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江阴海战:貂禅--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57:39

      貂禅--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一)  貂蝉的历史真实性考

    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有一次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正好被王允瞧见,为了实施他的“美人计”,于是到处宣扬他的养女长的漂亮,说貂婵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竟然藏到了云彩后面。于是,貂婵就被人们冠以“闭月”的美名了。

    貂蝉之名并不见于史鉴。
 《后汉书。吕布传》中记载:“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尝小失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私通,益不自安。”从记载里可以看到貂蝉的影子——董卓的一位侍妾。《三国志》中也只有类似的一句话:“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而“卓侍婢”容貌如何、身家来历、与布卓之间的决裂有何关系等均未提及。故而说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貂蝉形象完全是宋元以来通俗文艺虚构的产物,这已是三国史和《三国演义》研究界多数学者的共识。将“侍婢”变成家喻户晓的光彩夺目的美女貂蝉形象,位列中国四大美人之榜,实在是《三国演义》的一大功劳。当然,对貂蝉的完美描绘不过是作者为刻画男性角色而设立的铺垫。
  既然貂蝉是虚构人物,通俗文艺叙述其籍贯、经历等自然就有了极大的随意性。元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中貂蝉自述身世,说自己是“忻州木耳村人氏”。对此,学术界从来没有当过真,因为本来就是虚构。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貂蝉实有其人。
    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说: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山西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材。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时过境迁,这些建筑都成了废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为平地。遗址中常有古代砖、石构件、铜币、陶瓷残件出土,据说都与貂蝉有关。
  现在辟出的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近年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陵园位于村之西南,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四周围以红底黄瓦波浪式龙形围墙,在麦海茫茫中,光艳夺目。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对联。陵区北院内建拜月亭和凤仪亭,后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蝉像碑,在飘带动态下,貂蝉步履娴雅,婀娜多姿,犹有“闭月羞花”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筑20间,辟为“貂蝉彩塑馆”,反映貂蝉“不惜万金躯,何惧险象生”惊天动地的一生。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说:“貂蝉事,隐据《吕布传》,虽其名不见正史,而其事未必全虚。”而到了《小栖霞说稗》,他则肯定“蝉固实有其人”。
   “貂蝉有无其人史无明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家洲先是客观陈述了历史学上的定论。他又说:但是在《吕布传》里,的确记载了吕布与董卓侍女有染的史实——“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而董卓怒刺吕布的史实也是见之于《吕布传》的——“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把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由此可知,貂蝉这个人物也可能不是杜撰出来,而是史来有之,由于她的身份地位相当卑贱,所以可能只以“侍婢”一笔带过。
    另有学者周士琦发现,唐代开元年间的一本占星学书籍《开元占经》中曾引用史书所云“刁蝉”其人其事。《开元占经》(此书今尚传世,近年有新的印本)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遗憾的是《汉书通志》一书今已不存。    
    而由成都市民提供的一条线索更是立时震动史学界——成都北郊曾发现貂蝉墓葬。线索提供者是成都北郊某文化站一位姓代的干部。据他介绍,1971年,当地修一条铁路支线时,曾挖出一个很大的墓穴,墓中挖出两块大碑,一块隶书,一块篆书。据碑文记载,这个墓穴的主人就是貂蝉。而成都北郊居民、68岁的老人曾兴发据称也曾收藏过貂蝉墓碑。他回忆说,1971年5月的一天,成都铁路局某工程队某分队在这一带修路,推土机在工作中突然掉进了一个长约8米、宽约6米、深有4米左右的大坑里。工程队当时来了20多个工人,说把坑挖成斜坡,好把推土机弄出来。挖着挖着,有人惊奇地发现坑四周都是彩色壁画、图画,还有一些像老虎和其它说不出名字的动物图案。接着挖出了两块合在一起的墓碑,有人说这肯定是古墓。工程队就叫人把坑围了起来,重新认真地挖。据他介绍,好像最先挖到了南边的坟头上,坑里有两扇红沙石的石门,约有8厘米厚,分别是闸门和正门。进门后是一个厅,后来坑里还挖出一段人的小腿骨、一绺头发,他老伴还在坑里发现一块33厘米长、两指宽的“铜片片”,在水里擦洗一阵就干净了,很亮。最后由于坑里没有挖出更多的东西,又没有人说要保护,墓坑填满后,铁路就修了起来。两块墓碑挖出来后,曾兴发说自己将隶书的那块推回了家,该碑约80厘米见方,厚约6厘米,碑石青灰色,有50多公斤重,篆书那块后来被村里的娃娃打烂了,几年后隶书那块也被人拿走了。曾兴发老人还带领记者们到当年的墓坑原址。在成都火车东站的货场外,一个数条铁路并排延伸的地方,老人告诉记者这是铁路的编组线,他指着其中一段说:“这块地方就是当年挖出碑的地方,现在离地面也只不过有几米深。” 曾兴发老人所说的墓坑处,只是几条铁路线中的一条,不时有机头穿梭,对货物进行编组。
    另据成都市38中学的退休历史教师林耀青称,他当年也曾亲眼目睹此碑。他认为此碑可能是貂蝉长女之碑。他记得碑文中写了墓葬地址为“华阳县集贤乡永宁里黄土坡……”。碑上刻着“夫人乃貂蝉之长女也,随先夫人入蜀”以及“貂蝉,王允歌伎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等字样。据林耀青介绍,当年古碑出土时,许多机务段的工人也都围着看,他还给在场的几十个人把碑文念了一遍。后来此碑被曾兴发老人弄回家收藏,也确有其事。
    这些曾经目睹和收藏貂蝉墓碑的成都市民都不相信“貂蝉虚构”说。“貂蝉墓葬在成都”的消息传出,立即引起有关研究专家关注。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四川省行政学院胡邦炜教授称这一消息是“石破天惊”。他表示,从考古学的观点出发,实物证据是标准,但从社会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去看,人证也是一种证据。貂蝉墓碑在成都出现过,显然不是捏造。他认为历史上应该有貂蝉其人的存在。对貂蝉是暮年入川,还是死后葬于蜀的说法,胡教授认为,两种可能性都存在。在有些稗官野史中称貂蝉乃关羽之妾,如果是这样,随关羽入蜀就有可能了。
    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文史杂志》编审李殿元谈起貂蝉时说,“貂蝉既然作为历史人物可能存在,史料记载中又无确切下落,流落四川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她是吕布之妻,吕布被杀后,她不可能在中原再呆下去,最大可能就是找个隐蔽的地方埋名隐姓,当时的四川应是最理想的地方。”                                      
    以《中国历代演义》著称于世的蔡东藩先生不仅肯定了貂蝉的存在,而且予以极高的评价:“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二)  貂蝉故事的流传

    貂蝉是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但其人是文学作品虚构的,宋元时代出现民间艺人传唱的“三国”杂剧,至元末明初由罗贯中改变成“三国演义”才有貂蝉之名,之前的唐宋诗词中没有见到关于貂蝉的描述,这与其他三位真实的古代美人西施、昭君、玉环是截然不同的。

    三国故事在真实人物的身后就可能开始进入民间,其中有无貂蝉故事不得而知。唐代李长吉诗《吕将军歌》“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乎(注意,这只是“似乎”)有貂蝉的影子。元代杂剧中貂蝉戏已经形成一个系列,《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夺戟》、《关公月下斩貂蝉》等演义的就是貂蝉的故事。在《锦云堂》剧中,貂蝉本忻州人任昂之女,小字红昌,灵帝时选入宫中,掌貂蝉冠,故名“貂蝉”。后来皇帝把她赐予了并州刺史丁建阳,建阳将其配给了义子吕布。在黄巾之乱中,貂蝉与吕布相失,而为王允所得。貂蝉后来在花园烧香,祷求上天保吕布平安,为王允发觉,因此密议,订出连环记。在宋元讲史中,貂蝉也是吕布之妻,失散后流落到王允府中。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人中吕布,女中貂蝉,马中赤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将董卓侍婢(貂蝉)的出身、容貌、年龄等无不交代详细,并且细细交代了一个女子如何巧施连环美人计,终究使董卓吕布父子反目成仇的过程。且看《三国演义》中貂蝉如何出场:“(允)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在这里,貂蝉的出身,已经从董卓府中的侍婢,变做司徒王允家中自幼长成的歌伎,且又有王允以亲女待之的渊源,为后来王允献美人的计策做了充分的铺垫。试想,如果身家没有这般正当来历,只言随意买来的歌伎,似乎又不够清白,让董卓吕布父子为她吃醋相争,倒也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为貂蝉加上若干来龙去脉,为使父子二人的决裂作了合理的铺陈。

  经过罗贯中对人物关系创造性的改造,进一步突出了貂蝉的美丽、聪明和机警,使貂蝉的形象越发优美动人。
  故事说,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东汉末年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一个没落家庭,兵荒马乱时,貂蝉母女流落到了洛阳,被王允收容。16岁的时候,已长得亭亭玉立,美丽可人。由于长期寄人篱下,养成了一套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领,再加上生性聪慧,更具有一种善解人意、嘴甜心细、不畏劳累的特质。她不但颇得王夫人的欢心,就连王允本人也对她另眼相看,在王家的身份介乎小姐与侍婢、歌伎之间。
  时值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之际,红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军阀割据,时局混乱不堪。朝中董卓专权,杀死皇帝,另立陈留王,一手遮天。自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把持朝政的董卓仗着有勇冠三军的吕布做义子更加目空一切,为非作歹,罪恶累累。
  有一天,北地招安降士数百人到来,董卓出横门,百官相送。董卓乘机留百官宴饮,却将降士数百人在座前或断其手足,或挖去眼睛,或割掉舌头,或将他们放在大锅中熬煮,极其残暴。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并说道:“我杀歹心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当时,在场的司徒王允胆战心惊,吓得话不敢说,大气不敢出。
  又一天,百官正在朝堂议事,突然吕布来到董卓身边,耳语数句。董卓点了点头,吕布来到司空张温身边,一声令下,将张温揪下朝堂。

一会儿,侍从用一个血淋淋的盘子把张温的人头献上。董卓杀一儆百,命吕布劝酒,将人头在诸官面前一一展示,当面威胁百官,说道:“汝等人对我孝顺,我不害你们,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会失败。”一个大臣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杀了。
  就在那天晚饭后,王允到花园散步,脑子里想着白天的事情,暗暗伤心落泪。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须先离间他和吕布的关系,否则便是以卵击石。这时,他忽然听到在花园里有女子的叹息声,他高抬腿,轻挪步,悄悄走过去,发现是貂蝉。他小声问貂蝉:“你有什么伤心事,为何深夜在此长叹,能不能告诉我?”貂蝉聪明过人,先是讲了王允如何收养了她,如何让她逃离苦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恩重如山,自己如何希望能够感恩图报。然后讲到她最近总见到王允愁眉不展,特别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料想一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十分棘手,看到王允痛苦,不禁长叹。接着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一定万死不辞。一个年仅16岁的姑娘竟然这样通情达理,知恩图报!
  貂蝉这么一说,王允立即计上心来,叫貂蝉跟他到画阁中来。进了画阁,王允叫貂蝉坐下。王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吓得貂蝉花颜失色,呆若木鸡。王允“扑通”跪拜在地,乞求貂蝉。貂蝉跟着跪倒,面对自小抚养她的恩人,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忧国忧民的忠直大臣,她再次发誓,万死不辞。王允当即决定,从吕布下手。第二天,王允就将家藏的数颗明珠,令匠人嵌成一顶金冠,使人秘密送给吕布。吕布贪财,一见这么贵重的礼物大喜,当即赶到王允家中致谢。王允盛情招待,当酒饮至七分醉时,早已准备好的貂蝉从内室款款出来。吕布见了美若天仙的貂蝉,立即眼睛就直了。三推四就之后,醉意重重之中,王允告诉吕布,愿意把貂蝉送给他,又欲擒故纵,故意挑拨说,要不是怕董卓见疑,一定会留吕布在家里过夜。吕布很高兴,在依依难舍中喜孜孜地离去。
  又一个早朝完毕,王允邀请董卓到他家去做客,说道:“我想请太师到草堂赴宴,不知可不可以?”董卓马上说:“司徒乃国家之元老,既然有请,当赴。”第二天傍晚,王允穿着朝服迎接董卓,三拜五叩,称赞董卓,把董卓比作姜子牙、周公。董卓还未饮酒,就已经醉醺醺的了。
  夜幕降临,酒桌上,王允唤貂蝉在众人簇拥下飘然而来,轻歌一曲,曼舞一支。董卓花心怒放,立即命令近前来唱,一曲还未唱完,董卓叫貂蝉为他把盏。董卓轻轻问:“多大年龄?”貂蝉幽幽地答道:“贱妾还不到20岁。”董卓笑道:“如此清纯美丽,真神仙中人也!”王允立即献媚说:“老臣想把此女献给主公,不知是否满意?”董卓哪能不满意,色迷迷地说:“可以可以。”一边说着“感谢”,一边就急急起身,王允跟在后面,亲自把貂蝉送到董卓的府第。
  王允送董卓回来刚到家门口,就被吕布拦住了。吕布一把揪住王允的衣领,怒骂“老贼戏我!”拔剑就要砍。王允立即把提前想好的话全盘托出。他告诉吕布,董卓把貂蝉带走,也是为了他吕布,是要为他吕布主婚。王允并要吕布把自己家中的一些珠宝带走,说是给貂蝉出嫁做首饰的。有勇无谋的吕布信以为真,立即兴冲冲地赶到相府。
  吕布在相府外等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得到的答复是:“夜来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可能是太劳累了。”吕布听罢大吃一惊,马上偷偷地来到董卓卧房后,偷看现场。这时,貂蝉刚好起床梳头,发现了偷看的吕布,立即蹙起眉头,做出惶恐不安的样子,再假装不断用手帕擦拭泪眼。她暗示吕布,妾身已经给董卓了。
    董卓见吕布到来,当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和吕布只是几句寒暄。吕布在相府等了很久,总不见董卓提起为他主婚的事,就痴痴地站在那儿看董卓吃早饭。聪明的貂蝉故意在绣帘后走来走去,以引起吕布的注意,甚至不惜露出半个脸蛋来,暗送秋波,霎时,吕布神魂荡漾。董卓当即警觉,见吕布频频往里屋张望,董卓不高兴地说:“布儿无事就走吧。”吕布窝一肚子不高兴回到家中。他的妻子不知趣地问他:“你今天莫非被董太师批评了?”吕布一反常态地说:“太师怎能批评我!”
  董卓自纳貂蝉后,情色所致,月余不出理事。愈是如此,愈是激起吕布思念貂蝉,甚至感觉自己的女人在别人的怀抱中,无名之火直冲心头。终于,吕布瞄准董卓午睡的机会溜进董卓的卧室。貂蝉在床后探出半身望着吕布,以手指心而不转睛,意思是告诉他我是王允许配给你的,我是爱你的,现在没有办法,你快来救我。吕布感激得频频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貂蝉一边用手指董卓,一边擦眼泪,吕布似乎心都被揉碎了。董卓朦胧中醒来,看到了吕布,猛然回身,看见貂蝉在屏风后面。董卓愤怒,责问吕布:“你敢戏我爱姬吗?”唤左右驱逐吕布,告诉吕布今后不许到他家来,吕布怀恨在心,回到自己的家。
  一天,貂蝉终于将吕布引到相府后花园中的凤仪亭来。她又哭又闹,将王司徒如何将自己许配给吕布,自己如何思念吕布,董卓又如何将自己霸占叙说一遍。还说现在此身已污,不得服侍英雄,愿死在吕布面前,以绝了吕布的思念。话还没有说完,就手攀曲栏,向着一边的荷花池便跳,慌得吕布将其一把抱住,貂蝉乘机倒在吕布怀中,说道:“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慕名以久,以为是当今惟一的英雄,谁知反受他人之制!你竟然连自己的爱人都得不到,都保护不了,还算什么英雄?难怪董卓说你不敢对他如何!”吕布看她泪容满面,好似带雨梨花,对貂蝉的怨气早已化为乌有,便替她拭泪。决然道:“空为一世英雄,却不能庇一女子,生又何趣?此生不娶貂蝉,布誓不为人!”就这样,终于挑起了吕布对董卓的深仇大恨。
  事有凑巧,董卓因久未见貂蝉,这时来到后花园中寻觅。只见吕布画戟放在旁边,手抱貂蝉正说着悄悄话。董卓怒火自心中起,一步上前,拣起画戟就刺,吕布掉头便走。董卓胖,碾不上,飞起一戟,被吕布挡落在草中。吕布与董卓的关系彻底破裂。
  王允接到貂蝉快报,迅速把吕布接到家中,痛斥董卓不是人,把吕布的貂蝉无端抢走,据为己有。说这貂蝉本来是吕布的。自己心爱的人被抢走,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布扬言要报仇,于是,一番同仇敌忾、刺杀董卓的计划便周密完成。
  “千里草,何青春;十日上,不得生。”这一首当时流行在长安街头的童谣,预示着董卓就快要死了。此时,轻车都尉李肃成为王允手下的传令官,按照计划去见董卓,说是天子有诏,欲会文武大臣于未央殿,商议将帝位传给太师之事。董卓老贼早有篡权之心,听到这话自然心花怒放,毫不犹豫地起程进京了。路上车轴断了,马辔头断了,而且狂风大作,尘土蔽天,董卓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李肃却解释说:“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万岁登基,必有红光紫霞,这些都是吉兆。”董卓在走进未央殿时,遭到埋伏在殿内的军士伏击。吕布一戟直透董卓咽喉,李肃把董卓的人头割在手中。
  董卓死了,大快人心,朝野欢声雷动。
  吕布也将貂蝉迎回家中,如愿以偿。
    ----------------------------------
    吕布殒命后,貂蝉就不知所终,演义再无交代。现列可能结局如下:
    1.自杀殉情,随吕布而去。
    2.被庞舒救了,并与其远走他乡,改名易姓,结婚生子,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3.被关公杀了(民间流传关公月下斩貂蝉一说)。
    4.曹操将其和吕布其他妻妾一并收养府中,衣食无忧,但行动受制,处处遭人白眼,郁郁而终.
    5.为刘备所救并赐予关羽为妾,和关羽在荆州有一段幸福的时光,并产下一子取名关索,后关公遇害,迁入成都,再后随关索守云南,终老云南。
    ----------------------------------
    《白门楼》和《斩貂蝉》的戏中,对吕布被擒的失败归咎于貂蝉,居然让她在遭受痛骂之后被关羽斩于月下,这样的处理实在有失公允。近人周剑云撰《论斩貂蝉》专辨其事:“貂蝉无可责之罪,吕布亦非可责貂蝉之人......彼三姓家奴,人品去貂蝉远甚,貂蝉不骂吕布足矣,布有何辞责骂貂蝉乎?若关公者,熟读春秋者也。西子奉勾践命,志在沼吴,与貂蝉奉司徒命,志在死卓、布父子,同一辙也。关公不责西施,而乃月下斩貂蝉?余敢谓关公圣人,必不为此杀风景事!”此辩可谓入情入理。
    ----------------------------------
      貂蝉的结局是艺术创作上的难于处理的问题。罗贯中先是把貂蝉写得大义凛然,是个女中豪杰,光彩照人,但在董卓死后与吕布“夫唱妇随”,就变得平庸起来,下邳鏖兵,她竟与严氏一起鼠目寸光,拖吕布的后腿。对貂蝉的描写前后判若两人。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董卓被诛,貂蝉悄然隐去——“貂蝉已随清风去”,这一奇女子的命运到底如何?只好交给观者自己去想象了。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做法吧?

     【转引参看书目】:http://forum.zgwww.com/html/NEWS/seeing/20080223/14483_2.html

     (三)咏叹貂蝉的诗词

    1. 【桂枝香】貂蝉  作者:芭田绿
       痴身冷寢,问艳影三篱,郿坞闲枕。
       几道谁将家国,一呈花荫。
       寻常夕照沿枝挂,任风吹、叶凋香凛。
       下坯垂梦,玉桃飘蕊,杜鹃千喑。
       世间事、佳人酒品。看忠良奸邪,嗜踞豪饮。
       谁举裙襟秀发,舞成春锦。
       无辜色计成君业,独英雄、陷之犹甚。

    2.     【七律】  解说貂蝉
             老兵  09.10.13

       自荐娇躯饲虎狼,匡扶汉室用心良。
       秋波断送枭雄志,暗计冤杀豪将枪。
       妄论红颜多祸水,只责好色少荒唐。
       罗公演绎貂蝉戏,误会成全美艳娘。

       [仄起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