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色素低的危害:宽容的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11:44
        此为《养生》杂志约稿。 

春节回家的时候,听得一个故事,是关于老人的。说是某甲的爷爷,年轻时候很风流。他经常要到街上相好的家去。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了:因为他家住在山里,人烟稀少。他太太一个人在家里,晚上会害怕。毕竟那时候,山上有野兽,老虎也多。另外就是神仙鬼怪的传说也多。一个女人,晚上一个人在家,当然害怕。这个爷爷有办法,他就叫他的好友,某乙的爷爷,晚上去他家,给他老婆作伴。大家听到这个典故,老少爷们都很高兴。脸上都挂着坏笑,咧着嘴,半天合不拢。好像是意味深长,很值得回味的样子。 

像这种情况,引起我的思考。我想起一个词,认为如果写一本书的话,将是一个很好的书名:宽容的性。 

实际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乏对于性的宽容精神。在东方文化当中,对于性的态度,也并非一种。对于儒家来讲,一开始是尊重这种需求的。食色,性也。王如好色,请与民同之,于王何有?这个都是很尊重的态度。制度上,民间习俗上,都是很开放,很开明的。南宋以后,这个态度就变了。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存天理,灭人欲。这个成为主流价值观,直到最近,文革期间达到顶峰。所以从儒家来讲,性一开始是中性的、正面的,后来被看成万恶之源,那就是罪了。 

若是从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道家来讲,性既不是罪,也不是病,倒好像是修炼方法。认为性也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古代道教有房中术。他们不把性当成本能来对待,而是加入理性的程序,加入某种引导。使这个过程,在理性参与的情况下,达到某种修心或修身的效果。而且,五斗米派的道士不出家,可以结婚,称为“火居道士”。 

又比如医家,对于性这个事,更是采取宽容的态度。著名医家孙思邈讲:“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千金方·房内补益》) 

至于佛家,那就更是慈悲。他尊重性欲,远远不是叫大家简单地禁欲了事。他提出诸多对治性欲扰动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易行,却使人得清净喜乐,真是仁慈。 

举例来说,著名佛学家陈兵教授有本书,里头讲得不少。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不净观”,是“专门对治贪爱和性欲的”,“是南北二传佛教重要的禅定法门。”“不净观对治性欲扰动,对治的方法,是如实观想所贪异性肉体,实际上充满不净、污秽不堪、不可爱,不值得贪求。”(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96页,陈兵著。下同) 

但是,不净观不是人人愿意修,更不是时时乐意修。所以又有“纵念法”。“贪欲(如性欲)强盛时,若强制对治,往往会更加炽盛难伏,故应放纵,但必须做其主宰,当放纵时以正见修观。”“对心的拘制若过于严紧猛利,将烦恼恶念强行压制,储藏于无意识中,这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看来是一件有害于心理健康的事,甚至会造成心理变态和精神病。”“藏密、禅宗等早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强调调心须松紧结合、有张有弛,喻如‘婆罗门捻线’。必要时须故意释放藏识中的烦恼习气,纵任烦恼恶念浮现,不加压制,而冷眼观照,以智慧转烦恼为菩提。” 

更有增益法。“密教无上瑜伽以淫欲为道的‘双运道’,即是用增益法转淫欲为菩提,又名‘转位道’,如以毒攻毒,为此,必要时还须将烦恼欲望增强,喻如耳中进水后以再灌水的方法将水完全倒出。” 

又主张,可以“全心地演出。将不可压制的欲望付诸实行、表达,同时观察其从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扩大困境而去充分感觉烦恼民,然不能伤害他人和自己。” 

这样看,佛家是尊重人性的,也承认性欲的存在。而且非常尊重人的个性,八万四千种法门,指的是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他给开八万四千种药。 

要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性这个问题上倒是很明显。东方文化讲病,西方文化讲罪。在东方文化看来,尤其是佛家文化看来,性是病,好色是病,而不是罪。这是东西方看问题的视角差异。思路决定出路,所以东西方性文明的路子,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