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蛋儿的妈妈:小菜蛾大发生的原因及丁醚脲使用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38:04

小菜蛾大发生的原因及丁醚脲使用技术  

2009-11-29 11:05:26|  分类: 农药应用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小菜蛾又名菜蛾,广东菜农称其幼虫为“吊丝虫”。属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小菜蛾食性专一,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食成网状,降低食用价值,影响经济效益。小菜蛾对常用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已产生较高的抗药性,是当前生产上化学杀虫剂防治困难的典型害虫之一。

1、小菜蛾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广东每年发生18~19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以11月至翌年3月(十字花科蔬菜栽植盛期)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藏身田间植株荫蔽处,受惊扰时在株间作短距离飞行。交尾后多产卵于叶脉附近,单产或数粒聚集,平均每雌产卵250粒左右。卵期3~11天。幼虫孵出后潜食叶肉,2龄后多在叶背取食,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咬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幼虫很活跃,遇惊扰即迅速扭动倒退或吐丝下坠,但稍待静片刻又沿线返回叶上继续取食。幼虫共4龄,发育历期12~27天。老熟幼虫多在叶片背面的叶脉附近结茧化蛹,也有在落地的枯叶上化蛹。蛹期4~8天。成虫寿命11~28天。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且要吸食花蜜补充营养。

2、小菜蛾大发生原因分析
   2.1主害作物面积增加、食料丰富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小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2.2气候条件适宜 小菜蛾发育最适温度20~30℃,即春、秋两季。在此温度下,小菜蛾卵、幼虫、蛹的存活率高,成虫产卵量最高。此时正是十字花科作物生长期,十分有利于小菜蛾的大发生。
   2.3抗药性强 目前小菜蛾对常规使用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均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且随着虫害发生日益加重,农民防治小菜蛾的用药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小菜蛾抗药性仍在不断地发展,使防治更加困难,导致了小菜蛾大发生。

3、小菜蛾特效药-丁醚脲的运用
丁醚脲(又名杀螨隆)是汽巴-嘉基公司80年代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硫脲杀虫、杀螨剂。该药是一种选择性杀虫剂,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在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帮助下,分解为一种碳化二亚胺,此物质具有阻碍害虫体内神经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影响其呼吸作用及能量转换,使害虫窒息而死。
深圳瑞德丰公司从2003年开始在广东尝试推广以旗舰为代表的系列丁醚脲产品防治小菜蛾,取得了理想的防效。表现在:
   1、防治对氨基甲酸酯、有机磷、菊酯类农药有抗性的小菜蛾有特效,对这些常规农药抗性越强的害虫,对丁醚脲越敏感,杀灭效果越好;
   2、在目前能有效防治小菜蛾的农药成份中,丁醚脲的性价比最高,对高龄幼虫的效果也最好。 
   使用注意事项:
   1、晴天早上用药效果最好,
   2、花椰菜、西兰花在开花后,花球对丁醚脲敏感,开花后不宜使用,
   3、在十字花科蔬菜5叶期以前,在高温时使用可能出现轻微卷叶或在叶片边缘白化斑,但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                                                                                                                                    

                                                                                                                                     本文摘自来自诺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