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中国针灸学pdf:说孝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9:46

说孝道

 作者:江日

    中华传统美德“孝悌忠信”中,把“孝”字放在首位。俗话也说:“百行孝为先。”孝道是人类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人要懂得感恩,第一个感恩的应当是父母。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感恩,都不孝敬的人,你会赞同他,信任他吗?

    儿女孝敬父母,口头上怕没人反对吧。从前民间流行“二十四孝”的故事,至今我还记得的就有大舜耕田,安安送米,吴猛餵蚊,孟宗哭竹,郭巨埋儿,王祥卧冰……其中也含一些不道德,不科学的作法,毫不值得效尤。时代不同,孝道的形式也会随之改变。但历史再前跨一百年,一千年,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恐怕也不该过时作废吧。

    孝道的核心内容是赡养父母。一个人呱呱落地,没有父母的关爱、照顾、养育和保护,能够长大成人吗?儿女成人,父母渐年老体衰,行动艰难,有的还耳背失明,疾病缠身,为人子女的,该不该对恩重如山的父母作点什么呢?该不该让他们倚靠儿女安度晚年呢?

    今人如何尽孝,各有各的处境,各有各的条件,各有各的作法,不宜订出一些条条款款,作出一些硬性的规定。讲孝道的人,自会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但当今社会上不尽孝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各自的表演见者气愤,闻者唾骂。古时有“不孝有三”的说法,时代不同了,我便将所见所闻,也归之为“不孝有三”,送给为人子女的当作镜子吧。

    不孝之一是“冷”正如民谚说的那样,“娶了媳妇忘了娘”,接下来便是“儿女是宝,父母是草”。这类不孝儿女,把关爱和温暖都倾注于自个的小天地、小家庭,一切都应有尽有,像模像样,有滋有味。对身外的父母关照极少,父母晚年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有什么苦恼,很少过问。他们孤独吗?寂寞吗?安康吗?快乐吗?想都没想。儿女对父母的冷淡,最刺伤老人的心,直到告别人世时,内心也是冰凉的。

    不孝之二是“嫌”,嫌父母老了,作事不麻利了,观念过时了,成为拖累了。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如意,轻则冷言冷语,重则连推带骂,最无人性的还让老人住难遮风雨,又脏又窄的破屋,吃难以下咽的饮食。嫌到父母死了,才感到一身轻松。身教言传,再培养着不懂孝道的下一代。

    不孝之三是“气”。这类子女,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再有甚者,或嫖赌成性,或卖淫吸毒;更严重者到处惹事生非,违法乱纪,弄得祸患临门,家无宁日,让父母气得捶胸,怄得吐血。像这类摧残折磨父母心灵的儿女,人性丧失,良心早就让狗吞食了。

    世上做什么都有标准,如果把孝子的标准订得很低,许多人都会心安理得,以孝子自居。如果往上订高一点,称某些人为孝子,可能会面红耳赤。如果订得像选对象,挑女婿那样,恐怕许多人就得靠边站了。有些人父母去世后丧事办得很风光,借此向人们展示孝心,不如在父母生前,多给他们一些关照和温暖。有些人没能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只图享受继承遗产的权利,内心不感到羞愧,脸上不发烧吗?

   要不要孝道,怎样才算孝道,是个由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严格地说,孝顺父母应当是人的本性,没有父母生下你,抚养你,教育你,你能有今天吗?没有根,你能开花结果吗?但不孝的儿女,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总是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真可谓不知羞耻。当他们为人父母年老力衰时,当他们的子女忤逆不孝时,亲有所感,也许才能悟出一点孝的真谛吧!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中华传统美德被冷落、抨击、遗弃,至少已七八十年。许多人心目中塞满了名、利、权、位、吃、喝、玩、乐......却忘记了一个“孝”字。让孝道回归社会,回归到每个儿女心中,每个孩子心中,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当孝道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时,传统美德的弘扬,社会风气的转变,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