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酒店房间数量:水 与 泰 州(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07:47
 

   泰州美,美在泰州的水。泰州的水不属“小桥流水人家”,不属“黄河之水天上来”,也不属“飞流直下三千尺”。她是江淮海齐奏的交响乐,她是一条条人工河共吟的抒情诗。泰州的水壮阔而开放,深沉而浑厚、质朴而狂野、动静中多变、柔韧中坚实、是原生与人文的交融,是诗意与哲理的迸发。

    泰州美,美在泰州的水,泰州的水滋润了泰州的文化,养育了泰州的人才,造化了汉唐古郡,成就了淮海名区。泰州的水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是水与文化的结晶,运盐河、凤城河谱写了泰州的历史,引江河、凤凰河展现了今日的辉煌,要读懂泰州的美,先要读懂泰州的水。

    一、水与人类文明

    (一)水是生命之源

    管子在其《水地篇》中写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这位两千六百八十多年前的先贤一语点明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人类学家认为人的老家就是在水里,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是在35亿年以前,那时地球上有了水,蒸发到大气中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与大气中的物质化合和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氨基酸、核苷酸、核糖酸和卟啉等与生命相关的物质,进入水体,受到水层的保护,避免了强太阳辐射,继之逐步形成碳水化合物,再通过一定的由低级向高级的生命演化过程,先产生了水中植物,后又出现了水中动物,继而植物登陆、逐步为动物登陆创造了条件,至古代出现了昆虫、中生代出现了爬行动物,新生代出现了哺乳动物,再后出现了人类——一个充满智慧和感情的高级动物。英国人类学家哈代指出:人类身上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水中生活的痕迹,例如,灵长类动物的体表都长有浓密的毛发,唯独人类和海兽一样,皮肤裸露。再有,人类潜水时的反映,如肌肉收缩,动脉血液减少,呼吸暂停,心跳缓慢等,都与海兽相似。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游泳池救生员布鲁斯发现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掉进水里,去营救时,看到这个孩子在水中居然无恙地漂浮在水中,其姿势极像受过专门训练过游泳的大人的动作,大为惊奇,呼为“神婴”。科学家认为这个所谓神婴,其实并不为奇,因为,这是婴儿的本能,人的老家就在水里,而且每个人在母腹之中也都是受羊水泡着而生存的。

    人类进化后,虽然脱离了大海,但人体的单细胞仍然生活在人体的海洋之中,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积为5.1亿km2,其中陆地1.49km2,占地球总而积的29.9%,地球上水陆比为7:3。而人体的水含量男子75%,女子约65%(脂肪多一点)婴儿约为80%以上,平均70%。人体水与其他物质之比为7:3,与地球的水陆比相似。

    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水有关,还是管仲这位思想家所阐述的“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比较透彻而简练地道出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

    对人而言,水乃天赐之物,地藏之源;水占领着天空,覆盖着地面,深藏于地下,流淌在人类和动物的血管里,滞留在植物的根茎、叶脉之中、水是地球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二)水是文化的母体、人类文明的摇篮

    1、什么是文化

    人类与其它生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类拥有了脑的思维能力,有了意识,有了精神,而且能形成人对自然物质和对人类社会本身的认识和改造。一般来说,在这一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人类意识和精神方面的成果,就是文化。

    在我们的印象中,最早的人类是赤身裸体的,大概也没有多少羞耻的观念;后来找了点树叶、兽皮之类的东西裹身、取暖;再后来出现了纺织,发明了衣裳。衣裳不仅有为人类裹身、遮羞和取暖的实际功用,而且可以打扮人类,用以满足人类爱美的天性。

    在甲骨文中,“文”字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这个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这个图案很简单,可能是文身,也可能是衣服上的花纹。在身上或者衣服上描绘一些花纹,既有增加美感的因素,还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赋予描绘图案的某种意义。古代皇帝的衣服上绣龙,而官员的衣服上绣蟒。现代中国运动员的服装上印中国国旗图案,外国运动员印外国国旗的图案。你是一个男人,在正常情况下,你就应该穿戴得像一个男人,不会去穿女人服装。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本意不是说这个人很斯文,温文尔雅,而是说这个人的美好的言行举止、外表体态,要和他的内在精神相协调,相呼应,做到表里如一,这样才称得上君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文是外在的美好的东西,但是它的美好是和内在的东西应该是一致的。《易传》上说:“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不仅是衣服上的美好的彩饰,也是内在精神的反映,只有如此,才是“文”字所要表达的完整意思。在后来的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字的字形,中间的图案变成了一颗心的形状,就是这个原因。

    文是美好的精神的表现,也是道德的象征。后来干脆就专门指美德。古人把“道德”、“文章”并称,文章的编写如同多彩锦绣的织造,不仅要优美,还要有美好的思想境界。

    后世的“文”字,之所以是这么写,也可以从哲学上去解释。“文”字的上面是一个“玄”字头,玄是天的颜色,也指天,代表着高深莫测的意思。下面的一撇一捺是“爻”(yào摇)字的一半。爻是构成八卦的基础。八卦是古之圣人观天地之象,远取诸物,近取人身,象形取义而创造出来的符号。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但是我们的祖先却采用最简单的方式,用“爻”来认知,来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将中国古代这部最重要的经典,号称“万经之首”的《易经》,起名为“易”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看“化”字。

    甲骨文的“化”字,为一正一反两个“人”字正倒相对。其意义就是指转化、变化。中国人把自然界称为造化,表明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是谁造化了天地万物呢?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死后,气息化为风和云,声音成了轰轰雷鸣,左眼变为太阳,右眼变为月亮,手足与四肢变成大地的四极与五方的名山,血液化成江河,筋脉铺成道路,肌肉形成田地,须发成为星星,牙齿和骨骼变成了金属、珍珠、玉石,汗水化为滋润万物生长的甘霖和雨露。盘古之后,出现了女娲。她按照自己的形象,“抟黄土造人”,用黄泥造出了人类。但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不使人类灭绝,女娲这位慈祥的人类之母就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命男女们互找配偶,让他们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但是“化”这一个字,为什么用两个人正倒相对呢?这样的造字,细究起来非常有意思。《周易》中有这么一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现在“贲”(bì闭)卦的爻辞中。贲,意思和文是一样的,都是美好的装饰之类。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句,是指自然界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把它叫做“天文”,人类中间的各种言行举止、外表体态也应该和太阳(日)、月亮(月)一样,要能闪烁自己的亮光,要有周而复始的升起落下的规矩。还要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就是“人文”。“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指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才能知道时空变化,便于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相应的调整;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具体地说,也就是要用一些先知、先觉的人所具备的高尚行为和精神意识,去影响天下的人,让天下人都得以感化,提升他们做人的境界。用人去影响人,这就是“化”字为什么是两个人正倒相对的原因。

    我国将“文”与“化”二字合为“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系以文教化之意。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一词,正是反映了从个人道德的提高,发展到整体人类道德提高的过程。在这里,道德的含义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有所不同,准确地说,应该是“做人的境界”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说的文化,实际上和西方的文化一词也有一些不同。如果从语源上了解文化、则文化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西方的“文化”一词最初源于农作物的种植,具有物质功利色彩,而发展至中世纪,又将其内涵扩展至兼有神明祭拜、土地耕作及精神修养等多方面的涵意。而中国的“文化”一词,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更倾向于人以及人的精神的发展。这或许也是东西文化差别的一个缩影。

    虽然在中国有盘古造天地,女娲造人的传说,但这一影响不是太大的。中国古人更倾向于相信造化是“气”的自造自化,没有神灵在起作用。而人在造化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化育,弥补天地对人之化育的不足。

    当今社会,什么都可以是说是文化。什么新文化、旧文化;民族文化、部落文化、家族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城市文化、社区文化;还有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甚至有厨房文化、厕所文化乃至床上文化。

    但是不管是什么文化,都与人有关。众所周知,文化是因人创造的产物,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反过来,精典文化又对人类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这是文化与人关系的两个方面。因此,文化可以概括为“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加上“化”字由两个正倒相对的“人”字组成,正可以将文化解释为是指因人的参与而造成的变化这个含义。

    人化是文化的第一步。一块山上的石头,掉落到河流中,经过千万年以后,变得圆滑,变成砂子,变成泥土,这不是文化,这仅仅是自然界的作为。有一天,一个原始人捡起这一块石头,把它打造成一个用于捶打的工具,或者把它直接摆在自己的洞穴中,作为装饰品,文化诞生了。人参与改造自然的活动和形成的成果,就是人化。也就是说,自然界中有人的活动,才会有文化的诞生。

    茫茫大沙漠,渺无人烟,这里可谓没有文化,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多年前遗弃的水井,说明这里曾经有人类活动过,这一遗迹就承载着文化。月亮上没有人类(外星人也姑且算是人类),因此,月亮上不存在文化,但是人类一旦登陆月球,就必然留下痕迹,因此月亮上也有了文化。

    为此,文化首先是人类介入自然的结果。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粹的自然,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

    但是当人出现在自然世界中后,一切都改变了。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被人为改变了的东西。如同上述作为工具或装饰品的石头。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工培植、种植、保护甚至可供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促进了农业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促进了畜牧业文化的发展;自然万物本无名字或好丑价值,人赋予其各种称谓和价值观念,是文化的,促进了语言文字文化的发展;人不能解释的宇宙天地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其真实性如何,另当别论)是文化的,促进了自然科学文化、博物学文化的诞生。如此等等。

    人是惟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惟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才是文化的。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这是文化的第一层次,是人按照相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对自然进行解释、改造、“包装”、推进的过程和成果。

    一个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以后,用它砸死另一个人,很可能没有多少犹豫、恐惧或负疚。人也是一种动物,具有野蛮的原始天然性。野蛮的天性一旦失控,在某些行为上就会如同野兽一样,甚至比野兽更为野蛮,比如自相残杀。但是同认识和改造非人类的自然一样,人可以认识自我的价值,并以这些价值理念来改造和控制自己野蛮的天性。这就形成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观念,形成了不同于野兽的复杂和严密的生存发展行为规则,促使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的产生,并以此来约束、改造和提升人本身。这就是“化人”,是文化的另一层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的核心内容。

    人化是改造、包装自然,化人是改造、提升人类自己。汉语“政治”的“政”字,就是由“正”、“文”两字组成,因此,在古代中国,所谓政治,就是指用“正文”化民,即以好的文来化民。所谓“化外之民”,正是“化内之民”所认为的尚未得到文治教化的人。孟子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文化后的人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要侮辱一个人,最严厉的恐怕就是骂他“禽兽”、“畜生”,甚或“禽兽不如”。

    所以,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文化的事物、行为,必定同人的动物性相区别,它必须有高出于动物性的成分,有助于人超越自己的动物性、兽性,使人得到升华。例如人类的性行为通过升华,以爱情的方式实现。如果一种生活、一种行为只是唤起人的原始本能、满足人的动物式需要,除了满足最粗俗的物欲外没有别的价值,那么这种生活和行为就是没有文化。

    “人化”和“化人”之间始终是同一过程的两方面效果、同一事情的双重作用。

    我们的一切文化、文明的成果都是人类头脑中智慧信息的实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方面,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的文化价值品格物化出来,消除人自己的自然的秉性,使自然人人化,人们把自己的智慧、品质、目的和理想“物化”出语言和文字来,用语言和文字、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去改变世界的天然性、非人性,创造人特有的人文世界、文化世界。或创造完全人工的、技艺的、物质的世界。这是世界的“人化”。另一方面,“人化”的行为、事实、结果和成果又反过来教育、熏陶、影响着人类自己,促成人的文化品质的深化和提高,使人的知识、思维能力、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促成“化人”。

    不管是“人化”还是“化人”,在其中起作用的是人类的品质、智慧和精神,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因此,文化可以说是以文来化自然和人类自己,最终实现人类生存质量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的境界。

    2、文化与文明

    “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在多数情况下常常模糊不清,而且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异也是讨论的焦点。《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给文明的界定之一就是:文明“犹言文化”,文明即广义的文化(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与文明是不是一回事?如前述,甲骨文的“化”字,为一正一反两人相对。其意义是转化、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描述,是中性的。而“明”字,由“日”、“月”两字构成。虽然日、月也是自然物,但是中国人已经赋予日、月很高的评价。日、月之光。普耀大地,惠泽人间。因此“明”字是含有褒义的价值内涵。因此,在两词的运用上,文化与文明的所指,虽然可以是同样的对象,但之间的区别来自于运用两词的目的。因为文化是偏向中性的词汇,而文明一词含有更多价值的情感色彩。在单纯提及文化时,往往没有价值的判断;而单纯提及文明之时,往往含有价值判断和情感的因素。比如“古代文明”和“古代文化”,实际上其意义是一致的,但是,和“古代文化”相比照,“古代文明”显然带有更多欣赏古代人类的成就的意味。这种差异,与文明的当代常用含义的影响有关。因为“文明”的主要含义是摆脱野蛮状态的善的特征。其相反词就是“野蛮”。西方词汇的“文明”(文明的)也是同样的情况。有关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文明是表现出道德与知识上先进的;人道的、伦理的和讲道理的;高尚的,有教养的品味和举止优雅的;有文化的;有修养的。“文明的”在一些场合也可以等同于“有文化的”,如“文明的人”和“有文化的人”。但是,显而易见,文明的人是好的,有文化的人则有可能在道德上存在缺陷。这一种情感上的取向,不可避免地被带到学术研究之上,造成“文明”和“文化”两词的细微差异。

    3、水是文化的母体,文明的摇篮

    水与文化的关系,山东省济南市在中央电视台为展现其城市魅力,使用的广告词说得非常好:“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泉生济南”,最后一句话讲的是济南这个城市与水的关系,而前三句话讲的就是水与文化的关系。水养育了生灵、养育了人类、滋润了万物,有了人才有文化。没有水,就没有人,文化也就干了。有了文,才能使我们人类社会变得丰富多彩,不断进步,才有万象,才有人类社会的文明。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在江、河、湖泽、海洋、泉流等各类水体中,江河当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最主要的摇篮。在广袤的大地上,滔滔江河以其健康的水体在不断地流动,一路滋润、一路养育、载浮托沉。是大江大河冲开了天地玄黄、涓涓细流滋补了宇宙洪荒、水气蒸腾氲养了人类的文明;是尼罗河展现了古埃及的文明、是印度河(恒河)托出了古印度(包括孟加拉)的风光、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创造了古代巴比伦曾经有过的辉煌、更有黄河、长江滋养了百万年的中华文化和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黄河的仰韶文化、马厂文化、长江的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

    河流可以带来文明,也可以毁灭文明。例如:巴比伦城的兴衰,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毁灭。我国淮河下游泗州城的沉伦都是以说明这个问题,前者是由于过分的引水灌溉,造成大面积土壤盐碱化,使公元前二世纪的巴比伦城变为废墟埋入地下。后者则为十一世纪黄河夺淮及十六世纪“蓄清刷黄齐运”造就的地上悬湖——洪泽湖,而使泗州城被吞没而沉沦水底。

    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几千年来既带给中华民族无限的恩泽,同时也曾带给我们先祖、先民以洪涝旱渍之祸灾。为此,2100年前的太史公司马迁曾作过“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叹。

    不同的文化对水的认识也有不同,一个外国学者曾说过:“称中国为河川之国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有众多的河流,而且在于这个国家的人们对河流进行了治理,而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历史”。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水利史。西方对待洪水留下的传说是靠神恩赐的诺亚方舟使少数人摆脱了被淹死的劫难。而我国留下的却是靠子承父业的大禹,治水历一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疏九河、瀹齐漯而注渚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的人格魅力和治水技术,战胜了洪水,救广大民从于洪水肆掠之中,为中华文明史展现了一个英雄史诗的开篇,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范。

    二、水与泰州

    (一)泰州历史上的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泰州的水有什么特色?在扬州、泰州水利上干了四十多年的我,以前并不以为然,直至退下来研究水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泰州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时才豁然开朗,才感觉到泰州的水非同一般,极有韵味,才感觉到泰州是一颗由江、淮、海三水共育的明珠:

    泰州古称海陵,处于长江尾闾、大海之滨。长江上游泥沙的下泄、淤涨,淮水汛期的漫溢带来浮土、有机质的沉淀、冲积,大海的潮汐相拥、推托,使泰州大地逐渐增高浮出于三水之间,或橙黄、或碧绿。密如蛛网的河,纵横飘逸成其纹饰;薄如蝉翼的雾,晶莹剔透,遮其清晨,罩彼薄暮。如果登高鸟瞰,泰州大地,南饮长江,北接淮系,河港沟洫,经纬纵横,如网如织。若夫,朝雾夕霭,云水蒸腾,地物地貌,时隐时现。玛光翠色,兰相贯,似锦似绣,若珙若璧。可谓,斑斓世界,恍若浮玉。难怪唐代诗人王维在《送从弟惟祥宰海陵》一诗中要用“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的优美诗句盛赞泰州之水。因此说:水是泰州之秀,水是泰州之美。

    泰州没有山、只有水,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清、浑、咸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古时泰州属地又别称为“三水”。是江、淮、海三水造就了泰州之桑田,孕育了泰州之生灵,成就了泰州之繁华。一千多年前,南唐皇帝李将“泰”字,颁给了海之北的高地——海陵这个小县,将其升格为州。隐喻泰州“人在三水中”,隐喻此地的繁华就可带来国家的康泰,人民的安宁。水是泰州之本,水是泰州之源。

泰州现在的水系格局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泰州北部的里下河地区原是泻湖,我们的先祖懂得了农耕,就将湖之低处挖深,用挖来的土堆成垛,形成了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垛田,给泰州留下了至今仍引以为豪的四千年的垛田风光。泰州的先民更给我们留下了水城一体、双水绕城的独特风韵。泰州的城原是城墙内外各有一条环河,水映城影、城夹水中、城与河互为增色;泰州的市原是因河成市,东、南、西、北,中各有一条市河,加上一条横缠在城中的玉带河以及城北通向下河的稻河、草河,形成了泰州城市商品交易的主动脉,从前,满河是货船如织、夹岸是商贾如云。我们的先人,或者说泰州历史上著名的官员都十分重视泰地的水利建设,中国著名的爱民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楚、泰、海4万民夫筑捍海堰,使泰民“波澜不惊”,此堰被民众称为“范公堤”,遗存至今。宋州守王虽是奸相秦桧的妻弟,却在泰州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开市河、造桥梁、筑城墙。宋知州陈垓浚小西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御史蒋诚挖跃鳞河……历史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留下了其他中国城市没有的美仑美焕的复式城河,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仅《泰州道光志》就记载了泰州城区有名称的水利工程:上河河道21条、下河河道16条、市河6条,桥96座,(闸)坝12座,涵洞65座。建国后水利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北部治淮沤改旱,南部治江旱改水。引、排、灌、航,无所不及。地级市设立以后,引江河纵贯州城南北,标准江堤横亘大江之畔,达标圩堤经纬下河各地,更有风光秀美的凤凰河,将生态、环境、人文的功能及“利水水利”的理念,带给了广大泰州市民。

     泰州主城区的先民们,历来叼光于凤凰池水的恩泽,享用泰州之水的安泰,但他们从未忘记“泰”字还另有一解,即“三”、“人”成众,众人治水,国泰民安。自古至今,泰州的人民,治水不息,泰州城区“双水绕城”之双水,是人工的杰作,捍海堰、长江堤、下河圩、成千上万的渠、堰、闸、站,无一不是人力与自然的磨合,无一不是人力与自然的结晶,是水和水利使泰州成为被人们冠以与凤凰联在一起的风水宝地。正是水力与人力的结合,才使泰州成为太平之州,才使“汉唐古郡”的泰州终成“淮海名区”。因此说,水是泰州之气,水是泰州之魄。

    (二)水文化渗透于泰州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泰州文化多与水有关。水文化渗透到泰州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泰州的各种文化互相融通,共同发展。

    没有大海,就没有运盐河,没有运盐的河流,便没有独特的以泰州为中心收取盐税的泰州盐税文化。清·泰地县佐汪琴山一首竹枝词足以说明了两者之间互融关系:“来往行船唱棹歌,淮南盐舶北门多。不知清化桥头水,近日平添几尺波”。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系第二任泰坝监掣署官员。他和他的前任收取盐税,均在舟中“勾当公事”,后高凤翰才在州北门外,西仓大街建署衙51间。泰州历史上水文化与盐税文化水“卤”交融,不可分割。

    泰州有两条河名叫稻河和草河,粮、草由里下河分别运至这两条河进行城乡交易,是运粮、运草的稻河和草河滋养了泰州城市的繁华。粮、草乃民生之本,稻河、草河蕴涵的民生文化。

    泰州通江达海,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日本国的圆仁和尚到中国学习佛法,乘船抵达中国东海岸的长江口。他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答曰“大唐扬州海陵县淮南镇大江口”。然后,他顺运盐河西进21天看到海陵城的宝塔,这是第一位从海上到泰州的外国友人,可算是泰州中日交往第一人。其后常有日船飘泊所至,《宋史·日本传》记有“绍熙四年(1193),泰州、秀州华亭县復有倭人为风所泊而至者。诏勿取其货,粜(tiào音跳)平米赈而遣之”。尽显大汉民族之文明风度。水与宗教、水与外交文化之关系同样密不可分。

    泰州有河名叫南官河也称上官河,城北有卤汀河称下官河,均为地方官员主持开挖,官员上任、下任亦皆仰赖于河,而且上任的不能走下河、下任的不可走上河,官体文化与水文化密不可分。

    元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为北攻张士诚部,下令从江边口岸开挖直抵泰州南门的济川河,虽系为了战争,却对泰州城市的水上运输,进而使泰州成为里下河入江门户和为改善现在城区水质,直接引江水进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战争策略与水休戚相关。

    有河便要造桥,有桥便要起名,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奉周世宗之命攻打南唐,曾兵败泰州,伏于桥下免遭动难,此桥因此得名为伏龙桥。还有迎恩桥、登仙桥、招贤桥、经武桥、凤凰桥、……每桥必有一典,桥因水而建,桥文化也因水而生。

    泰州景色,无论是原海陵八景还是新海陵八景多与水有关。如:“长桥烟景、天滋晚眺、临湖正气、西湖春雨、城楼眺海……等”,可谓无水不成景,名胜古迹几乎少不了水。

    泰州诗人的吟唱中,与水有关的诗可载成册。例如,唐·王维的《送从弟惟祥宰海陵》有句“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是何等的气魄;骆宾王《夕次旧吴》的“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是何等的潇洒;唐·刘商《送豆卢郎赴海陵》的“烟波极目已沾襟,路至东塘水更深,看取海头秋草色,一如江上别离心”是何能的婉约;宋·曾致尧在《池上二桥》中写的“最爱碧池好,平桥西与东。烟中两飞鹄,波上二长虹”遐想连篇;明·储在《自柴墟归海陵》中吟唱“北望江乡水国中,帆悬十里满湖风,白萍无数依红蓼,惟有逍遥一钓翁”泰州之江帆湖风是何等意境;清康发祥在《题〈苏诗施注〉后》诗中首句便是“长江大河《东坡词》,曾和微风细雨渊明诗”将诗人的情怀与水景合为一体,是何等的绝妙!

    是水滋润了泰州,是水给泰州以灵气,是水使泰州成了钟灵毓秀之地,是水孕育了泰州独特的水文化。诗、词属文化中之精典,水文化少不了诗,而诗文化更少不了水。

    现代泰州的文化人,做水上文章者也不少,如泰州宣传部陈社副部长的名篇《水的泰州》中说:“泰州的城池,名曰水城;泰州的乡村,人称水乡;泰州的世界,一派水的世界。泰州的河流湖泊多得数也数不清,整个一张绿悠悠、湿漉漉的水网,说泰州人是在水中泡大的,一点也不过分”,诗情画意尽在水中。黄炳煜副研究员在《水城一体话古今》中写道:“历史总在不断否定中前进。过去长期居住在泰州城里的居民们,并没有把水乡城市中的河看得多么重要。也许是失去的东西更觉得可贵的原因,现在不少人对过去泰州城内外的水有更多的依念”。柔中有刚地抨击了近代与水争地的陋习,内涵深刻地道破了泰州市民对水的情结,说明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水为第一要务的实质。张执中先生的《说“泰”》中提及“治水在于‘通’,通而达泰”,点破治水之道。

    地级泰州市设立以来建设的一条现代化的引江河给泰州大地带来了喜悦、振奋和自豪,真正实现了江城一体。由泰州人氏肖仁、王积生先生等谱写的歌曲《清清引江河》,道出了泰州人对引江河赞美和热爱的心声。其歌词为:“苏中大地举银杯,斟满长江水,清清一条引江河,江畔舞彩炼,春催菜花两岸金,夏染瓜果翠,秋收稻谷堆田垄,冬润寒梅艳。北调东引建航道,借得长江水,托起海上新苏东,荒滩点翠微,早闻碧波拍岸堤,江鸥展翅飞,晚观高港枢纽楼,楼美水更美,引江河引来了幸福水,给苏中人造福一辈辈,引江河酿成醇香酒,让苏中人咀甜心儿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州的水,育得名人辈出,千古流芳。三国名将吕岱,书评大家张怀,教育学家胡瑗,水浒作者施耐庵、泰学始祖王艮,三绝奇才郑板桥、京剧大师梅兰芳……乃至叱咤现代政坛风云的总书记胡锦涛,主张以“法权扩展”,以法理遏止“台独”的旅欧侨领单声,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了中无一不是受清、浑、咸三味交融之泰州的水哺育而成长的。泰州没有山,却有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于泰邑、龙腾凤祥,腾龙桥、凤凰河,一体相承,百鸟和鸣。泰州以其独特的毓秀钟灵之水韵,吸引了多少风流雅士,人杰英雄,驻足抒怀,演绎人生。穿越时空的历史给泰州留下了王维的高歌,陆游的低吟,范仲淹的政绩,岳飞的壮举,文天祥的遗憾,李庭芝的悲怆,翁同和的留恋,赵朴初的赞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在其《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一诗中的“君子不独乐”的观点及其修筑捍海堰的政绩都可以说不无受了泰州水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又可以说,水是泰州之灵,水是泰州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