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作文强化班:凄凉一片辽宫月 红颜薄命的辽国皇后萧观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2:53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国家,从耶律阿保机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年)创建,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为金所灭,以今天的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为界,辽在很长时期统治着中国北部地区。辽以武立国,文学方面向来乏善可陈,又因辽主禁止彼国文字流入中原,所以辽国文学作品在当时就很少流传。但是,萧观音是一个例外,她姿容雅丽,诗词显示出极高的文学修为,她的悲惨遭遇不仅使她的作品流传后世,也使她的人生弥散出浓郁的悲剧氛围。才貌双全获恩宠
萧观音(1040—1075),是辽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之女,世代为皇后家族。小字观音,自幼能诵诗。史载,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传说她母亲怀着她时即有关于她人生命运的预兆。她母亲曾经作过一个胎梦:梦见天空有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忽然坠入怀中,之后又冉冉升起,在天空成为光辉灿烂的一轮皎月,月亮在空中缓缓移动,灿若太阳,让人不可仰视。忽然,一只天狗奔过来,一口吞掉了月亮。她母亲惊得一声大叫,醒来后大汗淋漓,觉得腹痛难忍,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美丽,父母也越加疼爱这个聪明俊秀的小女儿,教她弹筝弹琵琶,吟诗作赋,一学即会,且能融会贯通,不久在亲友中艳名远播。
萧观音四岁就许配给当时为燕赵国王的耶律洪基为妃,称得上是青梅竹马。成年后的萧观音长得端庄秀丽,婀娜多姿,深得道宗宠爱。有一次,耶律洪基在伏虎林纵猎完毕,饮酒高会,萧观音豪气勃发,即席赋诗一首: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哪叫猛虎不投降!”
此诗气势雄浑,彰显出北国女子的飒爽泼辣,并借打猎为题,表现出雄心万里,威震四方,在座的群臣齐加恭维,无不叹服,道宗大喜。第二天,果然有一只虎在林中奔跑,道宗说:“朕射得此虎,才不愧皇后的诗。”一箭射去,虎应声而倒,众人欢声如雷,都道道宗勇武无敌,道宗越发欢喜。
萧观音还有《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诗曰:“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这两首诗虽为应制唱和之作,却慷慨豪迈,大气磅礴,表现了北方女性粗犷豪放的性格,并有激励道宗进取的政治文化内涵。道宗因此对她十分宠爱,这一年的十一月,封她为懿德皇后。不久又生下皇子睿,一时贵不可言。
守空房苦吟《回心院》
萧观音生下皇子浚后,一度备受道宗恩宠。然而好景不长,危机悲剧随之而来。道宗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他热衷于畋猎饮酒,而怠于朝政。萧观音常慕唐太宗徐贤妃(徐惠)行事。贞观末年,唐太宗东征西讨,修治宫室,百姓劳怨,徐贤妃上疏极谏,劝太宗体恤黎庶,慎终如始。萧观音以徐贤妃为楷模,常常在道宗留宿她处的时候向道宗进谏得失。
辽国以武立国,也以武为国之根本。男子成年后首要职责是练习骑射。道宗皇帝本人弓马娴熟,武功了得。他对畋猎之道更是沉迷不已,隔三叉五举办打猎比赛。他有一匹千里马,号称闪电,瞬息间能奔驰百里。往往打猎之时,道宗骑着闪电就跑得没影了,侍从们累得气喘吁吁也追不上。道宗常常以此为乐。而萧观音则深以为忧,常常劝谏道宗:跑得太快会有危险,比如遇见敌人,或者危险时,侍从难以救助。君乃一国之主,不可有丝毫闪失。她还写作谏猎疏说:“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伏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
道宗听了看了,表面上称赞皇后贤德,心里却很不高兴,渐渐疏远了萧观音,长时间不到萧观音住所去。
女性从涂山氏“候人兮猗”(涂山氏,大禹之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故而作诗“候人兮猗”,意为:我等待的时间这么漫长啊!后来涂山氏化为望夫石。)开始漫长的等待,无论贵为皇后还是贱为农妇,都逃脱不了这一等待的宿命。对宫廷中的女性来说,这种等待更为凄凉。因为皇帝身边美女如云,朝秦暮楚只是寻常风景。不被宠爱就意味着孤独幽栖,甚至在宫廷争斗中丧命。
萧观音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不被宠爱使她郁郁寡欢,在百无聊赖中作了《回心院》十首词,希望能挽回皇帝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十首词凄婉哀怨,句句道出失宠后妃的悲哀。虽然已是长门紧闭,皇帝已经将自己抛诸脑后。却依然存了一份期待之心,盼望皇帝的临幸。
第一首写萧观音督促宫人打扫宫殿: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第二首写擦拭象牙床:
“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第三首写更换香枕: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四首写铺陈锦被: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五首写张挂绣帐:
“装绣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第六首写整理床褥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第七首写弛张瑶席: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第八首写剔亮银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第九首写点燃香炉:
“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第十首写弹奏鸣筝: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君王久不来,殿里已是游丝络网成堆,青苔长满台阶。欢乐时被是合欢被,孤清独眠时就成了郁结的相思块了。帐子上的夜明珠也取了下来,怕照见自己的愁模样。有情人相伴,银灯光彩灼灼,剩一个人儿独卧则青光荧荧,越显凄凉,就连弹奏的筝声,都是合着风雨之声。
这十首词可以说从自身感受出发,想象新奇,用语大胆,词藻华丽,情致缠绵,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个失去恩宠的女子的孤清寂寞。只是不知配上音乐之后又是何等的缠绵悱恻,凄凉哀婉。清人徐釚评为:"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词苑丛谈》)

现代性心理学认为要使夫妻性生活和谐、幸福,一定要注意场所环境的渲染布置,可适当调整**场所的灯光,物件的摆放。萧观音的《回心院词》布置出一个华丽而又舒适温馨的场所,以等待辽道宗的到来,可见她的用心良苦。
《回心院词》的句式也为萧观音首创,又自谱成曲,教人演唱,以抒幽怀。由于演奏难度很大,宫中伶人皆知难而退,惟独一名叫赵惟一的汉族伶人可以演奏。赵惟一精通音律,技法高超,且能下苦功夫。经过一番殚精虑智,他把《回心院词》演绎得丝丝入扣,荡气回肠。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他应该长得年轻茁壮,俊雅多情,不然阴谋的设计者不会把他和至高无上的皇后牵扯到一起。
皇后常常召他来弹奏。琴瑟和鸣之际,眼神相撞之时,想必也会有别样情愫在流淌。那是和道宗在一起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萧观音是否也曾在心底这样感慨?不生活在帝王之家,只作一个平凡的乐工之妻,也不一定不幸福。每天弦乐和鸣,只做他的惟一,未尝不是人间仙境啊!
也许这些思绪闪过她的脑海,使得她的眼神更加迷离,她的琵琶声更加缠绵哀怨,必定会有聪明人看出一些端倪。否则后宫不会盛传她两人的情投意合,也不会有后来的恶意中伤、有意陷害。后宫本就是是非之地,无风还要掀起三尺浪,何况还有些蹊跷之处?

《十香词》引来杀身祸
萧观音是一个性情耿直之人,也因她一心羡慕前朝贤妃之德,所以常常以她们为榜样行事处世。她因此得罪了人而不自知。
她第一个得罪的是道宗皇帝。在她刚刚入宫之时,因了那份惊人的美丽和才情,又善弹筝和琵琶,谈吐风雅,故而深得道宗宠爱,出入都将她带在身边。常命她即景赋诗,萧观音乘机直言劝谏,要道宗不要过于沉迷畋猎饮酒。可是道宗也是一个任性之人,对这些絮絮劝导十分反感,渐渐疏远了萧观音,图一个耳根清净,可以率性而为。
第二个得罪的是皇太叔重元妃。在萧观音生太子睿的时候,百官家眷前来道贺。重元妃也长得很美,常常媚眼生波,巧笑倩兮。萧观音忍不住批评她:“贵家妇宜庄以临下,何必如此!”这使得重元妃羞恼异常,当时未敢言语,但已是满面羞红。回家后就对丈夫大发脾气:“你如果是个有志气的,你就该替我报仇雪耻。”重元父子因此谋划叛乱。但是不久就被打败,重元父子被杀。在这一次平叛的战争中,赵王耶律乙辛立有大功而被加封太子太傅,威风赫赫,权倾一时。道宗统治后期,终日畋猎饮酒为乐,有时还以掷骰子的方式任用大臣,简直拿国事当儿戏。耶律乙辛更是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由于辽道宗把国事全权交予耶律乙辛等人,他自己终日在外打猎游乐。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辽道宗与萧观音所生的皇太子耶律浚开始参预朝政,这位太子很聪慧,“幼能言,好学知书……七岁从猎,连中二鹿”,长成后,“法度修明”,一时间得到众臣的拥戴和赞赏。大权久掌的耶律乙辛一下子很不适应,不仅感到失落、愤懑,心中还充满新君登位后找自己算帐的忧虑。想来想去,他就想先拿萧观音这位皇后找碴,然后顺藤摸瓜,再把仁明聪颖的太子废掉。
第三个得罪的是宫中一个婢女单登。单登本是重元家的婢女,在重元父子被诛之后,单登因善弹筝和琵琶而被收入宫中。萧观音总是召赵惟一弹奏曲子,而不召她,这使她心生怨恨,认为萧观音不识人,不知道她的本事。皇后听到她的怨言之后,召她来与赵惟一单独PK,对弹四旦二十八调,结果单登都输了,这才拜服。有时道宗召她来弹筝,萧观音劝谏,说单登是叛贼家婢女,不要让她轻易靠近自己,以防不测。道宗果然不再召见她,并把她派到别院值班。由此以来,单登对萧观音恨之入骨。
单登有妹妹清子,单登经常对妹妹倾诉自己的冤屈。她的妹妹清子是教坊朱顶鹤的妻子,虽为人妻,却暗地里与耶律乙辛相好,常常把单登讲述给自己听的事情讲给乙辛听。其中就有萧观音和赵惟一的事情。耶律乙辛如获至宝,他正想找萧观音的把柄呢,这一下是正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但是想用这件事扳倒皇后也不容易,俗话说,捉贼拿赃,捉奸拿双。单凭一个婢女的口述难以为凭,只是流言蜚语罢了。
耶律乙辛的属下献上《十香词》,并给他献上一条毒计:让单登把《十香词》献给萧观音,伪说词是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它谱曲,便可称为二绝,也好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十香词》分别写的是:
第一香:发香。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第二香:乳香。
红稍一幅强,轻拦白玉光;试开胸探敢,尤比颤酥香。
第三香:腮香。
笑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第四香;颈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第五香:吐气香。
和美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口甘香。
第六香;口脂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第七香:玉手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第八香:金莲香。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白玉,雕出软钩香。

第九香:裙内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第十香:满身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无非口噉沉水,生得满身香。
萧观音读过词之后,十分喜爱。这《十香词》共十首,写女人身上各个部位的十种香气,婉约风流,暗蕴**,虽为艳歌,不减雅致。但这些应属于闺房隐私之乐,应是恩爱夫妻情浓之时私下共赏的,多少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萧观音一定是被冷落日久,连下人婢女也对她心生怠慢,好不容易有人向她献媚邀宠,便失却了应有的警惕之心。也因为她原本就是词人,一见到好词佳句便忘记了一切危险。还因为单登投其所好,索要她相当自赏的手书,更使得她飘飘然了。
总之,萧观音一头栽进了耶律乙辛和单登等人设计好的陷阱里。她不但精心抄写了一遍《十香词》,还在末端又写了一首题为《怀古》的诗:“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拿到了萧观音亲手誊写的《十香词》,单登几乎一出门就仰天狂笑,咬牙切齿地说:“老婢淫案已得,何况皇帝性忌,早晚可见白练挂她的脖子了!”
耶律乙辛开始收网捕鱼。太康元年,他先命单登和清子的丈夫朱顶鹤到北院告密,说赵惟一私通皇后,有皇后手书的十香词为证。

耶律乙辛再密奏道宗。奏折中对二人私通的过程极尽描绘之能事,仿佛亲眼所见,细加铺展。道宗读后,自然勃然大怒,马上招来皇后对质。可怜萧观音家中坐着也会招来如此大祸。万分惊愕之余,极力为自己辩解:“妾贵为皇后,已是尊贵之极。而且已经生养了几个儿女,最近还添了孙子,儿孙满堂,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又怎么会去做这种伤风败俗的无耻勾当呢?”道宗将《十香词》摔到她面前:“这明明是你亲手写的,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萧观音说:“这是宋国皇后写的,我不过应单登的请求为她抄写一遍罢了!况且我们辽国也不养蚕种桑,我怎么写得出蚕桑的句子呢?”道宗听了更加生气,皇后的聪慧和善辩是出
了名的,现在还在狡辩。
道宗一气之下,拿起铁骨朵朝萧观音打去,由于猝不及防,萧观音几乎被打死。道宗命令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处理此案。两人圣旨在手,马上将赵惟一和高长命等抓起来,动用钉灼荡错等酷刑,众人熬刑不过,屈打成招。
上报到道宗那里的时候,道宗忽然心软了,他指着纸上的《怀古诗》说:“这是皇后骂赵飞燕的诗,怎么会写十香词呢?”张孝杰解释说道:“诗中‘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正包含了‘赵惟一’三字,此正是皇后思念赵惟一的表现。”至此道宗认定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族诛赵惟一,赐萧观音白练自尽。当时皇太子和各位公主都向道宗求情,请求替母亲一死,道宗不许,说:“朕身为一国之君,而被人戴了绿帽子,如果不杀了她,还有什么面目见人呢?”

萧观音请求再见道宗最后一面,也不允许,于是写了《绝命词》:

“嗟薄福兮多幸,羌作俪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华。托后钩兮凝位,忽前星兮启耀。虽衅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岂祸生兮无联,蒙秽恶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冀回照兮白日。宁庶女兮多渐,遏飞霜兮下击。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其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兮惨悴,恨今古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诉说自己蒙受污秽之名的悲哀,想要掏心剖肝表明清白。那一年,她三十六岁。
萧观音死后,道宗仍觉得不解恨,命人剥去她的衣衫,以苇席裹裸尸下葬,其状极为凄惨。皇太子以头抢地,发誓说:“杀我母亲者,耶律乙辛,他日我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然而,第二年,耶律乙辛再次设计将太子害死。
这件事一直过了十一年,到了一零八六年,萧观音的二女儿起兵清君侧,才逼杀了耶律乙辛,其时张孝杰已死,开棺戮尸。至此,这一桩暗无天日的冤案才算最终落下帷幕。
至萧观音之孙天祚帝继位后,将奶奶的尸体刨出,重新洗沐装裹,以皇后名号与道宗合葬。金兵灭辽后,遍挖辽国皇族陵寝,萧观音的尸身又被刨掘出来,剥去身上金玉,任由牛马践踏。自古红颜多薄命,一代杰出的女诗人,灵魂竟无安放的所在。
后有涿州人王鼎将案件的详细情形写出了一本书《焚椒录》,并将当时的奏折、诗词全部收录进去。王鼎在书中极力为萧观音鸣不平,道冤情。他认为萧观音取祸的原因有三:曰好音乐,与能诗善书耳。假如不作《回心院》,也就不会有《十香词》一事,假如不善书,也不会一时技痒而为单登手书艳词。而怀古诗的巧合也实在难以解释,只能说天意难违。
清代的朱彝尊和纳兰性德都对萧观音的悲剧寄予了莫大的同情。朱彝尊在咏萧观音的诗中说:“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怀古情深,焚椒寻梦纸。” 纳兰性德写道:“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关于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到底是否有私情,各文学史说法不一,比如游国恩就认为两人发生了性关系,而谭正璧则认为她是被阴谋陷害。不管二人是否真有情事,其实都不重要。她被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固然是一大惨剧;而若她真的爱上乐工赵惟一,不也是一大悲剧么?中国古代女子将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如果失宠就是掉进了万丈深渊,从此暗无天日。而宫廷中的女人尤其不幸,在惨烈的宫廷斗争中,萧观音不过是一个牺牲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