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的女儿阿香结局:共和国足迹—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27:11
共和国足迹
—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 [图]
2009年10月18日12:18 来源:新华网

邓小平(左前)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旅游中心眺望蛇口工业区(1984年1月26日摄)。新华社发
 精彩图集(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 197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以创办经济特区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步伐。
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萌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早在1978年,为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国务院曾先后组织多批团组分别考察了港澳地区和西方一些国家。其中,港澳经济考察组回到北京后向中央建议,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这一设想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的支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逐步形成。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广东省委负责人在向中央领导同志作汇报时,建议中央下放若干权力,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开办出口加工区。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邓小平在与广东省委负责同志谈话时表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省委关于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抓紧当前有利时机,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同时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使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迅速活跃起来。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出口特区”被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了。
随着经济特区创建工作的陆续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来到这里艰苦创业。短短几年功夫,特区建设就取得了重要成就。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改革开放的热土。
1984年1月24日至2月15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对特区建设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分别为三个经济特区欣然挥笔题词。回到北京后,他特意就办好经济特区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经济特区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共和国足迹链接
(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共和国足迹—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实现耕者有其田[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婚姻自己当家[图]
共和国足迹—1951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图]  共和国足迹—1952年:共和国反腐第一案[图]
共和国足迹—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 蜀道之难改观[图]  共和国足迹—1953年:向工业国的目标迈进[图]
共和国足迹—1953年:登上国际舞台[图] 共和国足迹—1954年:“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图]
共和国足迹—1955年:“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图]  共和国足迹—1955年:中华民族大家庭[图]
共和国足迹—1956年: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图]  共和国足迹—1956年: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路[图]
共和国足迹—1957年:从“和风细雨”到 “急风暴雨”[图]  共和国足迹—1958年:“急急忙忙往前闯”[图]
共和国足迹 —1959年:翻身农奴把歌唱[图]  共和国足迹 —1960年:勇攀世界高峰[图]
共和国足迹—1961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图] 共和国足迹—1962年:“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图]
共和国足迹 —1963年:石油基本自给[图] 共和国足迹 —1964年:“两弹一星”建功勋[图]
共和国足迹 —1964年:初绘现代化蓝图[图] 共和国足迹 —1965年:“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图]
共和国足迹—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图] 共和国足迹—1967年:中非友谊的丰碑[图]
共和国足迹—1968年:扬子江上架钢虹[图]  共和国足迹—1969年:崇山深处汽车城[图]
共和国足迹—1970年:万里长江第一坝[图]  共和国足迹—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图]
共和国足迹—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 共和国足迹—1973年:环境保护开始起步 [图]
共和国足迹—1973年:攻克杂交水稻难关 [图] 共和国足迹—1974年: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 [图]
共和国足迹—1975年:大刀阔斧的整顿 [图] 共和国足迹—1976年:十月的胜利 [图]
共和国足迹—1977年:重启高考之门 [图] 共和国足迹—1978年:科学的春天 [图]
共和国足迹—1978年:伟大的转折 [图]  共和国足迹—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 [图]
共和国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 [图] 共和国足迹—1981年: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图]
共和国足迹—1982年:开创新局面的纲领 [图]  共和国足迹—1983年: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 [图]
共和国足迹—1984年:经济理论的新突破 [图]  共和国足迹—1985年:百万大裁军 [图]
共和国足迹—1986年:“八六三计划” [图] 共和国足迹—1987年:准确的历史定位 [图]
共和国足迹—1988年:海南建省 [图]  共和国足迹—1990年:浦东开发 [图]
共和国足迹—1991年:扶贫攻坚 [图]  共和国足迹—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图]
共和国足迹—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图]  共和国足迹—1993年:汪辜会谈 [图]
共和国足迹—1994年: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图] 共和国足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 [图]
共和国足迹—1996年: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图] 共和国足迹—1997年:洗雪百年耻辱 [图]
共和国足迹—1998年:众志成城战洪魔 [图]  共和国足迹—1999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图]
共和国足迹—2000年: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图]  共和国足迹—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
共和国足迹—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图]  共和国足迹—2003年:科学发展观
共和国足迹—2004年:提高执政能力 [图]  共和国足迹—2005年:神舟飞天 [图]
共和国足迹—2005年:废除农业税 [图] 共和国足迹—2006年:天路 [图]
共和国足迹—2006年:构建和谐社会 [图] 共和国足迹—2007年:高举旗帜继续前进 [图]
共和国足迹—2008年:百年梦圆 [图] 共和国足迹—2009年:共克时艰 [图]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