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踏破虚空txt下载:隐蔽地洗脑: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36:30

隐蔽地洗脑: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间:2011-11-29 16:01:59  来源:  作者:

隐蔽地洗脑: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原题: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五育”与“三性”

作者:禹旭才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

 

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其社会制度的产物。它一方面秉承了资产阶级一贯坚持、标榜的“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以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统治地位,保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另一方面,在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等方面也做了很多细致而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因而使得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政治性隐蔽、拓展性明显、时效性凸显等显著特点。这在客观上使得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旋律、个人主义价值观、美国精神等议题,经由网络技术集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手段的演绎,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在主观上使得网民从抵制走向认同,从不解走向理解,从被动走向主动。
 
 
 
  美国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是它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当今美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也没有直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美国政府自1968年扶持研究互联网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公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不仅深刻认识到网络等传媒有着充实政治知识、培养政治兴趣、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巩固政治信念、参与政治活动的作用,而且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信息网络完备、手段丰富多样、方法潜隐巧妙和渗透能力极强的体系,积累了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经验”[1]。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美国不仅早已存在,而且已经成为其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十分普遍的新形态。

  深入探讨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五育”: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与关键,具体是指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为了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者所意欲传递给网民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信息观念以及与这些观念相关的具体知识和信息等。纵观美国各级各类网站、主要论坛与BBS等主要内容,按照知识体系分类的方法,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构成了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网络公民教育

  网络公民教育主要是指运用互联网引导网民主动、积极参与到公共的民主生活中,引导网民及时了解社会发展趋势、透视国内国际问题并正确认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它主要可概括为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技能训练和公民品性培养三个方面。

  第一,重公民知识教育。所谓公民知识,是指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应当知道的基本知识,了解和认识这些基本知识,是成为好公民的前提条件。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什么是公民生活、政治和政府?(2)什么是美国政治体系的基础?(3)美国政府是如何体现民主的目标、价值和原则的?(4)美国与其他国家和世界事务的关系是怎样的?(5)公民在美国民主中的作用?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在美国的综合性网站,还是专题性教育网站等都有较好的体现。如美国主要的综合性网站之一——新闻网[2],其内容不仅对公民生活、政治和政府知识有全面的介绍,还详细介绍了美国正在实施的系列政治制度,包括白宫的执政理念、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总统大选及各个党派之间的权力制衡与交锋等,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证。相对而言,“民主网”[3]可以说是美国专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该网站开设了政治团体、政治体制、党派、政治热点问题、共和党、民主党、政策等栏目。该网站首页以鲜艳、诙谐的图片、文字向网民全方位传达着美国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以及与世界事务的关系状态,以最醒目而具有煽动性的字眼呈现着美国网民应该关注的国内国际大事,像“紧跟世界的政治问题”、“支持民主党就马上行动”等这样的标题数不胜数。不管你点击哪一个栏目,其中的内容都是图文声并茂。“记忆网”[4]是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站,初看起来,它似乎与公民教育相去甚远,但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从不同的层面向网民传输“好公民”的标准。

  第二,重公民技能训练。所谓公民技能,主要是指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具备的相关智力技能和参与技能等。美国网络公民教育在注重传授公民知识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对公民技能的培养。如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官网,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其热点栏目中从来不缺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等问题的讨论;再如哈佛大学官网,将参与政策研究和实践作为其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大力提倡学生在社区实践中磨练自己、挑战自我、改变世界,继而提升公民技能。

  第三,重公民品性培养。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这说明,有序网络生活的维持,必须加强网民公民品性的培养。美国政府就十分注重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培养网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与思维。其内容主要包括网民的道德责任、自律意识、公关精神、文明礼貌、尊重法治、具有批判性思维、尊重他人的价值和尊严等。美国的公民品性培养,除了传输那些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所必需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外,更侧重于“奉行符合民主制度原则的道德品性”。

  总之,美国网络公民教育“就是为了维持宪政民主对公民必须获得‘理性的习惯’(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感情的习惯’(公民品性)所进行的教育”[5]。从美国的政府网站到社区网站、从高校网站到中小学网站乃至家庭网站等,其内容看似眼花缭乱,却万变不离其宗——充盈着浓郁的公民教育气息。

  (二)网络历史教育

  网络历史教育主要是指运用互联网对网民进行历史知识、民族自豪感以及国家忧患意识等的教育。其主题是爱国,烘托美国是世界上最好、最强大的国家,烘托其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制度等。其内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重历史知识教育。一是重美国历史知识教育,它主要包括史料掌故、英雄人物传记、神圣事件等内容。如华盛顿、林肯等人的事迹在各级网站中广为流传;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及独立节、感恩节的来历等通过网络点击便唾手可得;阿林顿国家公墓、战争纪念碑等早已在多种网站中现身;总统就职典礼、国葬以及各种节日、庆典甚至变成网民的网络活动。这里仅以一历史教育网站(http://www.factmonster.com/dayinhistory)为例加以说明。该网站全方位地介绍了美国从160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如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首次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盛况、1775年开始的美国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美国的国旗史等无一不在其中。二是重世界历史知识教育。从古埃及的法老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到今日索马里总统、俄罗斯总理,内容呈现全面详尽,栩栩如生,让人受益匪浅。此外,美国不仅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学校必须上历史课,而且各级学校网站中都开设了精美的历史课栏目。如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私立达顿贵族学校小学六年级学生上古代中东亚述国的历史课,孩子们被带到了虚拟环境中的亚述国遗址,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文物挖掘的任务,并写作一篇有关亚述人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文章。孩子们在沙沙的挖土声中找到了珍珠、象牙等文物,俨然一个个考古学家,个个激动得好像伟大的发现者。教师在学生挖掘的同时,适时启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孩子们在网络上寻找图书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由此,美国对网络历史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第二,重民族自豪感教育。“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等誓言在美国政府、州政府、社区、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家庭网页上随处可见。此外,美国国旗不仅普遍悬挂在现实的学校、社区、政府和企业内,而且飘扬在各级网站的各种栏目中。可见,美国十分重视网民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的培养。

  第三,重国家忧患意识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等频频曝光后,美国公民的爱国主义热情有所下降,他们开始质疑政府的可信度。为此,美国政府特别重视利用网络这一宽阔的平台,警醒网民关注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如约翰·肯尼迪总统1961年就职演讲宣言:“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仅在美国各级各类网站最醒目的位置闪亮登台,而且还成为脍炙人口的网络语言,许多网民自觉不自觉地将该宣言移植到了自己的家庭网页或微博最醒目的位置,以鞭策自己的行为。

  总之,美国的网络历史教育既有本国特色又不乏世界视野,在纵横比较中,一方面给网民呈现出一部从殖民地走向世界一流大国的辉煌史,以培养网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让网民在国际视野中意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网络法制教育

  所谓网络法制教育,主要是指通过网络进行法制宣传与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其目的是要培养懂法、守法、具有法律思维的美国公民。美国网络法制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培养网民的法律思维。这里仅以美国政府网站(http://www.cde.ca.gov)与哈佛大学校园网站(http://www.law.harvard.edu)为例加以说明。这两个网站都对宪法和商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以及网络法、税法等法律的相关内容与历史嬗变进行详尽的介绍,并附有相关专家、著名学者对各项法律的解读与相关法律案例的点评等,并且给各自的网络群体创造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平台。其不同之处在于,政府网站是立足于普通网民的视角,以维护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为目的;哈佛校园网是立足于大学生的视角,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的,如通过网上实践调查、模拟法庭审判、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提高网络法制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而丰富大学生网民的法律知识,培养其法律思维。

  二是注重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美国既是网络的发源地,也是最早进行网络立法的国家。美国关于互联网的法规,相对来说内容较为全面,立法机构双管齐下。就内容而言,既有宏观上对因特网的整体规范,又有微观层面的具体规定,其中囊括了行业进入规则、电话通信规则、数据保护规则、消费者保护规则、版权保护规则、诽谤和色情作品抑制规则、反欺诈与误传法规等方方面面。如为了防止青少年接触网上的有害资料,其《儿童上网保护法》规定:商业网站允许青少年接触有害材料(色情内容)是一项犯罪行为,违者处以五万美元罚款和半年监禁。就立法机构而言,美国政府层面早在1984年就出台了《伪装进入设施和计算机欺诈及滥用法》,目前已出台了《计算机安全法》、《政府信息公开法》、《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法》等七部专门性法律。再看州层面的立法,美国有50个州,各州均因地制宜,对互联网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立法。如1995年,犹他州率先制定了《数字签名法》,至1999年末,美国已经有43个州相继制定了不同范围的电子签名或者数字签名立法。显然,州立法对各州的具体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有利于形成符合各州实际状况的网络管理体制,又有利于国家层面的网络法制建设的全面与完善。

  三是注重调控网民的网络行为。即通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调控网民的网络生活。如为了过滤网络内容,美国早在1995年便开始启用了技术标准——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并通过过滤工具如微软网络浏览器中的“内容顾问”(content advisor)、“电脑巡逻队”(Cyber Patrol)等来规制网络内容。在此基础上,美国还推出了“家长控制工具”技术,它能过滤90%的色情网页等。此外,美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学生道德地使用计算机程序,并实施了家长和学生共同签订“AUP”制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AUP”的重要性,让家长担负起为自己的孩子过滤网络信息内容的责任。[6]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凯文·马丁强调,美国在加强互联网投资事宜上,政府应出台监管措施,以保证美国儿童不会接触到网上暴力和成人内容。[7]

  (四)网络宗教教育

  正如H.S.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中指出的:“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其国民的灵魂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通过宗教支配社会风貌,并且通过控制家庭生活进而控制国家。”事实上,宗教教育一直以来在美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并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正如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所说:“美国如果不具有对上帝的深刻信任就毫无意义——我倒不介意它是哪种宗教。”因此,美国政府极其重视网络宗教教育,在各种网站中渗透宗教教义,营造网民宗教信仰的浓厚氛围。

  美国不仅有众多涉及宗教教育的网站,还有专门供宗教人士探讨教义、传播教徒的专业性网站。如宗教档案网(http://www.thearda.com)便是一个专门性的宗教网站,该网站中有关美国宗教的数据都有详细的呈现。非专门性网站[8]通常借助于教堂、宗教等栏目及时公布美国宗教教育的动态。此外,美国还把一些晦涩的宗教教义通过图画、音乐、网上课程、网络小说、网络影视作品等方式,使其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地展现给网民,其目的是引导网民信仰美国、顺从美国政府、热爱美国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进而认同这些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可以说,美国网络宗教教育,其实质是要强化网民对国家的认同与热爱。但这种认同与爱国又不赤裸裸地显露,而是凭借上帝的神力令网民信服并践行。可见,美国各种形式的网络宗教教育中都潜伏着一条主线,“就是以美国精神对其他文明或者社会形态的评判,对美国自身制度和传统的认同”。

  (五)信息素养教育

  “1991年美国率先实现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9]可见,对美国公民而言,基本的信息素养便成了其生存的一种必要技能,这就决定了信息知识、信息观念等内容将越来越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指为了使公民达到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体系标准、具有信息价值观念与信息权利和义务观等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具体可归纳为信息价值观念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权利与义务的正确引导三个方面。

  其一,注重信息价值观念培养。信息价值观念,是指对信息、信息技术总的看法和态度。由于网络中削弱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甚至与学校德育相悖等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美国一些激进人士便将互联网看成是信息的垃圾库、黑客的乐园、黄色图片甚至是犯罪资源的集散地。对此,美国政府注重引导网民将信息、技术引入自身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引入自己的目标实现过程,使人民逐渐认识到“技术的优点在于它不是要求你成为别人,而是引导你在无需更多时间和技能的情况下延伸自我,让你更加完善。工具是自我表现的媒介”。与此同时,告诫人民警惕网络技术带来的隐患。美国政府重在引导网民坚信“毕竟机器的威力和用途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一信念。正如美国原教育部副部长麦德琳1994年所说,“必须教给孩子们批判性地观察、听与思考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能独立使用、分析、评介媒体的青年人”。

  其二,注重信息基本知识技能体系教育。信息基本知识技能体系教育是指超出计算机能力和图情教育所提供技能以外的诸多因素的人文教育,具体包括七种能力的培养。为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便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列为核心课程。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美国教育部发表了历史上第一份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正式报告:《美国学生为21世纪作好准备:面向技术素养的挑战》。截止到2000年秋,美国公立学校的入网率已达到98%,每一教室计算机与网络连通率升到77%,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升到5∶1,达到了总统科学与技术咨询委员会所说的“许多专家认可的学校中有效利用计算机的合格水平”[10]。美国教育部长赖利提出:“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以确保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能平等分享网上的巨大信息资源,因为技术能提高学生成绩,促进未来成功所需的竞争技能的培养。”[11]2008年12月,奥巴马政府“承诺加大互联网投资,力争使每位美国儿童都有机会上网”。

  显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不得不建构一种称为信息素养的新的知识体系,即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筛选出解决特定问题的信息——查找信息——评介并组织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12]。

  其三,注重信息权利与义务教育。一方面,美国政府尽量满足网民享有信息的权利。这些信息包括政府信息、法律、医疗保健、社区信息等。众所周知,1985年以前,美国政府信息都是作为“有潜在价值的重要的国家资源”存在的。克林顿政府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提出将政府信息进一步公开化。副总统戈尔认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教育孩子,允许我们在社区、国内交换思想,有利于形成全球信息市场。”因此,联邦、地方政府开始把现有信息公之于众,以确保巨大的政府信息库能让公众容易、平等地访问、利用,来适应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并且,为了满足各阶层用户的需要,便于网民无须参加特殊培训就能在国家所建设的信息高速路上免费或廉价地找到所需政府信息,大量的政府信息事先都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处理,以方便网民。另一方面,美国网民在享有获得准确的官方信息等八项权利的同时,又必须履行网络自我保护、批判性思维等九项义务,否则,就可能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三性”: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特点

  纵观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隐蔽的政治性

  隐蔽的政治性即指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虽然没有明显的、直接的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其政治性却潜隐在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等名目之下。然而,“政治”形式上的隐居与退却不等于政治性的消失,更不意味着政治对知识与信息等控制的削弱,只是其形式暂时隐蔽罢了。归纳起来,政治隐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政治泛学术化。“以软权力维护自身统治、使政治合法化的基础,就是政治的学术化或意识形态化。”[13]古今中外,政治权力从来都是巧妙地利用意识形态为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支持,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通过大力发挥意识形态对统治地位合法化的辩护功能,证明自己政权存在的合理性。这具体表现为先后两个过程:一方面,政治权力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或存在于社会中有利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加以概括与提炼;另一方面,将这种概括与提炼的意识形态全方位推向网络,以使网民接纳并认同。如美国网络公民教育之实质便是对网民的一种政治教化,在本质上具有政治性,因为“对知识和学术不加以引导和掌握的政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14]。这种泛学术化的政治意识形态,有时甚至上升到超越知识与科学的境地,与其说是知识或科学,不如说是一种信仰(如宗教教育内容),因为美国公民对宗教信仰通常持一种认同与膜拜的心理。其二,学术泛政治化。即学术或知识的政治化,就是误将政治标准作为学术标准,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定其网络的准入机制。具体地说,美国各大网站的内容,如知识、信息等看似价值中立、出入自由,其背后却有一个严格的准入机制。

  严格地说,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利用网络平台直接宣扬其政治、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更不是将教育者的政治观、价值观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赤裸裸地灌输给网民,而是巧妙地使得其“浓浓的政治色彩”含蓄有度,大象无形。正是这种内容设置上的巧妙性,造成了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淡化甚至去政治化的错觉。

  (二)较强的拓展性

  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内容选择的拓展性。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重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品德教育等,而且十分重视“扩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国内国际政策法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时事评论、心理咨询、军事、科技、在线思想交流、在线问题解决等;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资料的选择不再是文本(教材、教参或教师教案等)的复制,语言的使用也不再拘泥于官方话语,而是凭借网络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源,以活泼、幽默的语言或生动形象的图片等形式来展现,让网民在不经意中轻松地受到了教育。其二,问题设计的拓展性。一方面,网站所选材料本身所包含的观点具有发散性、多元性,给广大网民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网民广开言路、自由献策;另一方面,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问题很少遵循“问题——解答——结论”的静态、封闭的设计过程,而是代之以“问题——引起关注——讨论——质疑——启发——唤醒”的动态、开放而不乏趣味的设计过程。

  然而,内容的拓展性与开放状态却不等于庞杂、无序,更不意味着没有主线、没有思想。相反,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恰恰步入了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正是这种内容上的形散而神不散,造成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立的假象。

  (三)明显的针对性

  针对性明显是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又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一,热点问题趁热深挖。美国十分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就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从热点问题的初见端倪,到全面升温,再到其复杂背景的深掘,各大网站基本都能自始至终全程跟踪,并能以巧妙的方式把官方的观点与态度传输给网民。可以说,在美国,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热点问题的一面镜子、讨论热点问题的一个平台、深挖热点问题的一部机器。这样,使网民在关注国际国内大事的同时,无形之中培养了网民的政治敏感性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二,重点问题重点讨论。美国在占领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制高点的同时,其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的生存观念与生存方式等亦日趋复杂化与多样化。面对这些“复杂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美国一方面注重运用网络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引导与讨论,使之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注重运用网络将网民所渴求的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与法律知识等全面系统地呈现给网民,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将美国的政治理论、社会理想、社会价值观念等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样,美国无需干瘪的说教,却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其三,“网上服务”全面细致。美国各级各类网站都根据网民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全面推进和实施“电子信箱”、“电子集体”和“网上办公”、“网上教育”、“网络影院”、“网络书店”、“网上购物”、“网上服务”等网络工程,找到了网民的网络生活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契合点,真正实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总之,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其社会制度的产物。它一方面秉承了资产阶级一贯坚持、标榜的“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以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统治地位,保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另一方面,在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等方面也做了很多细致而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因而使得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政治性隐蔽、拓展性明显、时效性凸显等显著特点。这在客观上使得其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旋律、个人主义价值观、美国精神等议题,经由网络技术集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手段的演绎,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在主观上使得网民从抵制走向认同,从不解走向理解,从被动走向主动。

  诚然,美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如何体现严肃性、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如何提升理论性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注释:
  [1] 高峰《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 See http://www.usnews.com/usnews/rankguide/rghome.htm,2010/10/31,2010-11-01.

  [3] See http://www.yestodemocracy.com,2010/10/30,2010-11-01.

  [4] See http://memory.loc.gov/learn,2010/10/30,2010-11-01.

  [5] 高峰《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载于《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6] [美]埃瑟·戴森《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223页。

  [7] See http://tech.qq.com,2008/12/07,2011-01-11.

  [8] See http://www.usatoday.com/news/religion/default.htm,2010/10/30,2010-11-01.

  [9] T.A.Stewart,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New York: Doubleday,1991,pp.2-3.

  [10] 洪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载于《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11] See http://www.ed.gov/ Classroom Connection to Internet continues.Apace.

  [12]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Evaluating Information:A Basic Chechlist,Chicago: ALA[A].2008:180.,See www.cla.ca/content,2008/10/31,2010-10-26.

  [13][14] 刘振天、杨雅文《大学社会批判:知识、政治与道德》,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