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艾灸养生仪:为什么高考越来越难以改变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48:43
万众瞩目的高考逐渐拉下帷幕。

    957万考生在一条狭窄通道上进行了关键的人生冲刺。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这也许是一生唯一的接近公平的改变命运机会——尽管可疑的加分政策会使少数没背景孩子的梦想过早幻灭。

    但总体上,大家还是应该向祖国高唱《感恩的心》。尽管是应试教育的化身,被很多专家认为是扼杀孩子天性的罪魁,等你走向社会,才明白在这个阶层严重分化,充满不公的年代,备受诟病的高考是多么温暖和善良。

    俺始终是全国统一高考的坚定捍卫者。因为出身寒门的我们全家都是其受益者,因为在高考中胜出,事后都相当程度地改变了命运。

   但今天对于多数寒门子弟来说,却面对这样一个困境:参加高考很难改变命运,不参加则更无出路。

   为什么在恢复30多年后,高考这个曾经激励无数寒门子弟前进的火种逐渐趋于暗淡?

    表面上是近年来高校盲目扩招惹的祸。报告显示,“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就业压力陡增,未就业大学生约100万,大学生与农民工PK同一工作岗位的场景频频上演。2010年,由于报名人数减少,而招生计划增加,教育部预计今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将会增加近7%,全国平均录取率将创纪录地接近70%。真为这些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未来就业担忧。

   事实上,中国大学生的过剩是结构性的。比如我们大学生占人口的8%、9%,而发达国家最高是50%。但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严重,多数毕业生在北上广深扎堆,宁当房奴也不去成长空间狭小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更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产业长期处于全球最低端,是西方发达国家打工仔,第三产业、服务产业、创意产业不发达,导致吸纳就业的主体——中小企业对高端人才先天容量不足,致使公务员考试成了许多学生最看重的机会——但中国官员队伍是全世界最庞大的,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需要通过体制改革精简。

   深层次的原因则出在教育本身。在行政化主导下,除了办学和扩招的急功近利,重知识、重文凭而轻能力、轻创新的风气主导了中国高校,学生所学往往既脱离实际又落后于时代,毕业即失业的局面便不鲜见——甚至还传出博士生重回技校回炉的奇闻。根据西方先进理念,大学主要赋予学生两种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即完成现代公民人格的塑造,而中国大学往往只能给你一张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文凭,可惜又严重贬值了。

    但这些都不是最深层次的症结。如果能延续高考的理念和操作,这个社会能赐予所有人就业时公平博弈的机会,俺相信高考依然会焕发着最初励志和人道主义光芒。遗憾的是,尽管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摆脱了集体饥饿的威胁,但由于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没有真正确立,既得利益阶层占有难以撼动的强势地位,而弱势群体呈现出凝固化倾向——上升通道无比狭窄,其后代翻身的可能逐渐式微。而一个人恪守良知、坚持奋斗的动力往往不是金钱、地位、出身,而是希望。

    拯救高考的灵魂是对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救赎,其价值远远大于对其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可惜这个工程相当艰巨,远远超出了教育界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