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他的炙热跨坐: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10—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5:06
(2011全国新课标卷)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  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图8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28分)
(1)(10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    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12分)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6分)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了新加坡的气候特征、水资源利用等问题。解题时要根据图文材料先进行区域定位,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思想进行综合分析。
(2011全国卷大纲卷) 【空缺】
(2011北京卷)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2)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
【答案】40.(2)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条件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1重庆卷) 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1回答1-2题。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解析】1.D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统计图的能力。题中给出的我国某城市的四种人均用地的面积,其符合标准的应该是在国家标准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因此只有人均绿地用地符合标准。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2.C 本题考查发展物流的基本条件。物流基地的建设对于交通要求是较高的,而该城市中人均道路用地的面积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也就是交通不够发达,急需采取的措施是发展交通。本题要求考生对于物流这个名词有所了解。
(2011上海卷1)(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理解: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三峡为工程移民,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是政治因素。
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答案】:B
【解析】: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否则会带来因人口迁入诸如:人口压力、资源紧张、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2011上海卷1)(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1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答案】:B
【解析】考查臭氧对地球“保护伞”的作用原理
16.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答案】:C
【解析】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
(2011上海卷2) 14.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应优质水。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
的措施是(  )。
A.推广节水技术                          B.防治水污染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寻找新的水源地
(2011 广东卷 )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图2),结合所学回答4、5题。

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答案】B
【解析】提取资料信息能力考查。与全国平均来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故答案就是B。
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 交通设施落后
C.  煤炭消耗量大            D.­ 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 C
【解析】调动中国地理知识背景:山西,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故答案为C
(2011山东卷1) 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像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及对区域开发整治的掌握。由图示可知,乙处有断层,不适于修建护坡堤;丙处位于地势较高的陡坡,应注重生态保护,而不应再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I、II           B. III、IV         C. I、III          D .II、IV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像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及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的掌握情况。由图示可知,I处为河流冲积平原,属于外力作用;II处为断层构造,由内力作用形成;III处为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IV处为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形成,属于内力作用。
(2011 天津卷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知识。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正是春分日后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全球都是在18点左右日落,20:30分到21:30时段,天色刚黑,但不是特别黑,熄灯后不严重影响人们的活动。要达到此效果,只有在秋分日附近,故选C。
(2011福建卷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C
【解析】:考查梯田具有水土保持、便于耕作、增产有效等知识。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答案】:B
【解析】:同上分析
( 2011安徽卷 )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

2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27.A  28.C
【点拨】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的重点,同时也看出安徽卷对于水循环之类的问题是情有独钟,2012年的高考复习必须继续予以高度重视。本题组题干的信息呈现了大面积(比例)的湖泊,显然有很强的干扰作用,实际上,辽宁的水稻也是不少的。但这里强调的是“辽宁西北部”这一位置,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的宏观背景,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节水”成了关键。
( 2011浙江卷1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供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4)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
【附注】:澳大利亚小麦绝大部分供出口之用,D选项作物流向箭头粗细似乎有误。
( 2011 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D
【解析】考查全球变暖现象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答案】:A
【解析】考查全球变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