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显王后的男人评价:中国钱币美学赏析——材质与形式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3:51:29
        成书于南北朝萧梁年间(503—557)刘潜的《刘氏钱志》和顾煊的《钱谱》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专业钱谱,可原书已佚。钱币书籍保存最早的有南宋时期洪遵《泉志》十五卷,直到明清时期撰写钱谱才出现了繁荣的可喜局面。乾、嘉年间,社会盛行训诂和考据之风,大批知识分子参与其中,钱币学的研究随之兴盛起来。至此以后,古钱的收藏日丰,著录多而又精,如梁诗正等奉敕撰《钦定钱录》、陆广岑撰《续泉志》、鲍康撰《续泉汇》等,其中不乏体例严谨、考证翔实、富于创见的著作,都为后人考证古钱提供了参考依据。直到民国后的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钱币学研究才真正意义上地进入到系统研究的阶段。
        1938年,丁福保编印的《古钱大辞典》一书集传统钱币学之大成,在我国钱币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解放后,我国的钱币学研究延续着民国时期的历史进程和传统继续向前发展,学者和收藏家在古钱币研究上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体而言,他们的研究大多出于收藏的目的,带有浓重的鉴赏性质,并没有重视古钱币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玩市场的收藏活动日益活跃,不少珍品陆续从国外购回,古钱币收藏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古钱币的收藏和买卖活动之中,古钱币的历史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古钱币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却在经济利益的掩盖之下为大多数人所忽视。        欣赏古钱币的时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钱币的色泽、形状和钱面上的文字、纹饰或图案,及至拿到手中,又掂量出钱币的大小、轻重和光滑、粗糙与否的手感,这些直观的感受直接形成了我们对钱币的审美判断。清朝古钱学家翁树培说他研究钱币的时候,“辩之于其字、于其形、于其色、于其质、于其声;兼此五者,而精审焉”         1、天然本色的材质         先秦时期,由于真贝数量不够,不能满足流通需要,曾选用仿制贝代替,有石贝、玉贝、骨贝、铜贝等,最后稳定在铜贝上。铜贝的出现,奠定了铜作为古代主要币材的基础。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青铜的颜色会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由赤铜色(红铜)经赤黄色、橙黄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天时”和“地气”的差异,因而各时代的钱币铜质不同,各个朝代、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最早的布币是空首布,最早的刀币是尖首刀,它们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担当专门货币职能的青铜铸币。圜钱和蚁鼻钱都是在其后产生的。        秦、汉钱币是在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下铸造的,钱币的铸造有一套合金标准,即战国秦半两的标准。西汉五铢自元狩五年(前118年)铸行开始,至公元6年王莽居摄改制,共铸行120余年。五铢钱含铜量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在60%以上,且含锡量相对比较稳定,大都在2-5%,含铅量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在20%以下,但波动较大。总体而言,西汉五铢钱合金组成整体比较稳定。        王莽执政期间,数易币制,但研究表明新莽钱的合金组成非常规整划一,合金组成大都集中在铜80-90%、铅5-10%、锡3-6%的范围,多数钱币相当于铜九成、铅锡一成和铜八成、铅锡两成的组成配比。可见,莽钱不仅外观制作精美,合金组成也极其规整,在我国古代的钱币中堪称“不惜铜、不爱工”的典范。        东汉五铢的合金组成与西汉大体类似,特征含量为:铜84-86%,铅6-8%,锡2-4%。且东汉五铢同一品种之间及各个不同的品种之间,虽然重量、品相相差很大,但合金组成大体相当,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汉代绝大部分钱币的铜色为青白色中微带淡红。
        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币铸造非常混乱,钱币虽然减重厉害,但是铸币的成色普遍较高,铜含量大都在70%以上,呈铜含量的适量减少和铅锡的配用量逐渐增高的趋势。        隋五铢大都制作精好,锈蚀较轻,有的钱因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 隋五铢的金属成分中的铜含量稳定在60-70%之间,铅含量在10-20%和20-30%之间,锡含量在6-10%和14-18%之间。
        唐初沿用隋五铢,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新唐书·食货志》曰:“天下炉九十九,…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12)” 唐代铜钱皆为典型的铅锡青铜,合金组成大致为:铜60-80%、铅10-30%、锡5-15%。唐代铜钱的合金组成比较集中,铜含量稳中有降,铅锡含量稳中有升,铅锡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铜钱的铸造质量,而且还可以节省铜料。这是我国古代铜钱铸造水平的进步。
        北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个时期青铜铸币无论在规模、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宋钱堪称我国古代铸币合金之最。北宋钱的铜铅锡含量的分布高度集中,其特征含量为:铜64-66%、铅22-24%、锡8-9%。南宋铜钱相对北宋而言,不仅铸造数量大为减少,合金品质也大大降低,铜锡含量明显降低,铅含量显著提高,钱币合金的特征含量为铜56-58%、铅34-36%、锡2-3%。        辽地贫禧而富产铜,因而辽钱用铜很高,用锡很少,有的钱几乎为纯铜制造。辽钱合金配比不佳,常给人以字口浅、轮廓不清、铸造不精的感觉。金钱的形制仿照宋钱,其铜含量比较稳定,且铅锡用量比较固定。金钱的泰和钱制作精美,书法秀丽,有的因为高锡青铜所造,外观色质泛白,煞是美观。
        元朝推行宝钞,铜钱的铸造和使用数量都很少,但是元钱的合金组成非常规整,大致为:铜70-75%、铅15-50%、锡7-8%。        明朝从太祖的大中通宝到孝宗的弘治通宝都铸行的是青铜钱,合金成分的特征含量为:铜74-76%、铅16-18%、锡8-9%。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铸钱过渡。黄铜是一种不同于青铜的另一种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铜合金。嘉靖通宝是我国古代最早用黄铜铸造的钱,合金成分范围为:铜60-80%、锌11-21%、锡0-10%、铅1-14%。嘉靖铸币精细,铜钱还有“金背”、“火漆”、“镟边”等精工品。嘉靖以后的隆庆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以及崇祯通宝都为黄铜铸币,合金成分中锌的含量逐渐上升,但都不稳定,反映我国古代黄铜铸钱的发展过程。到天启年间,直接用金属锌配铜铸币,我国古代黄铜铸钱技术至此已基本成熟。黄铜铸币成为定制。        清朝早期铸钱基本沿袭明代的做法。乾隆五年以后,为防止民间毁钱制器,在铸钱的铜铅中加入点锡,铸成青钱,其配方为:“红铜五十斤,配合白铅四十一斤八两,黑铅六斤八两,再加点锡二斤。(15)” 即铜50%、锌41.5%、铅6.5%和锡2%。清朝铸钱有四色(铜、锌、铅、锡)、三色(铜、锌、铅)、二色(铜、锌)配比之说。嘉庆以后,随着原料供应的变化,铸钱的用料配比经常有所调整,但总体上都是围绕着上述合金配比左右,因此这段时期的铸币基本上保持着良好的品质。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传世品,一为发掘品。传世品是指铸造之后,一直流传于世、从未入过土的古钱币。年份越久的传世钱币因为长期抚摸、经常盘玩,时间长了,表面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黑色或铜色的膜,宛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即为古玩家通常所说的“包浆”,这种乌黑发亮、色泽自然的黑膜则称之为“传世古”,也称“黑漆古”。传世古玩如玉器、印石、瓷器以及家具,都有一种因为岁月流逝而留下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一般的光亮。并且年代越久,人们把玩抚摸的越频繁,这种包浆越明显。传世之包浆美在熟润,抚之细腻,如婴儿肌肤。钱体因为这层厚厚的包浆,呈现出玉石般赏心悦目的光亮,给人圆润、莹泽的感觉,触之动人。
        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即在金属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这种氧化物,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铜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不同的锈色也有鲜艳的名字,如锈片带蓝色,则称之为“靛青蓝”;锈片带红色,则称之为“朱砂斑”或“鸡血斑”;锈片带绿色,则称之为“松儿绿”或“瓜皮绿”。出土的钱币则多红斑绿锈,色泽鲜亮,别有风味。刚出土的钱币表面附着一种银白色氧化层,亮如水银,紧附钱体,即通常所说的“水银锈”,钱面往往还有红绿锈,煞是美丽。还有一种被称为“老生坑”的包浆,是出土已久,钱体仍残存着部分锈色的古钱币,经过长期不断的赏玩,表面又经氧化而生出包浆,这种包浆则更加入骨,色泽更加幽深,因而意味更加悠远。
        无论传世古钱币的色泽可人的包浆,还是新出土的古钱币表面的新鲜锈色,都能让人瞬间感受到美的冲击,携带着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器物的审美感受,就不仅通过人的视觉,而且还通过人的触觉等感官的感受,更多地传达出应有的作用来。(18)” 古人在收藏和赏玩钱币时,便已经意识到钱币的声音,“大抵古钱轮郭皆厚重,叩之有声” (19)。古钱币由于年代久远,氧化严重,其质地已经发生变化,逐渐失去金属特质,敲击时或落在桌面时,声音沉闷、呆板、喑哑,几乎没有金属之声。而且年代越久,声音越喑哑,因此,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因为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民间一般凭声音来分辨古钱的质地。陈达农说:“至于铜钱,新铸的钱,其声必有转音;传世的钱,质坚而声尖响;入土的钱质地松软,扣之声沉;破裂之钱,无论传世、入土,其声必喑。(20)” 至于转音的解释,他引刘文叔的说法为:“所谓转环、悠悠两音,系在初发声之后,假使初发声为扬,在扬声后即是转环,转环而后悠悠,悠悠即在声音将尽未尽之间”(21)。因此赏玩把弄古钱币之时,依次叩击,音色的暗沉、清亮的错落变化,悠扬顿挫,则又是另一种感官上的陶醉。
         2、文质合一的形制        我国古钱币的形制多种多样,有天然美的贝币,有仿劳动工具的布币、刀币,有内外皆圆的圜钱,有形体怪异的鬼脸钱,还有内方外圆的钱币,在每一个形制的钱币中又有不同的形态变化,形成了一种完整和谐中有变化对比的美。
        铜贝的形状完全模仿天然贝壳,椭圆形,腹内铸成空洞,背中间有一道从上到下的槽沟,槽沟的两边铸有相同的短齿纹。有些铜贝背部凸起得更像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这种铜贝体制大小适中,重量较轻,上端或下端还铸有洞孔,可以系穿,相对于当时正在流通的天然贝和牲畜、布帛等实物货币而言,具有便于计数、分割、携带等优点,因而在民间广泛流通,具有一种实用的美感。历史上还有一种“包金铜贝”和“贴金铜贝”,里面质地仍为青铜,贝面上包着一层薄薄的金皮,或涂上一层金色的粉。这种铜贝使用范围狭窄,多供王侯、贵族朝聘或赏赐之用。
        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系统自成一体的楚国境内流通小型铜币,通称为蚁鼻钱。蚁鼻钱的形制轻巧,形体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蚁鼻钱,上部比下部稍窄,正面稍为隆凸,背面平坦(有的略向内凹),无槽沟齿纹,顶端有个专门穿系的小孔。迎面看很象一只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故名。另一种蚁鼻钱,铭刻的文字像个哭或咒字,像丑陋的鬼脸,故又称之为鬼脸钱。
        布币由首、肩、腰、足、裆几部分构成:布首有空首、平首、圆首;肩有平肩、斜肩、圆肩、耸肩;足分为圆足、尖足、方足、弧足;裆有方形、圆形、弧形。因此,根据布币的形制特点,对不同样式的布又分别称之为空首布、平首布、圆首布。每一类中根据首、肩、足部的变化,又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刀币的形象如刀,背有脊线,柄端有环。由于铸造的地区和时间不同,重量有轻有重,形制有大有小,重量有尖有圆,后来,有的刀币铸有外郭,这是我国金属铸币有外郭的开始。        战国晚期秦、齐、魏等国都开始铸行圜钱,圜钱的形制来源于纺轮,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钱币形态。它的特点是圆形圆孔,这圆孔也有大小,初期圜钱的孔小,后期圜钱孔大。圜钱的形制还有有轮郭和没有轮郭两种形制的区别。在实际使用中,圜钱的圆孔便于把圜钱用绳子等串成一串,便于携带。后来圆孔演变为方孔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在铸造钱币的时候,孔中穿一方木,方便对钱币的外郭进行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