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疗真的能治痛经吗:药价降1/4 患者实际负担降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34:55
药价降1/4 患者实际负担降多少?

2011年11月30日 08:43 来源: 东方网 【字体: 网友评论

  今年上半年,审计署对10个省市3年来的医改执行效果进行调查,称基层医疗机构因业务少、取消了以药养医,导致收入减少、人才流失。审计署还发现,医改后基本药物平均降价1/4,但是少数药品价格比医改前还高,这些问题尚无反映渠道。(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基本药物制度无疑是新的医改方案的最大亮点,也是医改工作的核心。新的医改方案实施以来,国家已对列入基本药品目录的药品进行了多次降价,多数药品的价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但是,药品价格的下降,是否意味着患者看病的实际负担也减轻了呢?说实话,并不一定。因为,在各项制度还不健全、措施还不配套、监督还不到位的情况下,看病就象踩翘翘板,这边的负担轻了,那边的负担又重了。具体表现为:目录内的药品价格降了、目录外的药品价格涨了,药品的负担轻了、检查的负担重了,小病的费用少了、大病的费用多了,普通的病少了、“疑难杂症”多了。

  众所周知,基本药物制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政府定价。即凡被列入基本药品目录的药品,都由政府确定价格。相反,没有列入基本药品目标的药品,则由市场定价。也正因为如此,两者在价格上的差距是非常悬殊的。但是,由于基本药物制度还处于起步、完善阶段,哪些药该纳入药品目录,哪些不该纳入药品目录,还在探索过程之中。从总体上讲,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列入基本药品目录的药品数量、品种还偏少,患者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很小,这也无疑给了药品生产企业、供应商、医院和医生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一方面,生产企业将原本应当列入基本药品目录的药品,通过改头换面变成了目录之外的药品;另一方面,医院和医生将本可以用基本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变成了目录之外的药品,使患者不得不承受更重的看病负担。

  所以,如何避免基本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被企业异化到目录之外,如何防止医院和医生刻意将患者“引导”到使用目录之外的药品,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而从目前医院对待新的医改方案的认识和态度看,为了弥补基本药品价格下降对医院收入带来的影响,很多医院都在为患者诊断时扩大了检查范围、增加了检查频率。即患者到了医院,医生不首先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力判断患者的病症、病情,而是一概要求患者进行检查,且检查的项目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很多过去不该有的检查项目,现在全部用上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从药品负担来看,确实是降低了,但检查的费用明显增加了。一减一增,患者的实际负担还是增加了。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值得好好思考与研究。

  由于前面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带来了另外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大病费用越来越高、“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因为,对小病患者来说,如果自身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相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只能接受各种不必要的检查了。同时,为了达到让患者多检查的目的,很多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还会故意夸大病情的严重性,“提高”病情的复杂性,不仅让患者在“可怕”的诊断中被迫接受许多不必要的检查,找个“放心”,而且被迫使用许多目录之外的药品。如此,患者的实际负担又如何降低呢?

  所以,如何让患者不因医院和医生的原因,多掏检查费、目录之外的高价药品费,也是新的医改方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从总体上讲,新的医改方案正在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矛盾如何化解,也是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不然,会直接影响改革的深入推进,影响方案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