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的荣光》百度云:老将江晖长周期择时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8:09:05

老将江晖长周期择时的秘密

2011年11月28日 06:49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谭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中国资产管理的绝对回报领域,江晖就像一个标杆。

公开资料可见:江晖,18年投资管理经验。出身于名门华夏基金,随后在湘财荷银与工银瑞信任投资总监,2007年转投私募,创立星石。

他极其低调,公众了解他的机会少之又少。身边的人评价他:最大的爱好是读研报;最多的运动是每天午饭后绕着办公楼散步一圈。

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他所领导的星石投资自2007年成立以来,历经牛熊周期,每一年都创造了正收益。

2008年大熊市那一役的出彩表现,更是让他一战成名。

而在今年的“结构性熊市”中,截至11月底最新数据,星石的31只产品,近40亿规模,再次全部取得了正收益。

请注意,这不是某一只产品的盈利,而是31只产品的全面盈利。以宏观择时能力在业内著称的老将江晖,到底有什么秘密?

这是我所关心的,相信也是你所关心的。

接近江晖的人士透露,“星石今年前十个月仓位基本都保持在10%以下,目前的收益主要来自于10月-11月,抓住了本轮股市反弹的机会。”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择时成绩。如果看过我上期的专栏,你就会知道,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代宏坤的定量研究,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在过去3年的择时操作中获得的超额收益均为负。

择时这么困难,为什么星石能够反复做到?我把这个疑惑已久的问题抛给了星石总经理杨玲。

“的确,小周期择时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做过很多测试,最后发现扣除冲击成本后,收益很少。最后我们把方向瞄准了长周期择时。”

星石的“风险收益配比模型”由此浮出水面。

跟星石的多位核心人士交流之后,我得以大致勾勒出这个模型的轮廓。

首先由星石的十多位研究员根据自己的独立研究,得出一个对具体行业的风险收益比;然后将数十个行业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拟合;再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做相应的调整校正;最后模型得出对当前整个市场的风险收益比判断。

“2008年在6000点跌到1600点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就是靠了这个模型。”

当然,任何收益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长周期择时的代价就是,会牺牲一些投资机会。

“这也是我们的投资风格引起一些争议的原因。”杨玲坦承,“比如在2010年,我们判断长周期是向下的,所以投资条件非常严格。因而错过了一些后来看起来不错的投资机会。”

但杨玲话锋一转,“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完善。以往在可投与可不投的两可区域,我们会非常保守。但今年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比如11月这波行情。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不过在杨玲心目中,模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考核机制。

“对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考核,是先考核风控是否达标,再考核收益。”

不用我过多强调,相信你会了解,这个指挥棒有多么重要。

谈到未来,杨玲说,根据模型显示,目前A股已经进入了可投资区域的上限,“我们开始转向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