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鹰播放: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33:36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2名)

  杨善洲(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

  何祥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沈  浩(姓名加黑框)  生前系安徽省财政厅干部、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

  马军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林管站职工

  庄仕华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孔祥瑞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

  李文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村民

  王争艳(女)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

  文建明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张雅琴(姓名加黑框)(女)  生前系江苏省镇江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党总支书记

  邓前堆(怒族)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邵春亮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退休教师)、少数民族预科班顾问

 

邵春亮,男,汉族,1935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

邵春亮1960年从大连理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起担任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1995年被学校返聘继续从事专业课教学、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工作至今。16年来,邵春亮在工作岗位上,用慈父般的爱心,甘于奉献的恒心,刻苦钻研业务的事业心,胸怀大局的责任心,以他出色的教学水平以及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600多名本科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从新疆自治区以及其他5个省、区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先在预科班学习一年高中课程,经考试合格后再升入本科继续学习。这些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文化课基础较差,民族风俗、生活习惯更是千差万别。邵春亮接手这个班后,从学习到日常生活都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个班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也因此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爹”,受到了广大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冬,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坚持天天跟同学们一起上晚自习;经常特意到清真食堂吃午餐,跟学生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每逢年节必请同学们来家享用“免费的午餐”;每个新年都给学生们写贺年卡。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点什么事情,都愿意跟邵老师讲。许多学生家长也经常找邵老师了解孩子情况,他对每个学生情况都能了如指掌,让家长们十分感动和敬佩。

邵老师不仅对学生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他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同样出色。为了弥补担任班主任占用的时间,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假期、休息日进行备课、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及相关科研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业务水平。他教的《电路原理》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邵春亮有着强烈责任心。他常说:“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这些地区,关键还得靠少数民族。把这些娃娃培养教育好,将来他们回到民族地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好文化课,他总是亲自设计安排教学课程,逐一跟教务处及有关院系沟通。20多年来邵老师所带的学生,都顺利升入了本科。

2005年,邵春亮在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组织的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赢得了全院最高票。

200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2009中国教育年度人物。

 

沈浩,男,汉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财政厅干部、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

2004年2月,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了因率先实行大包干而名扬海内外的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当时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多元。小岗村离县城直线距离二十多公里,却要绕道四十多公里,村庄环境差,领导班子涣散,缺乏战斗力。他到村里后,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大包干”带头人到大寨、南街村、华西村等名村考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他带领村民扩大优质葡萄种植面积,带领村民修路、打井、推塘、筑坝,改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支持来小岗创业的13名大学生建立了双孢菇生产基地。几年来,小岗钢构有限公司、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中国改革第一村再次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3年届满,为把沈浩留下来,30年前村民集体按下红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小岗人以98颗鲜红的手印挽留沈浩。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候,他毅然选择留下。6年来,他在小岗村千方百计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先后引进了GLG集团、瑶海、天下一碗、从玉菜业等工业企业,建成了18公里的小岗快速路,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为散居的26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他在村里设立“教育基金”,对村民孩子考上大学进行奖励。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评选,组建了腰鼓队、花鼓表演队;兴建了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和档案馆,每周还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在村民文化广场放起了露天电影。他还多方筹措资金,创建了“4A”级红色旅游景区。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李梦元说:“他心里装着小岗,一门心思让村子富起来。”

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于小岗村,年仅46岁。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安徽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荣誉称号。沈浩荣获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王争艳,女,汉族,195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王争艳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拳拳爱心和精湛医术诠释着奉献的涵义。她关心病人的疾苦,视患者为亲人,处处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忧。1994年,一名叫吕占奎的乙肝患者,因心梗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情况非常危急,命悬一线。王争艳毫不犹豫,马上对他实施心肺复苏,进行人工呼吸长达半个小时。同事们都为她担心,“你就不怕他把乙肝传染给你吗?”王争艳说:“时间就是生命,抢救病人是第一,当时什么也没想,也来不及想。”

王争艳从医25年来,坚守“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的理念。病人们送了王争艳一个外号,叫“青霉素医生”。这个外号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她看病便宜,二是赞誉她行医干净。曾经有武汉的一家媒体为了调查王争艳“小处方”的真实性,专门抽查了王争艳2008、2009年封存的处方,结果发现,平均值只有55块钱,最小的处方只有两角七分钱。1998年,一对夫妇慕名找到了王争艳,丈夫患有罕见的“亚急性联合变性”疾病,这是一种因营养或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性病变,主要影响人体脊髓,它的治疗尚属世界难题,理论上要长期住院才能保住性命。但是患者经济拮据,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王争艳详细检查病情后,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遇到紧急情况在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就回家治疗。10多年来,在王争艳的努力下,这个困难家庭用有限的钱维持着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维持着一个完整的家。

作为同济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王争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耐心,利用扎实的视、触、叩、听基本功,诊断出仪器都难以查出来的病。她多次放弃高薪岗位,扎根基层,坚守清贫,坚持把给患者治好病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把给基层群众带来健康作为自己做大的快乐。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替患者垫付挂号费、药费。但是多年来,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还的。一次,她替一位伤了脚的农民工兄弟垫了10元钱药费,本没打算让他还。谁知第二天,这位农民工兄弟带着伤痛来还钱,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这代表着一位患者对医生的崇敬之情。

2010年5月,医院委派王争艳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主任。还有7个月就要退休的她,没有任何推辞和犹豫,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医疗服务工作中。王争艳说,自己是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要让居民们感受到社区医生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居民们慢慢改变了原来只到大医院就医的习惯。王争艳上任10个月,中心的门诊量就增长80%,住院病人翻了两番。

 

文建明,男,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1981年,文建明从南充农学院毕业后,毅然放弃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一干就是30年。他先后在8个乡镇做过13年党委书记,一直摸爬滚打在农村基层第一线,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开创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2005年,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前后19次上手术台,但他一如既往地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爱和信念创造了奇迹。

2003年,文建明刚到城南镇任党委书记。城南镇债务缠身,社会矛盾较突出,上访多,治安差。 “靠个人,只能靠一时;建机制,才能管长远”。他推出“村财镇管”制度,设立镇统管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直接核算到机关单位和农户,“口袋账”、“包包账”变成了明白账,共追收欠款658万元、追缴违纪经费32万元。至2009年底,镇、村基本无债务。针对上访较多的现象,在全镇推行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机制。镇、村干部每月用一周时间,进村入户寻找问题,对寻回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跟踪式”督办和“办结后”公示。啃下积累多年的“硬骨头”后,如今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文建明先后还推出集中办公、阳光操作、分线运作、文明教育、督查督办等九大工作机制,涵盖了乡镇工作大多数方面。这一整套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运行机制,被誉为“城南经验”。

文建明常说:“让群众致富,关心百姓冷暖,是我应尽的责任。”他带领干部群众,结合区位优势,发展葱、蒜苗的“佐料产业”。如今全镇种植葱、蒜苗等“佐料产业”达到5000多亩。他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先后采取“党支部+市场”、“党支部+协会”和“党支部+基地”等模式,引进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业主20位,新办个体私营企业130个,建成“农资供销一条街”、“饮食服务一条街”、“建材加工一条街”、“农机钢材一条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郊特色经济示范带。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2130元,一路飙升到7780元。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文建明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不顾医护人员再三劝阻毅然出院,火速赶回镇上指挥抗震救灾,带领镇干部挨家挨户查险排危。如今,文建明的病情进入了稳定期,创造了让医学专家都感叹的“奇迹”。他说:“只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奇迹是可能发生的。与其消极等死,不如抓紧时间为老百姓多办几件实事、好事。”

文建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淡泊名利,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永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

从担任县领导到地委书记,杨善洲从20多岁起就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他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很少呆在地委机关。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一个乡都留下了杨善洲的脚印。龙陵县木城乡不通公路,是最远的一个乡。他上任不久,便徒步4天进入木城乡。为提高亩产解决群众温饱,他亲自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直到现在,保山当地群众插秧还沿用这个方法。他还推动了“坡地改梯田”、“改条田”、改籼稻为粳稻等各种试验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书记”。

工作35年来,杨善洲始终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他下乡,总像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司机、秘书,一辆212吉普,其他随员一个不要。上路,直奔田头。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绝无例外。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劝他不必,他说:“我是这里的书记,老百姓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

1988年6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为实践“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婉拒到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造林。他把建林场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他常常替困难群众买粮食、种子、衣被,先后向省外灾区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捐款20多万元。艰苦创业20余年,使7.2万亩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了3亿元,同时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将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且谢绝当地政府的奖励。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他获得全国绿化奖章、首届中华环境奖提名奖,荣获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张雅琴,女,汉族,195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镇江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党总支书记。

张雅琴10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把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成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由于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2010年9月27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2000年7月,时任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张雅琴临危受命,被镇党委任命为木桥村支部书记。当时的木桥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上访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村干部多年没发工资,先后10任村支书都没能改变现状,没人愿意来接这个烂摊子。她上任后,带领木桥村村民,从修桥造路、发展集体和私营经济入手,短短4年就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想富,先修路。村集体没有造桥修路的钱,她带头捐款7000元,又到企业和富裕村组一家一家“化缘”。有人担心村里借钱还不了,她就以个人名义打了借条。在她的影响下村民们自愿捐款,终于筹足了资金。工程施工后,为节省开支,她带着村干部四处找旧砖、捡材料,并承担挖土方的活。时值寒冬腊月,她卷起裤腿,就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挑土方。在她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修建了一座新的水泥桥,修通了镇上到村里的水泥路,使木桥村的发展环境大为改善。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张雅琴提出了“增加集体收入,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2002年,她成立村绿化园艺工程队,利用十几亩废地办苗圃,栽植景观树。她用第一桶金在镇子边投资建起了门面房,发展服务业;通过整治荒地和废弃河塘,盘活450余亩存量土地,投资建成拥有300多座标准厂房的村级工业园。木桥村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2004年,当村集体经济刚有好转时,八字桥村、闸桥村两个经济薄弱村被合并到木桥,取名“金桥村”,由张雅琴担任党总支书记。经过不懈努力,金桥村集体经济由负债60多万元发展到年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5000多元增加到23000元,实现了由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超负荷工作,使张雅琴病倒在工作岗位上。2009年5月,被确诊患上食道癌。在治疗期间,她忍受着手术和化疗的痛苦,依然坚持工作。村干部每次去看她,她总要询问村里的发展情况,边输液边与他们讨论工作,并坚持回村开起现场办公会。想起村里的工作,她就拿笔记下,用手机安排部署。得知其他村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她坐卧不安,时常半夜起来,不停地念叨:“只要3年,哪怕再给我两年时间,金桥村新农村建设的面貌就更好看了。”就在去世的前3天,她仍然牵挂着村里的发展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叮嘱丈夫回去看看,想办法解决。

张雅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中共江苏省委作出向张雅琴同志学习的决定。

 

庄仕华,男,汉族,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肝胆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入伍37年来,他刻苦钻研医术,利用为各族群众看病的机会,传递党的温暖,为边疆军民造福,把小小手术台变成了维护民族团结、为兵为民服务的大舞台,以实际行动模范实践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一名医生的“仁心仁术”。

熟悉庄仕华的各族群众都说,他的时间是属于病人的。有人给他每天的工作做了总结:早晨上班,提前一个小时到科里,查看病房、反复看片、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晚饭后,花3个多小时再看一遍病人,与他们交谈几句;出差回来,他第一个要去的不是自己的家,也不是办公室,而是病房;手术之前,要让病人看到自己自信的微笑,术后清醒后第一眼看到的还是他。2009年他在北京出差时,得知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违法事件,立即返回医院,连续50多个小时不休息全力救治各族伤员。他带领医护人员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街道,走访了300多户牧民。每到一处,他总能感动一片、温暖一片、稳定一片。他的脚磨出了一串血泡,为不影响第二天手术,他就选了一双比自己脚大两号的鞋穿在脚上……在庄仕华的带领下,医院收治的200多名伤员中,重伤84名,手术78例,都得到了及时救治,实现了“零死亡”。

从医生到院长,他一直站在医疗第一线,平均每天要做近30例手术,最多的一天做了49例;他上高原,进大漠,爬雪山、越戈壁,跑遍了天山南北,行程40万多公里,为基层官兵和各族群众巡诊38万人次;他勇于创新,完成了全国首例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7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0万多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他始终心系患者,努力为解决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使药品成本最多降低了70%,总体标准比自治区医保规定的范围还低了26%。

随着“庄一刀”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以各种优厚条件“挖”他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些诱惑,庄仕华始终不为所惑,扎根边疆服务各族群众的信念从没动摇。几年前,一位在内地办医院的香港老板找庄仕华,许诺以当时工资4倍的报酬聘用他,还有私人医院的老板愿以年薪百万元聘请庄仕华任院长,他都婉言谢绝了。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庄仕华同志学习的决定。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先后荣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国十佳医院院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邓前堆,男,怒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28年来,本着对救死扶伤信念的坚守,邓前堆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一条100多米的溜索在怒江两岸往来,随叫随到出诊5000多次,步行60万多公里为村民治伤疗病、防治传染病,用艰辛付出换来了百姓的健康,用十几年如一日的溜索行医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自从担任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邓前堆就牢记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情系农村,心想村民,随叫随到,及时尽责。为给两岸村民看病,他的行医之路与过江溜索紧紧联系在一起,随身形影不离带着一个药箱、一把溜梆这两件“宝物”。他跑遍了乡村每一条小道,清楚知道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种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他的心中都装着一本明细账。他每天在拉马底村卫生室坐诊,一旦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即背上药箱、带上溜梆出发。在当地村民的印象里,无论深夜白天,还是暴雨江水上涨,邓医生总会及时赶来就诊,给病痛乡亲们带来安康,带来希望。邓前堆说:“过溜索再危险,走山路再辛苦,只要乡亲们身体健康,也值得!”

在28年的行医过程中,邓前堆谨记“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信念,对病人倾注了满腔爱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用傈僳语向村民宣传解释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的防制知识,注射疫苗,服预防药,随访,该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传染病防制工作在这里落实到位。

超常的付出,邓前堆得到的却是微薄的报酬,过着清贫的生活。家里除了一台过时的小电视、几件破旧的家具和一辆旧的自行车,别无他物。这些年先后有3个人在拉马底村与邓前堆一道工作,但是由于工资低等诸多原因离开了乡村医生工作岗位。而邓前堆为了做治病救人的医生,谢绝了当村干部,放弃了去外地打工挣钱。邓前堆说:“我不干,这么贫穷的村寨,谁愿意来干医生呢?”邓前堆手中有一大把无法兑现的欠帐条。这两年,收入微薄的他已经为乡亲们垫付了1000多元医药费,但他并不认为是吃了亏。“只要手里宽裕,乡亲们是不会欠我的。有时候没有钱,他们就给我送来鸡蛋、苞米什么的。如果他们不主动来还,一定是太困难了。”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和信任,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自家人、可靠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邓前堆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面对这些,邓前堆很高兴,也很平静,他只有一个心愿,盼望着有一天村两端能架起一座可以通汽车的大桥,无论乡亲们得了什么病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大医院救治。

 

何祥美,男,汉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驾驭翼伞,如雄鹰掠过海面;跳入水中,如蛟龙潜游上岸;扑进滩涂,瞬间失去踪影。南京军区某部上士何祥美在一帮媒体记者的眼皮底下“人间蒸发”了。“出来吧!”部队领导一声令下。身着迷彩蓑衣的何祥美“唿”地从草皮底下钻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已经伸到了众人眼前……

飞天无踪,踏海无声,遁地无形。这就是“三栖精兵”何祥美!

“当兵就当能打仗的兵”——入伍12年,何祥美牢牢锁定这个目标,像一颗上了膛的子弹,像一支上了弦的利箭。入伍第一年跳伞训练,他是新兵“第一跳”;海底潜水考核,他在同批学员中潜得最深;轻武器射击,200米目标他指哪打哪,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安保任务中的“1号狙击手”。

宝剑锋自磨砺出。谁也想不到,“蛙人”何祥美原本是个“旱鸭子”。当新兵时,参加全连3000米游泳比武,他倒数第一。知耻后勇,一次次挑战极限,一回回喝了海水又吐出来,他终于成为“浪里白条”。

军人的职业注定要与风险与艰辛相伴。何祥美有句名言:“要当个好兵,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他把练就打赢本领当作自己最高的追求,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挚爱化作一次次对极限的挑战。2005年,部队首次组织狙击手集训。何祥美把圆石子、弹壳放在枪管上,两个小时不掉。为了有效识别目标,他盯着手表秒针练眼力,5分钟不眨眼、不流泪。有一次在无名小岛进行潜伏训练,何祥美面对300名教官的“拉网搜捕”,连续潜伏3个昼夜,硬是没挪窝,创造了部队狙击手潜伏时间最长的纪录。

打仗需要什么,何祥美就练什么、钻什么、精什么。他能进行低空、水上、夜间和“三无”跳伞及定点着陆,能驾驭动力三角翼远距离掠海飞行,能下潜到30多米的海底进行水下突击,能操纵“蛙人”运载器、各类冲锋舟和水上摩托艇,成为掌握30多种特战技能的“三栖精兵”。

入伍以来,何祥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荣获爱军精武模范士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入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孔祥瑞,男,汉族,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港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多年来,孔祥瑞以“当代工人,只有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为座右铭,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创新,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蓝领专家”。

孔祥瑞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从设备日常“管、用、养、修”着手,挖掘现有设备潜力。他细心观察门机司机的全部操作过程,认真剖析每一个环节,经过反复实验,将门机操作杆移动轨迹由“十”字形变为“星”形,形成了“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生产效率提高了15.8%,平均每天增加作业量480吨,所负责的18台门机平均每台年作业量突破150万吨,达到全国港口最好水平,目前这一操作法被广泛运用到我国门机生产领域。他坚持每天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设备出现哪些故障、什么原因、修理过程、注意事项等都一一记录在案,日积月累,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烂熟于心,并练就了“听音断病”的绝活。在实践中,孔祥瑞坚持边干边学,学以致用,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把“活”知识变成真本事,用“小革新”解决“大问题”。2010年,煤码头公司为弥补散货取料机适应作业品种单一的缺陷,开发了小皮带机配煤工艺,但该工艺存在配煤皮带可能与取料机发生碰撞,造成取料机瘫痪的隐患。孔祥瑞就带领骨干进行攻关,最后在取料机走行门架的四个角加装了防碰拉线,有效地消除了隐患。到目前为止,孔祥瑞主持开展的技术创新项目200余项,创效过亿元,其中“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是孔祥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4年下半年,全国电煤告急,交通部希望天津港能为全国“迎峰度夏”电煤抢运作出贡献。作为操作队队长,孔祥瑞整个夏天没有休息,每天早来晚走,经常吃住在单位,全力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整体工作进度,有效缓解了南方电煤紧张情况,受到交通部的表彰。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孔祥瑞在调研基础上,建议公司开展“煤炭破碎筛分”业务,并参与了设备选型、招投标、安装调试全过程,公司当年实现收入6500万元,利润4000万元,为公司创效增利做出了突出成绩。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作为操作队带头人,孔祥瑞十分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坚持召开“诸葛亮会”,举办“员工讲堂”,组织开展“自助餐式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在他的言传身教和悉心培养下,众多青年技术工人迅速成长起来。维修班知识型产业工人QC小组连续3年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孔祥瑞操作队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孔祥瑞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李文祥,男,汉族,1925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村民。

李文祥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战功;和平建设时期,却收起荣誉功勋,自愿扎根农村,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他1948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先后参加过济南、淮海、渡江、平潭岛等10余次战役。济南战役永镇门战斗中,他自愿加入“敢死队”,炸开城门。淮海战役鲁楼阻击战中,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和猛烈炮火,李文祥所在的6连官兵顽强抗击,拼死搏斗, 3个多小时生死阻击,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蔡同田和李文祥两个人。李文祥毫不退缩,“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敌人拼到底,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他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哪里有祖国的召唤、哪里有人民的期盼,哪里就有他一往无前的脚步。1956年8月,李文祥转业安置到福建省建设厅工作,他主动放弃舒适的办公室工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先后辗转到厦门、泉州、莆田、南安等地,岗位越换越苦、日子越过越差,但他认为“越艰苦越好”。1962年,他又响应国家下乡支农的号召,毅然放弃城市生活,主动要求回到范县老家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当时的北街村,到处都是盐碱地,他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不到两年时间,原本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小麦的低产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产量增长到400多斤。

他是一名不计名利的老党员。50多年来,他扎根农村、永葆本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无论条件有多艰苦、困难有多大,他从来没有主动向国家伸过一次手,向党和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他把一枚枚军功章悄悄地藏在了小布包里,从来没有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功绩,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本该享受的各种待遇,周围群众只知道他是一名老军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来到范县,邀请他回原单位恢复干部身份,落实生活待遇。他婉言谢绝:“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1983年,福建省建设厅再次派人来到他家,提出在厦门为他重新安置生活,让他安度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农村再苦再穷,我也要留下来。大家都去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了,不就更穷吗!”

李文祥先后荣立过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被评为“战斗模范”。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作出了向李文祥同志学习的决定。多家中央主要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马军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职工。

1988年以来,马军武和妻子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以哨所为家,2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在二十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走了292000多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创造了20多年未发生一起违犯边防政策和涉外事件的纪录,哨所被人们称为西北边陲“桑德克民兵夫妻哨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马俊武所在的桑德克龙口哨所紧邻中哈边境中方32号界碑,离界河仅几米远,距团部二十公里,周围除了沙山就是树林。夏季蚊虫肆虐,巡边时不得不用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沙布顶在头上,防止叮咬;冬季冰雪封路,长达半年,与世隔绝。由于巡边路线较长,他们揣上块干粮上路,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河水;气温常常零下近40度,一夜之间大雪可以下到半米深,带的馍馍冻得硬邦邦,一咬一嘴冰碴子,夫妻俩就一口馒头一口雪地往下咽。巡边的路很长,一来一回需要三四个小时,回到家里,眉毛、胡子、头发都冻成一坨。春季气温回升快,山上积雪迅速消融,再加上阴雨连绵,平时看起来异常温顺的阿拉克别克河变得狂燥无比,随时都会冲毁堤岸,每天晚上他们都坚持打开门窗睡觉,一方面是为了听水情,另一方面是一旦堤坝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地冲出去应对。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在难以忍受孤独寂寞面前,马军武夫妻没有后悔,没有退却。不用命令,不用督促,他每天第一件事是升国旗,然后登瞭望塔、观察分水闸、巡视河堤、检查植被、加固铁丝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干就是7000多个日日夜夜。

团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收入也年年提高,住在团部的职工,不少人都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马军武和妻子依然在桑德克,依然是一年四季的迷彩服,每天粗茶淡饭,看不到美景,交不到朋友,甚至连吃新鲜蔬菜也是一种奢望。这些都还能克服,最大的遗憾是对儿子的亏欠,儿子一生下来就由爷爷奶奶带着,一年中,他们和儿子见不了几次面,更不用说给过儿子多少帮助和呵护。

有人曾经这样问过马军武夫妇:桑德克这个地方在你们的心里是什么位置?他凝视远方很久,回答到:家!这片守卫了20多年的边关哨所,在他的心里很重很重。一位老领导听到马军武的故事后,感动不已,欣然题诗:一个哨所夫妻站,一段边关两人看,一份责任记在心,一个佳话留世间。

马军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新疆兵团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