是不是有自传性质?和史密斯女士的生活重合程度如何?

约翰逊:这本书基本上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她改掉了人物的名字、种族,但书中事件是她原原本本根据记忆落笔成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传记作家而不是小说家。她知道她只能写一本书,书出版后,她的出版商要她趁热打铁,写更多的畅销书。她确实也写了,但是大家越来越发现她的小说才华都在此书里耗尽了。唯一能和《布鲁克林一棵树》相比的作品是《喜乐良辰》,此书也是根据她的记忆而写,描述了她刚结婚后的日子。

南桥: 您提到这本小说描述的不是“已经如何”(what was), 而是“本应如何”(what it should be),可否略作解释?

约翰逊:人们常问起贝蒂·史密斯小说的真实性问题,她总是回答说,这本书“不是对过去原封不动照搬, 而是按它应有的模样来写。”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后来一个高中学生写信给我说看到了词典里“真实”(true)的定义,词典上对“真实”的定义为“本应如此”(such as it should be) 。史密斯不能告诉访谈者说此书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因为书出版后,就已经有亲属起诉她。史密斯做事很现实,她找到了一种拐弯抹角的方法,间接在说此书改编自真人真事。她可能查了字典,看到了“真实”的释义了,于是便用这些字眼来代替“真实”的说法。

南桥:记得史密斯女士告诉她孙辈,说这本书注定100年后还有人看。确实,她的作品今日仍受欢迎,可见此言不虚。 《布鲁克林有棵树》 是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而今还不断吸引各个年龄段的人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它有何独特之处?

约翰逊:我不知道。我可以说这里面写尽了穷人的成长过程,写出了大家为了有饭吃,有书读而打拼最终如愿以偿的体验,这样的主题有一定普遍性 。 我们或许和她有类似经历,故而能产生共鸣,但是和她经历不同的人, 也一样喜欢此书。 这本书在富人中也很流行。此书或许不能被学术界认可,被纳入文学正典,但是它十分畅销,不仅出版当年如此,时隔这么多年还是畅销。不管你承认与否,它已经成了一本实质上的经典。在美国如今很多书店里,你会发现它的海报和其它很多文学经典的海报放在一起。

我猜它受欢迎的原因是:在美国,大家一开始都是移民,都是这么一路过来的,开始都体验过贫穷,然后通过努力工作,一代一代下来,情况逐步得到改善,子女受到教育,生活变得更为容 易。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富人也喜欢这本书。或许一个重要原因,是此书是一本诚实的书,一本发自内心的书。这本书把一个聪明、善于思考的小女孩所有积累的思绪都释放了出来,栩栩如生地转化成了文学形象。这个女孩能从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当中找到乐趣,不管是捡破烂,赚一两分小钱,和一群陌生人一起做假花,还是在图书馆里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书。书中也有很多悲伤,比如她那个酗酒的父亲脆弱的一生,和他最后注定的早死。不过书中的快乐战胜了忧伤。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文学的一个不朽的贡献。

南桥: 从您的研究上看,评论界如何评论她的这部小说,其看法有无改变?如果改变过,或者没有改变,请问原因是什么?

约翰逊:评论界对此书的反馈很有意思。一开始,评论界很喜欢它。不过到后来,由于书的主题与当时新兴的文学流派如“现代主义”(以及后来的 “后现代主义”)不符,他们逐渐开始嘲笑此书,说它是感伤的儿童写作,或者说是浪漫小说。 后来他们索性完全忽略此书。美国大学里现在并没有将它纳入文学课程(注:但是此书在中小学中很受欢迎,常被列入暑期读物或推荐读物)。

长期以来,美国出版界和文学评论界一直对劳动阶层和女性的写作持有偏见。《布鲁克林一棵树》书稿能被哈泼出版社接受、出版,唯一的原因是这是在二战期间,很少有男性在写小说。这个时期,女性第一次开始大量出版小说。这也是女性编辑广泛出现的时候。贝蒂·史密斯的编辑,伊丽莎白·劳伦斯,就是第一位在哈泼兄弟出版社工作的女编辑。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为关于穷人的写作和女性写作,暂时打开了一扇出版的窗口。这是因为二战,以及经济萧条的缘故。美国富人向来是文学品味的仲裁者,他们在萧条之后,头一次对穷人和贫困产生了兴趣。所以这本书就成了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漏网之鱼,顺利出版,此后一直受人欢迎。

南桥:在您看来,这部小说的主要文学价值是什么?

约翰逊:它的文学价值之一,是它纤毫毕至地刻画了20世纪初美国移民社区的生活。作为“社会现实主义,”此书在当时的文坛无与伦比。其它描述穷人或工人阶层生活的作品,一般是由外人,由知识分子作家所写,这些人对自己写作的对象多持居高临下态度。《布鲁克林有棵树》是唯一一部贫困的“内幕人士”写出来的,描述在贫困当中,通过刻苦实现成功的作品。

它的文学价值之二,是它写出了书的力量。这本书中让人看到,一个人上不了好学校,没有好的文化资产可用,但只要读书,就能得到教育。这方面史密斯所述我颇有共鸣感。我的家庭也很贫困,可是不管我去哪里,总有一个图书馆可用。只要附近有图书馆,你就可以敞开了去学,不出图书馆大门而畅游全世界。我就是这么做的,史密斯也是这么做的。这本书写到了文学改变人的力量。很可惜,美国文学界一直没有搞懂这一点。

此书的文学价值,还体现在它是一本女性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是写给女孩而不是男孩的,书中写了个女孩版的俄狄浦斯情结(亦即恋父情结)。弗兰西在书中和母亲争夺父亲的爱,结果两人都输了。女性能够对这样的小说产生共鸣,能将其联系到自己的成长,联系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小说中史密斯非常诚实地交代了自己的情感。她仿佛带我们进入了她的内心。

南桥: 这本小说在中国出版时,在书市上被当成了“励志小说”,如果让您来选择,您会如何归类呢?

约翰逊:在英语文学的语境下,我们给出的类别可能略有不同。如上所说,它可以被归类为“社会现实主义”,但最多的是“感伤文学”,由于这样的归类,作品被不公地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但看这本小说的人还是很多,超过看《押沙龙》和《 尤利西斯》的人,所以我想称之为“地下经典。”

小说的励志成分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已经不必要:我们有足够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如此拼命才能获取成功。但是,书中的激励成分还是有不少。人们看这本小说会看哭。人们看伊利亚·卡赞改编的同名黑白电影也会看哭。这本小说也带给人们快乐。 我看过史密斯有生之年那些书迷给她写的那些信(有正面有负面), 而今我自己还常收到一些关于她的电子邮件,这些都证明这书确实是让人哭让人笑。

南桥: 我跟几位美国读者交流过这本小说, 我们都认为小说如果后面一些部分删掉更好。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这本小说怎么才能成为一本更伟大的小说呢?

约翰逊:这本书在写到弗兰西父亲去世后,姐弟两个在公寓屋顶的那个场景时,就该收尾。史密斯的原稿,确实也是在这里结束的。不过,她一开始心里很苦闷,还写到了“上帝下地狱去吧”这种怒气冲冲的话。这一点哈泼不能接受(美国公众也不会接受)。因此,她不得不改写,结果上面这部分改得比较积极正面。改写之后,弗兰西和弟弟谈到了布鲁克林的奇妙,两人还郑重其事地握手。史密斯后来不得不添加新的故事结局,这个改编过程中, 她改得很匆忙,分寸把持得不是很好。她后来只是将自己日后的生活硬加了上去。如今我们看到的小说结尾,其实并不符合成长小说的结构。如一些评论所述,小说后来的部分显得煽情而拖沓。 哈泼很匆忙,史密斯很匆忙,匆忙加匆忙,就有了这差强人意的收尾。这个缺陷,后来被伊利亚·卡赞的电影纠正了过来(访谈者注:卡赞改编的同名电影以姐弟俩新年在屋顶的场景结束,该片后获奥斯卡奖。)

南桥:中译《布鲁克林有棵树》在中国颇畅销,评论界和读者都有很好的反馈。您是否可以告知此书在世界上其它地方是否一样受欢迎?

约翰逊:此书首次出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快在美国的海外驻军中大受欢迎,此书也因此迅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不过, 在今天的英语文学里,《布鲁克林有棵树》仍被忽视,甚至被学界认为“不值得注意”:文学界诸公对一个多愁伤感的小女孩的所思所感毫无兴趣。因此,批评家刻意不去讨论它,也不发表关于它的评论文章…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书的阅读。我们的学术文化尽了最大努力,要将这本书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赶出去,但是他们失败了。

我很高兴,中国人对此书认真对待。这是一本美丽的书,很值得关注。贝蒂·史密斯一直希望被视作文坛一份子,尽管她出身贫寒,但美国文坛一直将她拒之门外。不能被文坛接纳,是她生活中没有实现的一大梦想。她的书籍出版后,有钱了,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但就得不到文学界的认可。或许,中国文学评论家的认真对待 ,最终也能改变美国文学批评家的看法,让史密斯最终得到她所梦寐以求的认可。

此文刊于《教师月刊》2010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