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位可以泥灸: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6:36:04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育

                                                                            

泸县土主学校:肖开良

 

 

初中地理新课标中提到,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中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地理这门课程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多数农村学校地理学科仍被视为副科,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领导、教师不重视,学生厌学,使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在这种长期歧视下,地理学科得不到老师、学生足够的重视。虽然每周有两课时的教学设制,但老师教学仍处在应付,被动状态。

教师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第一是专职教师较少,由于长期受学科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就缺少专业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缺乏钻研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让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反复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教师思想观念和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学的进行。

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满堂灌现象仍很严重,既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像过电影一样解说课件后,在课本上添加,勾画记忆的知识点。活动课,实践课一般不上。学生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主动积极去分析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考试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一些干条条,考试时甚至作弊,成绩高低也不影响前途。

农村中学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诸如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等,忽视了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仍停留在一张试卷上。评价机制尚未成熟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学校处理好对本校教师评价和教师处理好对学生的评价,对于促进教学是一大关键。对于评价机制如何进行,由于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老师们也只能从本学校目前的教学机制出发,很多的教学工作只好围绕考试评价来进行。

我作为一名教师,虽然才刚刚走上讲台,但是在大学里学习了系统的地理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增进学生环保意识,训练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辩论地看待人类历史演变和全面认识当今世界,形成一个宏观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能够真正地将地理教学引入健康,全面发展的轨道;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关键。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增强课堂实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方面,应该重新认识到地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及时的整合教学资源,大力引进或者培养专职的地理教师,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头脑中丢弃主副科的观念,对待地理教学,应像对待其他基础课程一样用心的去教。而且学生到了高中阶段,高考的文综里地理也占了很大一块,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也是痛心疾首,不得不花时间来回顾初中的地理知识。我们要用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去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学生才能因此关注他,用心去学习他,才能积极主动探索这片未知的领域。

2.观念转变了,那就要说到实际的教学了。首先,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因为地理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所涉及面的广泛性。为了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要钻研教材,掌握好教材中的难度和广度,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做到心知肚明。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尽量体现出地理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评价方式上关注过程性评价。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主要从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上着手,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应了解学生在提出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时可以采取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的评价方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4. 充分利用周末,指导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电视进行自主学习。

山区网络还不太普及,上网查询、了解相关地理资料不太现实,而在家看电视很普遍。老师可引导学生多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人与自然等节目。学生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了地理方面的知识。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养成了处处留心的习惯,从而达到多方位、多渠道学习地理,感受地理。

但是要真正的改变农村学校地理课程的现状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就希望人们对广大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大力宣传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改善地理教学的基本条件和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科目,改变目前这种本末倒置的考试方案,实行初、高中相衔接的考试方案,学校及全社会迅速重视起来,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地理教师队伍等,这样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真正实现她所承担 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