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灼的拼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38:02
黄英
摘自:《李琳名师工作室》
[摘要]:新课标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课程素养为最基本的课程理念,为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宏观的规范,它的实施必然引起广大地理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形成新的教学观念。而这一转变的核心则为地理学习观重心的转移,其体现必然折射为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之中。本文以大量的教学实例,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所做的探索,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这就是说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高中地理老师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授课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观念的目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热点问题
任何学科都具备时代性,地理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与社会息息相关,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注入地理教学课堂中更是必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地理信息,并要学会使课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的,能够用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且又把这些处理过的信息运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
例如借助分析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来讲述地质灾害的成因、特点、关联性以及防御。先由学生分小组在课下收集关于该次大地震的资料,而后在课上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对其的发言进行总结,对其问题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之中老师不只是把查阅资料的任务交给学生就完了,应该也把这个任务布置给自己。而且要设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再例如“中部崛起”是一个典型的热点问题。在组织高三专题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到高考不回避热点,但热点不等于考点。热点只是高考命题情景的切入口,真正的落脚点还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规律、基础知识(包括环境、能源、人口、农业、工业等)----分析、回答热点问题要回归教材。先从区域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中部地区。运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其优势条件进行开发,限制性条件进行改造。
诸如此类的带有时代性的地理问题,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热点”与教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相结合。久而久之,学生也经常会自觉地在课上发布一些地理新闻,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也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
“生活即是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具有实用性,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捷径。可借身边的事物加以强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在讲述太阳辐射的特点的时候,可以联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交通灯为什么选红灯做停车的警示?朝霞、晚霞为什么是红色的?多云的夜晚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小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为什么要戴小黄帽?太阳辐射很强的夏天同学们一般选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青藏高原的天空为什么格外的蓝?……
在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举例夏季午后的强降水的过程来描述对流雨的形成以及特点等等。在讲述气候资源的时候,举例昆明市的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解释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让学生思考作为一个购房者,会从气候资源的角度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房子?考虑楼房的座向,楼间距的大小与太阳高度角、楼房高度的关系……
当然,体现生活性的不仅仅局限在知识的本身,还可以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方式和过程上。例如月相知识的学习,先制作表,要求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相,填出月球出没的时间、方位,并绘出大致的形状等,由他们分析总结规律。上课的时候再由老师分析这些规律的原理,用“上弦月出现在农历上半月,出现在上半夜,切东西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出现在下半夜,切西东边亮”等通俗的语言来加强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讲解绿色食品的过程中,先利用问卷加深学生归于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了解,初步建立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调查本地绿色食品大致的消费情况。分析后发现价格问题和宣传力度是人们选择绿色食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此开展“为何绿色食品在市场难成气候”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再例如在让学生在爬山的过程中通过感受气温的高低、观察植被的变化来学习垂直地带性以及植被分布的特征。把教师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拷贝”给学生,使教师有预见性地把握教学全局,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3、在地理教学中凸显综合性
古人形容一个人知识广博,经常会使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句话。可见从古至今在地理这门边缘学科中加入一些综合性是很重要的。地球运动的这一章节的很多知识与数学有极大的关联性,将数学分析方法尤其是圆的分析知识应用到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有熟悉感,更轻松地掌握和运用。例如在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Ⅱ卷中,选择题第2题和第6题要运用到数学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关注数学思想与地理教学的关联。
另外喀斯特地貌的溶蚀可以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热力环流、红外线、紫外线、太阳能的来源核聚变反应等问题可与物理知识相联系。生物、化石、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等于生物知识相联系。区域的整治和开发等则渗透了一定的哲学观。
综合性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但是这必然要求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学习知识,扩展知识面,并多注意与本学科的关联。
4、在地理教学中点缀文学性
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例如唐诗中有近1/5为咏月诗,与月相有关的诗句很多,加以分析很有助于学生对于月相知识的掌握。如读到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可以判断张继看到月亮的时候月亮正好落下,而这个时候他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时的时间是“夜半”,看来零点的时候月亮正好落下,那他当时看到的是上弦月,形状有如一张弓,或者说像大写的D字,亮的部分正对着西方。将古诗词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古诗词知识,又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一举多得。
再如在介绍土壤的时候,可以借助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土有五色,称作“五色土”,五色土象征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国大地上的土壤由五种颜色组成:东部多水泽、呈青色;南部、西南部呈红色;西北多戈壁,呈白色;东北为黑色。这又恰与道教中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的颜色相符。而中部的黄土高原为黄色、黄以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这里经历朝代,建立王权、使黄成为皇家的专用色,贵如天子。结合土壤形成的条件,使学生对于中国土壤分布的大致状况和我国气候分布特征、植被分布特点等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记忆。
教师的文化基础愈深厚,对信息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
5、在地理教学中由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移
今后的教学将是学生带着问题和教材走向教师,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教师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开放的课堂也会因为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使得课堂表面看来非常热闹,但学生的收效甚微。[1]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倡导自主学习,即不是在教师直接、即时管理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与传统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的场所、时间不再是固定的。同时新课改中也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在开放的形势下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发布者,而因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例如:在学习土壤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土壤里有什么”的探究试验。第一步:把土壤放入水中搅动后沉淀一会儿,可以发现沉淀下来的上层物质是粘土,下层物质是沙。说明土壤中有矿物质。第二步:在土地上挖一个坑,把一块玻璃片盖在上面,一天以后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有水气。第三步:把一块干土块放入水中,会发现有气泡产生,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第四步:用酒精灯燃烧土壤的时候,会闻到一股臭味,同时还会有烟冒出来,而燃烧结束之后,土壤的颜色会变浅,这说明土壤中有有机质。
6、在地理教学中彰显表率性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应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观念,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自主发展的意愿、持续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充分的职业热情、绝对的专业精神、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这需要一个终身持续进修、学习、提高的过程,保持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对教师自己,还是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新事物满怀热情与信心,用崭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的教师必然会有一定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使其树立“要学”的目的,激发“爱学”的兴趣,掌握“会学”的方法,培养“想学”的习惯。在每次布置学生活动之前,教师就应该先做足功课,就活动中可能涉及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做一个假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做出更为全面的引导。
教师“教”的时间长了,就容易遗忘“学”的感受。保持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学”的过程,体验学生学习过程,体味其掌握知识的差异性的形成,运用移情使得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的学习能力可以使得教师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内化,同时将自己的反思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这一过程的实践更多地表现是在于教师课堂行为之中。所以保持并发展教师的学习能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力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桂建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主发展和专业对话》,《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12期47~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