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越算超能力吗:用生命智力学透视佛教释迦牟尼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33:52

用生命智力学透视佛教释迦牟尼现象

王红旗(重构智因学研院首席科学家)

佛教的教义堪称博大精深,释迦牟尼成佛之路吸引着无数后来人。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佛教的释迦牟尼现象呢?显然,仅仅在佛教圈子里浔找答案,是远远不够的。有鉴于此,本文愿意从生命智力学的角度,引导读者一起来透视佛教的教义及其释迦牟尼现象。

、佛教和释迦牟尼简介

我在《透视圣人心灵》一书里,对老子、上帝(摩西)、孔子、释迦牟尼等圣人的思想、学说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佛,在汉语中是外来词,乃佛陀、浮屠的简称,亦即梵文“觉”的音译。在佛教里,觉或觉者、知者,含有三种意义或三种层次,它们分别是自我觉悟(自觉)、使众生觉悟(他觉)、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人通过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成果的境界,例如菩萨只达到自觉、他觉两种境界,尚未进入觉行圆满境界。

佛教的形成在印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约在公元前57世纪(众说不一),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悉达多,过够了宫廷的奢华生活,在29岁时毅然告别娇妻幼子,独自一人进入深山老林去修行,35岁时在菩提树下沉思七天七夜,终于修成正果、创建佛教,此后毕生从事普渡众生的传教生涯。

、生命智力学简介

生命智力学是一种从生命智力角度描述、解释生命现象、生物行为的全新的生物学理论。与此同时,生命智力学也是一门研究所有生命智力现象、所有生命智力结构或形式、所有生命智力运作方式的新兴的前沿科学。

智因进化论是一种根据生命智力学原理对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发展进行阐释的全新的生物进化理论。与此同时,智因进化论也是一门研究生命智力起源、研究生命智力进化的新兴的前沿科学。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生命与生命智力同时起源、同步进化,生命智力的实质是使用间接信息达成期望效应。所有的生命都拥有生命智力,不同的生命拥有不同结构、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生命智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命智力主导实施的生存方式多样化和生存技术复杂化。地球上的生命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生命智力或生命智力系统,它们主要有DNA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神经元细胞生命智力系统、大脑细胞生命智力系统,以及生命智力巨系统等等。其中,DNA生命智力系统主要由基因和智因组成,智因即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基因“我”就是生命智力系统的自觉,“灵魂”属于高级层次的生命智力。如果说相对论是对牛顿古典力学的超越,那么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则是对达尔文古典进化论的超越。

、对佛教教义的透视

佛教教义内容非常丰富,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中几条予以透视。

1 、对“不杀生”的透视

“不杀生”是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生”指“生命”,准确说是仅指动物的生命。从生命智力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命智力,因此人类对它们都应该善待。

问题是,地球生物界的运转存在着食物链,用俗话说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食肉动物(包括食肉植物)来说“不杀生”是不可能的。对于人类来说,对动物“不杀生”(素食)从理论上说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想对植物、真菌、微生物“不杀生”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根据生命智力学,佛教“不杀生”的积极意义在于提倡人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人类拥有大脑思维层次的生命智力,并由此而对其它所有生命都形成了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类不能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势必会对地球生物圈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直至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2 、对“六道轮回”的透视

“轮回”是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常见的说法是“六道轮回”(简称六趣、六道)。所谓“六道”即六种生存形态或生存领域,通常分为天道、地道、人道、魔道、地狱道、畜牲道,或者分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精灵世界)、畜生道、恶(饿)鬼道、地狱道。六道分为三善道(前三种)和三恶道(后三种),六道又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凡人都要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只有行善修成正果成为佛、菩萨、罗汉后才能够跳出三界之外、摆脱六道轮回。

从生命智力学的视野来看,佛教“六道轮回”的实质是在佛、菩萨、罗汉与凡人、畜牲、精灵之间划分出了分界线,凡人、畜牲、精灵之间可以轮回转化,只有经过特殊的修行才能够“鲤鱼跳龙门”进入到另一种层次的生命形态。也就是说,凡人的生命智力形态,既可以转化成为畜牲、精灵的生命智力形态,也可以转化成为佛、菩萨、罗汉的生命智力形态。

无庸置疑,佛教的六道轮回教义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生命智力学关于“一种生命智力系统可以设计制造另一种生命智力系统”的推论。这里的问题是,修行是否能够实现“从一种生命智力系统转变成为另一种生命智力系统”的目的?

进一步说,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源于生命体的变态发育,这与中国古代“羽化而登仙”有着某种相似性。生命智力学把生命形态划分为生存态、进化态、繁殖态、发育变态、休眠态、趋死态,每一种生命形态都体现着生命智力的复杂性和协同性。例如昆虫的发育变态,蝉、蚕或蝴蝶的受精卵变成幼虫,幼虫变成蛹,再由蛹变成成虫(知了、蚕蛾、蝴蝶),在蛹的阶段其细胞结构发生了系统的转变,从而实现“羽化”,无庸置疑这一过程体现着生命智力的精密控制。对于古人来说,这种发育变态乃是非常神奇的事情,并且很容易联想到人类自身。

客观的说,佛教六道轮回教义具有积极地社会意义,一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轮回观念有利于引导人们热心行善、不敢行恶,二是“跳出三界之外、摆脱六道轮回”的观念有助于引导人们去追求超越物质享受、超越肉体享受的更高层次的人生(精神)境界。

3 、对“四谛”的透视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属于佛教的核心教义,又名四圣谛,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源于古印度医学理论的“四诀”(善知病、知病源、知对治、知治方),相当于佛祖为人类社会所患疾病开的处方。用现代语言来说,四谛的意思是:第一、人类正在承受种种苦难;第二、造成人类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类自己的行为;第三、人类可以摆脱这些苦难;第四、摆脱苦难的方法在于人类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趣的是,许多宗教创始人、政党创始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四谛逻辑来吸引信众和民众:其一、你们正在受苦受难;其二、造成你们受苦的是某某;其三、你们可以摆脱苦难;其四、摆脱苦难的唯一途径是跟我走。

从生命智力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历程不可避免要遭遇挑战,据此而言生命确实在承受种种苦难。与此同时,生命也是一种奇迹、一种幸运,对于人类来说,能够成为人乃是莫大的幸运,仅此一点就已经是极大的幸福。这是因为,在地球所有生命世界里,唯独人同时拥有DNA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生命智力系统、细胞膜网络生命智力系统、神经元细胞生命智力系统、大脑思维细胞生命智力系统和生命智力巨系统。其中,大脑思维细胞生命智力系统使用着最庞大的间接信息库(另外还可以使用无限扩容的外储存器),因此人类能够达成其它生命所难以实现的期望效应。当然,从生命智力进化和发展历程来看,大脑思维细胞生命智力系统并不是发展的终点,未来一定会有更高层次的生命智力系统能够超越大脑思维细胞生命智力系统。事实上,大脑思维细胞生命智力系统正在设计制造全新的生命智力系统——它可能是“人-机联合体”,也可能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还可能是以三进制(太玄经)为遗传密码基础的生命体。

应该肯定的是,佛教四谛强调“改变人的行为以摆脱人的痛苦”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揭示出人对财富的贪婪乃是人生痛苦的主要根源。有鉴于此,笔者在2006年3月20日正式公开提出构建共福社会的主张,共福社会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思想自由、消费适度、权责公平”。

4 、对“十四无记”的透视

所谓“十四无记”是佛祖在世时,对14个问题采取了不予回答的态度。这14个问题是: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非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命身一;命身异。

上述14个命题,可以归纳为四类问题。其一、宇宙万物变与不变(变、不变、亦变亦不变、无所谓变与不变)。其二、宇宙有否边界(有边界、无边界、亦有边亦无边、无所谓有否边界)。其三、成佛者死后是什么状态(死后仍存在、死后不存在、死后亦存在亦不存在、死后无所谓存在不存在)。其四、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灵魂与肉体不能分离、灵魂与肉体可以分离)。

从“十四无记”可知,释迦牟尼是一位严肃认真的逻辑严密的学者,他不讨论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对此,生命智力学有着更深入的解析:上述诸种问题,并不一定是宇宙自然界的问题,而是人的大脑思维生命智力系统的问题。例如,人类大脑思维很难理解“无结构”、“无边界”的状态,因为我们的间接信息库里缺少对这类状态进行描述的词汇。又如,在处理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时,灵魂(自我)很难对自己与肉体的关系进行思维——这是因为,我们在思维时,没有办法同时、同步对正在思维过程中的神经元的轴突、树突等电位、化学分子的变化进行思维。

、对释迦牟尼现象的透视

释迦牟尼现象的实质是人可以通过思维修达成人性、人智的升华(包括对肉体的超越)。当年释迦牟尼一个人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天七夜,其身体进入了濒死状态。处于濒死状态的人的大脑思维可以摆脱常规的控制和束缚,从而进入更加活跃的半控思维(梦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半控思维)——如果半控思维得不到控制,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变成失控思维,演变为精神病状态。幸运的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该环境有丰富的氧气和负离子)的半控思维没有演变为失控思维,而是得到了积极的思维成果——开悟成佛了!

众所周知,佛教提供的成佛之路,一是苦行,二是行善积德(包括念诵经文),三是思维修,其中思维修才是关键所在。思维修的目的是开悟成佛,开悟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渐悟,即通过长期的苦行、行善积德,逐渐领会出佛教的真谛。其二是顿悟,即经由某种机缘而一下子豁然开朗、顿悟出佛教的真谛。对比之下,道教的长生久视、成仙之路则是内丹和外丹(笔者另有文章论述),西方宗教则在人与上帝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对于人能够通过思维修达成人体、人性、人智升华的现象(或追求),从生命智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生命智力具有不断发展的性质,也就是说生命智力特别是人类大脑思维生命智力系统具有无限性;而这种无限性,不仅可以解释释迦牟尼成佛现象,也可以解释道教的成仙之路和西方宗教的上帝万能现象