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找30公分视频:中国式下跪是羞辱还是尊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7:28
中国人的下跪源于中国古老的皇帝体制。皇帝上朝,文武百官都要下跪,以显示皇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也显示文武大臣对于皇帝的敬仰和谨拜。哪怕登基的皇帝只有半岁,文武大臣也要山呼万岁,也要下跪朝拜。臣子之间,只有很短的距离,但是臣子永远也成不了皇帝,永远都要下跪和朝拜。就是皇帝赐死,大臣也要谢谢皇上隆恩。

大臣要给皇帝下跪,子民要给知县下跪。封建社会百姓告状,在县衙击鼓,知县只要听见鼓声,丢下饭碗也要升堂审理,决不允许有半点懈怠。但是升堂之后,百姓还是要下跪的。知县的尊严在百姓的下跪里彰显出来了。百姓在下跪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百姓。下跪是自己生存遇到困境时的唯一状态,任何尊严之类和羞辱之类的问题,子民们是想也没有想过的。只要下跪后知县秉法办案,百姓就感恩戴德了。

中国的读书人,反而要双重下跪。读书的时候,要给孔夫子下跪。就是乡村的私塾,同样是隶属于孔夫子管理,你要读书就要给孔夫子跪下,顶礼膜拜。读书后中举人,点状元,假若在朝为官,就要给皇帝下跪。能够给皇帝下跪,是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假若到地方为官,老百姓就要给曾经的读书人下跪。自己跪出来,又有百姓给他下跪,也算是给予那些读书做官的人一点补偿。

中国人都有下跪的机会,一辈子不当大臣,不给皇帝下跪;一辈子不读书,不给孔夫子下跪;一辈子不犯法,命运好了不受冤屈,不给知县下跪。但是,要给自己的父母下跪。过年了,父母坐在堂屋的大椅子上,等着孩子们过去,跪下来磕三个头。父母在这个时候,就如同是家庭的皇帝和皇后,带着满脸笑意,给孩子们发一点少得可怜的压岁钱。你不下跪,是得不到压岁钱的。

你回顾历史,找不到一个一辈子不下跪的人。想学铁匠,要给铁匠师傅下跪;想学篾匠,要给篾匠师傅下跪;下到商行熬相公,要给商行掌柜下跪。生在穷人家的孩子,打了一个碗,父母也会逼着你跪下;偷摘了邻居家一个梨被发现,父母同样用逼着下跪的方式,来教育你不要偷任何东西。下跪在中国的民间,不牵扯羞辱,也不牵扯尊严,而是一种业余法律,制约着弱小者的行动。

民国总统孙中山,推翻了帝制,也梦想推翻中国人下跪的习惯。然而孙中山想错了,帝制可以推翻,但是下跪的习惯是很不容易推翻的。你提倡人们站起来,人们却要跪下去,让历史老人哭笑不得。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但是康有为也是下跪派的领导人。辛亥革命后,他反对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运动,出任孔教会会长,参与北洋军阀张勋扶植宣统皇帝复辟皇权。

康有为还有自己的下跪理论,他说:“中国民不跪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他在《以孔教为国教配天仪》中鼓吹:“中国人不敬天也不敬教主,不知其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难怪鲁迅先生在《忽然想到》里大笑回敬康圣人说:“走时的腿的动作,固然不易于看分明,但忘记了坐在椅子上的时候的膝的曲直,则不可谓非圣人之疏于格物也。身中间脖颈最细,古人则用于斫之,臀肉最肥,古人则用此打之,其格物都比康圣人精到,后人之爱不忍释,实非无因。”

下跪恐怕也是国粹之一,我们逼着英国大臣给慈禧下跪的时候,就是对于国粹的发扬光大,可惜英帝国的大臣不愿接受。我们认为那是大清帝国的礼节,英帝国的大臣认为那是陋俗。我们认为那是尊重,英帝国的大臣认为那是羞辱。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也就是宣布中国人再也不用下跪了。然而我们的内心还隐隐约约保留着下跪的习惯,比如去年辽宁千人到市府门前集体下跪,比如两个男人被逼给狗下跪,比如一个36岁女子考研究生忘记拿身份证给监考下跪,都是属于不在国粹之内的下跪,都带着羞辱的成分,都带着丢掉尊严的成分。进入21世纪,还有这样的下跪,让国人瞠目结舌之余,总会带着一丝难以表述的忧伤。

最近,孔夫子的雕塑竖立在天安门广场以东,不知道是提倡学习《论语》,还是提倡下跪合理合法?我们国人的膝盖已经站立习惯了,下跪肯定是难以忍受的。下跪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就像《论语》产生在封建时代一样,我们过于强调《论语》的功能,恐怕也是和建立一个民主、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理念相违背的,恐怕也是和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理念相违背的。

姜文的《让子弹飞》里有一句话:“我既要站着,也要把钱挣了。”才是中国人应该拥有的心态,才是中国人应该拥有的理念。我们只有站着,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只要还有一些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动跪下,只要还有人为了显示强大和傲慢逼着中国人跪下,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奢侈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