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得:“包容”是强大的建设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47:56

“包容”是强大的建设力量

文汇报 20111130期

    访谈专家: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邓伟志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李纯一

    文汇报:近年来,“包容”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包容性增长”等概念出现在了国际经济、社会、政治话语中。您是如何理解“包容”这个概念的?

    邓伟志:从社会学角度看,“包容”指的是社会要素的聚集、荟萃、疏理和组合,由此实现社会和谐。从伦理学角度看,“包容”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尚书》里就有“容德”一说。“包容之德”就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社会以人为本,人以社会为本。社会越是以人为本,人就越是要以社会为本。从政治学角度看,“包容”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积极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实现大联合,就是要加强和扩大统一战线,就是要把朋友交得多多的。

    综合多学科视角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包容”是力量。“包容”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强大力量。“包容”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强有力的声音。

    文汇报:倡导“包容”,要求每个公民的权利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同时每个公民都要尊重他人的权利,遵守法律和公德。您如何理解“包容”的基础是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权利?

    邓伟志:你这一问点到了穴位。“包容”,说穿了是要包容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分别属于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这就要求兼顾各方,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三百六十行都要关怀到家。最起码的是要尊重公民的表达权、选择权、监督权。

    文汇报:作为移民城市,上海有海纳百川的传统。如今,“包容”与“公正”、“责任”和“诚信”一起被作为城市价值取向加以倡导,其中包含了哪些新内容?

    邓伟志:把“包容”作为上海的城市价值取向是十分必要且极为紧迫的。当今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商品流动与社会流动,尤其需要加宽“河床”,以容纳加大、加速的流量。上海力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应当多元、开放,尤其要包容异质文化与外来文化。此外,在上海,有27万少数民族人口,有超过15万常住的外国人,有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共存、共生。我想,倡导“包容”,具体说来,涉及城乡包容、地区包容、民族包容、贫富包容、文化包容、行业包容等数个范围。

    文汇报:“新上海人”是上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样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就“新上海人”真正融入上海生活而言,上海应该如何更好地体现“包容”精神呢?

    邓伟志:我刚到上海时17岁,一时间感觉融入不了这个城市。1958年我们学生下乡,我没棉鞋,班里有个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把棉鞋给我,自己再买了一双。这件事让我记了一辈子。他有包容心,没有歧视我这个“乡下人”,我对他这样的“城里人”很尊敬。如果你歧视我一分,我歧视你两分,然后你又歧视我三分,这样矛盾就会加深;而你宽容我一分,我享受了宽容之福,于是我宽容你三分,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宽容的气氛。整个城市就应该有这样的气氛。

    许多问题其实涉及好几重“包容”问题,像新移民,就同时涉及城乡包容与地区包容。上海本来就是移民城市。1939年出过一本《上海名人辞典》,收录的100人中,只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按照过去的传统,来了三年就可以算本地人了。有共存才能谈融合与包容。户籍问题其实是“城市权”的问题,对此,可以首先从解决住的问题开始,如建造廉租房,再设法逐步解决户籍问题。

    文汇报:践行“包容”的价值取向,除了文化包容,整个社会还应该做些什么?

    邓伟志:需要让大家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以增加认同。如果能让大家参加各类活动尤其是公共文化活动,就会有更多的交流和融合。参加文化活动是融合的一个渠道,社区、企业都应该开展自己的文化活动。我刚来上海念大学时,大学与工厂联欢、校与校联欢,人民广场上也举办各种各样活动,这让我感觉融入上海的速度变快了。经常参加活动,就会有交流,交流中不仅有交融,还会有交锋,交锋会产生火花,又会起“化合反应”。

    总之,践行“包容”的价值取向,要培养宽容、崇高的心态,虚怀若谷,才能容人;要营造宽松、良好的生态,创新制度、均衡发展;也要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积极促成“包容”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