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大作战bilibili:发改委降药价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27:39

发改委降药价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2011年11月28日 13:47:04分类:未分类


 


 最近,“药价”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先有央视抛出“部分药中间利润超6500%”的惊人报道,一时激起千层浪;后马上有发改委出台药价调查办法(1122日印发了《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将对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出厂价格调查),媒体对此的评论是“发改委将掀药价老底”。


 


 然而,理性看待就会发现,药价虚高既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发改委降药价也不是历史头遭。这些年,发改委降药价很频繁,很辛苦。回顾一下历史报道:2005122日,时任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的周军介绍:“自1996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17次对药品进行了降价,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依然如故。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的药价调控政策,不再是单一的针对某些药品的降价,它将涉及药品生产、流通、医院、医疗卫生体制等多个方面。”媒体当时对这次降价的评论是“发改委重拳出击”,但药价和药费涨声依旧。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出通知,决定从3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据称,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而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国家发改委85日再次宣布,决定从今年9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这是发改委今年第2次下调药品价格。


 


 据粗略统计,不算这次,近年来发改委降低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已进行多达28次。反观效果,“药价频频降,百姓却始终没感觉”。于是便早有民间说法——说到降药价,连隔壁买菜大妈也知道了。


 


 然而,戏言过后,我们必须冷静思考,为何药费越降越高?


 


 一、治标不治本,降药价中的“两个不等于”


 

      
 
 第一,降价目录不等于用药目录,高价药替代降价药的机制未改变。
从我国历史经验来看,降价药品总是“见光就死”,也就是说,一旦降价了,就会从市场上消失,转而以其他方式重新出现在市场上,价格甚至更高。医院和医生在目前的趋利机制下,愿意卖贵的药,这样拿到的正式利润(目前尚未取消的15%加成率)和非正式的好处(回扣)就高,所以,医生就会以高价药替代降价药,患者也不能识别哪一种更合适,于是多数都要听医生,这就使得老百姓药单上的药价总是降不下。例如,根据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秘书长王伟2005年的一次统计,阿莫西林曾出现在2004年降价范围内,这使得它在医院用药的排位从2003年的58位下降到105位,因此实际降价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降药价不等于降药费,不合理用药的深层次原因仍未改变。
老百姓真正的负担是药费高,绝不仅仅体现在“价”贵,还反映在“量”多上。以抗生素为例,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不合理用药”的深层次原因仍然在于医院和医生的趋利机制上,永远是医生在替患者决定“需求量”。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医生手中握着的“处方权”直接指向患者的口袋,而非患者的健康;患者却无法辨别什么是合理用药,什么是过度用药,因此只能被动接受。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比2008年综合医院门诊病人医药费、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分别增长9.7%9.1%,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分别为8.83%8.2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此可见,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过度开药的激励机制,百姓药费负担只能不断加重。


 


 那么,面临着药价高的巨大社会舆论压力,为何价格部门总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过去的故事,而不是想点新招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其中原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