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冷知热的图片:国培?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李冬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56:55

专题讲座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由于教学设计只是课前计划,而课堂是动态、变化的,由教室环境、教学设备、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如果缺少了恰当的组织和引导,即使是详细分析了学情和教材、精心设计的教学,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关键关节。

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兴趣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需要从课堂的切入点、学习动机和课堂气氛、课堂的动态生成、个体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的调整、施用教学策略。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 1: 高一信息技术起始课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重点是信息及其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通过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再现信息的抽象过程,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剖析信息的各个特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片断】

( 高一 X班教室,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过,老师站在讲台上,投影幕上显示着老师的个人信息,学生课桌上摆放着物理或化学等练习册,不少同学低头做着其它学科作业)

师: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学科叫什么?

生:(看教材后回答)信息技术。

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有:软件,计算机,程序、信息等。在老师引导下认识到是信息。同时,不少学生继续做着其它学科作业。)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信息及其特征”(投影幕上呈现课题)。首先探讨信息的概念。 师:信息从哪里来?请一位同学说说。

(这时,老师启动了事先用 VB编写的课堂随机点名器,点出了第一位学生的名字,全班哄堂大笑,放下了手中的作业,都想听听这位幸运的同学怎么回答问题。)

生 1: 从网上,电视里,报纸中。

师:网上,电视里,报纸中的信息从哪里来?(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二个学生)

生 2: 从生活中。

师: 从生活的哪些地方来?(随机点名器点出第三个学生)

……

(这时,所有的学生或互相讨论或翻看信息技术教材,积极探究信息究竟从哪里来。)

---- [ 摘自 2008年 9月 10日高一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

【学生反馈】

老师好,我叫 XXX。初三就读于北大附中但并没有上过这里的计算机课。故今天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课,大惊。

第一,惊于课堂点名方式,全部数字化。(更惊的是第一个被计算机点到的就是我 T-T)

第二,惊于您阐述信息技术的方式,“十万个为什么”的方法让我们不得不抛开课本,动用大脑思考。

第三,惊于信息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经过一整节课“为什么”的狂轰滥炸,目前本人对信息技术有如下理解:……

  —— [摘自 11届 1120432同学 2008年 9月 10日第一次信息技术作业 ]

【教学反思】

起始课,尤其是在普通教室上信息技术起始课,探究抽象概念“信息及其特征”,对教师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找准切入点,在第一时间把学生大脑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些简单的有关信息及其特征的举例,或一些历史事件是不足以引起高一学生的关注,因为这些问题对他们没有挑战性,这节课一开始老师提出的那两个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课的开始不少学生边做其它学科作业边回答问题,属于情理之中,我并没有急于采取措施。

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再现概念的抽象过程,这需要教师对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将抽象过程设计在恰当的问题中,一一呈现出来。本课的第 1个关键切入点是问题“信息从哪里来?”的提出,沿着这个问题可以追根问底,引出对信息一系列深层次的思考。要比“什么是信息?”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本课的第2个关键切入点是“课堂随机点名器”。第一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由于它的随机性实现了点名的公平性,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公开竞争的需求,课堂上每个学生心甘情愿地、兴奋地、大脑高度集中地思考着每一个问题。

大多数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教室上。在这种环境下调动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就是要让学生尽早、尽快亲自动手实践去主动探究。这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大原则,不仅教学设计时要遵循,课堂教学中也要时刻铭记在心。因此,教师课上必须精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而精讲对教学的切入点要求更高,既要起到引入的作用又要节约时间。显然,单纯的铺垫是不合时宜的,哗众取宠的热闹场面更需杜绝。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下面两点对课堂教学的引入是重要的。

第一,点评作业。将点评作业作为新课引入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留给学生较大的自创空间,作业中常常会涌现出令人振奋、技术超前的闪光点,其中不少正是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把新课引入与作业点评结合起来,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第二,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引入”效果。长期以来,我将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范例、教学资源、作业评价等放在教学网站上。教学进行几周以后,学生习惯了在课前上网查看作业情况,浏览教学内容,常常听到学生说“老师您今天只要讲讲某某点就可以了”,这时我知道,新课的引入完成了。

需要强调的是,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身课堂学习,只有充足的时间是不够的,还要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联、具有挑战的实践内容,这一点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二、激发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

学生到底愿不愿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除了选好切入点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同,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

1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的亲和力。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平和、宽容的,是善于尊重、理解学生的。学生只有拥有放松的情绪、愉悦的心情,才有勇气去迎接学习的挑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的心态,微笑温和的话语与学生交流,尊重、理解每个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感觉,保全学生的面子,杜绝直接的批评、奚落、嘲弄、讽刺,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安全感。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充满激情的。这种激情来自对职业的热爱,对专业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来自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这种激情感染着、激励着学生,唤起学生的热情,营造着课堂活跃的气氛。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善于鼓励学生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可,在不断认可的鼓励下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更是这样。课堂上教师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轻抚的动作都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能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长久持续的鼓励在学生身上会起到意想不到效果,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是机智的。机智的教师是敏感的,能够及时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学生的困难,感知学生的潜力。机智的教师是智慧的,能够及时采用恰当的语言和行动稳定学生的情绪,化解学生的困难,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机智源于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不断反思;源于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专业功底。

此外,具有亲和力的教师的态度是公平公正的、谦虚的、耐心的;是善于倾听、观察学生的;是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的。

2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

什么是兴趣?兴趣不是那种需要时就能获得或产生的心理状态。不是老师说“拿出点兴趣来”,学生就能对你的教学感兴趣。一个人关心、专注、热烈地投身于某事或某人或某物,这就是兴趣。在课堂上,伴随兴趣而来的是专心致志、勤奋努力、遵守纪律、创意无限、学有所获,学习与兴趣有一种直接的、本原的关系。激发学习动机就是让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事。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兴趣中。

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可能有的老师马上会说游戏。诚然,游戏对学生是有一定吸引力,但绝不是学生兴趣的全部。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兴趣是变幻无穷的,教师课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采集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背景,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课堂上要观察学生表现,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加以引导和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作为教学背景还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一个主题一些学生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并不一定感兴趣。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主题一定要宽泛,如“我的校园我的同学”,在内容上给学生留下广阔的自主创意、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在形式上,除去必须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外,不给学生太多的约束。

只要经过努力,下了足够的功夫,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兴趣点,就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下面是一例有代表性的学生感言。

【学生感言】

一学期的计算机课很快就过去了,回想第一节课,长篇大论式的写作仍会令我不寒而栗。然而,计算机课却不像我想的那样乏味,反而越来越有趣了:有自制旅游计划,课外拍照,搞笑 PS,校园故事, flash动画,等等……

每节课都十分自由、有趣,我的兴趣也一点点提高了,这和以往我印象中的信息课一点也不同,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信息魅力吧!呵呵

—— [摘自 10届 1020137同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一学期期末总结 ]

3 、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设计一文中已经强调过,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成功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演,也不是学生疲于应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活动,而是学生在宽松自主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的思考、平心静气的实践。实现这一点,一是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二是课上教师从主角地位退下来,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三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再次切屏,避免喋喋不休的讲解,把安静的空间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集中精力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观察学生的实践和操作,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下面是我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课例 2: 我的常规课堂模式

【课时】 2 课时( 90分钟)  

【地点】 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环节 1】学生收点名邮件,上教学网站查看上周作业情况,浏览上榜作品及本周教学内容。(时间:课前及课上前 5分钟)

【教学环节 2】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本周教学内容(通常切屏)。(时间: 25-30分钟)

【教学环节 3】 学生上机实践完成本周实践内容(作业),老师随时提供指导与帮助。(时间: 55-60分钟)

【教学环节 4】 学生提交作业。(时间:下课前)

【学生反馈 1】

老师每次上课都让学生自己进行常规性操作,并把教学内容详细地发到网上,给予了学生尽可能大的自主空间,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这一点是很好的。这可以让我们更加独立地完成作业和教学任务,培养了我们自己的能力,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 [摘自 11届 1120433同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一学期期末总结 ]

【学生反馈 2】

我觉得比较好的是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原理,而不是具体细节操作,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自己探索开发细节。作业的形式也没有给我们很大的限制,留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 [摘自 10届 1020132同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一学期期末总结 ]

【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需要,我每周的两节信息技术课是连堂。学校为每位学生设了电子邮箱。

教学环节1,收点名邮件除点名外,意在使学生熟悉邮件软件,如 Outlook Express,并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上网查看作业情况、浏览上榜作品是最令学生兴奋的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很好的激励,这一环节的设计还有其他作用,我会在专门的文章里讲。

教学环节2是教学内容的精讲,重点讲解概念、原理与技术与典型范例,具体的操作细节放在网上供学生查阅。

教学环节3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这时学生或苦思冥想(想自己的主题创意)或探讨研究(与同学或老师研究碰到的问题)或“舞鼠弄键”(在计算机上应用所学实现自己的想法),忙的不亦乐乎,忙的心甘情愿。最后总是向老师抱怨时间不够用,不少学生为了使作品更加完美,不得不在以后几天的中午去机房加班,有的学生把作业带回家里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盎然的兴趣。

4、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时刻激励学生

激励学生的重要性在前面已作说明,这里重点谈如何激励。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师、同学、自己。

来自教师的激励。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敏感地接收着。有时肢体动作的激励作用比语言更有效,教师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挑战难题并以身示范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也会感染学生;教师耐心的辅导、主动的关心、委以重任的信任、真切的期望对学生都是默默的激励。

来自同学的激励。当学生从他所尊敬的同伴身上看到期望的行为时,他们会自觉地学习这种行为。这种学习动机就是替代动机( vicarious motivation)。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好作品就是一种激发学生替代动机的好做法,这种方法无论是对作为榜样的被展示者,还是对受同伴鼓舞、跃跃欲试的其他学生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此外,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更深入的了解,这时同伴的榜样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替代动机,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同伴认同感。每个学期我所教的学生都有两次愉快的小组合作经历,这种合作不是课堂上短暂的讨论,而是就一个主题作业的合作,短的需要4个课时,长的需要10课时。

来自自身的激励。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获得成功。人生来就具有好奇心,就有冒险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是来自学生自身最好的激励。

三、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

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当教师把时间交给学生,把思维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时,课堂学习活动将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满激情和创造、焕发智慧和灵性的过程,动态生成的问题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更带来质(深度和广度)的变化。课堂的组织与引导不仅要按课前的预设进行,更重要的是解决课堂动态生成。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应该成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国情所限,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完成本该在课后进行的巩固实践。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动态生成主要表现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两个方面。

1 、激发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动态生成,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教师、计算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动态生成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会产生问题,一些问题可能在预设中已经想到,一些问题则是不确定、随时发生的。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的动态生成也会有很大不同。此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学生在学习。主要任务是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发课堂动态生成。

激发课堂动态生成,教师要敢“放”,即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还要善“放”,即巧设情境,巧设问。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要快“收”,即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及时捕捉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质问、怀疑和观点;还要善“收”,即准确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快速提炼问题的本质,并做出恰当、果断的决定,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应对动态生成问题,不能不顾学生的反映一味按预设进行。可能有老师会说,这怎么能行?如果放任学生去想去问去探究,教师被学生的问题牵走怎么办?难住怎么办?是的,这正是课堂动态生成给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挑战。

迎接这一挑战,需要勇气,需要教学机智,更需要教师厚积薄发。

首先,要眼到、耳到、思维到、手到(快速操作)。

其次,教师要对所教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解和把握已经将知识内化,根植在脑海里,能够随时调出与随机生成的问题进行对比,做出恰当决策。

第三,教师心里始终要坚持教学内容的大方向。在学生生成一些偏颇、缺陷乃至失误的问题时,适度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问题,要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优势所在,当学生生成的问题不完整时,要及时追问补充加以完善。

案例 1: “让对象动起来”教学课例

这是以 VB为载体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第四周课(每周2课时)。前三周学习了程序的顺序、选择结构;按钮、时钟、文本框、标签、图片框等控件;引入了变量;学生具有编写倒计数、进度条等程序的经验。

本课主要目的是通过编程实现动画效果,了解控件对象的位置属性,认识形状控件,在程序中应用变量,进一步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思想。

教学开始,教师在窗体中放了一个小球( Shape1),用鼠标拖着小球向左、右、上、下移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位置属性 Left、 Top的作用和特点。在以前编程的经验下学生很快写出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hape1.Left = Shape1.Left + 100

End Sub

运行后,小球从窗体的左侧向右侧移去,跑出右边框不见了。

“如何让小球弹回来?”

“加一个判断,如果小球碰到窗体右边框,就做 Shape1.Left = Shape1.Left -100 ”

“怎么知道小球碰到窗体右边框?”

一位学生把小球移至窗体右侧查看小球的 Left值 5040,添加代码:

IF Shape1.Left=5040 Then Shape1.Left = Shape1.Left-100

可是,运行后,小球还是跑出了窗体右边框。

这时,全体学生陷入了沉思。

老师说“我现在迈着均匀的步伐从讲台向教室后面走去,一定能踩到最后一块方砖的边线吗?”马上有学生提出“应该把判断中的等号改为大于等于号”。

这次,小球没有跑出右边框,但却停在右边框处不动了。

“老师,减的数太小,减 200”。小球到达右边框后依然不动。

“减 1000”又一位学生喊。

小球终于回来了,但是直接跳到窗体中间又向右移去,不是回弹。

“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代码,找到了原因。

“怎么办呢?”

教室静极了,同学们一片沉默,老师静静地期待着,期待着……

约 2-3分钟后一位学生说话了“再加一个时钟,当 Shape1.Left>=5040时让第一个时钟停下来,启动第二个时钟,在第二个时钟的 Timer过程里做 Shape1.Left = Shape1.Left-100。

小球碰到窗体右边框终于回弹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 选自作者 2009年 3月 10日高一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

【案例点评】

思考、尝试,失败,再思考,再尝试…,这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尝试,沿着学生的思路走,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与探索的快乐中。这期间,学生的探究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走入死胡同,有时会很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很正常,教师不必惊慌,只要把握全局,在关键处设问、点拨,就会看到惊喜。

“再加一个时钟……”多么精彩的创意!尽管不是预设答案,尽管没用变量,尽管尝试这个想法需要时间,但是学生的探究!课堂上快速判断这一想法可行后,我毫不犹豫决定沿着学生的思路做下去。一直以来,我非常珍惜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想法。即使是很不肯定的低声细语,欲语又止的眼神,都不放过,因为那是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2 、恰当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探究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如何,要通过实践结果来验证;信息素养是否得以提升,要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观察验证。这些都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强调“多元学习任务”的挑战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都极大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同时也为课堂实践环节增添了更多、更广、更深的动态生成问题。

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在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段,动态生成应该是此起彼伏的,因为任何事情只有亲自动手做了才会发现问题,此时的教师也应该是最繁忙的,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一举一动,本着激励学生探究的原则,及时解答举手提问的学生,善于发现有问题不敢举手的学生,更要帮助那些不知问题出在哪里的学生。

然而,在听课过程中,我却看到另外一些现象:学生举了好久的手老师都没有发现;学生上机实践时老师埋头在教师机下,或在讲台前来回踱步……。

实践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问题一些具有普遍性,一些则是个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一定是前期教学过程中没有探讨清楚,这时教师需要补讲,但要尽量避免再次切屏。对于个性问题要个别辅导,即使是没有学到或教材以外的内容,只要教师会就要详细解答,鼓励学生探究。决不能以“这个以后会学到,到时再说”“这个我们学不到” 等来回避学生的问题。如果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需要下去研究,并尽早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四、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除了来自社会、家庭、文化背景、性别、学习方式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本学科特有的起点水平差异。解决这些差异不仅要在预设中给予关注,设计开放的多元化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组织与引导中特别重视,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高水平的学生提供具体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我在课堂上从不批评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激励着学生,因为学生成长需要勇气,学习更需要勇气。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高效帮助。任何学习情境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对一个学生起消极作用的事情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可能是积极的挑战。所以,当两个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请求教师帮助解释同一个问题时,教师要能够做出不同的反映。要能够平静地帮助其中一个学生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另一个学生继续努力,独立思考。有的老师会说,全班六七十个学生我怎能关注得过来?是的,这确实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个体差异问题。

第一,建立教学网站。

将教学内容、范例、样例、参考资料、技术支持等内容呈现给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碰到问题先上教学网站寻求解决方法,目前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向教学网站寻求帮助的习惯。

第二,利用刚开始实践的时间帮助困难学生。

当学生刚动手实践时问题是比较少的,我常常利用这个时间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案例 2: 教学日志摘录

1. 郑 XX等三位同学已经连续三周没交作业了。今天释放切屏后,我第一时间来到他身旁,对他说“你该做作业了”“我不会”“我们一起照着范例做”。在我指导下他很快做完提交了。课后批作业时我给了他 4.5分。

2 .今天我又是最先来到郑XX身边,指导他做作业,这次让他在范例的基本上做了一点变化。我发现他很聪明。作业给了5分,还把他的作业放在了展示区。坐在他旁边那两位同学课上也嚷着让我给他们辅导。

3 .上周郑XX已经开始自己做作业了。今天中午我正在机房做准备,离上课还有 20分钟,郑XX第一个来到机房,问道“老师,我上榜了吗”…

[ 摘自作者 2006年 10月 7、 14、 28日教学日志 ]

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每年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我都要布置两次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业,一个作业合作两周,另一个合作五周,学生自愿组合,分工明确,在机房随意就坐。我观察到同组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在组内解决,如果组内解决不了才向老师提出。从作业中我还发现,合作后每个学生的作业水平明显高于独立完成的作业水平。在学生的期末总结里也可以看到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可:

“……两次最深刻的课,都是小组配合完成的 ,增强了我们作品的质量 ,也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小组配合很开心~~”

[ 摘自 11届 110867学生信息技术第一学期期末总结 ]

我的体会是: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实给教师增添了极大的工作量。但是,只要教师热爱学生,甘愿真心奉献,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