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杏仁甘草汤 腹泻:瞧瞧《论语》五十八章“仁”(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3:36
 瞧瞧《论语》五十八章“仁”

                                   ——(之一)


休市书法家黄鑫书仁字为孔子基金会成立祝贺

 

   《论语》中有关“仁”字的一共58章。“仁”无论在《论语》中还是在华夏文化中都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大话题。
    我个人目前的水平和能力都不足以把她说清楚、道明白。所以下面我只从归纳的角度把这58章都罗列了出来,而且每一章的译文都没有对“仁”做展开的解释。
    留给今后吧。。。
    留给感兴趣的志士仁人朋友们吧。。。

 

    1,学而第一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同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的,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高人)专心务本,根本建立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在行为方面)仁的根本啊!”

    2,学而第一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的。”

    3,学而第一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平辈或同事),言行谨慎而诚实信用,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了。


《弟子规》开篇 总叙内容: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4,八佾第三 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仁,他怎么能实行礼(制度、规范)呢?一个人不仁,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5,里仁第四 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同智)?” 

    译文1:孔子说:“人的内心只有充满仁才是美好的,不能选择与安处于仁的修养,怎么能说是智慧呢?”
    译文2: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我个人以为这两个解释也许都对。)


孟 母 三 迁

    6,里仁第四 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同智)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具备仁的修养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困境中(不能安然于俭朴的生活),也不能长久的居于安乐中。具备仁的人是坚持、安守仁,有智慧的人是运用仁。”

    7,里仁第四 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1: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正客观赞赏他人的优点,能真正甄别区分他人的缺点。”
    译文2: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译文2是通行解释,我个人感觉欠妥。)


仁者是不大可能发生“疑邻盗斧”的事。

               优酷视频 疑邻盗斧 //v.youku.com/v_show/id_ch00XNzM3Mjk2OA==.html
     8,里仁第四 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9,里仁第四 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发财富裕和做官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长久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最终摆脱的。君子(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高人)如果离开了仁,又怎么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高人)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要和仁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和仁同在。”

    10,里仁第四 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1:孔子说:“我没有见到爱好仁的人,没有看到厌恶不仁的人。真正爱好仁的人不会有意标榜所谓的仁;厌恶不仁的人,他所谓的仁,也只是让不仁不影响到自己。有能用一天的时间来致力于实践仁的人么?我没见到能力不足以实践仁的人。可能是有这种人的,但我没见过。”
    译文2: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译文2是通行解释,我个人感觉欠妥。)


出淤泥而不染

     11,里仁第四 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1:孔子说:“为人做事的失误,各有种种不同类型,观察(一个人的)错误,就知道其仁的修养了。”
    译文2: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译文3: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
    (译文2和3是通行解释,我个人感觉欠妥。)

    12,公冶长第五 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ning音调四声)。”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1:有人说:“冉雍仁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是不知道仁的。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译文2: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译文2是通行解释,我个人感觉欠妥。)

    13,公冶长第五 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sheng音胜)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鲁大夫孟武伯问孔子:“子路仁否?”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兵役和军政的工作,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当长官,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办理外交,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14,公冶长第五 19 子张问曰:“令尹(yin音饮)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同智),焉得仁?”崔子弒(shi音视)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1: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被任命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兴高采烈的神色,几次被罢免,也没有显出怨恨恼怒的神色。(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工作尽心竭力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没有达到真正智慧怎么能算得上仁呢?”(子张又问:)“齐国大夫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国的大夫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个国家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没有达到真正智慧怎么能算得上仁呢?”

    译文2: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译文2是通行解释,我个人感觉欠妥。)

    15,雍也第六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其余的弟子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而已。”


颜 回 画 像

    16,雍也第六 22 樊迟问知(同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同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做才算是智慧,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做到智慧了。”樊迟又问怎样做才算是仁,孔子说:“仁就是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做到仁了。”

    17,雍也第六 23 子曰:“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1:孔子说:“智者喜好水的精神,仁者喜好山的精神;智者外向,仁者内敛;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译文2: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译文2是通行解释,我个人感觉欠妥。)


智 者 乐 水


仁 者 乐 山

    18,雍也第六 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译文1:宰我问道:“仁者,就是告诉他说‘井里有仁’,他会跳下去(寻找)吗?”孔子回答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君子(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高人)可以被孤立但很难被陷害;君子(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高人)可以被欺骗但很难被愚弄。”

    译文2:宰我问道:“作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告诉他说‘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他会随着跳下去吗?”孔子回答说:“为什么非得那么做呢?君子可以前往营救落水者,却不必跟着跳到井里;君子可能被一时欺骗,却不大可能无端遭人蒙蔽陷害。”
    (译文2是目前的通行解释,我个人以为解释欠妥。)

    19,雍也第六 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pi音辟),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道:“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尧庙简介:

  尧庙位于山西临汾侯马北60余公里处,距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平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唐显庆三年( 658)徙庙于城南今址。历代修葺,屡遭战乱,今存山门、五凤楼、广运殿、寝宫等,棂星门、仪门已毁。


 舜帝陵前的龙柱 舜帝雕像   舜帝陵中的千年古柏 

舜帝陵位于山西运城   来源:新华社记者 原碧霞摄http://torchrelay.beijing2008.cn/cn/journey/yuncheng/photos/n214275228.shtml

    20,述而第七 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21,述而第七 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问子贡)说:“他老人家赞成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相互推让,都不肯做孤竹国的国君,结果都跑到国外)是不是后来又怨悔了呢?”(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怨悔什么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他老人家不赞成卫君。”


伯夷、叔齐古画

 来源:http://wenhua.eco.gov.cn/3/2/4/2009/0521/1751.html

 

     22,述而第七 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23,述而第七 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24,泰伯第八 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i音喜),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制度、规范)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制度、规范)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制度、规范)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制度、规范)就会尖刻伤人。君子(成功人士、社会精英、高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百姓(被管理者)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如果不遗弃老朋友,百姓(被管理者)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25,泰伯第八 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此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目标不是很远大吗?”

在谷歌图片搜索输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一页的第一个图片就是她。

    26,泰伯第八 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厌恶贫困,就会作乱。对于不仁的人或事痛恨太甚,也是一种祸害。”

    27,子罕第九 29 子曰:“知(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智者不会(无所)疑惑,仁者不会(无所)忧虑,勇敢的人不会(无所)畏惧。”

画圣唐朝吴道子作圣人画像 

孔夫子他老人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