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号重巡洋舰:宽厚是和谐的第一要素(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3:49
 
 

  和谐是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标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是不需要和谐的。那么既然是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有了矛盾肯定就需要解决矛盾。

  我们必须要先认清一个问题,和谐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是宽厚。

  撇开宽厚这个主题,和谐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和谐是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标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是不需要和谐的。那么既然是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有了矛盾肯定就需要解决矛盾。

  不能想象的是,没有一方是宽厚的,事情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只有其中一方的忍让和宽恕,才能维持一个平稳的局面,不至于使事情变得无法挽回。

  (1)宽厚的心态

  宽厚的心态不但能缩短人与人的距离,还能在人与人之间营造出温暖。一个人有了宽厚的心态,才能获得友谊、赢得尊重,进而为自己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退出政坛的丘吉尔,有一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闲逛。

  这时,也有一位女士骑着自行车,从另一个方向疾驶而来,由于没有刹住车,最后竟与丘吉尔相撞了。

  “你这个糟老头没长眼睛吗?你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恶人先告状地破口大骂。

  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恶行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看来你已经学会了很久,不是吗?”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首相,她感到羞愧难当,喃喃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教我学会骑车的就是阁下您。”

  丘吉尔的宽厚创造出一个美妙的戏剧效果,不仅让当事人认识到宽厚的幽默,还明白了和谐的重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谁拥有一颗宽厚的心,谁就掌握了和谐的先机。

  有时候宽容比责备更具有力量,它人性的柔和之光能让别人受到感染,赢得尊重和理解,从而带来和谐的结局。

  在17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在战争结束以后,一个丹麦士兵坐在战场上,取出水壶放到嘴边正准备喝,突然听到哀求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人,正双眼看着他的水壶。

  “你比我更需要水。”丹麦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边,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长矛刺向他,幸好偏到一边,只伤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丹麦士兵说,“我原来打算要将整壶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国王知道了,国王特别召见了这个丹麦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他轻松地回答:“我不想杀受伤的人。”

  一个小小的士兵,能够有如此的胸襟,实在连国王都自愧不如。

  丹麦士兵丢弃了杀掉对手的想法,反其道地给了对手活下去的机会,这样,宽厚的心态和机心形成的鲜明对比,更反映出了人性品质的高低。宽厚的心态往往是这样巧妙地折服他人,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位议员因为政见上的不同,对待富兰克林的态度很不友好,甚至还公开咒骂过他。但是,富兰克林并不想因此而跟他结怨,他决定让对方改变对自己的态度。

  富兰克林曾听说这位议员的图书室里藏有一本特别的书,于是便给他写了一个便笺,表示自己极欲一睹为快,请求他把书借给自己几天,好仔细阅读一遍。

  这位议员自然很乐意把书借给富兰克林。一个星期后,富兰克林把书还给他时附上一封信,强烈表示自己的谢意。

  当他们再次见面时,那位议员竟主动地跟富兰克林打起招呼,十分有礼。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宽厚是一扇门,总是悄无声息地让自己走进别人的内心;宽厚是一道阳光,照进因怨恨而充满阴霾的心灵;宽厚是人和人之间的磨合剂,让仇视遁形,让和谐繁育。

  (2)容人的胸襟

  容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的闪光。

  大唐武则天时期,首次开科考武状元,狄仁傑以非凡的才华,夺得了文武双状元,成为了一时的风云人物。

  但是为官不久,狄仁傑就因为支持恢复李唐政权,因而获罪被流放。途中,他经过一个小县,当地的县令叫霍献可,他最憎恨被朝廷流放的高官,知道狄仁傑由此路过之后,就下令狄仁傑不许停留,马上离开。

  狄仁傑苦行赶路,劳累不堪,恳请霍献可让他坐下来歇歇脚,喝口水……霍献可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命人带了狗将狄仁傑一直赶出了县境。

  从此,狄仁傑恨透了霍献可。

  没过多久,狄仁傑回朝做了宰相,他朝思暮想,想着用什么狠毒的法子惩治霍献可,因为他每天只考虑公报私仇这事,就没多少心思放在政事上,武则天吩咐他推荐几个优秀的人才晋职,狄仁傑也没往心里去。

  忽然有一天,武则天于朝堂上问起:“狄爱卿,朕让你推荐的人才,可曾想妥当了?”

  当时狄仁傑满脑子都琢磨着惩罚霍献可的事,早把武则天交代的事情给忘了,可是朝堂之上,岂是他随便忘事的地方?情急之下,他脱口而出:臣以为霍献可这个人还可以……

  因为他脑子里天天想着霍献可,所以张嘴就说出来了霍献可的名字。结果,霍献可就因为得罪了他,竟然一帆风顺地升做了京官。这让狄仁傑后悔莫及,有苦说不出。

  这次事件之后,狄仁傑就把矛头转向了娄师德,娄师德这个人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曾经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外放出京为官,娄师德就对他面授机宜,告诉弟弟为人之道,就是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忤怒别人……弟弟听了,就说:“我知道了,以后哪怕是有人把唾沫吐到我的脸上,我自己擦干了,绝不敢生气。”

  “不可以,”娄师德警告弟弟,“人家之所以把唾沫吐到你的脸上,是因为对你有气,你将唾沫擦干,人家岂不是更加生气?你应该不要去碰脸上的唾沫,让它自己风干好了,别人心里的气也就自然消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唾面自干”成语的来历,做人无原则到这种程度上,娄师德算得上古来少有。而狄仁傑却最瞧不起娄师德这种全无血性的做法,就上书列了娄师德几大罪状,要求杀掉娄师德。

  武则天接到了狄仁傑的奏章,却没有理会。

  狄仁傑不肯罢休,就再次上书,接连几次之后,武则天将他带进了一个房间,让狄仁傑自己看一道奏章。

  狄仁傑打开奏章一看,顿时呆住了。

  那竟是娄师德于朝廷中力排众议,举荐狄仁傑出任宰相的奏章。

  原来,娄师德虽然缺少了几分血性,却对国家忠心耿耿,只要发现了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就极力推荐,而且推荐了之后从不声张,许多和狄仁傑一道被娄师德推荐的人,因为不知道是谁推荐了自己,所以天天在朝廷上攻击娄师德,娄师德却从不计较……

  这两件事情彻底改变了狄仁傑的思想,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与人斤斤计较,一心一意以国家为重,成为了大唐时代有名的贤臣。

  娄师德为什么能够容忍别人对他的攻击呢?

  这是因为,娄师德知道矛盾是无所不在的,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为其立场与观点的不同,冲突无所不在。但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冲突都是没什么价值的,即使是你赢了对方,也不见得有什么益处,莫不如放弃这些小小的不同,抓住事物的关键,争取时间多做点于人于己更有益的事情。

  娄师德的故事表现出一个当政者应有的风范,这种容忍换来的和谐不仅为他自己和他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百姓造福,获益多多。

  明明知道别人在嘲笑而能一笑置之,明明知道别人在撒谎也能宽容地理解,这样容忍的胸襟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权力在手时仍能克制骄奢狂妄,教育自己的兄弟勤勉做人,娄师德的做法告诉我们,你越是处于一个很高的地位,越要注意周围的和谐,越要能够容忍。

  容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的闪光。

  我们从内心去真诚地理解和谅解别人,反过来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宽容和忍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是为了和谐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3)宽容是一种自我要求

  处处争强好胜,便会处处碰壁,不懂宽厚,就会带来诸多恶果,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愿意得到的。要求自己向后退一步,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森林中有一条河流,河水湍急,不停地打着漩儿,奔向远方。河上有一座独木桥,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人经过。

  某日,东山上的羊想到西山上去采草莓,而西山的羊想到东山上去采橡果,结果两只羊同时上了桥,到了桥中心,彼此挡住了,谁也走不过去。

  东山的羊见僵持的时间已很长了,而西山的羊仍没有退让的意思,便冷冷地说道:“喂,你的眼睛是不是长在屁股上了,没见我要去西山吗?”

  “我看你是干脆连眼睛都没长吧,要不怎么会挡我的道?”西山的羊反唇相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