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颈椎病医院比较好:鲁迅用什么报答日本人?|鲁迅,日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2:38
鲁迅用什么报答日本人?

作者:王俊义     发表日期:2011-06-21     文章来源:作者来稿     跟贴0条     我要点评

内容提要: 鲁迅的一生,和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曾经在日本8年,生活在日本人中间,日本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潜移默化的主宰了鲁迅一部分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

  鲁迅的一生,和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鲁迅曾经在日本8年,生活在日本人中间,日本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潜移默化的主宰了鲁迅一部分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归国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13年多,又在厦门和广州任教一年多。这15年,虽然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对于鲁迅是挥之不去的---留着日本式的胡子,买日本书店的书籍,看病选择日本一生,住院住日本人开的医院。但是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鲁迅毕竟是一个中国的官员,和日本的联系在这13年多时间里,有些淡化。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鲁迅没有太多机会和日本人接触,这一年多,鲁迅基本脱离了日本人的影子。
  
  1927年9月底,鲁迅离开广州,10月初抵达上海。鲁迅生命的最后9年,都是在上海度过的。上海当时是中国最大的都市,日本人在上海最为活跃。鲁迅本来就有很多日本朋友,在上海的日本人圈子里,鲁迅更是如鱼得水。在这9年里,鲁迅的中国朋友没有日本人多,鲁迅和中国人的来往没有跟日本人来往的多。鲁迅在日记里记载,有一次请客,全桌10多个人,清一色的日本人。当时拜访鲁迅的人很多,鲁迅不耐烦的时候,就不见这些拜访者。鲁迅日记里就记载了鲁迅不见的拜访者写信给鲁迅,表示不满。但是鲁迅日记里,没有见到拒绝日本拜访者。可见鲁迅对日本人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鲁迅的日本朋友很多,都是他家里的常客。不断给他赠送各种生活用品,很多人送给鲁迅儿子周海婴玩具飞机和汽车。投之以李报之以桃,鲁迅对于日本朋友,有着自己独特的报答方式,就是给日本朋友写条幅,内容基本是鲁迅自己创作的诗词。打开鲁迅的《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里面的诗歌很多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创作的,并且都被鲁迅写成条幅,送给了日本人,算是对于日本人的报答。
  
  在鲁迅的日记里,最早记录鲁迅写给日本人的条幅是在1931年2月2日。日本人小原荣次郎,在日本开设京华堂,专门经营中国的古玩和兰草。在中国买得兰草后回日本,鲁迅就随意创作了绝句,写为条幅,赠送给小原荣次郎。此绝句为
  
  《送O.E.君携兰归国》,1931年8月10日发表在《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号。
  
  椒焚桂折家人老,
  
  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
  
  故乡如醉有荆榛。
  
  1932年3月5日午后,鲁迅诗兴大发,连续写了三首诗歌,并书写为条幅,分别送给三个日本朋友。第一首《无题》,送给了内山嘉吉夫人片山松藻。后来这首诗发表在1931年8月的《文艺新闻》上---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愔愔。
  
  下土为秦淮,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第二首《赠日本歌人》,是送给日本人升屋治三郎东归日本的。
  
  春江好景依然在,
  
  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
  
  西游演了是封神。
  
  第三首诗歌是《湘灵歌》,是书增日本友人松远三郎的,后来也发表在《文艺新闻》上---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馀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1931年6月17日,鲁迅书自己的诗二首,分别送给日本人宫崎龙介和他的夫人日本女作家柳原烨子。这两首诗歌最后选编在《集外集拾遗》里---
  
  《无题二首》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其二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1931年9月7日,日本女人松藻小姐将回到日本,鲁迅在午后书写欧阳炯的《南乡子》词一幅,算是鲁迅的送别礼物。欧阳炯的《南乡子》送给日本女人,似乎十分合适。看开鲁迅不但精通古典诗词,还精通日本女人。《南乡子》词---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儿相引去,游南浦,相传春风相对语。
  
  1931年12月2日,日本教授、鲁迅的朋友增田涉回日本,鲁迅作诗一首冰写条幅赠送,题目就是《送增田涉君归国》。鲁迅在诗词里不仅歌颂了日本的好山好水,还流露了对日本友人美好的情愫---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动棹忆年华。
  
  众所周知,1931年,日本对于中国蠢蠢欲动,并发动了9.18事变。这一年中国人的情绪里,对于日本充满了愤恨之情。鲁迅在1931年对于日本人的态度和情感,恐怕作为一个中国人,在1931年,是很理解和宽容的。特别是鲁迅赠给日本人的诗词里,没有一点鲁迅愤世嫉俗的杂文风格,极尽歌吟和颂扬,让人感到些这些诗词的不是鲁迅,而是另外一个什么人。
  
  1932年1月23日,1.28前五天,鲁迅为人本女人高良富子写了一副《无题》。这首词是鲁迅很重要的一首词,少年时代读到的时候,没有写作时间,也没有任何注解,认为鲁迅的这首诗词不亚于毛色东。不但大江东去,更忧国忧民。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撒崇陵噪暮鸦。
  
  近日读到了鲁迅这首词,原来是为一个日本女人写作的,又是在一个中国因为日本的侵占风雨飘摇的时候写给日本女人的,让人感到不知是讽刺还是幽默,不只是鲁迅随意使然,还是有意使然。想来想去,更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了。
  
  1932年7月11日,午后鲁迅为日本歌人山本初枝写了两幅。一是鲁迅的《1.28战后作》---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凄然。
  
  我已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山本初枝当时在日本国内,鲁迅的诗书是通过内山书店寄往日本的。山本初枝在日本,中国的12.8战火怎能影响到这个日本女人的平安呢?尽管如此,鲁迅还是为她送去了平安的祝贺,有些匪夷所思。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鲁迅的的另一首词《惯于长夜过春时》,同样是一首很重要的诗词,出现在鲁迅的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一节里。鲁迅为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悲愤不已,写出了这首诗词。但是这首诗词,鲁迅说“我终于将这写给了一个日本的歌人”,这个人就是山本初枝---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化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想到从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个日本歌人是干什么的,和鲁迅是什么关系,不得而知。但是不仅问一声:这个日本歌人山本初枝,能够读懂鲁迅的两首诗词吗?
  
  1932年12月31日,鲁迅为三个日本人写了条幅。内容全是鲁迅自己的诗词。一个是内山夫人,写的是鲁迅的诗词《所闻》---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尊。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第二首是写给滨之上学士的,是鲁迅《无题二首》里的第一首---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第三首是写给坪井学士的,是鲁迅《无题二首》里的第二首---
  
  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无论战争的阴影如何笼罩中国大地,鲁迅和日本朋友们似乎看不到战争的影子,吃着河豚,吟哦诗歌。一幅后庭犹唱的模样。中国人分析诗歌喜欢看个时代背景和写作时间,鲁迅在那个时代背景里如此写诗,如此国事遥远,让我们对着鲁迅那个巨大的历史背影,只能说一声:遗憾遗憾,十分遗憾。
  
  1933年3月2日,日本人山县初男像鲁迅索取小说,鲁迅不仅给他了小说,还在小说上题写了自己的诗歌。第一首是题《呐喊》---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锁骨,空留纸上声。
  
  第二首是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
  
  1933年6月21日,鲁迅为日本坪井先生的朋友樋口良平书写了自己的绝句《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杨铨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统治,1933年6月18日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鲁迅写下《悼杨铨》,送给了日本朋友的朋友。
  
  同一天,鲁迅还为日本西村真琴博士书写一幅横卷。是鲁迅的《题三义塔》---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笨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在日记里记载:西村博士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达遐情云尔。1933年6月21日鲁迅并记。通过鲁迅的日记,可以看出,鲁迅对于日本人的内心情感是相同的。就是一只鸽子的命运,也和日本人与诗歌联系起来,写成横卷赠日本朋友,可以看出鲁迅灵魂里,掩埋了很深的日本情感。
  
  1933年7月21日午后,鲁迅为日本人森本清八写诗二幅,题目为《赠人》。第一首是---
  
  明眸越女罢晨装,荇水荷风是故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清江。
  
  第二首是---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极冰弦绝,但见悲星劲有声。
  
  鲁迅最后为日本人书写诗词和条幅,是1933年11月27日。日本东京土屋文明向鲁迅索要诗书,鲁迅写下了一首《无题》,送给了土屋文明---
  
  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鲁迅为日本人写的条幅,内容大部分是自己偶成的短诗。一般都是写的比较美好的东西,什么湘女啊,什么越女啊,什么子规啊,什么柳枝啊,什么枫叶如丹啊,什么归忆江天啊,全然离开了当时日本发动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整个民族的情绪,鲁迅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沉醉在和日本人的花红柳绿之中。从1931年到鲁迅1936年10月去世,鲁迅的诗词里绝少看到丁点对日本不满的情绪。杨铨被暗杀,鲁迅义愤填膺,写了诗词,而日本发动的9.18事变,鲁迅却哑口无言。1.28战事,鲁迅写了诗歌送给日本人,却是在内心祝愿日本人在东京平安,而忘却了最应该平安的是在战火里的中国同胞。
  
  所有的犀利都留给国人,所有的宽容都留给日本人。读了鲁迅写给日本人的诗词,俨然看到了两个鲁迅。
  
  来源:共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