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的发射过程:10-11-2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9:56:17

10-11-2A

一、辨析题:对下述观点的对错进行辨别,并加以分析。(每小题6分,共24分)

1、物质是一个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3、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怎样的理论意义? 

 

 三、评述题:请依据所学的基本原理,评述下列观点。(每小题5分,共10分)

1、哲学诚然必须承认民众有提高自己进入哲学的可能性,但是它又不能自动把自己降低以迎合民众的水平。

 

 

 

2、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四、文本阐释题:阐述下列文本的理论内涵。(每小题6分,共12分)

1、“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 

 

 

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

 

 

六、材料分析题(共16分)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展望共产主义社会时作出的相关论述,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列宁:“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

材料2】马克思:“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材料3】恩格斯:“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材料4】列宁:“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

材料5】马克思、恩格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

1、请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8分) 

 

2“人所具有的我无不拥有”是马克思一生的座右铭。你如何理解这一座右铭?(8分)

 

答案

一、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答:正确。(2分)哲学上的“物质”不是指具体感性事物,而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作为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它表明的基本信念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这个哲学范畴的唯一特性。(4分)

2、答:正确。(2分)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4分)

3、答:错误。(2分)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4分)

4答:正确。(2分)恩格斯在此形象并深刻阐述了社会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历史上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同该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4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古代哲学中并不突出,这是因为古代哲学进行本体探寻的努力是建立在人们关于自身思维能力至上性信念的必要前提上。但是这种前提并非人们经过自觉审度和客观检验,而只是一种朴素自发的信念。(4分)近代哲学自觉把关于人们认识能力及其限度的考察作为其哲学主题。因此,“特别是”在近代哲学中,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分)

2答: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3分)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分)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小生产者的命运。(2分)

3、答: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4分)②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4分)

三、评述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答案要点:学生从以下任一视角评述皆可。① 哲学不是常识,而是对常识的超越;② 哲学思维方式与常识思维方式的区别;③ 对哲学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 ④ 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

2答案要点:学生从以下任一视角评述皆可。① 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资本。生产关系体现的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它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马克思分析资本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为了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把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还给人自己”。这表明,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② 资本的本质是抽象劳动的主体化、现实化;马克思资本批判的意义;③ 其他言之成理的评述。

四、文本阐释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答案要点:马克思在此揭示了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差别。这种差别在于,人的劳动的整个过程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在人的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相反,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的活动。

2答案要点: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分)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的认识在根本上具有虚妄性。(3分)

六、材料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答案要点:①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③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④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每点2分,共8分)

2、答案要点:①“人所具有的我无不拥有”的内涵阐释;(3分)② 马克思此座右铭的现代意义;(3分)③ 表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