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主泰语中字3:bk:《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39:4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教四万八千法门的总纲,智慧观照练心的根本要诀。般若即智慧,波罗蜜多又称波罗蜜,为“到彼岸”的意思,经是道路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通过智慧到彼岸心所经过的道路。 这篇短短的经文的核心有两句,一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另一句是“以无所得故”。 



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教四万八千法门的总纲,智慧观照练心的根本要诀。般若即智慧,波罗蜜多又称波罗蜜,为“到彼岸”的意思,经是道路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通过智慧到彼岸心所经过的道路。 这篇短短的经文的核心有两句,一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另一句是“以无所得故”。
   
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在玄奘译出前有失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1卷,旧传鸠摩罗什译。
现存异译本6种:
  ①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②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③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④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⑤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⑥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其中玄奘译本、失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玄奘所译为通常流行本。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此经现存梵本有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摩刻小本两种。日本手抄贝叶梵本,约在609年以后制作。另外,在敦煌还发现《心经》的7种译本,其中广本与藏文大藏经所收录的《心经》相同,而与小本不同。
  相传有注疏200余种。据记载,仅中国撰述即有40余种。最著名的有印度提婆《心经注》1卷;中国有唐新罗僧人圆测《心经赞》1卷,明旷《心经略疏》1卷,慧净《心经疏》1卷(敦煌发现),窥基《心经幽赞》2卷,法藏《心经略疏》1卷,宋智圆《心经疏》1卷等;日本有空海《心经秘键》2卷,最澄《心经释》1卷,真兴《心经略释》1卷,宗纯《心经注》1卷等。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法师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古今注解要目

唐代
  心经幽赞 释窥基
  心经疏 释靖迈
  心经略疏 释法藏
  心经疏 释慧净
  心经赞 释圆渊
  心经略疏 释明旷
  
宋代
  心经注 释提婆
  心经疏 释智圆
  心经疏诒谋钞 释智圆
  心经幽赞添改科 释守千
  心经幽赞崆峒记 释守千
  心经略疏显正记 释仲希
  心经略疏连珠记 释师会
  心经注 释道隆
  
明代
  心经指掌 释元贤
  心经际决 释大慧
  心经论 释大慧
  心经一贯疏 释益证
  心经注解 释宗泐 如玘
  心经小谈 释贯衡
  心经正眼 释大文
  心经发隐 释正相
  心经开度 释弘丽
  心经注解 释真可
  心经直谈 释真可
  心经要论 释真可
  心经说 释真可
  心经说 释洪恩
  心经直说 释德清
  心经释要 释智旭
  心经添足 释弘赞
  心经贯义 释弘赞
  心经斫轮解 释费隐通容
  心经文句 宋濂
  心经释义 谢观光
  心经释疑 谢观光
  心经提纲 李贽
  心经释略 林兆恩
  心经概论 林兆恩
  心经注解 诸万里
  心经注解 何道全
  
清代
  心经事观解 释续法
  心经理性解 释续法
  心经句解 释净挺
  心经论 释函是
  心经请益说 释道需
  心经注释 释大颠
  心经略疏小钞 钱谦益
  心经说 朱圭
  心经注疏 仲之屏
  心经汇纂 孙念劬
  心经解 徐昌治
  心经大意 王起隆

近代
  心经浅注 释太虚
  心经义疏 释倓虚
  心经讲义 释倓虚
  心经要解 释显慈
  心经讲解 释兴慈
  心经浅说 释应慈
  心经直指 释傅晟
  心经笔记 释月溪
  心经讲义 释圆瑛
  心经讲义 释慧三
  心经讲义 释南亭
  心经讲录 释守培
  心经精义 济阳破衲
  心经显诠 陈子彝
  心经通俗解 证平
  心经释义 骆岫青
  心经浅说 许止净
  心经口义记 王弘愿讲 杜腾英记
  心经新疏 季圣一
  心经随闻记 季圣一讲周德弥季胜灵记
  心经分段贯摄 王骧陆
  心经略赞 韩德清
  心经密义述 李翊灼
  心经笺注 丁福保
  心经详注 丁福保
  心经读 欧阳渐
  心经演蕴 温光熹
  心经浅说 张炳桢
  心经集解 胡连玉
  心经简注 马圻源
  心经诠注  周止庵庵
  
日僧注解
  心经秘键 释空海
  心经述义 释智光
  心经释 释最澄
  讲演心经义 释源信
  心经解 释宗纯
  心经注解 释圆耳
  心经口谈 释性潜
  心经止啼钞 释传尊
  心经毒语注 释圆慈
  心经秘键略注 释觉鍐
  心经秘键开宝钞 释道范
  心经秘键闻书 释杲宝
  心经秘键开藏钞 释赖瑜
  心经讲义 吉祥真雄

各家总注
  《心经三注》 唐释慧忠。宋释道楷。怀深。
  《心经解义节要》 唐释法藏。宋释智圆。元释元粹。性澄。明释宗泐。居士宋濂。六家注节要。
  《心经略释》 日僧真兴集提婆。窥基。圆测。靖迈。启。法藏。智开。武敏。空海。智光。十家注。

  以上古今注解。就著者所见。都一百种。仅知其目而未经读过者不录。虽曾读过而出于乩笔者亦不录。

略疏原序

   
  唐贤首法师法藏撰

  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罤。妙觉玄猷。奥赜超于言象。
  【注】《显正记》云。真源二字。即正指实相般若。为所观理体也。真即真实。源即是喻。由此实相。本非伪妄故。素范者。谓此理体。惑不能染。故曰素。素。洁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故曰范。范。法也。法以轨持为义故。此叹理体之德也。冲漠者。冲。深也。漠谓沙漠。谓此理体竖穷三世。故曰冲。《圆觉疏》云。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横遍十方。喻之沙漠。无有涯畔。此显理体之量也。下示理体离过。故曰隔于筌罤。隔。犹绝也。筌能捕鱼。罤能网兔。故《周易》云。得兔忘罤。得鱼忘筌。今借筌罤喻言教。鱼兔喻理境。见真理者须忘言教。犹得鱼兔者须忘筌罤也。夫真理虽假文字诠显。而真理之体本非文字。《佛顶经》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般若经》云。总持非文字。文字显总持。既体绝文字。故云隔于筌罤。妙觉二字。正指观照般若。为能观智体也。以此智体。言思罔及。故曰妙。灵明鉴照。故曰觉。玄猷者。玄即幽玄。猷。道也。即总指此智之体是幽玄之极之道也。然道有二义。一,因义。无量果德。非智不证故。二,能通义。始自凡夫。皆由此智到极果故。即总名猷。此叹智体之德也。奥赜者。即竖深之意。显非权小之浅智。故云奥赜。以竖该横。但标奥赜。此显智体之量也。言。谓语言。象。似也。当其义也。夫语言义相。皆由分别。今此观智。体非分别。故超言象也。《周易》云。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连珠记》云。真源者。即实相般若。无相真如也。清凉释《刹那际三昧》云。即穷法真源。谓穷彼刹那。时相都寂。则刹那无际。由达清静真如。本无相故。素范者。素表无瑕。范持自性。谓体若冰霜。性犹珠玉。在烦恼泥不改贞白。论云。如如体中。过恒沙染法。皆悉空空无所有故。冲曰深玄。漠言广远。妙觉。即观照般若。清凉云。离觉所觉。而尽觉故。奥赜者。谓般若渊海。深而不可极也。大论云。智慧大海。惟佛穷底。

  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
  【注】《显正记》云。言真俗双泯者。泯。亡也。真即真谛。一体无殊。俗即俗谛。万境有异。今明真即俗。故真亡。俗即真。故俗亡。互夺两亡。名为双泯。二谛恒存者。存。在也。俗即真。故真在。真即俗。故俗在。相亡互在故曰恒存。恒。常也。即显而隐故双泯。即隐而显故恒存。隐显同时。唯一实相。般若为所观境。所观之境即存亡不二。能观之智亦隐显同时。言空有者。空即照真。是如理智有即照俗。是如量智。真境无相。智照名空。俗境万差。智观称有。今以空即有。故空泯。有即空。故有泯。故曰两亡。亡。泯也。一味者。总结存亡。不二唯一。观照般若。为能观之智。体非生灭。故曰常显。《连珠记》云。以空假皆中。色空无寄。方为此经所宗第一义谛之真空故。《会要》云。以色即是空之空为真谛。以空即是色之色为俗谛。言双泯者。色即空。故色泯。空即色。故空亡。言存者。谓即空之色。色虽泯而其相宛然。以相常存而即泯。故泯而恒存也。即色之空。空虽泯而其性不失。以性恒存而即泯。故泯而常在也。又色即空而空存。亦空即色而色存。以相,即,同时故存,泯,齐立。空,有,等者。真谛故空。真空也。俗谛故有。假有也。亦由相即故双亡也。空非异有之空。有非异空之有。色空不异。水乳无分。故曰一味。《法界观》云。菩萨见空莫非见色。见色莫非见空。以二谛互融。故事理无阂。体即第一义真故。疏云。令悟二谛中道故。记云。此二不二。存泯同时。无性故缘生。空亡也。缘生故无性。有亡也。空有俱亡。为一味法。肇公曰。此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辨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玄镜云。约融二谛义。初,会色归空。明俗即是真。二,明空即色。显真即是俗。三,色空无阂。明二谛双现。四,泯绝无寄。明二谛俱泯。然色是有中之别称。通是空有二门耳。

  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
  【注】《显正记》云。意谓前说真俗不二者。实由真谛之空。常自随缘成俗谛有。未曾间断。古云未尝不有。既全空成有。反知有即真空。所以前说即俗是真。故云即有以辨于空也。俗谛之有。从缘无性。即真谛空。未曾有实。故云未始不空。既全有是空。反知空即幻有。所以前说即真是俗。故云即空以明于有。《连珠记》云。前科二谛圆融。空有一味者。以幻有真空无二为中道故。清凉云。由无性故空是空义。缘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因缘。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既是从缘生无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是故真空未尝不有。又即此有法缘生无性。便名真空。故云即有以辨于空。言幻有者。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有是有之所以(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故无性是有之所以)。既是从缘无性之有。则此有常无自性。故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无性举体从缘而成于有。故云即空以明于有。

  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
  【注】《显正记》云。有空等者。上俗谛之幻有。是即空之有。体不异空。故云不有。此结上即俗之真也。空有等者。上真谛之真空。是即有之空。体不异有。故云不空。此结上即真之俗也。所观既然。能观亦尔。《连珠记》云。有空下。即于幻有真空之上。各显一中道义也。初言有者。指幻法自体。即幻有上非不有义也。次言空有者。谓此幻法从缘无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举体全空无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义也。非有非不有无二。是幻有义。《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为幻有。次云空者。指真空上非不空义也。言有空者。谓此真空是缘生无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云有空。故不空者。不待灭缘生方为空。故全有之空是不空。指真空上非空义也。非空非不空无二。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得。名为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小钞引清凉疏》云。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非空非有。是中道义。

  不空之空。空而非断。不有之有。有而不常。
  【注】《显正记》云。言不空等者。显上真空是即有之空。空若离有。即是断空。今既不尔故云不断。不有等著。显上幻有是即空之有。有若异空。即成常有。今既不尔。故云不常。《连珠记》云。言不空等者。即无性故空。缘生故空。为真空也。清凉云。显正也。空而非断者。非无见断见之空。清凉云。拣非也。断见之无。是定性之无。定无则著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是故空而非断也。不有之有者。即无性故有。缘生故有。此二种有。并非常见之有。常见之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无性之有。非定性有。显是幻有。显正也。既非定性之有。故曰有而不常。拣非也。则是真空妙有。离断常之中道也。清凉云。缘生无性故空。则非无见断见之空。为真空也。无性缘生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是幻有也。肇公云。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实相。言不有不无者。非有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玄谈云。虽空不断。虽有不常。此即中论及智论文。且约空为真谛。有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虽空不断。斯则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龟毛兔角。方说名空。虽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则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见。故《中论》云。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非断非常。即是中道。影公《中论·序》云。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不滞于无。则断见绝息。不存于有。则常见冰销。

  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谓欤。
  【注】《显正记》云。四执者。空有断常。但计一种。故名四执。又一异有无。各有四句。随计其一。亦名四执。言百非者。起信于一异有无等四句明之。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为一四句。异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并根本四。都成百非也。今疏意但不生分别。寂尔亡怀。情执自除。过非斯泯。故云四执既亡。百非斯遣。般若二字。正指此经。亦旁该广部。玄妙旨趣。理极于此。故云斯之谓欤。斯者。此也。欤者。语辞也。《连珠记》云。四执亦云四谤。定有者。增益谤。定无者。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执四句故皆成谤。般若离四句。不可以有无取。故四执既亡。即成四德。《小钞引圭山》云。会色归空。无增益谤。明空即色。无损减谤。色空无碍。无双非戏论谤。泯绝无寄。无双亦相违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已当八部般若无相大乘之极致也。清凉云。今显初门具德四句。一,真如是有。二,真性是空。三,真如亦有亦空。四,真性非有非空。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门。然执著成见取。成四谤。若能不住。无分别智遍入四句。则远离四谤。不滞空有。何行不成。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又随一句必具余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又云。为法之相。不出有无。设非有非无。若有此者。亦不出有。若无此句。亦不出无。但遣有无。万法斯寂。《起信钞》云。一异有无等各一四句。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若以论下文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有相。非无无相。非有无俱相。例非一相非异等十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烦恼。亦成百非。记云。百非斯遣者。论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皆背天天。演水之谈。足断而止。审虑之量。手亡而住。可谓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释摩诃衍论》云。百非非。非非百。非非非。中中。谓以非非非去其非。故无非也。《会要》云。此之空有。与肇论有无不同。彼论有无。随世计说。相因而生。故论云。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密严经》云。要待于有法。而起于无见。如见牛有角。计兔无角等。二谛收之。但俗谛耳。《仁王经》曰。若取著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也。此云即有之真空。即空之幻有。与彼遍计所执有无之理居然异也。

  若历事备陈。则言过二十万颂。若撮其枢要。则理尽一十四行。
  【注】《显正记》云。若历下叙能诠。上叙所诠。既当实相观照二种般若。今叙能诠。即是文字般若也。般若广部六百卷。总开八部。谓大品小品等。其中所说始自色心。终乎种智。八十余科。今显其广。故云二十万颂。撮。取也。枢即门臼。喻其要也。以一总多曰要。理即义理。古来经文。皆以十七字为一行。故今经但有十四行也。《连珠记》云。若历等者。谓历色心等事。备陈正理。则有八部二十万颂。枢谓门枢。尔雅云。制扇以柎。门傍曰枢。以况八部所诠顿实之旨。斯经尽之。故曰。撮其枢要。理尽一十四行。《会要》云。二十万颂。属六百卷大部。西域法以颂定数三十二字为一颂。一颂为一数。故大部该二十万颂。

  是知铨真之教。乍广略而随缘。超言之宗。性圆通而俱现。
  【注】《显正记》云。教铨真理。故曰铨真之教。所叙或广或略者。由机有利钝。利者闻略说则悟。钝者闻广说方解。缘谓机缘。所铨之理。是一经之主。故名为宗。离言说相。故曰超言。能铨之教。虽有广略。所铨之理。则无增减。本自圆融。平等显现。故云性圆通等。《小钞》云。广略随缘者。《依起信》云。或有众生。以自力广闻而取解。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又或因广论而得解。复以少文摄多义能取解故。《会要》云。宗谓宗旨。此所铨之性宗,在广部铨量非增。在略部铨量非减。一皆圆满融通也。

  般若心经者。实谓曜分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注】《显正记》云。实谓者。指定之辞。曜。照也。衢谓衢路。昏衢喻二障。即生死因。苦海即生死果。三界有情。常居苦趣。飘沉生死。不证菩提者。靡不由此。二障者。一,名烦恼障。体即根随。二,名所知障。体即无明。《金刚疏》云。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既是有情生死根本。又能障翳无生理智。其犹昏暗衢路。履即颠坠。故以为喻。高炬即火炬。喻般若也。谓若能依此经发深妙慧。了心本寂。见法元空。然后悲智兼修。自他俱运。泯取舍。亡顺违。则二障潜祛。三空可契。犹火炬高照。昏衢顿明。迅航亦喻般若。苦即分段,变异,二种生死。由上二障之所感。故二死苦相。无有边际。喻之苦海。然三界无定。靡不皆苦。众生妄计为乐。以智观之。有何可乐。故我大圣由悲愿力。特演斯典。济救有情。使登般若之智航。度竛竮之苦海。物谓物机。迷为迷惑。显此经决能引导迷者。拯接物机。离二障昏暗之衢。践智慧坦明之道。则涅槃高岸。尚可即登。生死微波。何疑不度。《连珠记》云。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驰生死。无智慧明。五苦八苦。不得边底也。高炬迅航。以况斯经。三无相慧。拯接物机。导引迷徒。群修多罗。莫比斯最。《会要》云。昏衢高炬者。如《仁王经》以般若喻于摩尼大宝。体具众德。乃至云。若于暗夜。置高床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苦海迅航者。则般若独能为舟也。若以六度共为舟。则施为船底。戒为船帮。忍如板。进如欋。定如坠石。慧如艄人也。

  然则般若以神鉴为体。波罗蜜多以到彼岸为功。心显要妙所归。经乃贯穿言教。从法就喻。诠旨为目。故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显正记》云。般若此云智慧。神名不测。鉴谓鉴照。体即性也。此智虽不可测。而性常鉴照。故云以神鉴为体也。波罗蜜多者。显此智有离此到彼之功心显等者。以人心藏。是一身所归。要尽微妙之处。喻此略本。是彼广部之要也。经乃等者。法喻并彰也。以经能持义喻线能贯华。显不散失故。此经则是能持义理之言教。故曰经乃贯穿等。法即所喻。谓般若等。心是能喻。铨谓能铨。即经之一字。旨谓所铨旨趣。即上法喻等。是乃法喻能所合为此经题目。故总结云从法就喻等。《会要》云。依起信中。本觉。般若体也。此体灵明。本自神解。故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又云有大智慧光明义等。若始觉。般若用也。《无知论》曰。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皆神妙也。今通铨二种。则实相属本。观照属始也。《连珠记》云。肇公曰。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则观照实相也。功者。用也。谓漉人天龙。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前已广叙所铨之经。此特显能铨文字般若。略能摄广是六百卷。中之要妙。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经为铨。般若为旨。结为题目矣。

  本经异译名称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            吴支谦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             唐菩提流志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义净译
  摩诃般若随心经              唐实叉难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不空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月初译重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智慧轮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成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契丹慈贤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施护译
  圣母智慧到彼岸经             元达里麻剌怛那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      周止庵居士著述

   缘起

  世间一切宗教,以佛教为最奥衍广博。止庵具缚凡夫,生际末劫,终日衣食于奔走,绝少与大德长老参究机会,何敢以一知半解,妄谈注经。贻佛头著粪之诮。所以有此一著者,因缘所系,可得而言。余家居古越。高曾以来。代崇佛教,先王母倪太夫人长年茹素,持名甚虔。余幼时习闻,欲究其义苦无师承。光绪丁酉,丁本先生妣徐太夫人之忧,营建水陆道场于大善寺。住持以《楞严经》一帙,赠先嗣父味仁公。侍读及之,喜其文义,是为余知读大乘经典之始。民国三年,于役苏州,友人王君复以《楞严经》见惠,夙习所熏,欢喜赞叹。嗣后涉历所至,行筴中不离梵典。在天津时,与上方山兜率寺沙门清池上人游,研讨更切。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辞约义丰,撷《大般若经》六百卷之菁华,观世音菩萨悲愿所感,斯土流传,历久弥广。而白衣诵持,大多莫详其义,甚至于经中照见五蕴皆空句,连上文时字并读,句逗未明,遑论义解,窃尝心焉病之。历览古德著述,陈义高者如窥基法师之《心经幽赞》多陈法相,非初机学者所能领悟。略者如朱石君居士之《心经注解》,寥寥数章,稍读内典者,又不足以餐其求知之欲。倭难既起,避兵沪渎。次儿永洪,以军训内伤肺部,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酉刻咯血死。属纩时神志清明,强起与其母诀。余示以出世之恉,点头领会。余亦了悟世缘如幻。众生沉迷生死之苦。遂发愿诠注心经。参考窥基法师之《心经幽赞》,靖迈法师之《心经疏》,贤首法师之《心经略疏》,智圆法师之《心经疏》,宏赞法师之《心经添足》,宗泐法师、如屺法师之《心经注解》,德清法师之《心经直说》,智旭法师之《心经释要》,紫柏老人之《心经说》,续法法师之《心经解》。并世大德,如太虚法师之《心经浅说》,圆瑛法师之《心经讲义》,应慈法师之《心经浅说》,韩德清居士之《心经略赞》,季圣一居士之《心经随闻记》,丁福保居士之《心经详注》,李翊灼居士之《心经密义述》,温光熹居士之《心经演蕴》。亦复多所取资。融贯百家,惟求其是。宗派门户之见不敢存,片词只义,凡可以阐明经恉者不敢略。譬如得食,不欲以甘者自私,将以导引初机同登觉路。凡数经修改,历时十有四载,诠注合计,都十九万余言。居士林康甫世讲读之,以为可备初学参稽之需,怂恿付梓。因叙其缘起如此。

  周止庵


  再版凡例

  一、诠注以诠为主。首列经文,以宗经也。次列诠文,以释经也。名相法数,非诠所能尽者,以注明之。注有未尽者,以复注详之。注与复注,有时失之繁复,则以意在引导初机,故于介绍佛学常识,不厌求详。
  二、注引经论,随时注明出处,用备读者翻阅原文,更求深造。
  三、诸经论外,多节取法云法师之《翻译名义集》,玄应法师、慧琳法师之《一切经音义》,希麟法师之《续一切经音义》,一如法师等之《三藏法数》,丁福保居士之《佛学大辞典》。读者欲详始末,可检本书。
  四、注引经论,惟取简称。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为《大般若经》,《大智度论》简称为《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简称为《瑜伽论》,《显扬圣教论》简称为《显扬论》。余可类推。
  五、各经译名,新旧不同。如《华严经》之道种智、一切种智,《大般若经》作道相智、一切相智。本书行文,概依《大般若经》,其引用经论及古德疏解者,则各仍原文。
  六、学佛之道,首在遣执。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更无一字可得。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诸法实相,言忘虑绝,当无得无证之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涉思惟,即落知见。知见愈精,去道愈远。《楞严经》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金刚经》曰,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读者当知佛说十二部经,亦不过为渡津舟筏。何况末学诠注,如蠡测海。宋永明延寿禅师云,切不可迷性徇修,执权害实,弃本逐末,认妄遣真,据世谛之名言,执无始之熏习,将言定旨,立解明宗,一向合尘,背于本觉。吾深望读此经者,以诠注为筌蹄。不可执著文字,自堕理障。过江须用筏,到岸不需船,行者勉之。
  七、不慧志在潜修,夙以名闻为惧。初版行世后,承各方大德题赞之词,愧不敢当,故未刊载。惟为启示读者修学方便,于卷首补录贤首法师略疏自序一通,略加注释。古德所诏示者,即末学所师承,冠之简端,用示私淑。
  八、杨仁山先生云,《心经》以二百六十余言,摄尽六百卷般若妙义。果能自浅而深,澈见真空实相。则一大藏教,无不从此流出。所谓般若为诸佛母也。读者受持此经,当作难遭难遇之想。止庵末学钝根,此次再版,参附臆见颇多,深恐所诠有误,尚祈大德长老赐以教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卷一》  震旦白衣周止庵学


  
  经 文

  将欲宣说此经。自应先列经文。以申皈敬。此经具称。当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世间流布。简称心经。其有连上文多字并读称多心经者。误也。
  心经由梵译汉。凡十四本。吴支谦。唐菩提流志。实叉难陀。大广智不空。宋契丹慈贤。元达里麻剌怛那。六种译本。已久佚。今所存者八译。此八译中唐义净三藏所译者。除咒后有诵此经破十恶五逆。九十五种邪道。若欲供养十方诸佛。报十方诸佛恩。当诵观世音般若。百遍千遍。无间昼夜。常诵此经。无愿不果。五十一字外。与玄奘三藏所译相同。故世所流传。仅称七译。
  此外大藏中尚有同名为心经者。一,为陀罗尼集经三。唐阿地瞿多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系佛与梵天说般若波罗蜜多功德。二,为宋施护所译之《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为帝释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之义。均与本经不同。不可以译名相同。而谓为同本也。
  【注】宣说者。宣明经旨。演说教法之义。《华严经·五》曰。以佛力故能宣说。
  古来误称多心经者,约有二义。一,以心字属上文。为般若波罗蜜多心之简称。如唐·新罗·崔致远《法藏和尚传》,多心虽小不轻,疏出尘中经义。注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多心属上。心是般若之心。略云多心。此特简称费解。意尚不谬。二,因什师旧译。依巴利语无尾音。作波罗蜜。新译作波罗蜜多。后人遂以多字为别有含义,有作禅定之定字解者。则大误矣。经文言波罗蜜多者,凡五处作定字解,即不可通。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般若波罗蜜多那经》。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摩诃般若随心经》。均见《开元释教录·十四》。有译无本录。唐天竺三藏大广智不空译《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三藏慈贤译《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亦见《祥符录》及《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元释达里麻剌怛那译《圣母智慧到彼岸经》。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未著录。今均佚。
  十恶。又名十不善。一,杀生。二,不与取。三,邪淫。四,虚诳语。五,离间语。六,粗恶语。七,杂秽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大乘义章·十二》云。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故又名十不善。为苦报之业因。故又名十恶业。十不善业。
  五逆。又名五无间业。《华严·孔目章·三》云。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此通于三乘之五逆也。
  九十五种邪道。即外道也。于佛教外立道。在真理外之邪法也。《资持记·上》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又曰僧祗总数。九十六种出家人。佛道为一。邪道九十五。《南本涅槃经·十》曰。世尊常说。一切外学九十五种。皆趣恶道。声闻弟子。皆向正路。按《西域外道九十五种清凉华严疏》。束为十一。一,数论师。名劫比罗。此云黄发。立二十五谛。即冥谛也。二,卫世师。新云吠世史迦萨多罗。此云胜论。即米齐外道也。三,涂灰外道。计自在天为万物之因。四,围陀论师。计那罗延天能生万物。五,安荼论师。计本际生世间。最初由安荼出生梵天。化生万物。六,时散外道。计一切物皆从时生。故时为万物因。七,方论师。计方生人。人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故方是万物因。八,路迦耶论师。计色心等法皆极微所作。此云顺世外道。九,口力论师。以虚空为万物因。十,宿作论师。以众生苦乐。皆随宿世本业。故宿作为一切因。十一,无因论师。谓一切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灭。
  供养者。供奉财法。资养三宝也。一,财供养。以香华灯明饮食衣物等为供养也。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也。见《普贤行愿品》。十方诸佛者,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也。
  七译详略不同。今所诠释。依唐玄奘法师译本。但为阐明经旨。别译亦不可不参稽互证。谨于诠释本经之先。依时代先后。录各种译本经文如次。其义净三藏译本。准日本大藏经梵汉般若异本集记载。与奘师所译相同。故略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龙藏翔字函又据日本大藏本续藏本校正)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明咒。是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僧莎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龙藏翔字函)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丽藏磻字函又据日本大藏本续藏本校正)
  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座。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复如是。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莎婆诃。佛说是经已。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注】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贞元续录。《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宋天竺三藏达摩战湿罗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罽宾沙门般若共利言等译。右二经与前大明咒般若心等经。同本异译。
  法月两译本经。字句小异。此其重译本也。初译本。王舍大城作王舍城。观自在作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作菩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作在彼众中。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作合掌向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白佛言。于此会中说。作于此众中宣说。无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句。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作以佛神力。入于慧光三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作三昧定起。告舍利子言。名普遍智藏。作名曰普遍智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作当为汝说。作是说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言。惟大净者。愿为说之。作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愿宣说。于斯告舍利弗。作舍利子。远离颠倒。作远离一切颠倒。诸比丘作与诸比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丽藏桓字函又据日本大藏本续藏本校正)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子。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应观五蕴性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蘖谛蘖谛。波罗蘖谛。波罗僧蘖谛。菩提娑婆诃。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日本藏经书院续藏本又据日本大藏本校正)
  唐三藏沙门智慧轮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誐梵住王舍城鹫山中。与大苾刍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离诸苦厄。舍利子。色空。空性见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色即空。是空即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性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证。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住。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寂然。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无上真言。是无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真言。即说真言。唵。誐帝誐帝。播(引)啰誐帝。播(引)啰散誐帝。冒(引)地娑缚(二合)贺。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具寿舍利子。观世音自在菩萨。及彼众会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啰、巘驮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
  唐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厄。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罗峨帝。波啰僧峨帝。菩提沙诃。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龙藏薄字函又据日本大藏本校正)
  宋西天译经三藏施护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怛[宁+也] 他。唵。誐帝(引)誐帝(引)。播(引)啰誐帝(引)。播(引)啰僧誐帝。冒提莎(引)贺(引)。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干达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以上七种译文。详略虽殊。经旨则一。皆出自同一梵本,吾国四众间流通最广者。自推玄奘法师译本。文简理具。本诠宗之。
  【注】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药师经》曰。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此统指在家出家而言。若出家四众。则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流通者。传布无壅之义。《十地义记》云。传布名流。无壅曰通。欲使正法流注于无穷。圣教不壅于方来也。

  自东晋道安法师以三分判释经文。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冥符亲光。为译经者所宗。所谓弥天高判。今古同遵也。本经法月师译本。自如是我闻至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为序分。于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至菩提莎婆诃为正宗分。佛说是经已。至信受奉行。则流通分也,般若共利言等四师所译皆然。什师奘师净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分与流通分。
  【注】冥符亲光者。先是道安法师。以三分判释诸经。译者宗之。及玄奘法师译《佛地论》。始知西城亲光菩萨判《佛地经》亦分三分。一,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与序、正、流通辞异义同。道安所见。与之冥符。
  弥天高判者。即指道安。以晋时民间习语。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极言其化行之广也。
  序有二种。一,通序。诸经通有故。亦名证信序。证明佛说以起诚信故。亦名经后序。佛说经时。本无此序。至结集时始加入故。亦名《遗教序》。佛涅槃时。阿难尊者。奉佛遗教。结集时当置此序故。亦名《印定序》。诸经之首皆安立故。亦名《破邪序》。对破外道阿优故(外道经首。皆安阿优二字。阿此云无。优此云有。不出有无。即断常计。经序以如是起首。如即真空。是即妙有。以对破邪宗之执断执常)。二,别序。诸经所说缘起不同故。又名发起序。以发起本经说法因缘故。本经法月师译本。如是我闻至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为通序。以下至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为别序。
  世尊说法。必具六缘。结集时即于通序见之。云如是者。信成就也。《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云。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万行中以信为首。故曰如是。云我闻者。我即阿难自指。五蕴假我。假立宾主。但是名字。闻谓耳根发识听受。夫耳闻非识。识闻非耳。缘合方闻。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总该诸根。故称我闻。云一时者。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一者。如来说经有无量时。不能别举。二者。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云一时。云佛者。主成就也。具称佛陀。此云觉者。自觉异凡夫。觉他异二乘。觉满异菩萨。三觉理圆。故称妙觉。云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者。处成就也。在者。住也。佛内住无量三昧。迹住灵鹫山中。处有二。一,所化处。即王舍城。二,所住处。即灵鹫山中。云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者。众成就也。《法华文句》。佛说经时。海众云集。一,发起众。发动本经说法因缘者。二,当机众。夙植德本。当座闻法获益者。三,影响众。诸佛菩萨。隐其圆果。示同机众者。四,结缘众。过去根浅。三慧不生。现世虽见佛闻法。未能获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者。《华严经清凉疏》。又有常随众。如普贤等常随不离者。守护众。如执金刚等。常勤守护者。庄严众。如道场神等严净佛宫殿者。通序所明。即此六缘。六缘既具。法会斯起。

  以上七译。皆取梵文之意。紬译华言。亦有直取梵音。表以汉字者。日本大藏经梵汉般若心经异本集有梵语《心经》一卷。题宋兰溪大觉禅师将来。又题宋道隆将来。盖亦由我国传入者与敦煌石室所出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同小异。兹为学者参考之便。并录如次。

  梵语《心经》一卷(日本大藏经本)

  八罗娘波啰弥陀逆哩驮耶素怛啰。

  阿列婆噜枳帝室缚罗母帝萨埵。严毗览八啰娘波啰弥哆左焰左耶颇噜也。缚噜迦野地娑么畔左思建驮娑怛写娑婆婆缚戍涅缚室底娑么伊贺。舍利补怛啰噜畔戍涅戍涅多缚噜缚。噜畔曩比囊戍涅哆戍涅哆夜。囊比囊迦噜畔。夜噜也噜畔娑戍涅哆哆也。戍涅多娑噜畔伊缚弭缚。吠怛多三迦南散娑三迦喃。尾迦南伊贺。舍利补怛啰。萨啰缚达磨戍涅多洛叉拏。阿耨多婆左阿里也噜驮。阿么攞。阿尾也噜攞。阿怒拏阿婆哩布攞怛。多娑磨舍哩布怛啰。戍涅哆耶戍涅多萨噜畔。曩吠怛多。散迦。南三散娑迦。喃尾誐南。囊[石*斥]刍助噜啰迦啰拏即贺缚迦野颇那悉莎噜畔。摄那彦驮啰娑娑播啰瑟吒尾演达摩。曩斫刍驮都。也缚那么怒尾迦南[馬*犬]都。那尾南。那尾南。吒喻那尾南。叉欲夜缚。那槎啰么啰南。那左罗么啰拏叉喻。那耨佉娑敏那野宁噜驮缚室哩誐尾演钵罗誐婆啰弭。多缚室利誐尾贺啰野。枳陀婆啰誐。枳陀婆啰誐。那悉帝达么那钵啰尾地那备。娑曼也[馬*犬]三曼。曩钵啰尾帝娑驮冒地三埵南。钵啰誐婆啰弭多。缚室哩耶奴答览。三藐三牟备牟备。娑曼驮缚。室里誐尾演。钵啰誐娑啰弥陀。摩诃曼怛罗。摩诃尾欲曼怛罗。阿耨多罗曼怛罗。阿娑婆三备曼怛罗。娑婆奴迦钵啰。舍婆那娑帝冒帝地演达摩。钵啰誐婆啰弭多目讫姤满怛罗。怛侄哆。虐谛虐谛。播罗虐谛。播罗僧虐谛。菩提娑婆诃。
  【注】梵语。即印度文言。印度人自称为梵天苗裔。故曰梵语。
  兰溪大觉禅师。即道隆也。宋僧。俗姓冉氏。号兰溪子。淳祐三年。应北条时赖之聘。赴日本。为日本建长寺之开山祖。著有《般若波罗心经注》。
  将者。持义。与偕义。将来者。犹云持来也。杭州方言犹然。
  敦煌石室。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之鸣沙山。山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甚多。旧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石室之一为书库。内藏唐人手写佛经。及其他美术品甚多。盖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者。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发见。国人不知珍惜。大部为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运去。藏伦敦图书馆。及巴黎国民图书馆者。达千余卷。迨民国十九年。政府始前往收拾。举其残余。运至京师图书馆。精萃者已伤失殆尽。国有瑰宝。不能自保。虽曰诸行无常。亦秦之无人也。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


  钵啰[二合](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纥哩[二合]那野(心)素怛囕(经)。
  阿哩也[二合](圣)嚩噜枳帝(观)湿嚩路(自在)冒地(菩)娑怛侮[二合](萨)。俨鼻囕(深)钵啰[二合](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左哩焰[二合](行)左啰(行)么女(时)尾也[二合]。嚩噜[引]迦(照)底娑么[二合](见)畔左(五)塞建[引]驮[引](蕴)娑怛[引]室左[二合](彼)娑嚩(自)婆嚩[引](性)戍你焰[二合](空)跛失也[二合]底娑么[二合](现)伊贺(此)。舍(舍)哩(利)补怛啰[二合](子)。噜畔(色)戍你焰[二合](空)戍你也[二合](空)[口*帶](性)嚩(是)噜畔(色)。噜播(色)曩(不)比[口*栗][二合]他(异)戍你也[二合]哆(空)。戍你也[二合](空)哆野(亦)曩引(不)比[口*栗][二合]他(异)萨噜[二合]畔(色)。夜(是)怒噜[二合]畔(色)娑(彼)戍你也[二合]哆夜(空)戍你也[二合]哆(空)娑(彼)噜畔(色)。噎嚩(如)弭嚩(是)。吠那曩(受)散誐攘(想)散娑迦[引]啰(行)尾誐攘[二合]喃(识)。伊贺(此)舍(舍)哩(利)补怛啰[二合](子)。萨啰嚩(诸)达摩(法)戍你也[二合]哆(空)落乞叉[二合]拏(相)。阿怒(不)哆播[二合]。曩(生)阿宁(不)噜驮(灭)。阿(不)么攞(垢)阿(不)尾么攞(净)。阿(不)怒曩(灭)阿(不)播哩补攞拏[二合](增)哆(是)娑每(故)舍(舍)哩(利)补怛啰[二合](子)戍你也[二合](空)哆焰(中)曩(无)噜畔(色)。曩(无)吠[引]那囊(受)。曩(无)散誐攘(想)。曩(无)散娑迦啰(行)。曩(无)尾誐攘[二合]喃(识)。曩(无)斫乞刍(眼)戍噜怛啰[二合](耳)迦啰[二合]拏(鼻)[口*爾]贺嚩(舌)迦野(身)么曩勒(意)。曩(无)噜畔(色)摄那(声)彦驮(香)啰娑(味)娑播啰[二合]瑟吒尾也[二合](触)达摩(法)。曩(无)斫乞刍(眼)驮都(界)哩也[二合]嚩(乃至)曩(无)么怒(意)尾誐攘誐[二合]喃(识)驮都(界)。曩(无)尾你[二合]也(无明)。曩(无)尾你[二合]也(按梵语无明为阿尾你。此二句尾你也恐传写有误。以原文如此。不敢擅改)。乞叉喻(尽)。野嚩(乃至)曩(无)[口*惹]啰(老)么啰喃(死)曩(无)[口*惹]啰(老)么啰拏(死)乞叉喻(尽)。曩(无)褥佉(苦)娑敏那野(集)宁噜驮(灭)么哩誐穰[二合](道)曩(无)誐攘喃(智)。曩(无)钵啰[二合]比底(得)。曩(无)鼻娑么(证)。哆(以)娑每(无)那(所)钵啰[二合]比底(得)怛嚩(故)。冒(菩)地(提)娑(萨)怛嚩(埵)喃钵啰[二合](般)誐攘(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么室哩底也[二合](依)尾贺(于)啰底也[二合](住)。只哆[引](心)嚩(无)啰拏(挂碍)只哆(心)嚩(无)啰拏(挂碍)曩(无)悉底怛嚩[二合](有)那(恐)涅哩[二合]素都[二合](怖)。尾播(颠)哩也[二合]娑(倒)底(远)伽兰哆(离)。宁瑟吒(究竟)宁哩也嚩[二合](涅)喃(槃)。底哩也[二合](三)驮嚩[二合](世)尾也[二合]嚩(所)悉体哆(经)娑嚩(诸)没驮(佛)。钵啰[二合](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么室哩底也二合(依)。阿耨哆兰(上)参(正)藐也[二合](等)参(正)没地(觉)么鼻参没驮(现证)。哆引(是)娑每[二合](故)誐攘[二合]哆(应)尾演(知)。钵啰[二合](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么贺[引](大)满怛啰(咒)。么贺(大)尾你也[二合](明)满怛啰(咒)。阿(无)耨哆啰(上)满怛啰(咒)。阿娑么(无等)娑么(等)满怛啰(咒)萨嚩(一切)耨佉(苦)钵啰[二合]舍曩(止息)。娑(真)底也(实)么弭(不)赞哩也[二合]怛嚩[二合](虚)。钵啰[二合](般)誐攘(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目讫垢[二合](说)满怛啰(咒)。怛你也[二合]他(曰)。誐谛誐谛。播攞誐谛。播啰僧誐谛。冒地[引]。娑嚩贺。
  【注】此经原文见日本大正藏第八卷第八五一页。题下注曰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原刻颇多衍文误字。依孙慧风居士影印手校本。及民国三十二年。支那内学院蜀院木刻本。参互订正。经前尚有一序文。题云。西京大兴善寺石壁上录出。慈恩和尚奉诏述序。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大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场内。遇一僧有疾。询问行止。因话所之。乃难叹法师曰。为法忘体。甚为希有。然则五天迢递。十万余逞(似当作程)。道涉流沙。波深弱水。胡风起处。动塞草以愁人。山鬼啼时。对荒兵(似当作林)之落叶。朝行雪巘。暮宿冰崖。树挂猿猱。境多魑魅。层峦叠于葱岭。萦(似当作莹)似带雪之白云。群木簇于鹫峰。耸(疑落一字)参天之碧峤。逞(似当作程)途多难。去也如何。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师若受持。可保来往。遂乃口授与法师讫。至晓失其僧焉。三藏结束囊装。渐离唐境。或途经厄难。或时有阙斋馐。忆而念之。四十九遍。失路即化人指引。思食则辄现珍蔬。但有诚祈。皆获戬祜。至中天竺摩竭提国那烂陀寺。旋绕经藏次。忽见前僧。而相谓曰。逮涉艰险。喜达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所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还。满尔心愿。我是观音菩萨。言讫。冲空。既显奇祥。为斯经之至验。信为般若。囗为圣枢。如说而行。必超觉际。究如来旨。巨历三祗。讽如来经。能销三障。若人虔诚受持者。体理斯而勤焉。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惟一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具。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全去。及诵此经。发音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与序中菩萨授经因缘相合。而本经持诵之验。亦即此可征焉。

  以上所列。则本经由梵译汉之源流可知。至由梵译藏。近人更由藏文转译者。就著者所见。凡有五本。录之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